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教学的论文

“历史”是一个总称,涉及到过去的事件以及记忆,发现,收集,组织,介绍,以及关于这些事件的信息解读。写历史的学者称为历史学家。历史还包括使用叙事来检查和分析一系列过去事件并客观地确定造成这些事件的因果关系的学科。历史学家有时会通过讨论该学科的研究本身,并以此作为对当前问题的“视角”,来讨论历史的本质及其有用性。

历史教学的论文1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历史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大家所有目共睹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也是大家都在积极探讨的。学生学习的评价其策略也是多元的,具体的学情和具体的教情也基本决定着教者所运用的评价模式和方法。

  一、努力形成多元性评价的理念

  应当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强调的多元评价也不就是什么一两年的事情了,但在对学生学习评价的问题,有几位老师在运用多元评价去评价学生?我们的任课老师没有去从内心形成多元评价的理念,也是大家多去怕麻烦所致。因此,努力形成教师多元性评价的理念已是相当重要,而且迫在眉睫。平时,笔者注意搜集相关多元性学习评价的资料,研读相关多元性评价的文献,针对所教学生的实际,确定一定的评价手段和具体的评价策略。经过自身的努力学习,可以说是心明眼亮。我们再也不能去走那些单一评价的老路了,应当去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努力思考自己对学生学习历史评价方式和方法的改革。努力思考在既注重结果,也注重过程的基本原则基础上的,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去进行评价的模式、途径和方法。平时教学的实践让我们比较有意义地看到,每当我们注意着评价方式的改革,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那学生的学习就显得更为充满活力,学生的学习也不仅仅就是知识的获取和能力的提高,更是学生学习之过程的气氛活跃方法先进有效,充满着创新创造,更为学生建立起比较良好的情感态度,为学生建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理想的价值观。平时的评价多元的诸多实践也让我感到:教学的多元评价,虽然起先是比较麻烦一点,但只要慢慢地循序渐进地实施起来,磨刀是永远多不会去误砍柴工的,实施好了,师生之间都形成起一定的习惯,反而会让我们的历史教学更加的省时和省力,让人感到历史教学是那样的事倍功半。

  二、切实探究多元性评价的策略

  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去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在阐述评价之具体内容时,尤其为我们提供了多重意义上的评价方法和具体的策略,应当说都是相当切实可行的。但是,作为课程教学,倘若我们不假思索地死板硬套,肯定是不可能去获取好效果的。虽然其评价策略可以是多多的益善,但也不就是完全意义上的多多益善,有时粗制烂糙地在评价的多元上也是那样的“滥竽充数”,也会去形成一些负面的影响。所以,运用多元评价是必需,科学运用是根本,灵活运用是方向。因此,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笔者比较思考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比较充分地调动学生、家长甚至一些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对有效学习评价方法的探索。作为自己则是切实探究多元性评价的组织者、引领者,尤其注意在引领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上做文章,做实和做好文章。譬如,在评价上让学生去做历史学习档案,则获取了一定意义上的促进效果,尤其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建立学习档案,对自己的历史学习有着比较全面而又客观的评价,当我们比较好地坚持让学生去正常性的加强自己的学习档案的建设,那将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历史学习进行长期、稳定的综合考察和较为全面的评价。在平时的学习档案的建立和实施中,笔者还注意去思考着这样的问题,怎样动用自己浑身的解数,利用自己的智慧,给学生学习档案上的建设去注入新的活力,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如在平时的历史课程教学中,在学生进行比较激烈的争辩中,努力看到学生闪光处,这所闪出来的光,哪怕时间是那样的短暂,哪怕那光就是那么一点,都去比较有意义地进行褒扬。多元性的评价,教师为学生学习档案注入进一定意义上的活力,还真能起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想效果。

  三、努力践行多元性评价的理论

  现行历史教材,在学生的学习上具有一定的分层要求,即有有选修和必修两大板块。必修和选修都是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去量身裁衣的,作为教学必须教好必修的课程,必须多鼓励过多的学生去选修相关的学习内容,切实有效地实现历史课程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课程目标。从一定层面上去说,这也应当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历史课程教学中,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在学生学习历史的拓展延伸性的学习中,比较好地践行多元评价的理论。践行多元评价的理论,需要我们去实现呈现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为学生创造性的学习,留有充分的空间,促进学生的探究学习。譬如让学生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历史习作,让学生用自己的文笔去撰写历史,不但能够体现学生学习历史的高度探究性,还完全可以去体现学生历史学习自我评价。一个个学生便通过自己去书写历史,历史思维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共同提高。我们说一个个家庭则是整个社会的缩影,在践行多元评价的过程中,让学生去搜集一些相关的照片,如父母亲、爷爷奶奶的不同时期的相片。让学生去了解自身房舍建筑方面的变化,进而真实了解每个家庭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了解到家庭的历史,再去进行一些家庭人物变化的习作,学生则比较好地实现着因小见大地书写着社会变迁的良好效果,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的体验和感悟。

