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论文

《高中数学》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图书,该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共同编制。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高中数学论文1

  一、进一步深入理解函数概念

  初中阶段已经讲述了函数的定义,进入高中后在学习集合的基础上又学习了映射,接着重新学习函数概念,主要是用映射观点来阐明函数,这时就可以用学生已经有一定了解的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为例来加以更深认识函数的概念。二次函数是从一个集合A(定义域)到集合B(值域)上的映射?:AB,使得集合B中的元素y=ax2+bx+c(a0)与集合A的元素X对应,记为?(x)= ax2+ bx+c(a0)这里ax2+bx+c表示对应法则,又表示定义域中的元素X在值域中的象,从而使学生对函数的概念有一个较明确的认识,在学生掌握函数值的记号后,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处理如下问题:

  类型I:已知?(x)= 2x2+x+2,求?(x+1)

  这里不能把?(x+1)理解为x=x+1时的函数值,只能理解为自变量为x+1的函数值。

  类型Ⅱ:设?(x+1)=x2-4x+1,求?(x)

  这个问题理解为,已知对应法则?下,定义域中的元素x+1的象是x2-4x+1,求定义域中元素X的象,其本质是求对应法则。

  一般有两种方法:

  (1)把所给表达式表示成x+1的多项式。

  ?(x+1)=x2-4x+1=(x+1)2-6(x+1)+6,再用x代x+1得?(x)=x2-6x+6

  (2) 变量代换:它的适应性强,对一般函数都可适用。

  令t=x+1,则x=t-1 (t)=(t-1)2-4(t-1)+1=t2-6t+6从而?(x)= x2-6x+6

  二、二次函数的单调性,最值与图象。

  在高中阶阶段学习单调性时,必须让学生对二次函数y=ax2+bx+c在区间(-,-b2a ]及[-b2a ,+) 上的单调性的结论用定义进行严格的论证,使它建立在严密理论的基础上,与此同时,进一步充分利用函数图象的直观性,给学生配以适当的练习,使学生逐步自觉地利用图象学习二次函数有关的一些函数单调性。

  类型Ⅲ:画出下列函数的图象,并通过图象研究其单调性。

  (1)y=x2+2|x-1|-1

  (2)y=|x2-1|

  (3)= x2+2|x|-1

  这里要使学生注意这些函数与二次函数的差异和联系。掌握把含有绝对值记号的函数用分段函数去表示,然后画出其图象。

  类型Ⅳ设?(x)=x2-2x-1在区间[t,t+1]上的最小值是g(t)。

  求:g(t)并画出 y=g(t)的图象

  解:?(x)=x2-2x-1=(x-1)2-2,在x=1时取最小值-2

  当1[t,t+1]即01,g(t)=-2

  当t1时,g(t)=?(t)=t2-2t-1

  当t0时,g(t)=?(t+1)=t2-2

  t2-2, (t0)

  g(t)= -2,(01)

  t2-2t-1, (t1)

  首先要使学生弄清楚题意,一般地,一个二次函数在实数集合R上或是只有最小值或是只有最大值,但当定义域发生变化时,取最大或最小值的情况也随之变化,为了巩固和熟悉这方面知识,可以再给学生补充一些练习。

  如:y=3x2-5x+6(-3-1),求该函数的值域。

  三、二次函数的知识,可以准确反映学生的数学思维:

  类型Ⅴ:设二次函数?(x)=ax2+bx+c(a0)方程?(x)-x=0的两个根x1,x2满足0

  (Ⅰ)当X(0,x1)时,证明X

  (Ⅱ)设函数?(x)的图象关于直线x=x0对称,证明x0 x2 .

  解题思路:

  本题要证明的是x

  (Ⅰ)先证明x

  因为00,又a0,因此?(x) 0,即?(x)-x0.至此,证得x

  (Ⅱ) ∵?(x)=ax2+bx+c=a(x+-b2a )2+(c- ),(a0)

  函数?(x)的图象的对称轴为直线x=- b2a ,且是唯一的一条对称轴,因此,依题意,得x0=-b2a ,因为x1,x2是二次方程ax2+(b-1)x+c=0的根,根据违达定理得,x1+x2=-b-1a ,∵x2-1a 0,

  x0=-b2a =12 (x1+x2-1a )

  二次函数,它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作为最基本的幂函数,可以以它为代表来研究函数的性质,可以建立起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可以偏拟出层出不穷、灵活多变的数学问题,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综合数学素质,特别是能从解答的深入程度中,区分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论文2

