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说课稿

时间:2021-06-12 10:05:10 高中说课稿 我要投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集锦5篇

  作为一名老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中数学说课稿5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中数学说课稿集锦5篇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1

  说课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版)《数学必修4》第二章第四节“平面向量的数量积”的第一课时---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下面,我从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媒体设计及教学评价设计六个方面对本节课的思考进行说明。

  一、 背景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是继向量的线性运算之后的又一重要运算,也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应用十分广泛。本节内容教材共安排两课时,其中第一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概念,第二课时主要研究数量积的坐标运算,本节课是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学习任务是通过物理中“功”的事例抽象出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探究数量积的性质与运算律,使学生体会类比的思想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和推理论证的能力。其中数量积的概念既是对物理背景的抽象,又是研究性质和运算律的基础。同时也因为在这个概念中,既有长度又有角度,既有形又有数,是代数、几何与三角的最佳结合点,不仅应用广泛,而且很好的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使得数量积的概念成为本节课的核心概念,自然也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

  2、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已熟知了实数的运算体系,掌握了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具备了功等物理知识,并且初步体会了研究向量运算的一般方法:即先由特殊模型(主要是物理模型)抽象出概念,然后再从概念出发,在与实数运算类比的基础上研究性质和运算律。这为学生学习数量积做了很好的铺垫,使学生倍感亲切。但也正是这些干扰了学生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一方面,相对于线性运算而言,数量积的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两个有形有数的向量经过数量积运算后,形却消失了,学生对这一点是很难接受的;另一方面,由于受实数乘法运算的影响,也会造成学生对数量积理解上的偏差,特别是对性质和运算律的理解。因而本节课教学的难点数量积的概念。

  二、 教学目标设计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 对本节课的要求有以下三条:

  (1)通过物理中“功”等事例,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

  (3)能用运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会用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从以上的背景分析可以看出,数量积的概念既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首先无论是在概念的引入还是应用过程中,物理中“功”的实例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作为数量积概念延伸的性质和运算律,不仅能够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概念,同时也是进行相关计算和判断的理论依据。最后,无论是数量积的性质还是运算律,都希望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究来发现,因而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和类比思想都无疑是很好的载体。

  综上所述,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了解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理解数量积的含义及其物理意义;

  2、体会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掌握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

  并能运用性质和运算律进行相关的运算和判断;

  3、体会类比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推理论证的能力。

  三、课堂结构设计

  本节课从总体上讲是一节概念教学,依据数学课程改革应关注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结合本节课的知识的逻辑关系,我按照以下顺序安排本节课的教学:

  即先从数学和物理两个角度创设问题情景,通过归纳和抽象得到数量积的概念,在此基础上研究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然后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巩固概念,加深印象,最后通过课堂小结提高学生认识,形成知识体系。

  四、 教学媒体设计

  和“大纲”教材相比,“课标”教材在本节课的内容安排上,虽然将向量的夹角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一节提前做了介绍,但却将原来分两节课完成的内容合并成一节,相比较而言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加重了许多。为了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顺利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考虑到本节课的实际特点,在教学媒体的使用上,我的设想主要有以下两点:

  1、制作高效实用的电脑多媒体课件,主要作用是改变相关内容的呈现方式,以此来节约课时,增加课堂容量。

  2、设计科学合理的板书(见下),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主要知识的印象,另一方面使学生清楚本节内容知识间的逻辑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物理背景及其含义

  一、 数量积的概念 二、数量积的性质 四、应用与提高

  1、 概念: 例1:

  2、 概念强调 (1)记法 例2:

  (2)“规定” 三、数量积的运算律 例3:

  3、几何意义:

  4、物理意义:

  五、 教学过程设计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间互动的过程,是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有序、有效地进行教学,本节课我主要安排以下六个活动:

  活动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正如教材主编寄语所言,数学是自然的,而不是强加于人的。平面向量的数量积这一重要概念,和向量的线性运算一样,也有其数学背景和物理背景,为了体现这一点,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我们已经研究了向量的哪些运算?这些运算的结果是什么?

  问题2:我们是怎么引入向量的加法运算的?我们又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研究了这种运算的?