历史教学的论文2

  摘要:随着学校教育的不断创新发展,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各项学习需求。高中历史教师要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观,就必须全面发挥出讨论式教学法在实践教学课堂中的作用,通过加强学生之间的历史教学案例分析与讨论,营造出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身的观点和想法,从而有效提升历史教学效果。本文将进一步对高中历史教学中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展开研究探讨。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讨论式教学法;实践应用

  当前是一个文化信息时代,高中教育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历史作为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学生的爱国教育和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充分掌握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和学习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讨论式实践课堂教学,这样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实现现代高中生学习的个性化发展,而不仅仅局限于教材所学知识内容,教师要注重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知识实际运用能力。

  1.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1.1主导型与主体性原则

  高中历史要敢于打破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弊端,不能让学生一直被动的接受知识,而要鼓励他们积极发表个人学习观点和意见,有效成为教学课堂主体。因此,讨论式教学法强调的就是将课堂主动权交于学生,教师以一个引导者身份,帮助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历史教师要在课堂上创建出良好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展开创造性的积极讨论分析,针对历史某一个主题,阐述自身的意见想法,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1]。

  1.2平等性与争议性原则

  高中历史教师在课堂应用讨论式教学法过程中,要将学生放置于平等位置,始终坚持互相尊重理解的原则,要采取一定激励措施,鼓励学生自由发表学习想法和意见。现代学生大多数都是追求个性化发展的,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充分表现出思维个性,善于用平等心态看待学生的发言。此外,教师要允许课堂教学中存在争议性,学生之间讨论存在不同结果。就比如,教师在讲解到近代历史洋务运动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探讨“洋务运动改革成败得失”,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留白思考讨论实践,摆脱教材的约束,自由表达出与他人不同的观点。

  1.3实效性与秩序性原则

  高中历史教师要注重讨论课堂的实效性,不能让讨论活动成为一个教学形式,而要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真正学习掌握到历史知识,能够从各个角度分析解决问题,保障讨论课堂教学的思维意义。例如,当教师讲解到西方拿破仑战争时,要引导学生去不同角度去分析拿破仑战争的意义,其虽然有效打击了传统封建黑暗势力、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存在损害国家利益的消极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出学生良好的综合思维。当然,教师在谈论活动开展中也要关注到教学的秩序性,教师要掌握好整个教学局面,采取分组发言、师生辩论的形式,提高教学讨论的秩序性。

  2.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2.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充分做好教学铺垫工作

  众所周知,历史知识都是属于过去式的,脱离了人们的实际学习生活。高中历史教师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必须善于应用讨论式教学法,通过在课堂上有针对性的创建出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某个历史事件教学情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发散他们的创新思维。例如,教师在讲解到宋代“王安石变法”事件时,基于学生初步了解掌握教材知识内容后,教师可以组织引导学生去自我扮演王安石的角色,当自身处于那个历史环境中,面对国家危机会采取怎样的改革措施,有效稳固北宋的持续统治。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相互发表想法和观点,最后总结出几个不同的意见在课堂上发言,教师要对学生的意见进行科学点评工作。例如,教师在应用补充法时,可以先让各小组相互发言,然后其他成员进行观点意见的补充,这样有利于促进大家更加深入探讨理解问题,能让学生之间相互完善补充知识,寻找到正确的学习方向,激发不同个性学生间的创造思维[2]。

  2.2加强历史教学课堂教学形式的综合运用

  高中历史教师在讨论式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效采取多种讨论形式展开教学,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单一乏味的教学情境。例如,教师通过应用整合法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引导各小组成员互相就某个历史主体内容进行讨论分析,最后形成小组统一意见在课堂上间发表。例如,学生在学习到美国联邦政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美联邦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区别”?然后让各小组学生进行整合讨论,联系自身掌握知识,总结出最终的答案,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考解决问题能力。

  2.3强化讨论式教学评价总结

  当每堂讨论式教学课结束后,教师要严格按照教学的实际讨论分析情况,对该节课进行科学总结,并且根据下一章节教学内容合理安排预习任务。总结评价作为讨论教学法应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所要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了学生的讨论表现、所发表意见中的优缺点。例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历史观点和思维方法过中,要合理指导学生对历史思维创新方法的有效掌握。要保证在对历史人物或者具体时间评价上,必须史论统一,注重培养学生全面性和辩证性的良好思维习惯[3]。与此同时,教师也要给学生布置讨论学习总结任务,让各小组选出总结代表人对本节课讨论内容给予总结,就论题看法与下节教学讨论内容以课外作业形式布置给学生。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师要想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思考能力,促进学生相互学习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出讨论式教学法在实践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师要始终遵循各项讨论式教学法基本原则,要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创建出教学情境,利用综合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历史教学的论文3

