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训练与舞蹈表演的关系

时间:2020-10-16 19:54:39 形体培训 我要投稿

形体训练与舞蹈表演的关系

  舞蹈的审美特征、社会功能决定了这一艺术形式独特的魅力。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舞蹈艺术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儿童舞蹈作为校外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有着广泛的市场和群众基础。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舞蹈特长升入重点中学和大学,还有的以此特长考入艺术院校成为专业舞蹈演员,她们都是校外教育的受益者。但就笔者从事校外教育的近20年中,也见过不少不如人意的情况:她们在参加舞蹈班活动的四、五年中,只做基本功训练,从没有学过一个舞蹈,更不用说在舞蹈中去抒发情感了。她们甚至以为压腿、把杆就是舞蹈班活动的全部内容。由此可见,理性地把握形体训练与舞蹈表演的辩证关系,是提高舞蹈教学质量和激发学生学习舞蹈兴趣的关键。

形体训练与舞蹈表演的关系

  一.“动”与“情”的关系

  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它要求舞蹈者有较好的体形和必要的舞蹈条件。任何人学习舞蹈必须接受基本功训练,使身体具备一定的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在舞蹈中对情感的启发。忽视这一点,势必造成只会练功不会跳舞,只有肢体动作没有情感内涵的结果,使课堂教学与舞台表演相脱节。而练就一个具有舞蹈表演能力的身体、懂得并且能够用形体动作去说话、去表现内在的情感,才是我们舞蹈教学之目的。

  我国古乐舞理论中说:“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生动地说明了舞蹈是表现人们内在情感的产物。如果不受情感的驱使,不是发自内心的情感流露,而只注重外在张力,那就会为了动作而动作,为了技巧而技巧,再现的只能是没有生命力的动作组合,而不是舞蹈。因此,我们决不能把基本功训练作为舞蹈教学活动的全部内容,必须注重对学生形体语言的训练,以增强形体的表现力。让她们懂得,形体动作是用来传情达意的。用身体舞出能产生美感的律动来唤起观众在情感上的共鸣,这才是舞蹈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成品教学,以舞带功

  无论是专业院校的学生,还是参加校外教育活动的学生,学习舞蹈这门艺术都要首先上好基训这一课,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专业与非专业教学目的的不同,决定了基本功训练的程度与要求要有所区别。校外教育的目的和宗旨决定了它不可能像专业艺术院校一样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训练。教育对象的不稳定性和每周两小时的课时安排,不可能为教师提供一个长达几年的漫长教育周期。因此,必须采用符合校外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基本功训练必不可少,但决不可因为强调基本功训练的重要性而忽视舞蹈表演的学习。舞蹈教学,要有成品舞蹈进入课堂,以舞促功,以舞带功。

  (一)成品舞蹈教学——兴趣中延伸基训

  “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是学好舞蹈的关键”。这是教师常对学生所讲的一句话。目的是告诫和提示学生要重视基本功的训练,同时,也是教师不轻易教授成品舞蹈的“理论依据”。然而,长时间单一的基本功训练确实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我以为教师可以换一种思维方式,即将成品舞蹈教学作为基训的延伸。就此问题,笔者曾作过一些尝试。例如:在初级班学生进行手臂练习当中(大、小波浪)。对大波浪、小波浪、前波浪、旁波浪等等几个有数的动作,反复讲解、反复练习。虽然动作的规范程度得到一定的提高,但学生的兴趣已不如开始了。于是,我对活动方案进行了调整。根据手臂练习动作的特点,学习舞蹈《小燕子》。简单的舞步,简单的队形变化,学生接受起来并不困难,而且手臂练习仍可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地面的、中间的、行进的,各种波浪动作反可复出现,使训练的重点在舞蹈中得到了延伸。这个只有三分钟的小舞蹈,虽然很简单,但它是一个完整的作品。有主题、有人物 、有情节、有情境,为表演提供了空间。小燕子自由自在的飞翔、嬉闹,远比单独的手臂练习更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通过实践,我总结有三:第一,成品舞蹈可以作为基本功训练的延伸;第二,成品舞蹈可以使学生增强形体语言的意识;第三,成品舞蹈可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同时也会获得家长的支持)

  心理学理论在分析成就动机时有这样一句话 :“成就动机是激励个体乐意从事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著名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先生对自己的成功是这样给予总结的:“我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和爱好,兴趣和爱好是情感的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兴趣,让她们感受成功之喜悦,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对于推动我们教学活动的开展是多么重要。