  期望学生回答:物理模型→概念→性质→运算律→应用

  问题3:如图所示,一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产生位移S,

  (1)力F所做的功W= 。

  (2)请同学们分析这个公式的特点:

  W(功)是 量,

  F(力)是 量,

  S(位移)是 量,

  α是 。

  问题1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了解数量积的数学背景,让学生明白本节课所要研究的数量积与向量的加法、减法及数乘一样,都是向量的运算,但与向量的线性运算相比,数量积运算又有其特殊性,那就是其结果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问题2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在与向量加法类比的基础上明了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和顺序,为教学活动指明方向。

  问题3的设计意图在于使学生了解数量积的物理背景,让学生知道,我们研究数量积绝不仅仅是为了数学自身的完善,而是有其客观背景和现实意义的,从而产生了进一步研究这种新运算的愿望。同时,也为抽象数量积的概念做好铺垫。

  活动二:探究数量积的概念

  1、概念的抽象

  在分析“功”的计算公式的基础上提出问题4

  问题4:你能用文字语言来表述功的计算公式吗?如果我们将公式中的力与位移推广到一般向量,其结果又该如何表述?

  学生通过思考不难回答:功是力与位移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两个向量的大小及其夹角余弦的乘积。这样,学生事实上已经得到数量积概念的文字表述了,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明晰数量积的概念。

  2、概念的明晰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

  与

  ,它们的夹角为

  ,我们把数量 ︱

  ︱·︱

  ︱cos

  叫做

  与

  的数量积(或内积),记作:

  ·

  ,即:

  ·

  = ︱

  ︱·︱

  ︱cos

  在强调记法和“规定”后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这一概念,提出问题5

  问题5:向量的数量积运算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什么不同?影响数量积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并完成下表:

  角

  的范围0°≤

  <90°

  =90°0°<

  ≤180°

  ·

  的符号

  通过此环节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数量积的结果与线性运算的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而且认识到向量的夹角是决定数量积结果的重要因素,为下面更好地理解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做好铺垫。

  3、探究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这个问题教材是这样安排的:在给出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后,只介绍了向量投影的定义,直到讲完例1后,为了证明运算律的第三条才直接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我觉得这样安排似乎不太自然,还不如在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后,直接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所以做了调整。为此,我首先给出给出向量投影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5。

  如图,我们把│

  │cos

  (│

  │cos

  )叫做向量

  在

  方向上(

  在

  方向上)的投影,记做:OB1=│

  │cos

  问题6: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这样做不仅让学生从“形”的角度重新认识数量积的概念,从中体会数量积与向量投影的关系,同时也更符合知识的连贯性,而且也节约了课时。

  4、研究数量积的物理意义

  数量积的概念是由物理中功的概念引出的,学习了数量积的概念后,学生就会明白功的数学本质就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为此,我设计以下问题 一方面使学生尝试计算数量积,另一方面使学生理解数量积的物理意义,同时也为数量积的性质埋下伏笔。

  问题7:

  (1) 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功的数学本质:功是力与位移的数量积 。

  (2)尝试练习:一物体质量是10千克,分别做以下运动:

  ①、在水平面上位移为10米;

  ②、竖直下降10米;

  ③、竖直向上提升10米;

  ④、沿倾角为30度的斜面向上运动10米;

  分别求重力做的功。

  活动三:探究数量积的运算性质

  1、性质的发现

  教材中关于数量积的三条性质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的,为了很好地完成这一探究活动,在完成上述练习后,我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8:

  (1)将尝试练习中的① ② ③的结论推广到一般向量,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2)比较︱

  ·

  ︱与︱

  ︱×︱

  ︱的大小,你有什么结论?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明晰数量积的性质,然后再由学生利用数量积的定义给予证明,完成探究活动。

  2、明晰数量积的性质

  3、性质的证明

  这样设计体现了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引领者,而学生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研究者,不断地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更培养了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品质。

  活动四:探究数量积的运算律

  1、运算律的发现

  关于运算律,教材仍然是以探究的形式出现,为此,首先提出问题9

  问题9:我们学过了实数乘法的哪些运算律?这些运算律对向量是否也适用?

  通过此问题主要是想使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猜测提出数量积的运算律。

  学生可能会提出以下猜测: ①

  ·

  =

  ·

  ②(

  ·

  )

  =

  (

  ·

  ) ③(

  +

  )·

  =

  ·

  +

  ·

  猜测①的正确性是显而易见的。

  关于猜测②的正确性,我提示学生思考下面的问题:

  猜测②的左右两边的结果各是什么?它们一定相等吗?