  一、初中历史学习的特点

  初中历史的特点决定了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历史的方法跟其他科目有所不同,教师在教学历史的时候,要根据历史学习的特点来进行教学。

  1.缺少逻辑思考

  历史一直被归为文科,其教学方法也跟文科差不多,很少需要逻辑思考。这主要是因为历史测试以回忆课本知识为主有关,历史并不像物理那样需要分析条件,然后通过逻辑思考,再回忆相关知识得出答案。

  2.侧重基础知识记忆

  历史学习特别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记忆,不对基础知识进行明确记忆,学生就很难得出试题答案。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记忆,以使学生在考试紧张的时候,也能够回忆起相关的知识。同时,学生也要学会利用零碎的时间来进行记忆,以达到熟能生巧。

  3.知识内容多

  初中历史知识点较多,学生经常在记住新的知识的同时又忘记旧的知识。所以,学生要合理分配好复习历史知识的时间,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记忆众多的历史知识点。初中历史的这个特点就要求我们要把历史知识串联成一个网络,要确保所有的内容都出现在这个网络上,并且网络的任何一点都能通到另一点。

  二、初中历史学习中的困难

  初中历史的教学,要注意学生在学习历史时遇到的困难,学生哪里觉得难,教师就要思考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难。了解学生的学习困难是提高历史教学质量的一个前提,而初中生学习历史主要面临以下几种难题。

  1.容易忘记

  笔者经过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发现,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历史时还觉得轻松,到了初三进行全面复习历史知识时,学生就开始出现遗忘前面知识的问题。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本来过目不忘的人就极其稀有,大部分初中生对于较久的知识都会忘记。学生在增强记忆的同时,教师也要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复习才是巩固记忆的王道。可言说,让学生轻松复习所学的知识是解决学生遗忘的有效方法。

  2.不同知识难以串联

  学生在学习当中,没能站在高的角度纵览整个系统的知识,因此看不到不同章节知识之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也就很难将不同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这样就造成了各个知识点孤立存在的现象,学生在考试的时候思维也就比较局限,不能做到举一反三。这些困难困扰着不少渴望学好初中历史的学生,而知识网络的构建的教学方法恰好能解决这些难题,能给初中生学习历史带来事倍功半的效果,既方便了学生记忆,又方便了学生复习所学的知识。

  三、知识网络的优点

  1.包含初中历史所有知识

  知识网络不是只包含一部分知识,而是能够把整个初中的历史知识都包含进去,做到不重不漏,既减轻了学生记忆的压力,又保证了知识的全面复习。整个初中历史的知识网络不需要一下子就构建成,这样会很辛苦,教师可以教学一节内容便构建一节内容,并且与前一节内容进行联系,相对来说,这会让教师觉得其工作量减少了很多。

  2.不同知识之间的串联

  知识网络构建的关键是把前后两部分知识串联在一起,就以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家建立》为例,该单元包括从“秦王扫六合”“伐无道,诸暴君”到“大一统的汉朝”。其实要把这三课的内容串联起来非常简单,这三课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首先秦国统一了中国,接下来秦国君王暴政,引起百姓起义,然后秦国被推翻,建立起汉朝。学生复习完秦国统一中国之后,便可以联想到秦国暴政,接下来可以联想到秦国被推翻。这样,不同的知识通过一定的规律进行串联,便能构建起知识网络。同样的道理,针对不同的书本,我们也可以找到他们相关的联系,把知识串联起来。知识的串联是从一个知识回忆起全部知识的关键,如果知识网络某一个环节串联得不好,学生便难以回忆相关的知识。

  3.有利于加深对知识的回忆

  知识网络的构建是为了方便学生在空闲时间,并且手上没有任何历史资料的情况下进行复习。事实上,每一位学生都浪费了很多的空闲时间,例如,在饭堂排队时,在来回学校的路上等。如果历史教师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那么,学生则可以利用这些时间进行复习,并能反复多次地复习历史知识,从而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四、总结

  知识网络的构建无疑是非常有效的初中历史教学和学习方法,学生可以利用其他人浪费的时间一遍遍地复习所学的知识。此外,该方法的先进性还表现在能够找到不同课程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大脑中把所有的知识都串联成一张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