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筛选简历

为面试阶段所进行的简历筛选的过程就是一个删除不合适人选的过程。如果你把自己置身于招聘者的立场就会明白:招聘时每次面视都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对招聘者来说进入面试阶段的应聘者人数越少越好。招聘者对理想的应聘者有也有要求:相应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以及技术水平,这会是应聘者在新的职位上取得成功的关键。应聘者应该符合这些关键条件,这样才能打动招聘者并赢得面视机会。

如何筛选简历1

  1、最佳的简历是行业、职位与工作经验所招聘岗位一致。特别仔细研读工作职责与工作业绩部分。

  2、简历关注因素主要有学历、专业、职业发展经历的匹配性、工作年限等。其次关注的信息为自我评价、性别、年龄、身高、形象等,是否与公司及岗位要求相匹配。

  (1)对于学历,留意其是否全日制修读,优先考虑全日制。对于函授、夜大等方式修读的,注意考察其工作经验与能力。

  (2)专业相关性。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职位,以经济管理、心理学类专业为佳,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工商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经济学等;对于销售类岗位,专业要求不明显,如果是市场营销、管理学、经济学则优先考虑。

  最优质的简历是之前在同类的行业与职位,在职业发展路径上呈现曲线上升的趋势,在一个企业做3-5年最佳(黄金分割点)。但在一个企业做了5年以上,要考虑其原因,是稳定性好,还是自身能力不够、社会竞争能力弱。

  警惕跳动频繁的应聘者,特别是在不同行业、专业工作的转换的,要分析其职业倾向与定位。对于应聘公司多个岗位的应聘者,也要分析其真实职业定位。

  (4)工作年限方面,专员级别要求1年以上同类工作经验,经理级别要求3年以上经验,部门经理要求6年以上工作经验。

  (5)注意自我评价或自荐信中描述的个人优势与个性特征,是否与所需岗位相吻合。一般销售类岗位最好有“激情、开拓性、热情、外向、活跃、开朗”等词语。对于人力资源类岗位,最好有“沟通能力强、有推动能力、善于思考总结”等词语。通过自荐信,也可分析应聘者心态与个性。

  (6)性别方面主要考虑部门的男女比例配置。

  (7)年龄方面,以某企业为例,专员为20-25岁为佳,经理级别25-30岁为佳,部门经理为30-35岁为佳。

  (8)其他附加信息:看简历中与岗位相关的附加信息,比如应聘培训岗位应该参加过较多外部培训项目。

如何筛选简历2

  1、人事经理这样筛选简历

  外企人事经理是先“以貌取人”,即你简历写得如何;再看基本条件如学历、经历;最后是能力、潜能和性格。前两者是基本,最后是决定性的因素。脱颖而出的关键是展现你的丰采。

  2、一份标准的求职简历是这样的:

  求职者个人信息 姓名、性别有些公司不要求、出生年月(有些公司不要求)、婚姻状况(有些公司不要求)、详细联系方法、住址、联系电话、户口状况(不是必要的)。

  教育和培训背景 不必有小学、中学。应能证明你知识水准、所拥有技能和能力的一切相关信息。这包括正规、非正规的成人教育和专业培训。

  工作经历:包括雇佣型的工作,也包括实习、义务性和社团、社区性的工作。

  技术和技能:电脑技能、语言技能、性格和能力、性格特点、沟通能力、人际能力、团队精神、兴趣爱好。

  3、让你的简历远离“垃圾桶”

  以下几点应当注意:

  当人事经理和雇主在以后的面试或工作中发现简历中曾有不真实的成分时,你的后悔会远远大于你没有得到一份工作,要多准备几份不同的简历,以应付不同行业的不同职位。

  4、简历和求职信并行

  好的求职信必须和简历并行,目的是让简历更有针对性,另外求职信要手写才有人情味儿。

  5、简历不要写薪酬要求

  6、不要附照片和学历复印件

  7、给外企的简历要注意

  外企通常会牵扯到语言技能,因此根据招聘企业的外语要求准备外文简历是必要的。(完)

  求职指导:你是如何失去下一个工作面试的?

  你曾经有过一个糟糕的面试吗?也许是你姗姗来迟,要么是你不能回答一个问题,又或者结结巴巴地说太多?