  学生通过讨论不难发现,猜测②是不正确的。

  这时教师在肯定猜测③的基础上明晰数量积的运算律:

  2、明晰数量积的运算律

  3、证明运算律

  学生独立证明运算律(2)

  我把运算运算律(2)的证明交给学生完成,在证明时,学生可能只考虑到λ>0的情况,为了帮助学生完善证明,提出以下问题:

  当λ<0时,向量

  与λ

  ,

  与λ

  的方向 的关系如何?此时,向量λ

  与

  及

  与λ

  的夹角与向量

  与

  的夹角相等吗?

  师生共同证明运算律(3)

  运算律(3)的证明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为了节约课时,这个证明由师生共同完成,我想这也是教材的本意。

  在这个环节中,我仍然是首先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类比的基础上进行猜想归纳,然后教师明晰结论,最后再完成证明,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学生推理论证的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类比创新的意识,将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活动五:应用与提高

  例1、(师生共同完成)已知︱

  ︱=6,︱

  ︱=4,

  与

  的夹角为60°,求

  (

  +2

  )·(

  -3

  ),并思考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运算?

  例2、(学生独立完成)对任意向量

  ,b是否有以下结论:

  (1)(

  +

  )2=

  2+2

  ·

  +

  2

  (2)(

  +

  )·(

  -

  )=

  2—

  2

  例3、(师生共同完成)已知︱

  ︱=3,︱

  ︱=4, 且

  与

  不共线,k为何值时,向量

  +k

  与

  -k

  互相垂直?并思考:通过本题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教材共安排了四道例题,我根据学生实际选择了其中的三道,并对例1和例3增加了题后反思。例1是数量积的性质和运算律的综合应用,教学时,我重点从对运算原理的分析和运算过程的规范书写两个方面加强示范。完成计算后,进一步提出问题:此运算过程类似于哪种运算?目的是想让学生在类比多项式乘法的基础上自己猜测提出例2给出的两个公式,再由学生独立完成证明,一方面这并不困难,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通过类比这一思维模式达到创新的目的。例3的主要作用是,在继续巩固性质和运算律的同时,教给学生如何利用数量积来判断两个向量的垂直,是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基本应用之一,教学时重点给学生分析数与形的转化原理。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数量积的含义,熟练掌握性质及运算律,并能够应用数量积解决有关问题,再安排如下练习:

  1、 下列两个命题正确吗?为什么?

  ①、若

  ≠0,则对任一非零向量

  ,有

  ·

  ≠0.

  ②、若

  ≠0,

  ·

  =

  ·

  ,则

  =

  .

  2、已知△ABC中,

  =

  ,

  =

  ,当

  ·

  <0或

  ·

  =0时,试判断△ABC的形状。

  安排练习1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与实数乘法比较的基础上全面认识数量积这一重要运算,

  通过练习2使学生学会用数量积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进一步感受数量积的应用价值。

  活动六:小结提升与作业布置

  1、本节课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平面向量数量积的两个基本应用是什么?

  3、我们是按照怎样的思维模式进行概念的归纳和性质的探究?在运算律的探究过程中,渗透了哪些数学思想?

  4、类比向量的线性运算,我们还应该怎样研究数量积?

  通过上述问题,使学生不仅对本节课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也为下

  一节做好铺垫,继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布置作业:

  1、课本P121习题2.4A组1、2、3。

  2、拓展与提高:

  已知

  与

  都是非零向量,且

  +3

  与7

  -5

  垂直,

  -4

  与 7

  -2

  垂直求

  与

  的夹角。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考虑检测全体学生是否都达到了“课标”的基本要求,因此安排了一组教材中的习题,目的是让所有的学生继续加深对数量积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其次,为了能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又安排了一道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选做。

  六、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课标指出:相对于结果,过程更能反映每个学生的发展变化,体现出学生成长的历程。因此,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结合“课标”对数学学习的评价建议,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 通过与学生的问答交流,发现其思维过程,在鼓励的基础上,纠正偏差,并对其进行定

  性的评价。

  2、在学生讨论、交流、协作时,教师通过观察,就个别或整体参与活动的态度和表现做出评价,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 通过练习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并在讲评中,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 通过作业,反馈信息,再次对本节课做出评价,以便查漏补缺。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2

