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灯谜的历史

时间:2020-09-21 19:21:34 中秋节 我要投稿

中秋节灯谜的历史

  灯谜,是我国民间文学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的智慧和结晶,它源于生活,用于生活;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智力活动游戏。它吸引着天南地北各行各业的爱好者,使人在增长知识,启迪智慧的同时,又获得美妙的享受。

中秋节灯谜的历史

  中秋节灯谜的历史

  我国的灯谜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廋词和隐语,这是灯谜的雏形。到了汉代隐语开始分化为两个方向。一类以描写特征为主的事物谜;另一类以文字形义为主的文义谜。到了魏代,则称为谜语。隋唐时期随着诗歌的兴盛,诗谜大量出现,并成为主流。从宋代开始,一些文人学士常在元宵之夜,将谜条张贴在各种花灯之上,吸引行人猜射,灯谜就是这样而来的。清中叶以后,谜风大盛,涌现了许多谜师。辛亥革命后,灯谜形成了南宗北派两种风格,到了旧社会,由于谜家大都是士大夫阶层,有些文人自命清高,片面强调风雅,排斥民间灯谜。解放后,在党的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灯谜活动更加蓬勃发展,,谜材谜作日益完善丰富,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都有灯谜活动及灯谜学术交流。

  吃月饼

  闲秦再思《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日吃月饼,味道极美,他听到新科进士的曲江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更加清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业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这无疑是汉民族的一种民族心理的反映。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做暗示,以此互相号召反蒙复国。浙江温州一带称这种月饼?quot;三锦,按当地方言的谐音就是杀紧。这大概就是今天月饼外常贴上一张纸的由来。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诗情画意说月谜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天幕上,谜语,从来就是一颗散射着独特魅力的亮星。千百年来,她同中国文化其他体式的艺术一样,也与月亮结下了不解的情缘,流传着无数意趣隽永的涉月之作。

  这些月谜就总体而论,可分成两大类:以月为谜面者和谜底为月者。或许因为月亮那素华皎洁的美好形象,在人们的脑海间心目中委实太熟稔太深刻了,故而以月为谜底的谜语,其制作固然非易,猜度却不难中的。譬如:明天日全食,打一月字;中秋菊盛开,打成语花好月圆;蟾宫曲,打曲牌名《月儿弯》;冰轮乍涌,打电影名《海上升明月》;等等。这类月谜,有好些的.确机巧飞灵,颇堪击节,但终究由于制作上受到单一谜底的局限,产量远不似以月为谜面的作品之繁之富。而后者,创作空间明显开阔,制谜者的手脚较少束缚,谜语的内涵因之大大扩张,几乎包罗万象,作品也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事实上,这后一类谜作应该被视做月谜的主流。

  以月为谜面的谜语,不少采取了诗词的句式出现,且又以引用人们熟识的唐诗宋词居多。譬如,以李白的长安一片月,打《水浒》人物名秦明;以杜甫的月是故乡明,打一农业名词:光照;以贾岛之句僧敲月下门,打外国地名关岛;以苏轼所咏月有阴晴圆缺,打经济学名词自负盈亏;等等,皆属此类。当然,亦不乏拈引现代诗家名句来创作的。毛泽东1950年10月曾写过一首著名的词《浣溪纱和柳亚子先生》。柳氏原作中有句:歌声唱彻月儿圆,便被引以射一句唐诗:此曲只应天上有,谜面扣底,工稳而贴切,端的可圈可点。

  许多月谜的风格,平易,通俗,焕发出一种质朴的平民气息。比如:二月平,打一朋字;月与星相依,日和月共存,打一腥字;一对明月毫不残,落在山下左右站,打一崩字;掬水月在手,打成语掌上明珠;等等。这些月谜憨态可掬,令人有一种亲切感贴近感。也有些月谜,则显然透露着一股雍容雅致的书卷之气。像莫使金樽空对月,以掉尾格打京剧剧目《夜光杯》;石头城上月如钩,打《聊斋志异》篇目《金陵乙》;天涯月正圆,打叶剑英元帅的诗目《远望》;明月照我还,打晚明文学家归有光;还有清代留下的一则旧谜辞家见月两回还,打《四书》一句望望然去之;。猜射此类月谜了,倘设肚里没有墨水三分三,恐怕便要像天狗吃月亮,无从下嘴了。

  有的月谜经年传猜,世人兴趣犹浓,不愧为青春长在的老来俏。而更多的产生于新时期的作品,又无疑让人在猜玩之余,感受了一番鲜亮的时代风采。譬如,月涌大江流,打物理学名词二:冷光、波动;二十五弦弹夜月,打现代文艺形式一:音乐晚会;云破月来花弄影,打矿业专用语露天开采;我寄愁心与明月,打科技名词光通讯;等等。如果说,从每一种文化艺术的图版上都可以追寻到历史前行的足印,那末,以上几则月谜不也是一个佐证么?

  有意思的是,有些月谜,同一个谜面,却可以分别隐射数个内涵完全相左的谜底,好比掀起一块同样的红盖头,能够见到几个新娘的不同笑脸。譬如,举杯邀明月,既打曲牌名《朝天曲》,又打外国地名二:仰光、巴尔干;复又打成语唯我独尊;再打集邮名词上品;还打拼音字母四:YOWV;合计谜底达五个之多,可谓一谜数射。而另外的一种现象,也同样有趣有些月谜的谜面与谜底,居然可以彼此角色互换而依旧确当,实乃谜中一奇。譬如:此曲只应天上有,打电影名《月牙儿》;月子弯弯照九州,打七言唐诗此曲只应天上有,即为一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众多的现代月谜中,有不少出自港、澳、台胞以及海外华侨的巧构。譬如,台湾的天秋月又满,打食品名桂圆;清流映明月,打生活日常用语漂亮;港澳的残月斜照影成对,打一多字;泰国华侨的明月几时有,打《诗经》一句:三五在东;。咀嚼玩味这一个个月谜,你能说那其中没寄托着海外赤子们热盼祖国统一、骨肉团圆的一片殷殷深情?!

  月谜的话题,诚如冰镜玉璧般的月亮,曼妙动人而叙说不尽。有道是:一轮皓如昼,得意是中秋。当着那个月朗风清之夜,亲友团坐把酒烹茗之际,且无妨来一个邀月话谜,以谜助兴。相信多姿多彩的月谜定然会使你眼中的月亮,比往常更增添了几分妩媚与可爱。

【中秋节灯谜的历史】相关文章:

适合中秋节的灯谜12-10

中秋节灯谜的由来08-03

经典中秋节灯谜08-30

中秋节经典灯谜05-17

有关中秋节的灯谜09-16

中秋节灯谜(15篇)12-25

中秋节灯谜15篇12-13

中秋节猜灯谜字谜12-11

关于中秋节的灯谜有哪些12-14

中秋节猜灯谜的活动方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