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卫执业医师考点: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

时间:2020-10-28 19:13:37 公卫执业医师 我要投稿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由各种不同型别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属自然疫源性疾病,鼠类和猪是两大主要传染源。其流行几乎遍及全世界,在东南亚地区尤为严重。我国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有本病的存在和流行。临床特点为起病急骤,早期有高热,全身酸痛、软弱无力、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表浅淋巴结肿大等钩体毒血症状;中期可伴有肺出血,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黄疸,全身出血倾向、肾炎、脑膜炎,呼吸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靶器官损害表现;晚期多数病例恢复,少数病例可出现后发热、眼葡萄膜炎以及脑动脉闭塞性炎症等多种与感染后的变态反应有关的后发症。肺弥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贫血等与肝、肾衰竭为常见致死原因。

  (一)传染源

  钩体的`宿主非常广泛。家畜如猪、犬、牛、羊、马等。野生动物如鼠、狼、兔、蛇、蛙等均可成为传染源。但主要传染源为鼠类、猪和犬。钩体在动物的肾脏内生长繁殖,菌随尿排出,污染水及土壤。带菌期猪排菌可达1年;鼠、犬排菌可长达数月至数年。

  人尿为酸性,不适宜钩体生存,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二)传播途径

  主要间接接触传播。人们在下田割稻、接触生活用水、抗洪、泅渡、开荒生产、饲养家畜、宰割病畜及坑道井下作业接触被污染的疫水或土壤均可受到感染;病原体通过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体内而受染;患钩体病的孕妇可经胎盘传给胎儿;进食被钩体污染的食物,可经消化道感染。实验室操作、处理含菌物或感染动物也有受染可能。

  (三)人群易感性

  人们对钩体病普遍易感。非疫区居民进入疫区,尤易受梁。病后对同型钩体产生特异免疫,但对其他型钩体仍可感染。钩体以体液免疫为主,型特异性抗体可保持多年。

  (四)流行特征

  1.流行形式主要为稻田型、洪水型及雨水型。我国南方各省以稻田型为主,主要传染源是鼠类,以黑线姬鼠为主。北方各省呈洪水型暴发流行;平原低洼地也可呈雨水型,主要传染源为猪。当南方各省发生洪水暴发流行时,猪也是主要传染源。

  2.发病季节稻田型主要集中于夏季之交水稻收割期间,以7~9月份为高峰。在双季稻区有两个高峰。洪水型发病高峰与洪水高峰一致,常在6~9月。

  3.发病年龄青壮年发病多。20~40岁组占病例总数40%左右。疫区儿童常下河洗澡、嬉水、亦易感染。性别与职业的发病情况常取决于与传染源及疫水接触的频度。农民、渔民发病率较高,畜牧业及屠宰工人常与病畜接触,亦易发病。

【公卫执业医师考点: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相关文章:

1.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

2.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应试题及答案

3.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模拟试题及答案

4.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精选试题(附答案)

5.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巩固题及答案

6.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精选试题及答案

7.2017公卫执业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流行病学」

8.2017公卫助理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附答案)

9.2017公卫助理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