  但是,可能你还没有放火烧掉面试官的桌子,或表演你喜欢的《星际迷航》的角色。你可能也没有打烂个人相册或自夸“我就是我的英雄”。

  哦,是的。人们真的会这么做,即使在这个脆弱的就业市场上,丰厚的工资和稳定的就业早已稀缺多年。

  这些都是在最近的一项调查中,由无数招聘经理和人力资源工作者给出的一些“史上最差申请人”的例子。这些经理们被要求提供现实中候选人面试时犯的最离谱的错误案例。

  以下还有更多的错误做法,而这些肯定无助于帮助一个人走上台面:

  * 穿着运动服出场,因为你打算过会儿去跑步

  * 披露你花了太多的安定,不认为你真正的性格了

  * 驾车一直冲进大楼

  * 面试现场,还戴着你的ipod耳机

  * 说出你对女儿的父亲到底是谁的疑惑

  * 问面试官那个可爱的前台小姐的电话号码

  这些都是人们会时刻牢记的错误举动。但也有更多常见错误,我们中任何人都可能一度犯过。

  最常见的错误,招聘经理说,是一个人在面试中表现的毫无兴趣,。类似的情况是不得体的穿着,或给人傲慢的印象。以下报道的是另外一些常见错误:

  * 说现在或以前雇主的坏话

  * 在面试的时候打电话或发短信

  * 对公司或工作的了解不够

  * 没有给具体的例子

  * 没有提出好问题

  * 给出太多个人信息或问过于私人化的问题

  * 没有笑容或眼神交流

  * 握手时用力太轻或太用力

  但,现在是任何求职者都要注意的关键信息:近一半的招聘经理说, 在面试刚开始的五分钟内,他们就知道这个候选人人是否就是他们要找的。这就是你全部所需要的。

  那么谁能成功克服所有这些潜在的缺陷,在五分钟内证明自己的价值呢?

  建议:就是面试前进行一些严格的演练。

  而把你的手表,耳机和运动服留在家里是会有帮助的。

  求职指导:如何跨越在成功道路上隐藏的障碍

  现在不是讨论金钱或者市场营销的时间。我们要讨论的是那些你隐秘的担心,这些担心挥之不去。

  每个创业者和可能的创业者都知道成功路上那些可见的障碍:缺少资金、对失败的恐惧、市场营销的时机等等。但是,这些内在的障碍是更强大的阻碍,因为它们是你看不见的:

  1. 害怕你会因为成长而失去你的朋友或者家人。

  障碍:如果你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的都是在财务方面苦苦挣扎的人或者那些不是特别有野心的人,你可能会暗自担心如果你成功了的话,你的朋友或者家人会嫉妒你或者怨恨你。

  怎么办:不要将自己看成是一个弃儿,而是应该将自己看成是探索一个新领域的先锋。一旦你成功了,你就可以帮助你的亲友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2. 担心你没有时间去享受生活。

  障碍:很多成功的故事都强调某个人为了实现成功长时间地工作。可是你想要一种比夜以继日呆在办公室里更丰富的人生。

  怎么办:工作狂确实存在,可是很多成功的人还是过着更丰富的生活。做到这一点的关键在于时间管理方面的秘诀。

  3. 担心它也会不够。

  障碍:你暗暗怀疑如果你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你会有和以往当你实现了一些比较小的目标之后出现的同样的空虚感,“这就是一切了吗?”。

  怎么办:开始对你现在的处境心存感激,也要对你一路走来的辛苦心存感激。现在就培养起这种习惯,那么当你实现你的任何目标的时候,你就永远都不会失望。

  4. 担心你会错过更好的东西。

  障碍:乐观和热情的缺点就是你还为了生命无数多种可能性而活着。如果你选错了路怎么办?如果你选择了别的路会不会有很大的不同?

  怎么办:这个障碍错误地假定了路径是很重要的,而不是走在这些路上的人。无论你选择什么路,你都会用你自己独特的方式有所作为。

  求职指导:如何使用员工评估中的如果模式

  在商业世界中,针对员工进行分级与评估的方法可以说几乎是无限的。举例来说,从正式的标准分级评估到绩效指标与目标分配相结合以及纯粹主观估计,还有测试甚至其它更多措施,都属于公司可以使用的手段。但无论采取什么样的具体措施,在向员工发问之前,每位经营者或者管理者都应该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如果他离开的话,公司中会出现什么问题?”