  一、教材分析

  1、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学生认知角度看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3、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片面、不严谨。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

  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事物之间等价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过程分析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此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动手算了起来,他们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的值,然后再求和。这时我对他们的这种思路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马上相减呢?在整个教学关键处学生难以转过弯来,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形成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习的障碍。同时,形成繁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在肯定他们的思路后,我接着问:1,2,22,.....,263是什么数列?有何特征?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

  探讨1:,记为(1)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

  探讨2: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1)式两边同乘以2则有,记为(2)式。比较(1)(2)两式,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比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为"减",在教师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而抓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1)、(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老师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反思:为什么(1)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设计意图: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不禁惊呼:真是太简洁了!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3、类比联想,解决问题

  这时我再顺势引导学生将结论一般化,

  这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喊一名学生上黑板,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探究公式,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就感。

  对不对?这里的q能不能等于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q=1时是什么数列?此时sn=?(这里引导学生对q进行分类讨论,得出公式,同时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

  再次追问: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如何把sn用a1、an、q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和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尽管时间有时比较少,甚至仅仅几句话,然而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4、讨论交流,延伸拓展

  在此基础上,我提出:探究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还有其它方法吗?我们知道,

  那么我们能否利用这个关系而求出sn呢?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又有,能否联想到等比定理从而求出sn呢?

  设计意图:以疑导思,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营造一个让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讨论的氛围、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化归到,这其实就是关于的一个递推式,递推数列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是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拓展的极佳资源,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

  5、变式训练,深化认识

  首先,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题,再请学生上台来幻灯演示他们的解答,其它同学进行评价,然后师生共同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采用变式教学设计题组,深化学生对公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直接套用公式、变式运用公式、研究公式特点这三个层次的问题解决,促进学生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通过以上形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6、例题讲解,形成技能

  设计意图:解题时,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适时给予点拨,该题有意培养学生对含有参数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7、总结归纳,加深理解

  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回顾公式、推导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然后老师再从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两方面总结。

  设计意图:以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8、故事结束,首尾呼应

  最后我们回到故事中的问题,我们可以计算出国王奖赏的小麦约为1、84×1019粒,大约7000亿吨,用这么多小麦能从地球到太阳铺设一条宽10米、厚8米的大道,大约是全世界一年粮食产量的459倍,显然国王兑现不了他的承诺。

  设计意图:把引入课题时的悬念给予释疑,有助于学生克服疲倦、继续积极思维。

  9、课后作业,分层练习

  必做:P129练习1、2、3、4

  选作:

  (2)"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这首中国古诗的答案是多少?

  设计意图:出选作题的目的是注意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四、教法分析

  对公式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与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公式的推导方法,理解公式的成立条件,充分体现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我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把整个课堂分为呈现问题、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四个阶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反映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思维活动得以充分展开,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通过三种推导方法的研究,使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掌握了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错位相减:变加为减,等价转化;递推思想:纵横联系,揭示本质;等比定理:回归定义,自然朴实。学生从中深刻地领会到推导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广阔性、批判性。同时通过精讲一题,发散一串的变式教学,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形成了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思维品质。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3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叫***,来自**。我说课的题目是《简单随机抽样》,内容选自于新课程人教A版必修3第二章第一节,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和教学过程分析等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简单随机抽样"是"随机抽样"的基础,"随机抽样"又是"统计学"的基础,因此,在"统计学"中,"简单随机抽样"是基础的基础。在初中学生已学过相关概念,如"抽样""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等,具有一定基础,新教材把"统计"这部分内容编入必修部分,突出了统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体现它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但同时也给学生学习增加了难度。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简单随机抽样常见的两种方法(抽签法、随机数表法)

  难点:理解简单随机抽样的科学性,以及由此推断结论的可靠性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理解随机抽样的概念,掌握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从现实生活或其他学科中提出具有一定价值的统计问题;

  (2)在解决统计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总体中抽取样本。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现实生活和其他学科中统计问题的提出,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及各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认识数学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为了充分让学生自己分析、判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因此,我采用讨论发现法教学,并对学生渗透"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方法,由于本节课内容实例多,信息容量大,文字多,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另外采用这种形式也可强化学生感观刺激,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一)设置情境,提出问题

  例1:请问下列调查是"普查"还是"抽样"调查?

