基于大学生社会性培养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时间:2020-08-27 11:26:25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基于大学生社会性培养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论文关键词:社会性 体育教学改革 高等院校

基于大学生社会性培养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

  论文摘要:笔者运用多种社会学研究方法从更有利于大学生社会性培养的角度分析了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1、体育教学有利于大学生社会性发展

  研究表明体育活动在发展学生社会性能力方面有独特的优势,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体育的本质特征,体育活动是一项重视体验的行为方式,在不同的体验活动或练习中学生可以感受更多的成功与失败、协作与对抗、友好与敌视,更容易体验到自己的极限,在这些游戏体验中不断提高自己心理与行为的调适能力;第二,体育活动是学生间接触与交流重要的媒介,体育活动的参与主体一般处于相对开放与封闭中,这些参与者在活动中能经历更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体育教学是规范了的体育活动,教学中有教化,中心环节还是体育活动行为,所以体育教学对于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十分有效。但是也存在项目上的差异,所以在教学中要精心选择活动项目和做好课程设计,根据体育项目特征,实施不同的教学方法,实现良好培养大学生社会性的目标。

  2、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体育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实施教学过程的教学思想、方法模式、技术手段这三方面动因的简单集成,是教学思维对其三方面动因进行思维策略加工而形成的方法模式。教学策略是为实现某一个教学目标而制定的、付诸于教学过程实施的整体方案,它包括合理组织教学过程,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材料,制定教师与学生所遵守的教学行为程序。

  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体育教学策略就是指有利于其社会适应和健康心理形成的教学策略,在体育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渗透策略、问题解决策略、主题建构策略等。渗透策略是指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课堂外的氛围构建和课堂内的教学设计,有针对性地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策略;问题解决策略是指以干预并纠正学生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社会性发展异常行为为目标,优选教学内容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体育教学,以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学策略;主题建构策略是指创设与现实相似的情境,以处理学生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主题)为目标,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体育教学。[3]

  3、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体育教学改革

  由于体育项目多样、活动内容丰富、活动形式不确定以及学生喜好不同,通过体育教学来培养发展学生的社会性能力,就必须按照学生和体育教学的特点安排体育活动内容、方式、时间等。通过实践总结促进大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体育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可以实施以下措施。

  3.1树立科学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体育教学指导思想也表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为了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大力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必须树立科学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学校科学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必须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体育教学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坚持“健康第一”的体育理念;

  第三,通过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使学生明确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方法,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养成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2选择合理的体育教学内容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内容按照组织形式的异同主要可以分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种形式。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理论教学主要穿插与各类实践教学活动中;高校体育实践教学的内容表现出多样性、目的性以及适应性等主要特性,目前大多数高校体育实践教育内容还是以竞技体育活动内容为主。随着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传统体育项目、休闲娱乐体育项目也走进高校体育课堂之中,这一变化极大地丰富了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和上课的活动内容。目前,传统武术、舞龙、舞狮、腰鼓、龙舟、空竹等极具民族传统特色的项目,拓展、户外运动、定向越野等新兴体育项目在很多高校已经广泛开展,成为体育授课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实践教学的观察与总结,发现类似于篮球、足球这些以团队形式在同场对抗的项目以及集体健身操、户外运动需要相互协作的项目更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人际间交往的能力,耐力项目训练更有利于发展学生坚韧和吃苦耐劳的能力。

  目前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是学校体育的首要目标,因此选择体育教学内容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和能被广泛接受体育项目。无论是各类游戏活动、健身娱乐活动,还是具有丰富内涵和广泛影响的竞技运动项目,都可以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关键是怎样运用的问题。

  3.3优化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方法是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性环节,合理的、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反之则亦然。为了在体育教学中更好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体育教师必须有目的.的优化体育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引导和调节课堂练习的气氛,突出过程评价、淡化结果评价。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往往忽略了学生课堂主体的地位,这使得学生在训练中积极性不高,主观参与的意愿并不是十分强烈,所以体育教师必须掌握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而且还要不断优化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努力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体育活动。

  4、结束语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培养学生的重要环节。学校体育与其他学科相比,在促进学生人际交往、情感培养、加强交流合作、适应环境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体育教学来促进学生社会性的发展是必要的、可行的,但需要对体育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以达到和实现有效发展学生社会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2]吴键.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基本概念的界定与核心目标[J].体育教学,2006,1.

  [3]吴键.学校体育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教学策略[J].体育教学,2006,2.

  [4]陈彪.论大学公共体育自主建构课程模式下学生的社会性发展[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基于大学生社会性培养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论文】相关文章:

1.基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论文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2.浅谈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论文

3.大学生体育心理素养培养的意义与途径论文

4.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论文

5.高校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论文

6.高校舞蹈教学中的舞蹈意识培养论文

7.能力培养下的管理学教学改革论文

8.高校教育教学中人格培养的途径的论文

9.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策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