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史学视域下国际长安学的产生和构建论文

时间:2023-02-28 09:33:44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问题史学视域下国际长安学的产生和构建论文

  一、问题提出与“问题史学”内涵

问题史学视域下国际长安学的产生和构建论文

  国际长安学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学术问题。从古老方面而言,作为逾越千年曾以周秦汉隋唐为突出代表的十三朝古都—长安具有极其深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悠远而发达的人文传统,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同时,伴随着“丝绸之路”等对外交往途径的不断开通,长安又作为中国历史上强盛时期的代表性符号,声名远播四方,产生了悠久而深远的国际影响。言其为崭新,意在表达这样一个现实的发展观念:即国际长安学所面临的是如何建设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如何发挥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引领作用这样一个重要而现实的国际化发展课题。显然,国际长安学是在现代西安国际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产生的史学研究课题,是从当代的社会现实出发对历史做出的回顾与反思,它突出体现了回顾过去和关怀现代的历史双重属性。因此,从国际长安学这一视域出发探究长安历史的古今,必然会产生大量有益于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研究新成果,从而充分发挥国际长安学研究的重要作用。毫无疑问,国际长安学概念的推出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由教育部和陕西省大力支持、并由陕西师范大学重点建设的协同创新中心—国际长安学研究院,无疑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具有历史感和时代感的研究课题,国际长安学必然蕴涵着极为丰富多彩的历史内容,呼唤着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探究。首当其冲的问题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

  二、国际长安学产生的历史根源和史学逻辑

  国际长安学这一崭新的学术概念蕴涵了丰富而深刻的历史观念,是长安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历史与现代崭新而发达的史学新观念交相辉映的重要学术成果。因此,探讨国际长安学产生的深厚历史根源和其中所包含的历史观念,对于我们加深对国际长安学本身的理解,并顺利开展国际长安学的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国际长安学研究的历史基础,古长安独特而丰富的历史发展内容奠定了国际长安学研究的坚实基础。古长安曾长期是中国历史的政治中心,有十三朝古都之美誉,特别是其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王朝周、秦、汉、隋、唐的首都,对中外历史都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有一个突出特征和结果,即首都长安城或长安地区一直是这些重要王朝对外交往的中心和窗口,甚至作为这些王朝的代称而流存于中外史册,从而使得长安又具有极其突出的国际性,并对以后长安的历史发展也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

  (二)国际长安学产生的现实契机,国际长安学不仅是一个随着学术深入发展而产生的重要问题,而且是基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而产生的一个具有深沉历史感的现实问题。这一问题的现实性是基于现代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因而这一课题不仅具有确定的历史核心内容,而且还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其一,现代西安的国际化发展目标是基于古长安国际化的历史遗产、传统和发展趋向而催生的合理要求。古长安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一直是现代西安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古长安的历史命运与中国历史发展的轨迹也大体相似,有强盛也有衰落时期,但其发展的历史线索并没有断绝,有着明显而真实的文化传承脉络,它一直保存着古城的风貌和神韵,形成了极为丰富的物质及精神文化遗产。现在西安仍大量保存着古代长安的各种历史遗迹,并因此享有“古城西安”的美誉,这些既是长安人的一种历史记忆,也是与中国有历史交往国家的一种深刻的集体记忆。这种记忆己成为现代中国与这些国家进行政治、文化和经济交往的一个重要的精神纽带。从世界文明史的发展进程来看,文化断层是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屡见不鲜的现象。所谓断层就是与其自身丰富的文化历史传统绝缘,重新开始文化或文明的创造,如两河的苏美尔文明、古印度的哈拉巴文明和古希腊的爱琴文明等。但长安的文化特征及其传统极其顽强地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继承和发扬,成为古今畅通的精神文化桥梁,这是我们进行国际长安学这一问题史学研究的最重要的历史基础。 其二,国际长安学受当代中国深化改革开放和整体发展的战略现实需求的驱动而产生的古典学术课题。借改革开放的东风,西安在东联西通、重振古城雄风方面大放异彩,取得了突出的区位J险优势。

  其三,进行国际长安学研究是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建设战略本身的迫切需要。我国深化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为古城西安焕发青春提供了契机。在失去国家政治中心的地位后,古长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版图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如何以国际化的古长安为蓝本,有机地整合己经分化为不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特别是将古长安地域的西安、咸阳两个重要城市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恢复长安国际化大都市系统化格局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西咸走向国际化大都市的条件、途径。

  (三)国际长安学产生的历史逻辑,国际化视野和中西史学观念相互交融所产生的“问题意识”是国际长安学产生的历史逻辑。改革开放后形成的国际化视野以及在此视野下对中国史学观念的不断反思,促进了中国史学观念。