  尽管该问题非常简单(甚至可以说简单化),但相比公司采用的最全面最先进评估模式,它却往往能够带来令人大开眼界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它甚至能够超越领导者所提出全部其他问题带来的效果。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它都会得出与下面给出结论中至少一条相关的具体信息:

  ——如果他选择离职的话,甚至不会有人注意到——这将会导致公司中的其它员工忙个一两天,然后所有工作就恢复到正常状态了——这将会是一次真正的考验,公司将不得不采取几种紧急措施来填补出现的缺口——简直就是彻底的灾难,领导者将不眠不休一个月调动公司所有剩余人员全力工作才能解决掉出现的各种问题。

  如果缺勤或者离职的员工属于上述情况中的前两种——对业务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少或者为零——这就意味着,要么就是公司拥有极为优秀的应急预案以及非常到位的备份措施,要么就是该员工以及他所承担的具体责任需要被认真审视。换句话说,从业务开销或者生产效率的角度来看,他(或者他的岗位)已经属于多余的情况。此外,这也有可能是员工无法获得合理培训或者指导,公司没有给予足够任务或者容许获得有价值机会所造成的问题。

  如果员工属于第三类、甚至第四类的话,那就应该属于非常宝贵的资源了。当然,我在这里使用的是一种比喻方式——“非常宝贵”相当于“不可缺少”。显而易见,公司总是会希望找到表现尽可能出色的员工来完成绝大多数最重要的工作。但是,正如同消费者方面经典规则所说的那样:尽管人人都希望做到最多最出色的状态,但没有哪一位会属于完全不可替代的类型。实际上,当拥有者尝试出售公司的时间,如果被认为属于稳定性或者成功过于依赖一名员工、供应商或者客户的情况,将会发现现有估值受到很大质疑甚至出现降低的情况。

  毕竟,公司不应该存在仅仅失去一名员工就出现重大问题甚至发生灾难的缺陷。实际上,业务状态应该不受到任何人——甚至领导者自身——离开任意时间甚至永远不回来(所谓“我明天可能被车撞了”的小概率事件)带来的影响。当然,公司的规模越小,这类问题就越难防范;毕竟,这时间所有员工往往都是身兼数职,整体架构通常会精益求精。但是,为确保业务连续性不出现问题,任何公司都能够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交叉培训和(或)确保每位关键员工都对后备人员进行过充分培训。当然,公司还需要确保所有岗位、职责以及流程细节都以书面形式详细地记录下来,并根据实际需要及时进行更新。此外,公司还需要建立一份非常翔实的应急计划,来应对包括领导者自身在内任何关键员工突然离去的紧急事态。如果公司无法做到对每位关键员工进行全面备份的话,就应该在他或者她出现问题的第一时刻通知所有其它人,并立即展开事后修复工作。

  在许多公司中,有种做法已经实施了多年;它就是,要求员工休假。当然,除了辛勤工作的人们应该享有休息时间之外,它还会迫使公司认识到他们都做什么工作,并确保在没有他们的时间工作不会出现问题。实际上,当员工离开一段时间之后,确实有公司发现了问题——有时间这些问题甚至属于非常严重的情况——出现。

  对于任何伟大的公司来说,员工都属于最为重要的因素;因此,领导者的工作就应该是找出最出色最聪明的那些。如果公司中存在无关紧要的员工,领导者面临的选择就有两种:要么让他们找到属于自己的岗位(在董事会或者生产线上),要么让他们离开这里(扫地出门)。毕竟,对于领导者来说,自身的责任就是帮助下属获得成功,以及让无法适应的人离开。作为公司中最为关键的一员,负责任并具有前瞻性的领导者应该确保公司拥有足够的后备员工;这样的话,当明星选手离开场地之后,现场比赛依然还可以继续下去。

  求职指导:如何帮助员工面对IPO的意外之财

  今年很多中国互联网企业都在美国上市,开启了新一轮的造富神话。无论是京东、聚美优品,还是据称是最大的IpO,阿里巴巴,IpO以后除了让企业的创始人多年的艰苦获得回报意外,就很多员工的财富梦兑现了。