  在舞蹈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主观愿望,更要有对客观效果负责的意识。要有严格的基本功训练,更要注重校外教育的特点。切不可因为过分强调“专业水平”的基本功训练,而损伤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将成品舞蹈教学作为基训延伸的实践中,要特别注意两个问题;第一,要始终把握教学重点,切不可因对非重点内容的过分强调而淡化教学重点;第二,成品舞蹈的选择要适合学生训练的程度:不可没有难度,但难度过大会使学生望而生畏,失去学习兴趣,弃学而去。而防止学生流失也是对校外教师的考验之一。

  (二)成品舞蹈教学——形体语言训练的载体

  舞蹈艺术情感“语言”的叙述是通过形体动作实现的。它不仅要求形体会“说话”,而且要叙述出有别于文字表达的深层含义。这是赋予舞蹈教师的一项有难度、但非常重要的使命。以单纯的肢体训练、模仿动作为教学内容,是不完备的教学方式,而“形之规范”与“情之疏导”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才是校外舞蹈教学活动的追求与需要。

  在《中国民间舞艺术》一书中对“情之疏导”有这样的解释:“情之疏导方式为‘内力揭示’。‘内力’是指由意识引导的流动于身体内部用以表现情感内涵的力。‘内力揭示’是依靠思维想象作用,为被启发者情感意识的支配力,从而使形体产生不同力的反映”。成品舞蹈教学,正是为学生提供这种情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会想象。通过想象使情绪有所归属,并用形体动作表现出来。我们在舞蹈教学活动中,除必要的基训、热身外,要多为学生创造锻炼形体语言能力的机会。特别是对那些缺少演出机会的同学,要有计划、有目的的选择适合她们的舞蹈,哪怕是一个舞蹈片段也好。让她们去体会、去感受、去锻炼、去实践。

  记得我刚走进校外舞蹈课堂时,一位同行对我说:“一个舞蹈能带出一帮孩子,因此要多排舞蹈”。十几年过去了,我对以上观点不但认同,而且有了更深的理解。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把成品舞蹈作为形体训练的载体,是提高舞蹈表演水平的有效方法。

  三. 启发情感的几个方面

  在舞蹈表演中,能使人为之动容的表演都是内心先起,然后由里及表、内心情感与形体动作形成统一体。戏曲界爱说这样一句话:“心里没有,身上白走”。没有内在的情感,动作就失去了意义。在教学活动中,除了在理论上讲授表现情感的重要,在技巧上教授呼吸、动作的柔与刚等表演方法外,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启发。

  (一)用人物、情节、环境启发

  人物是舞蹈作品主要描写和表现的对象。情节是人物的生活和事件的演变过程。环境是人物所处的背景,舞蹈中情节事件发生的具体生活场景和时间、空间的氛围。在学习舞蹈时,首先要让学生清楚“我是谁,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做什么”。是顽强的小树在同风沙搏斗?是幸福的少女在阳光下健康成长?是北京小妞在花园中嬉闹?用形象的语言进行启发,把学生引入到一个“想象情境”之中。使她们在学习的开始,就有一个情感的依托,当学生感受到这种情感并能自觉地将其溶入到舞蹈动作之中时,便可以去表现舞蹈作品的主题及思想内涵。

  (二)用音乐旋律启发

  中国音乐的审美特征是以意境为基础,以韵律为核心,以声音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现实生活。音乐是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古人所说:“舞为乐之容”,即:音乐是舞蹈的内容,舞蹈是音乐的外观形态。好的音乐定会为舞蹈的气氛加以渲染和烘托,为舞蹈增辉添色。然而,音乐的感染力决不仅是对观众而言,它也无时不在感染着表演者自身。例如:舞蹈音乐多用于ABA曲式,当A段再现时会给人一种亲切感。特别是调性出现变化时,会产生烘托与升华的效果。我们应提示学生,要善于把音乐与舞蹈表演融为一体,把舞台气氛推向高潮。

  实践证明,寻求科学的训练方法,首先是克服教与学的盲目性。任何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的特点。舞蹈,同样具有上述特点。作为校外教育系统中的舞蹈教学,既有别于艺术院校的专业训练,又有别于校内集体舞的学习,如何使校外专业兴趣小组的舞蹈教学更科学,更符合校外的教育特点,关键是要将基本功训练交织在舞蹈表演的情感体验之中,每一个舞蹈教师都必须认识它,研究它,掌握它,运用它。

【形体训练与舞蹈表演的关系】相关文章:

1.舞蹈的形体训练

2.形体训练与表演基础课

3.舞蹈基本形体训练的含义与好处

4.舞蹈与形体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5.舞蹈形体训练作用

6.舞蹈形体训练技巧

7.舞蹈者形体训练

8.舞蹈基本功训练与形体训练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