  A、一锅水饺的味道B、旅客上飞机前的安全检查

  c、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D、一批彩电的质量情况

  E、美国总统的民意支持率

  学生讨论后,教师指出生活中处处有"抽样"

  「设计意图」生活中处处有"抽样"调查,明确学习"抽样"的必要性。

  (二)主动探究,构建新知

  例2:语文老师为了了解某班同学对某首诗的背诵情况,应采用下列哪种抽查方式?为什么?

  A、在班级12名班委名单中逐个抽查5位同学进行背诵

  B、在班级45名同学中逐一抽查10位同学进行背诵

  先让学生分析、选择B后,师生一起归纳其特征:

  (1)不放回逐一抽样,

  (2)抽样有代表性(个体被抽到可能性相等),学生体验B种抽样的科学性后,教师指出这是简单随机抽样,并复习初中讲过的有关概念,最后教师补充板书课题--(简单随机)抽样及其定义。

  「设计意图」例2从正面分析简单随机抽样的科学性、公平性,突出"等可能性"特征。这是突破教学难点的重要环节之一。

  例3我们班有44名学生,现从中抽出5名学生去参加学生座谈会,要使每名学生的机会均等,我们应该怎么做?谈谈你的想法。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分小组合作学习,最后各小组推荐一位同学发言,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抽签法"步骤:

  (1)编号制签

  (2)搅拌均匀

  (3)逐个不放回抽取n次。教师板书上面步骤。

  「设计意图」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构建新知,体验"抽签法"的公平性,从而突破难点,突出重点。

  请一位同学说说例2采用"抽签法"的实施步骤。

  「设计意图」

  1、反馈练习,落实知识点,突出重点。

  2、体会"抽签法"具有"简单、易行"的优点。

  〈屏幕出示〉

  例4、假设我们要考察某公司生产的500克袋装牛奶的质量是否达标,现从800袋牛奶中抽取60袋进行检验

  提问:这道题适合用抽签法吗?

  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抽签法的局限性,从而引入随机数表法。教师出示一份随机数表,并介绍随机数表,强调数表上的数字都是随机的,各个数字出现的可能性均等,结合上例让学生讨论随机数表法的步骤,最后师生一起归纳步骤:

  (1)编号

  (2)在随机数表上确定起始位置

  (3)取数。教师板书上面步骤。

  请一位同学说说例2采用"随机数表法"的实施步骤。

  「设计意图」

  1、体会随机数表法的科学性

  2、体会随机数表法的优越性:避免制签、搅拌。

  3、反馈练习,落实知识点,突出重点。

  ㈢课堂小结:

  1.简单随机抽样及其两种方法

  2.两种方法的操作步骤

  (采用问答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使学生们对知识有一个系统的认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培养概括能力。

  ㈣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2、3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的布置是为了检验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和运用程度以及实际接受情况,并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所学内容。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4

  高三第一阶段复习,也称“知识篇”。在这一阶段,学生重温高一、高二所学课程,全面复习巩固各个知识点,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然后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学过的知识产生全新认识。在高一、高二时,是以知识点为主线索,依次传授讲解的,由于后面的相关知识还没有学到,不能进行纵向联系,所以,学的知识往往是零碎和散乱,而在第一轮复习时,以章节为单位,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将他们系统化、综合化,把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第一轮复习更为重要,我们希望能做高考试题中一些基础题目,必须侧重基础,加强复习的针对性,讲求实效。

  一、内容分析说明

  1、本小节内容是初中学习的多项式乘法的继续,它所研究的二项式的乘方的展开式,与数学的其他部分有密切的联系:

  (1)二项展开式与多项式乘法有联系,本小节复习可对多项式的变形起到复习深化作用。

  (2)二项式定理与概率理论中的二项分布有内在联系,利用二项式定理可得到一些组合数的恒等式,因此,本小节复习可加深知识间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3)二项式定理是解决某些整除性、近似计算等问题的一种方法。

  2、高考中二项式定理的试题几乎年年有,多数试题的难度与课本习题相当,是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

  试题,考察的题型稳定,通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出现,有时也与应用题结合在一起求某些数、式的