  其实意外之财对一般人来说,有的时候是好事,但有的时候也许就成为灾难。从对XX中奖者跟踪调查来看,多数XX中奖者的结局都很悲惨。因为很多人对于突然降临的财富并没有承载的能力。据说阿里巴巴已经在几年前就开始教导员工如何管理财富?钱可以给人带来很多方面的选择,而且不一定就是在物质层面的。

  在阿里巴巴附件的宝马店,已经有一些阿里巴巴的员工寻求车型了,而且要求是阿里巴巴的标志颜色——橙色。马云呼吁他的员工可以购买海外房产和投资创业企业。

  无论企业如何教导员工管理财富,这些财富不仅会对员工的生活产生颠覆式的影响,也会对上市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比如企业会更加困难来留住和激励这些得到大笔财富的员工,财富也许会让这些员工决定是否还留在这个企业。

  其实员工的意外之财不仅会来源企业的IpO,还有出售等。随着企业的活动越来越多,这些问题一定会让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遇到挑战,最近HR的专家Suzanne Lucas给出了一些建议,来帮助企业如何经历这些事件,却没有损失员工。

  股票锁定和其他限制股票锁定期,这被公司和投资人规定来防止会带来股票下跌的立即变卖,一般是在上市以后的90天到180天。因为锁定期取决于你的企业和投资人,不是证券交易委员会,企业要增加一个合同,迫使你最重要的员工在他们兑现,购买小岛和开始畅饮高级饮料之前工作许多月。

  用假期奖励他们通往IpO的路对于每个涉及的人来说,是凶险的,兴奋的,也是费力的。在你的企业上市之后,给你的员工额外的假期,鼓励他们使用。因为如果他们有了钱,他们也会好好休个假。这种变化可以帮助员工减压,感觉被奖励,也会爱企业多一点。

  使他们充满激情如果员工对他们为你做的没有激情,他们会离开。那些不是对收入有迫切需要的人来工作是因为他们对工作有激情。确保你的员工有足够的激情,如果没有,找到什么变化会重燃他们的热情。

  保持文化上市意味着你的企业会变得更大,也更加正式。你不能让你的有趣,积极,富有成效的创业文化让位给一种沉闷的企业感觉。在企业的员工中要保持这些标签,且确保他们保持快乐。

  上市对于管理水平不够的很多中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在海外上市,他们要面对各种严格的考核和管理限制。如何让互联网的创业企业不是在欢呼声中渐渐死去,而是永远保有互联网公司的活力是一个课题。

  求职指导:如何面对并走出职场迷茫期?

  在职场里拼命挣扎,每天却不停问自己:这是我的理想吗?到底什么工作比较适合我?

  如果你被这些问题所困扰,那么,告诉你,你已经进入职场迷茫期了。如何面对并走出职场迷茫期?

  职场新人的职业迷茫

  对于现在很多80后的人来说,工作之余同学小聚抑或是同事群聊,大家经常探讨的问题是面对现在的工作却没有激情,该怎么办?

  职场新人、职业迷茫,二者似乎是一对天然的伴侣。何谓职场新人的“职业迷茫”?职场新人的“职业迷茫”一般表现在:工作时间短,但是很快没了热情;有了好工作,遭遇短板,不知怎么补救;专业不对口,找不到结合点,总是跳来跳去。

  抱怨?除了工作之余的压抑,职场新人所做的更多的是好友相聚互相抱怨:抱怨公司待遇不好,抱怨领导太狠而且不够包容,抱怨同事之间关系太难相处,抱怨自己不该当时匆忙与公司签约。

  忍耐?即便处于迷茫期,很多人还是选择艰难的忍耐:得过且过,每天痛苦地面对工作。

  显然这样的情绪和行动对于职场新人来说,不利于自己长期的职业规划和职场生涯的行进。

  该不该“出走”

  面对这样的迷茫,大家该如何面对?采访中,很多职场新人表示,如果有其他好的工作一定会选择放弃现在的工作。

  对此,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李开复有这样的建议:第一是一定要理解任何一份工作里面一定有很大的成分是做你不想做的事情,在心态上要有一种平衡。第二,一定要把工作当作一种学习,只要你每天在学习成长,那你的下一份工作或者未来的几份工作一定会越做越好。