  一、培养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方法、措施

  1.通过猜想法培养数学解题能力

  通过心理学研究表明,创新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师依据相应的教学目的,通过各种信息来源的作用,使得高中生主动的进行思考、发展思维、转变思想方法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智力品质,每个人的创新能力都是独特的、独有的.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对于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要想迅速、有效地进行创新能力培养,就要在解决问题时进行大胆猜想,实际的教学活动表明这一方法具有实用性和良好的效果.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应一味地强调数学的严谨性、严密性与逻辑性,应鼓励学生通过大胆猜想的方法来探知问题的解决办法.在猜想的过程中培养高中生的推理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提高探索能力培养数学解题能力

  求异思维是数学中极其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高中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凭借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对待解决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解决,通过不同方向的思考,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发现,学生的数学思维一般以形象思维为主,很容易产生定式思维,在面对同一类型问题时,经常使用同一种既定的方法进行解决,忽略了不同问题之间存在某种情况上的差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应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改善,第一点,培养学生一题多解的能力,引导学生对同一问题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在不同的方位上提出解决的思路;第二点,培养学生在解题时的变通能力,将反复出现的数学问题通过条件替换或进行细微的改动使之成为全新的问题,让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概念、定理、定律来分析问题,减弱学生的定式思维程度;第三点,培养学生一题多问的能力,对同一个问题让学生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提出新的问题,锻炼举一反三的能力.

  二、数学分析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的运用

  1.特殊与一般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分析与应用

  在通过对大量高中数学题目进行总结后,发现了一个特殊现象,对于一些题目来讲,既可以使用最基础的定理、公式进行按部就班的计算,也可以通过简单地变换利用推导公式进行求解,第一种方法计算量较大但可广泛应用于各类题目,而第二种方法往往计算量较少较易得出准确的答案,但对题目本身的要求高,在满足相应要求时才可使用简便方法.当一种方法或一种理论在普遍的情况下均成立时,一般来讲,对于特殊情况也同样适用.特殊与一般思想在选择题的求解中运用较多,可以将这种思维推广到主观大题中,同样可以获得较为简便的方法.

  2.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分析与应用

  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一直是高中数学的一个难点,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数形结合思想的中心就是以形助数、以数助形,将数学问题简单化、形象化,可以快速地把握到问题的本质,作为一种优化解题的思路被广泛运用与题目的解答中,可以帮助高中生在问题陷入僵境时寻找突破口.

  3.极限思想在高中数学解题中的分析与应用

  极限思想在高等数学当中是一个极为重要、基础的思想,很多问题解题之始就是利用极限的相关知识进行的.同样的,极限思想在高中数学中也有所体现,是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方向,在遇到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时,使用极限的思想方法往往可以使难题迎刃而解.极限方法有助于人们在有限中认识无限,在近似中认识精确,在量变中认识质变,是一种辩证的方法.不少利用一般方法解决显得极其繁琐的问题运用了极限的思想却显得比较简便,这正体现了极限在数学中的别样魅力,高中学生应学会利用极限解题,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结语

  总之,教师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领路人与指导者,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只有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学生才能真正具备独自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努力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尽快领会数学思想,从而形成扎实的数学功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论文3

  在高中数学起始教学中,教师必须着重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基础知识状况,尤其在讲解新知识时,要严格遵循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照顾到学生认知水平的个性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同时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数学学习有了兴趣,才能产生数学思维的兴奋灶,也就是更大程度地预防学生思维障碍的产生。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性,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分别给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奋斗目标,使学生有一种“跳一跳,就能摸到桃”的感觉,提高学生学好高中数学的信心。

  例如,高一年级学生刚进校时,一般我们都要复习一下二次函数的内容,而二次函数中最大、最小值尤其是含参数的二次函数的最大、最小值的求法学生普遍感到比较困难,为此我作了如下题型设计,对突破学生的这个难点问题有很大的帮助,而且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学生普遍(包括基础差的学生)情绪亢奋,思维始终保持活跃。设计如下:

  1.求出下列函数在x∈[0,3]时的最大、最小值:(1)y=(x-1)2+1,(2)y=(x+1)2+1,(3)y=(x-4)2+1

  2.求函数y=x2-2ax+a2+2,x∈[0,3]时的最小值。

  3.求函数y=x2-2x+2,x∈[t,t+1]的最小值。

  上述设计层层递进,每做完一题,适时指出解决这类问题的要点,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效率。

