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招聘选拔 > 如何应对招聘过程中的“说谎者”

如何应对招聘过程中的“说谎者”

发布时间:2017-02-23编辑:

    沸沸扬扬的“唐骏”事件,又让“诚信”成为众多HR在时的关注要点。更为不幸的是,其实“说谎者”并不是少数现象。根据智联招聘的一份调查显示,几乎所有HR都遇到过求职者夸大或隐瞒事实的情况,而其中有92.7%的受访者认为求职者的说谎比例超过10%,更有超过30%的受访者认为,该比例高于50%.

    “说谎”现象日益普遍

    刚毕业一年的小林认为,之前还会天真地以为简历需要说实话,但进入后发现说实话的人太少了。“有个和我同进公司的女孩,弄了个假六级证书蒙混过关,其实自己连四级都没过。前阵听到领导对我说:”你看XX都有六级证书,你也要好好学英语啊。‘真是郁闷,既然并不是所有的’谎言‘公司都会揭穿,那么我也开始试着在简历上进行适度夸大了。“

    “同公司的小郑将改成8k之后,就顺利获得另一家公司10k的月薪。而我……”刚跳完槽的小李十分后悔没有在简历上说谎。“下一次跳槽,我肯定不会再这么傻了。”小李说道。

    根据调查显示,招聘过程中,求职者最易说谎的三个职业背景描述分别为“离职原因”、“工作经历”与“等级”,所占比例分别为81.4%、80.5%及64.1%.业内人士认为,之所以上述三方面会成为求职者最易说谎的职业背景,一方面是由于这些原因很可能对招聘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背景调查的高成本与所获信息的真实度也使得企业不能很好地对求职者提供信息的真实性实现全面证实。也正是由于这两方面原因,使得像小林与小李这样,“被”说谎的人数日益增多。

    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企业招聘的难度与风险大幅增加,也加大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相关成本。数据显示,错误雇佣所造成的企业损失,是该员工年薪的3-10倍。面对“说谎”,除了抱怨“人难招”之外,HR还可以如何做呢?

    “外脑”辅助发掘应聘者真实能力

    根据相关调查,求职者说谎主要集中在简历与面试环节。数据显示:超过55%的HR表示在面试过程中遭遇到夸大、技能和资历的应聘者,而更有44%的HR认为无法分辩应聘者是否诚实回答提问。单纯依靠“简历+面试”的招聘准确度还不到50%.

    随着测评技术的不断演进,以及包含SHL(全球第一的人才测评方案提供商)、ETS(全球知名英语测评机构)等专业测评内容的“选才”专业人才选拔平台等产品的涌出,目前几乎所有500强企业以及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企业都在传统招聘中加入专业“测评考试”,用“外脑”应对求职者能力、个性等的全方位考查压力,从而更全面地发掘应聘者的真实能力,避免“说谎”造成的错误雇佣。根据全球人力资源的统计数据,采用专业测评将提升60%以上的招聘准确度。

    广东超干软件公司,此前招聘员工仅通过面试考查。但发现部分入职员工的技术水平与面试及简历中提及的工作经验有较大偏差。随后其在招聘项目经理岗位时加入“选才”平台对候选者进行考试,选中平台中的JAVA能力测评与AOP个性测评进行不同维度的测评。该企业在得到客观测评结果的同时,详细的测评报告也对应聘者的技术水平等基本能力与个性特征进行了真实描述,也为人事部门接下来的高效面试提供了有力依据。

    预防新型“说谎”从选对测评工具开始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