  职场专家还给大家提出了面对职场迷茫期的上策——寻求现有岗位价值最大化:并非不可以跳槽,但更重要的是没特别的好机会时,先把现有工作做到优秀。问自己还有什么没想到、没做到、没做好,想办法先达到优秀,相信不明白的事会慢慢明白。

  所以,如果你还处于职场迷茫期,相信从现在开始,你应该思索后立即行动,拨开乌云就会见到天日了。

如何筛选简历3

  银行筛选简历的标准

  对于简历,同学们一定要重视,一定要简洁大方,没有错别字,其实单位看简历还是很仔细的,如果你的简历上有错误,基本上都会被淘汰掉。想一想也是这个道理,大学都毕业了,写自己的简历还写得乱七八糟,哪个单位愿意把工作交给这么一个不靠谱的人来做?

  很多同学在毕业找工作的时候都有一种怀才不遇的感觉,看到有的同学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第一反应就是这个家伙肯定是通过关系进去的。其实,从我自己这么多年来的经历来看,现在这个社会,不埋没人才。靠关系找工作的还是少数,我周围同事大概也就五分之一有关系,而且这些人条件也不差,大部分都是名校毕业,条件不好的,有关系也没用。现在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都是由于自身原因造成的,和剩男剩女一样,都是低不成高不就导致的。

  说远了,回来说银行筛选简历的标准。通常应聘者认为,现在用人单位都很强势,招个人都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想拒谁就拒谁。其实,用人单位也非常痛苦:面对成千上万份简历,却挑不出来几个合适的,好不容易看上一个,人家却不愿意来,最后只好招几个差不多的,马马虎虎地用着。

  各个单位筛简历的共同特征

  1、先看硬性条件是否符合。如果不符合,直接淘汰,除非在某方面特别优秀。

  2、看照片。看到这个标准,有的同学就开始骂:银行就知道以貌取人,纯粹的歧视。没错,银行就是以貌取人,但不是歧视。首先,银行是服务行业,窗口行业,员工要和客户打交道,员工形象太差,肯定会影响银行业绩;其次,银行选人,不是单单看相貌,而是看形象和气质。

  一般来说,这个世界上俊的和丑的,都是少数人。通过我自己的观察,大概各占10%左右。换句话说,这个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相貌一般的。所以,如果银行只招美女、帅哥,根本没有那么多人可以招。

  我在帮着人力资源部的工作人员筛简历的时候,他们就告诉我,好看的留下,长相一般,但是气质不错的,留下,看着形容猥琐、面目狰狞、冷冰冰的、好像谁都欠他(她)钱的、看着木讷的,淘汰。

  说到这,同学们还认为银行是在以貌取人么?大家可以自己到银行里看看,好像丑的也不少。所以,如果你长得一般,完全没有关系,只要你气质不错就可以了。

  如果你连什么是气质好、怎么样培养自己的气质都不知道的话,那我只能说你的大学白上了,这种问题还没想明白,还找什么工作啊?

  3、实习经历。和所有的用人单位一样,银行比较看重应届生的实习经历,如果你有在银行或者金融机构实习的经历的话,只要其他条件不是特别的差,银行通常都会给一个笔试机会。

  4、个人特长。对于人力资源部门的人来说,整天看简历,会产生审美疲劳。如果你的简历上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特点,就可能能给人留下比较深的印象,这也会增加简历过关的可能性。当然,这些特长一定是积极的、健康的,不是单纯的标新立异、哗众取宠、靠搞怪取胜。通常,在文体、写作、外语、组织能力等方面的特长会比较受欢迎。

  在这里,必须要提醒各位同学,其实筛选简历是的主观性比较高,应聘者能否通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力资源部工作人员的个人判断和选择,而这些人判断的大致的标准就是应聘者的个人条件和用人单位的要求的是否匹配。所以,你要尽量想清楚,用人单位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然后尽量让自己的简历的内容符合这些要求。

  其实找工作有点像相亲,看的是双方的感觉,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男女双方条件都不错,可是两个人就是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