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招聘选拔 > “炒鱿鱼”的技巧

“炒鱿鱼”的技巧

发布时间:2017-02-23编辑:

    现如今,在公司这个名利场里,炒人和被人炒这个事情,你都得要有准备。常在职场漂,哪有不被炒的,除非你是拿铁饭碗的公务员。

    别以为努力工作就是保住工作的不二法门,根据我的经验,“政治立场”不稳被炒的几率大大高于不好的,前者可能还是后者的好几倍,它还并不因为你在外企或内企而有所不同。

    通常新官上任后的几个月就是炒人事件的高发期。大多数的“新官”喜欢用“理念相同”的人,说得清楚点就是职场裙带。任谁都免不了这个俗,再公正的人,喜欢用的人还是自己的熟人,或者“理念相同”的人。古往今来无论职场还是官场都是如此,有坐轿子的,就有抬轿子的。

    新官们——尤其是没有太多管理经验的新官——之所以喜欢炒人,其实是出自对自身安全感的考虑。无论是空降的还是刚升职的,他们在工作上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面对他的新下属。但是,完全和这些新同事打成一片的局面通常短时间内很难出现,如果一个中硬是出现一些顶着干的下属,这种个案通常会影响到整个管理氛围,从而导致新官的权威下降。炒人这种手段,这时候就含有震摄的作用,也是为了自己的职位安全。

    但一个管理者的权限并非是无限的,再高的职位也是如此。他肯定要受到上级的行政钳制,也会受到下级和同事之间的影响力钳制。况且,硬炒人也会造成不好的舆论,再是任人唯亲或者唯友的管理者,也不敢堂而皇之地这么干,因为这和职场的“明规则”是相悖的。

    既然和明规则相悖,那么,他们就会用些职场的潜规则。刚硬地通知下属“你被解雇了”这种事情,如果不是理由十分充分或是管理者足够笨,通常发生的几率并不大。解雇人也是一种艺术,现今公司甚至专门开设有这样的人力资源课程,学起来倒也不算难。

    对于那种不是立刻能解雇的人或者直接解雇有麻烦的人,管理者通常使用的手段是调换岗位。当然,那种岗位肯定不会是让你能舒服的,它们不外乎明升暗降、让你去不愿意去的地方和部门或者是找个你不喜欢的人天天盯着你。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