  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指导学生提高数学意识。

  数学意识是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对自身行为的选择,它既不是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应用,也不是对应用能力的评价,数学意识是指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该做什么及怎么做,至于做得好坏,当属技能问题,有时一些技能问题不是学生不懂,而是不知怎么做才合理,有的学生面对数学问题,首先想到的是套那个公式,模仿那道做过的题目求解,对没见过或背景稍微陌生一点的题型便无从下手,无法解决,这是数学意识落后的表现。数学教学中,在强调基础知识的准确性、规范性、熟练程度的同时,我们应该加强数学意识教学,指导学生以意识带动双基,将数学意识渗透到具体问题之中。

  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不仅仅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应是我们的教学活动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而诱导学生暴露其原有的思维框架,包括结论、例证、推论等对于突破学生的数学思维障碍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了“函数的奇偶性”后,学生在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常忽视定义域问题,为此我们可设计如下问题:判断函数在区间[2―6,2a]上的奇偶性。不少学生由f(―x)=―f(x)立即得到f(x)为奇函数。教师设问:①区间[2―6,2a]有什么意义?②y=x2一定是偶函数吗?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学生意识到函数只有在a=2或a=1即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时才是奇函数。

  使学生暴露观点的方法很多。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谈心的方法,可以用精心设计的诊断性题目,事先了解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想法,要运用延迟评价的原则,即待所有学生的观点充分暴露后,再提出矛盾,以免暴露不完全,解决不彻底。有时也可以设置疑难,展开讨论,疑难问题引人深思,选择学生不易理解的概念,不能正确运用的知识或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从错误中引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的印象特别深刻。而且通过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能消除消极的思维定势在解题中的影响。当然,为了消除学生在思维活动中只会“按部就班”的倾向,在教学中还应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独立思考的方法,不满足于用常规方法取得正确答案,而是多尝试、探索最简单、最好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发展思维的创造性也是突破学生思维障碍的一条有效途径。

  当前,素质教育已经向我们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为己任,则势必会提高高中学生数学教学质量,摆脱题海战术,真正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负担,从而为提高高中学生的整体素质作出我们数学教师应有的贡献。

高中数学论文

标签:数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09-21
【yjbys.com - 数学毕业论文】

  数学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高中数学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数学是一门内容丰富且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情况,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对影响高中数学学习的因素及对策进行浅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 因素 对策。

  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已成为衡量个人能力的重要学科,大多数同学在数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然而,许多初中成绩突出的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在数学学习上存在很多困难,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1 影响高中数学学习的因素影响数学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浅谈如下:

  1.1 进一步学习条件不具备高中与初中数学知识相比,在深度、广度,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都不一样。高中学习对掌握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要求更高。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函数值域的求法,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数学学习的这些特点导致学生成绩的分化,如不采取补救措施,分化将进一步加剧。

  1.2 学生自主性学习没有落实

  新课改要求学生自主性学习,但是教师担心学生的自觉性不够强或学习效率不高,还是会使用传统的方法教学。

  导致许多同学在学习上无法独立自主,习惯性跟随老师的节奏,放弃学习主动权。表现在没有课前计划,坐等上课,没有课前预习,不熟悉上课内容,课堂上慌忙记笔记,而没有理解课堂内容。

  学生的心理负担过重,产生畏难情绪,缺乏数学学习的主动性。高中阶段,考试频繁,课业繁重,基本上没有体育运动或娱乐活动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及时的放松和调整。在较难的章节学习中遇到困难,如果得不到老师、家人及朋友的正确疏导,学生往往会产生厌学情绪。

2017高中数学论文范文

标签:论文范文 时间:2020-09-03
【yjbys.com - 论文范文】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设置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置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创设出一定的情境来,从而提高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中数学课堂问题设置的要求及误区的数学论文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高中数学课堂问题设置的要求及误区

  论文摘要:教师的教学提问具有:集中学生注意、引领学生参与,培养表达能力、提高信息交流,促进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检查教学效果、获取教学反馈,活跃教学气氛,增进师生交流等诸多教学功能。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课堂问题设置;思考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设置是非常重要的部分,问题设置的精彩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也愿意积极主动的进行思考,从而将学生的潜力激发出来,问题设置死板,学生在学习时,不但很难产生兴趣,长此以往思维也会死板,不但会对学生的成绩造成很大影响,还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课堂问题设置。