  三、以“问题史学”为依据,构建并不断丰富国际长安学的理论体系

  国际长安学是扎根在古长安丰富而厚重的历史土壤的基础上,是由“古”及“今”不断发展的历史运动的结果,它有着汉唐时代中国走向世界的这一大背景,更有着以汉唐为代表的早期中国文明所取得的具有国际意义的辉煌成就。同时也要看到,国际长安学虽扎根于厚重的历史土壤中,但仍是一个崭新的历史课题,它明显地受现代西安走向世界和建立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目标的强力推动,具有突出的现代史学的“问题”特色。因此,对国际长安学而言,其自身的理论和方法论建设仍将是一个相当艰巨的任务,它是保障国际长安学得以顺利发展的必要条件。故在此对这一问题再进行申论。

  四、结语

  总之,从年鉴学派的“问题史学”观念出发来探讨国际长安学这一重要的学术研究问题,就会发现,国际长安学的内容要深深植根于客观的长安历史之中,它在包含极其丰富而重要的古典史学内容的同时,又要表现出浓郁而昂扬的历史气息和具有时代感的问题意识。 毫无疑问,理论和方法的探讨不仅是国际长安学的重要内容,同时也对国际长安学的深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建构国际长安学的理论和方法论的基本准则应该是:以现代史学的理论为依据,从现代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的现实问题出发,以周秦汉唐为核心的长安国际化历史为根基,面向未来,这是国际长安学所应坚持的基本的史学认识方法。

  因此,深刻揭示国际长安学的理论及其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将这种联系同正在进行的西咸一体化和“大长安”的构想和建设结合起来,将两者辩证地统一起来,以真正使理论与历史进程二者之间形成深度融通,使国际长安学的理论真正同古今长安国际化的历史进程辩证地结合起来,以发挥国际长安学这一古典学的现实功效。换言之,只有将理论与历史有机统一起来前提下,在充分发挥国际长安学的理论和实践双重功效的基础上,以积极推进西咸一体化和大长安的整体改革开放、面向世界的宏大发展进程为发展目标,国际长安学的研究才可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学术意义,并产生深厚而广泛的社会历史意义。

  对国际长安学这一古老又崭新的重要学术研究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的探讨,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的过程。正如德罗伊森对于历史理论和方法所持的基本观点,即“历史知识理论不是历史知识的百科全书,不是历史哲学(或神学),也不是历史现象的物理学解释,更不是历史写作的修辞学。历史知识理论的任务在于提出检讨历史思想及方法的准则。年鉴学派作为西方史学的重要学术流派,不可避免地带有西方史学本身所固有的烙印,即在表现其史学优点的同时,也表现了弱点。对于问题史学而言,在强调现实问题对史学研究的引领作用和理论对史学研究的指导作用时,都有矫枉过正之嫌。那么,如何去正确探讨国际长安学的理论与方法呢? 对此问题的回答是,我们要从中国优秀的史学观念出发,汲取其合理的成分,抛弃其不合理的成分,用去粗取精,取精用弘的科学态度丰富我们的史学研究和观念的发展。在此,马克J恩主义的史学观对于我们沿着正确的史学道路去探讨国际长安学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启示。朱本源先生对流行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欧洲的三个主要历史编纂学的“范型”及其方法论的学科模式—实证主义方法论、马克J恩主义方法论、年鉴派的方法论进行了深刻总结,发现三者在表现相异的同时,还表现了明显的趋同特性。对此发展趋势,朱本源先生进行了深刻反思,认为我们“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史学范式为真正的前提,综合这三个学科模式,提出并试建一个比较全面的方法论 m }s只有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才可以对西方一个多世纪以来存在并盛行的三个历史方法论模式进行取长补短和集思广益的综合。[I] A9朱本源先生的这一结论其实也是我们对年鉴学派“问题史学”所应持的科学态度,同时也是构建国际长安学理论和方法所应秉持的指导思想。

【问题史学视域下国际长安学的产生和构建论文】相关文章:

生态批评视域下的文学与自然论文提纲08-08

跨文化视域下的高校英语教育论文04-21

谈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电影对白翻译06-15

哲学视域下的生存与生活09-26

空难中的国际私法问题和国际私法未来的发展趋势论文05-01

林业经济发展视域下的高职教育论文08-16

森林生态学双语教学的问题和对策论文04-30

儿童学外语问题之我见的论文05-24

口语传播学视域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探讨05-08

探讨口语传播学视域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创新(精选6篇)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