  近似值。

  二、学校情况与学生分析

  (1)我校是一所镇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不好,记忆力较差,反应速度慢,普遍感到数学难学。但大部分学生想考大学,主观上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2)授课班是政治、地理班,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听课率低(60﹪),注意力不能持久,不能连续从事某项数学活动。课堂上喜欢轻松诙谐的气氛,大部分能机械的模仿,部分学生好记笔记。

  三、教学目标

  复习课二项式定理计划安排两个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复习二项展开式和通项。根据历年高考对这部分的考查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二项式定理,从项数、指数、系数、通项几个特征熟记它的展开式。

  (2)会运用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展开式的特定项。

  2、能力目标:(1)教给学生怎样记忆数学公式,如何提高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从而优化记忆品质。记忆力是一般数学能力,是其它能力的基础。

  (2)树立由一般到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意识,了解解决问题时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二项式定理的复习,使学生感觉到能掌握数学的部分内容,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有意识地让学生演练一些历年高考试题,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在明年的高考中,他们也能得分。

  四、教学过程

  1、知识归纳

  (1)创设情景:①同学们,还记得吗? 、 、 展开式是什么?

  ②学生一起回忆、老师板书。

  设计意图:①提出比较容易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教学。

  ②为学生能回忆起二项式定理作铺垫:激活记忆,引起联想。

  (2)二项式定理:①设问 展开式是什么?待学生思考后,老师板书

  = C an+C an-1b1+…+C an-rbr+…+C bn(n∈N*)

  ②老师要求学生说出二项展开式的特征并熟记公式:共有 项;各项里a的指数从n起依次减小1,直到0为止;b的指数从0起依次增加1,直到n为止。每一项里a、b的指数和均为n。

  ③巩固练习 填空

  设计意图:①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比较分析公式的特点,记规律。

  ②变用公式,熟悉公式。

  (3) 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C , C , C ,… , 称为二项式系数.

  展开式的通项公式Tr+1=C an-rbr , 其中r= 0,1,2,…n表示展开式中第r+1项.

  2、例题讲解

  例1求 的展开式的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并求的第4项的系数。

  讲解过程

  设问:这里 ,要求的第4项的有关系数,如何解决?

  学生思考计算,回答问题;

  老师指明①当项数是4时, ,此时 ,所以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是 ,

  ②第4项的系数与的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区别。

  板书

  解:展开式的第4项

  所以第4项的系数为 ,二项式系数为 。

  选题意图:①利用通项公式求项的系数和二项式系数;②复习指数幂运算。

  例2 求 的展开式中不含的 项。

  讲解过程

  设问:①不含的 项是什么样的项?即这一项具有什么性质?

  ②问题转化为第几项是常数项,谁能看出哪一项是常数项?

  师生讨论 “看不出哪一项是常数项,怎么办?”

  共同探讨思路:利用通项公式,列出项数的方程,求出项数。

  老师总结思路:先设第 项为不含 的项,得 ,利用这一项的指数是零,得到关于 的方程,解出 后,代回通项公式,便可得到常数项。

  板书

  解:设展开式的第 项为不含 项,那么

  令 ,解得 ,所以展开式的第9项是不含的 项。

  因此 。

  选题意图:①巩固运用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展开式的特定项,形成基本技能。

  ②判断第几项是常数项运用方程的思想;找到这一项的项数后,实现了转化,体现转化的数学思想。

  例3求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

  解题思路:原式局部展开后,利用加法原理,可得到展开式中的 系数。

  板书

  解:由于 ,则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之和。

  而 的展开式含 的项分别是第5项、第4项和第3项,则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分别是: 。

  所以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例4 如果在( + )n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系数成等差数列,求展开式中的有理项.

  解:展开式中前三项的系数分别为1, , ,

  由题意得2× =1+ ,得n=8.

  设第r+1项为有理项,T =C · ·x ,则r是4的倍数,所以r=0,4,8.

  有理项为T1=x4,T5= x,T9= .

  3、课堂练习

  1.(20xx年江苏,7)(2x+ )4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是

  A.6B.12 C.24 D.48

  解析:(2x+ )4=x2(1+2 )4,在(1+2 )4中,x的系数为C ·22=24.