  一、问题设置的要求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能够很好的将学生的精力集中起来,提高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的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1.创设情境进行问题设置。教师在进行课堂问题设置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创设出一定的情境来,从而提高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学生对有趣味的东西或者问题往往兴趣会比较大,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会更加的积极,课堂氛围自然也会更加的良好。比如说,老师在进行抛物线教学的时候,可以将篮球投篮加入进去,并进行相关情境的创设,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便会兴趣盎然,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

高中数学论文题目100个

标签:数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08-27
【yjbys.com - 数学毕业论文】

  数学概念教学中有效提问的量化研究

  大、中学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综述

  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下选修课“数学史选讲”教学研究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课程编制的对比研究

  新课标下大学概率统计教学与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衔接探讨

  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

  高中学生数学建模能力与数学学业成绩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高等数学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对接的研究

  高一数学教学中如何解决好初高中衔接问题

  浅析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

  论数学文化视角下的中学数学课堂教学

  高等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改革的研究

  高考数学应用题的特点与启示

  数学课程发展的趋势与思考

  浅议向量在高考数学中的应用

  《函数的概念》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兼评网上教学设计

  实施分组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培养反思思维习惯 促进创新能力提高

  数学归纳法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措施探讨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与实践

  向量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新课标体系下高中数学对大学工科数学教学产生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索

  高中新课标下的高等数学教学内容改革

  浅谈高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中数学教育现状分析及探讨

  合理使用几何画板带领学生进入数学微观世界

  高等数学和新课标下中学数学的脱节与衔接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高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对大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抽象概括能力

高中教学下数学论文

标签:数学毕业论文 时间:2020-06-21
【yjbys.com - 数学毕业论文】

  一、数学知识的抽象性

  数学知识有高度抽象性的特点,这种抽象性体现在高中数学课本的所有数学知识领域中。比如高中数学课本中讨论的立体几何知识,它的抽象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象的抽象性,对象的抽象性是指它讨论的对象不是一件具体的事物,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如它讨论的正方体,不是指哪一件正方体的事物,而是指一切正方体的事物。问题的抽象性,如它讨论直线与立体的关系,通常不是将具体的现象放到人们面前的,它需要人们自己去想像,在解决几何问题的时候,人们还需要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去添加辅助线、延长线等。方法的抽象性,方法的抽象性体现在人们要研究一个事物时,有时不会使用具象化的方法讨论,而用抽象性的方式去讨论,如人们讨论角的问题时,有时不再用几何的方法去讨论,而是用函数的方法去讨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在高中数学中体现得尤其明显,高中数学教师要让学生学好数学知识,就要培养学生用抽象性的思维去思考数学问题。比如,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圆与方程》的知识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习题1:如果圆O1与圆O2的半径为1,且O1O2=4,过动点P分别作两圆的切线PM、PN,点M与N均为切线的切点,使PM=槡2 PN,请建立适当的坐标系,并用该坐标系说明动点P的`轨迹方程。教师可以通过这一题的图像、坐标、方程说明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学会用抽象的数学思想讨论数学问题。

  二、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谈到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多教师会感到很疑惑,这些数学教师认为只要是理科知识,都有很强的系统性,为什么单独强调数学知识的规律性呢?这是由于其他理科知识的系统性存在一个领域中,它的系统性不涉及另一个领域。以物理知识为例,力学知识是物理学一个重要的领域,然而它与电磁学几乎没有关系,虽然它们同是物理,然而它们几乎可以完全分成两个领域来讨论。可是数学知识不同,高中数学的知识分为函数、几何、统计三个部分,这三个数学领域彼此有很强的联系,学生学习几何知识时,需要从解析几何的角度讨论函数;学生学习统计知识时,又要常常运用到函数知识。如果学生不能以系统性的思路看待数学问题,高中学生将不能学好数学知识,为了让学生理解高中知识的系统性,高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的建立数学知识系统。依然以高中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圆与方程》的知识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一套圆以方程的关系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到圆在坐标位置上的方程表达系统,然后让学生根据这张系统表分析圆与方程表达之间的内在联系,且让学生分析方程表达的规律,当学生能够理解到这套数学表达规律之后,学生以后应用该领域相关的数学知识时,就不会犯下数学概念错误,更不会记不住相关的公式。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到高中数学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自己建立一套完整的数学知识系统,学生只有完善自己的知识系统才能学好高中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