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应对农村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心态倦怠

时间:2020-09-30 19:52:08 职业心态 我要投稿

如何应对农村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心态倦怠

  班主任职业倦怠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内因,即班主任的自身的专业素养有待加强。下面小编准备了关于如何应对农村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心态倦怠的文章,欢迎大家参考!

如何应对农村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心态倦怠

  一、消除农村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现象刻不容缓

  当前,在班主任专业化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特别关注班主任专业知识的拓展、专业能力的提高,但是对班主任的职业心态发展常常关注不够。班主任的职业心态,实际上是班主任职业精神的灵魂,也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基础,理应成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核心内涵和重要目标。目前,在农村中小学班主任队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种职业倦怠,这种职业倦怠集中体现在教师都把班主任看作是教书的“副业”,既不看重这项工作,也不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兼一兼”、“代一代”、“熬一熬”、“帮一帮“的情况还相当普遍。如果让这种职业倦怠任其蔓延,无论我们花费多大力量搞班主任培训,最终也很难使班主任队伍的专业发展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为此,有效促进班主任的专业发展,需要我们高度关注班主任的职业心态,消除班主任的职业倦怠。

  二、农村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倦怠现象分析

  班主任职业倦怠的产生有其深刻的内因,即班主任的自身的专业素养有待加强。我们调查发现,即使在一些管理比较规范的学校,同样存在班主任职业倦怠现象,这更多的是由班主任自身的素养造成的:一是工作态度不端正。教师都把班主任看作是教书的“副业”,既不看重这项工作,也不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二是缺乏责任感。我们常常都能听到这样的话,“这不归我管”、“我很忙,实在没时间想那麽多”。其实许多事情,并不是不会做,只是不想对做事的结果负责。负责就意味着付出,付出就意味着会多占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当这些付出得不到明确的回报时,很多人就不愿去负责;三是缺乏自我管理能力。许多学校都有这样的班主任,最典型的行为莫过于“领导在与不在两个样”,除非有人一直盯着管着他做一件事,他才能集中精力工作,否则就很容易三心二意开小差;四是无法承担压力。压力来自多方面,比如学生家长过高的期望、学校过多的刚性要求、人际关系的紧张程度以及日常生活的和谐与否等都会造成班主任的压力过大。过大的压力不仅会降低班主任的工作效率,也使他们产生职业倦怠。因此,有效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首先要加强班主任的专业素养。2007年第23个教师节前夕,胡锦涛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对教师提出了四点希望: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要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这四点希望实际上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基础的教师职业道德准则,也是班主任加强自身专业素养的基本依据。

  同时,我们调查发现,班主任职业倦怠的产生也有其外因。造成班主任职业倦怠的外因包括过重的压力、无限的责任、繁琐的管理、文山、会海、检查风,再有就是个别扭曲的舆论,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之下,使班主任感到心理压力很大,地位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对于做好或者改进班主任工作毫无进取之心。

  三、改善农村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心态策略的思考

  1、大力提高农村中小学班主任的待遇。

  顾明远先生曾这样说过,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我理解顾先生讲的“地位” 和“尊重”包含的要素较多,既包括政治上、人格上受到尊重,也包括劳动和付出得到尊重。专业化本身体现了一种复杂的劳动,体现了一种较高的水平,应该在物质上享受较高的待遇。如果仅仅把专业化只作为一个班主任发展的目标,而不解决与其相关的实际问题,在价值取向多元的新形势下,就往往会失去应有的吸引力。如果班主任这个岗位缺乏对教师的诱导力,如果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连班主任都不愿担任,专业化很可能停留在行政要求的层面。在我的记忆里,我国的班主任津贴制度开始实行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1979年底,教育部、财政部、劳动总局联合下发了文件)。当时的标准是小学5元,中学7元(接班级人数再划分等级),相当于当时大多数教师每月总收人的1/8或1/10不等。到了1988年,一些地区调整到每月18元,约占到一些教师收人的l/4,这对教师担任并做好班主任工作具有很强的影响力。20多年过去了,随着教育的改革,学校之间经济效益拉开了距离,班主任的津贴也拉开了距离。一些办学效益好、经济效益好的学校,基于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大幅度提高了津贴的标准和其他方面的待遇。可是许多基础薄弱学校,偏远地区学校,农村学校的班主任津贴或提高幅度不大,或还是20年前的标准。这很可能成为对班主任专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阻力。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通过多方面的.协调、协商,依靠政府行为解决这个问题。

  2、改进和完善班主任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制度和制度管理是教育行政部门发挥管理作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统一人们的认识,规范人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杠杆作用。同样,班主任专业化在整个进程中也离不开制度的管理和激励。教育行政部门在过去的工作中,曾制定过不少类似的制度,对班主任队伍建设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发挥了制度的激励功能。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健全完善、改革创新,把着力点由侧重规范,进而转向促进发展,由侧重约束,进而转向侧重激励。应根据专业化的要求,建立培训制度。提出培训的内容及其他要求,以拓展班主任的教育视野,扩充他们的知识。要建立表彰制度、定期表彰贡献突出、业绩显著,坚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的班主任,使他们体验成就感、荣誉感。要建立考核制度,有目的地考核班主任在专业化发展中的到达度,并将结果纳入班主任管理档案。有了制度的激励,不仅能加快专业化的进程。还能促进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进而提升管理的质量。需要说明的是,一个新举措的实施特别要注意维护制度的信度,注重贯彻落实,使广大班主任在实施中感受激励、珍惜激励、期盼激励。

  3、改进班主任培训方式,有针对性地推进班主任专业化。

  学校应聘任、挑选优秀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可是这个问题却让许多中小学校长犯愁发怵。他们面临着两个实际问题,一是优中选优很难,二是近几年毕业的师范生教一门功课行,而由于缺乏教育实践带好一个班很难(由于事业的发展各学校都补充了大量的新教师)。为培养班主任的后备力量,一些学校实行“见习班主任”“助理班主任”制度。这实际是一种岗前的培训,目的是让年轻教师熟悉情况。学习方法,一步步从基础做起,为胜任班主任工作进行必要的储备和积累。由此想到,教育行政部门在班主任专业化进程中应统筹规划,采取运用层级的原则,接班主任的水平有梯度地推进。不可大轰大嗡,不可“一刀切”、“一锅煮”。对于理论功底厚、知识面宽、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可以要求他们为自己制定高层次的发展目标,走专业化道路。对于能力较低、经验较少的班主任,尤其是年轻班主任可让他们静下心来,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打好基础,迈好专业化的第一步。有了扎实的基础,再引导他们奔向更高的目标,追求更大的发展。基本功训练和专业化道路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这样可以使每位班主任都有一个“最近发展区”,利于促进大面积班主任素质的提高。这样的分析,并不排斥班主任专业化这一新思路的实施,而是使之更具层次性、系统性、可行性。

【如何应对农村中小学班主任职业心态倦怠】相关文章:

如何应对教师职业倦怠11-21

如何用企业文化应对职业倦怠10-10

如何避免职业倦怠10-22

企业员工职业倦怠的心态分析08-06

应对职业压力要用什么心态10-14

如何调整职业心态11-18

如何锻炼职业从容心态06-10

如何锻炼从容的职业心态07-10

如何树立良好的职业心态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