  答案:C

  2.(20xx年全国Ⅰ,5)(2x3- )7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A.14 B.14 C.42 D.-42

  解析:设(2x3- )7的展开式中的第r+1项是T =C (2x3) (- )r=C 2 ·

  (-1)r·x ,

  当- +3(7-r)=0,即r=6时,它为常数项,∴C (-1)6·21=14.

  答案:A

  3.(20xx年湖北,文14)已知(x +x )n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是128,则展开式中x5的系数是_____________.(以数字作答)

  解析:∵(x +x )n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和为128,

  ∴令x=1,即得所有项系数和为2n=128.

  ∴n=7.设该二项展开式中的r+1项为T =C (x ) ·(x )r=C ·x ,

  令 =5即r=3时,x5项的系数为C =35.

  答案:35

  五、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这是一堂复习课,通过对例题的研究、讨论,巩固二项式定理通项公式,加深对项的系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等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形成求二项式展开式某些指定项的基本技能,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化方程的思想和转化的思想。

  2、在例题的选配上,我设计了一定梯度。第一层次是给出二项式,求指定的项,即项数已知,只需直接代入通项公式即可(例1);第二层次(例2)则需要自己创造代入的条件,先判断哪一项为所求,即先求项数,利用通项公式中指数的关系求出,此后转化为第一层次的问题。第三层次突出数学思想的渗透,例3需要变形才能求某一项的系数,恒等变形是实现转化的手段。在求每个局部展开式的某项系数时,又有分类讨论思想的指导。而例4的设计是想增加题目的综合性,求的n过程中,运用等差数列、组合数n等知识,求出后,有化归为前面的问题。

  六、个人见解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是立体几何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二面角的概念发展、完善了空间角的概念;而二面角的平面角不但定量描述了两相交平面的相对位置,同时它也是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一个汇集点。搞好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直线和平面的知识乃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让学生掌握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和运用。

  2、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化归思想。

  能力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重点。

  (1)突出对类比、直觉、发散等探索性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操作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育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自实践,并服务于实践,从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通过揭示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两个过程的教学:

  (1)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

  (2)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的发现过程。

  其理由如下:

  (1)现行教材省略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方法的发现过程,没有反映出科学认识产生的辩证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悖,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2)现代认知学认为,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通过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可以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进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大胆求索的精神,这样才能全面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在设计本教学时,主要贯彻了以下两个思想: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通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提供学生自主探索和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他们创新思考,亲身参与概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2、坚持协同创新原则。把教材创新、教法创新以及学法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因为只有教师创新地教,学生创新地学,才能营建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

  首先是教材创新。

  (1)在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引入上,我变课本上的“直接给出定义”为“类比——猜想——操作——定义”,也就是变封闭的、逻辑演绎体系为开放的、探索性的发现过程。

  (2)在引入定义之后,例题讲解之前,引导学生发现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为例题做好铺垫。

  (3)重新编排例题。

  其次是教法创新。采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包括问题解决法、类比发现法、研究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这组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用数学,不仅强调动脑思考,而且强调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注重多感官参与、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确定利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此外,为加强直观教学,教师可预先做好一些模型。

  最后是学法创新。意在指导学生会创新地学。

  1、乐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要注意领会化归、类比联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会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3、会学:通过自已亲身参与,学生要领会复习类比和深入研究这两种知识创新的方法,从而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创新。

  三、程序安排

  (一)、二面角

  1、揭示概念产生背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明确数学概念的学习目的和意义时,就会对概念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了创新思维的氛围。

  问题情境1、我们是如何定量研究两平行平面的相对位置的?

  问题情境2、立几中常用距离和角来定量描述两个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为什么不引入两平行平面所成的角?

  问题情境3、我们应如何定量研究两个相交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呢?

  通过这三个问题,打开了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知识的创新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学生领会到,二面角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因为研究两相交平面的相对位置的需要,从而明确新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触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展开。

  2、展现概念形成过程。

【高中数学说课稿集锦5篇】相关文章:

高中数学说课稿集锦10篇07-18

有关高中数学说课稿集锦五篇07-21

高中数学说课稿模板集锦六篇07-18

有关高中数学说课稿集锦7篇07-14

有关高中数学说课稿集锦九篇06-22

关于高中数学说课稿集锦六篇06-20

精选高中数学说课稿集锦6篇06-20

实用的高中数学说课稿集锦6篇08-06

实用的高中数学说课稿集锦五篇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