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曲行当如何分类

时间:2020-09-05 11:37:26 影视戏剧 我要投稿

粤曲行当如何分类

  导语:每一种戏剧都有自己读书的行当,那么粤曲有什么行当分类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粤曲行当分类,欢迎参考!

  戏剧内的角色,在粤剧及中国戏曲中被称为行当。粤剧的行当原为一末(老生)、二净(花面)、三正生(中年男角)、四正旦(青衣)、五正丑(男女导角)、六元外(大花面反派)、七小(小生,小武)、八贴(二帮花旦)、九夫(老旦)、十杂(手下、龙套之类),合称十大行当。后来被精简为六柱制,即文武生、小生、正印花旦、二帮花旦、丑生、武生。这都是根据角色的年纪、性别、性格、外型等特征来分类的。“末”代表年老角色。“生”代表男性角色。“旦”代表女性角色。“净”就是性格刚强而暴躁的男性角色。“丑”就是滑稽角色。

  行当:

  行当,或称脚色,是传统戏曲中根据剧中人物不同的性别、年龄、身分、性格而划分出来的角色类型,就像生(男性人物)、旦(女性人物)、净(也称花面,性格突出人物,通常藉开面象徵其性格)、末(年纪较大男性)、丑(滑稽人物)等等。他们在表演艺术上各有不同的特色,这种分类就是行当。旧日演员通常专演一类型的`脚色,因此也就形成了专门的行当。

  现时的粤剧六柱制并非行当的划分,而只是一种制度。至於粤剧行当是:

  行当分类六柱制分工

  生包括文武生、小生。

  旦包括花旦、二帮花旦。

  净(花面)一般由武生或丑生兼演。

  末由武生演出。粤剧中的武生,相等於京班的老生。粤剧的武生也常反串扮演女性人物。末的位置在现时的粤剧中,相对较不重要。

  丑由武生(老生)演出,丑生亦可反串成丑旦。

  戏服:

  粤剧早期服饰主要是模仿明代衣冠式样,并加以改良为戏服。清朝时期,京剧越来越受欢迎,交流逐渐增多,服装制度亦渐受京剧影响,而且当时新剧目加入朝廷官员角色,部分戏服也有清朝官服的式样。传统京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帔、衣。然而传统粤剧服装可分为:蟒、靠、褶子、开氅、官衣、帔、衣。

  材料方面以布质为主,后期增加了胶片或者铜托小镜点缀戏服。在20世纪50、60年代初珠片戏服大行其道。根据《广东戏剧史略》对服装的描述:“粤尚顾绣,大率金钱为贵,于是金碧辉煌,胜于京沪所制。自欧美胶片输入,光耀如镜,照眼生花。梨园名角,竞相采用,奇装异服,侈言摩登,斗丽争妍,渐流诡杂”。可见其疯魔程度如何如何。到了20世纪60年代末,绣花戏服开始受到欢迎,直到今日仍是戏行中的主流。

  不同行当需要不同的戏服。例如:小生通常饰演文质彬彬的角色,有时候甩袖,所以长袖称呼为文袖。小武需要打斗,短袖才方便演员动作,所以短袖亦称呼为武袖。因此文武生(小武加小生)的戏服会出现文武袖。

  头饰:

  粤剧发饰之特色主要是片子、头套、发髻、饰物,并有系统地上片子、戴头套及插头饰饰物。不同种类头套、发髻、发辫、发包也有自己的特色、用法、制作方式、配戴及保养用具。

  基本所有花旦都需要头饰,其中片子石是花旦必用的。头饰种类繁多,用料各有不同。公主及贵妃配戴的头饰也有正凤和凤冠之分。上片子需要特殊的用具、基本手法及技巧,并利用片子改善面型及令片子牢固面部的技巧。

  其实男角亦有头饰配戴的,但不多,如太子盔之类。红楼梦中贾宝玉及洛神中的曹子建所配戴的便是太子盔。根据《香江梨园:粤剧文武生罗家英》,太子盔又名“紫金冠”,为太子或年轻将领作用的。冠顶作云龙吞珠图纹,加上大红球缨,插上雉鸡尾的则是军中的主将。

  唱腔:

  17世纪初(清朝初期),外江班把戈阳腔及昆山腔传入广东。到了太平天国时期,本地班逐渐出现,但唱腔仍以梆子为主。后来随着昆曲衰落及受徽班影响,转为以西皮二黄为基础唱调。公元1911年~1912年初(辛亥革命时期),志士班的改良从演唱语言入手,在将官话变为广州方言,又称为新腔。抗战时期,不断有著名老倌冒起,各自钻研粤剧并发展自己的唱腔。例如:薛觉先的“薛腔”,潇洒典雅,韵味醇浓。马师曾的“马腔”,半唱半白,生鬼通俗。小明星的“星腔”,感情细腻,低回宛转,荡气回肠。罗家宝的“虾腔”则真假嗓结合,清新悦耳,还有以甜、脆、圆、润、娇为特色红线女的“红腔”、新马师曾的“新马腔”、何非凡的“凡腔”、芳艳芬的“芳腔”、陈笑风的“风腔”等等。


【粤曲行当如何分类】相关文章:

粤剧的行当分类-粤剧基础知识11-08

京剧行当是什么09-12

国际学校如何分类07-25

健美操如何分类09-30

如何对攀岩进行分类-攀岩的分类方法11-12

黄梅戏角色行当有哪些08-10

民族唱法男高音如何分类09-08

秦腔生角行当演唱嗓音训练的方法08-07

企业如何进行分层分类考核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