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购琵琶

时间:2022-08-30 16:41:20 声乐器乐 我要投稿

如何选购琵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有了解过育儿知识,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如何选购琵琶相关内容,欢迎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如何选购琵琶

  我们选择学习琵琶演奏时,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选购称心如意的一把好琴。琵琶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一般规律是价格高的,质量要好。对于初学者购买一千元左右的琵琶较为合适,这个价位的琵琶重量都比较轻,现在初学者年龄都比较小,这样的琵琶演奏起来轻松,方便。如若购买几千元的琵琶,则要仔细把握琵琶质量,让我们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一)对琵琶价格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琵琶的价格受琵琶的选材和制作工艺制约,从几百元到大几千元甚至上万元不等。最低价的琵琶在几百元至千元之内,这种琵琶从外观可以看出,做工粗糙,油漆质量较差,琴轴和相一般都是木制的,提在手中有轻飘飘的感觉,仔细观察品,制作不均匀。千元以上至两千元以内的琵琶,这个价位的琵琶油漆质量大为提高,琴轴和相一般都是牛角制成的,有的琵琶配有用骨头雕刻而成的头花。

  两千元以上至四千元的琵琶,这个价位的琵琶应该属于中档琵琶,外观制作精美,木材选用红木材料,如花梨木,白酸脂木材等,琴轴和相一般都是白牛角制成的。有的则使用骨头材料,当然,使用骨头材料会使成本增加,也有琵琶使用红木镶嵌骨头制成。大部分琵琶配有用骨头雕刻而成的头花。

  面板年轮间隔较宽,条纹清晰且直。四千元至八千元的琵琶,这个价位的琵琶应该属于高档琵琶,外观制作精美,排品准确,音色透亮、浑厚,木材选用高档红木材料,如酸脂木,老红木,黄檀,绿檀,紫檀等,这类木材木质坚硬,密度大,提在手中明显感觉沉重有分量,一般约重有九市斤左右。八千元以上的琵琶,这个价位的琵琶应该属于精品琵琶,从材料选择到制作工艺,都十分讲究,木材选用高档红木材料,如老红木,黄檀,绿檀,紫檀或传统中所说的印度紫檀。

  (二)确定自己要购买琵琶的价位,初学者选用千元左右的琵琶较为合适,有了一定的演奏基础,对音质、音色有初步的认识,可选购两千元到四千元的琵琶;用于小型节目表演、参加升学考试者应选用四千元以上的琵琶,作为从事琵琶专业者,经常上台表演,可选用六千元以上的琵琶。酷爱琵琶事业,渴望拥有一把好琴,可购买万元左右的琵琶或者定做优质琵琶。

  (三)从外观油漆把握琵琶选材质量。由于琵琶的原材料取之天然木材,越是高档的木材,加工难度越大,由于这类木材木质坚硬,密度大,最大的问题就是裂缝的问题,有些琴背在下料前就已裂缝,真正无缝、木纹漂亮的琵琶琴背是很难得到的。这样的琴背做出来的琵琶是不会用深颜色油漆盖起来的。

  一定是选用最清亮的透明油漆来显示琵琶的木纹或者根本不上油漆,只是打磨、抛光、上蜡就可以了。而有裂缝的琵琶会通过修补加以利用,裂缝从看得见的一毫米到几十毫米不等,虽然修补高超,但木纹衔接很难做好,这样修补起来的琵琶是会用较深颜色油漆盖起来的,对于木纹明显衔接不起来的有时会手工绘出来,或者选用不透明油漆彻底盖住木纹。了解了油漆的这种作用后,我们就可以根据油漆颜色的深浅,木纹的清晰度来判断选材的档次。观察油漆时,应该在强光下进行。

  拓展阅读:

  选购琵琶的妙招参考

  弹拨乐器的挑选是一件非常让初学者头疼的事情,尤其是琵琶,琵琶的做工复杂,从材质、品牌、款式等等都有很多道道,今天我们推荐浪淘沙的一篇关于挑选乐器的文章,让我们看看网购情况下如何准确的选择合适自己的琵琶。

  随着网购与电商日益迅猛发展,网络销售乐器也如同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它以方便、快捷、省事、省力、省钱等诸多优点吸引着愈来愈多的消费者。但由于不能直接面对实物,因而使得选购者由看得见摸不着进而产生一种“心里没底”的感觉。这样就给选购者的知识、能力以及经验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论是初学者或是有一定演奏水平的业余爱好者,甚至是专业演职员。

  由于对乐器的选材以及制作工艺等不甚了解,使得大家在选购时产生迷信、盲从的情况也非常普遍。而选购民族器乐中的“大件”——琵琶也更是如此。事实上,大多爱好者面对实物都难以辨别优劣,更别谈网上“看图选琴”了。只待出手后却发现,非是中意之物,或是多花了冤枉钱。事实上这种情况并非偶然,究其原因在于大家在选购时都不同程度步入了以下几个误区:

  一.看材料选琴

  背板作为琵琶发音的主要载体,其重要性无需多言。但琵琶毕竟不是家具,因而其价值应首先基于演奏的价值,即好听好弹。由此可见,材料的价值并不完全等于乐器的价值。因此,在挑选琵琶背板时,不可单纯只考虑木料的材质品种,或是颜色及花纹的美观好看。而诸多商家也纷纷投其所好,标榜此琴为如何难得之“老材料”、“珍稀材料”等等。对此我们需要了解和认清一个事实:第一,并非所有的木料都适合作为琵琶的背板用料;第二,并非木材越珍稀名贵,得到的

  音色越好。现实中,以“珍贵”材料做成的琵琶音色并不见其优越的情况在当下也是极其普遍。唯有“工艺决定价值”才是不变的真理。另外,大家还需客观接受天然材料上不可避免的“瑕疵”,如棕眼、绺裂、疤结、生长纹以及木色不匀等现象。关于背板的上漆与烫蜡的处理方法,则是各有利弊的。因此笔者主张选琴还是应以利于演奏的角度出发,切莫因小失大。

  二.看品牌选琴

  “名厂”与“名家”的琵琶皆属“名牌”,长期以来因名声在外,而受到格外的追捧。同时,也因众人的过度盲从与迷信,使得市面上赝品及仿品鱼目混珠,价格相差悬殊。众所周知,琵琶作为手工艺制品,是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的统一(尤其是工艺与音色)。而“品牌”乐器的生产制作者亦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此外还有诸多客观因素影响与制约着乐器的最终品质。因此对该类琵琶优劣的选择与评断也应更多从形制、工艺、手感、音色等方面出发,而对于其的肯定与否定也应本着该乐器的具体质素,不可一概而论。

  三.看款式选琴

  琴头与相轴等细节作为外观陈设,对琵琶的演奏及音色并无大碍。而近些年市面上又有众多商家绞尽脑汁,生产出各种金玉其外之作品:如纯白漆、彩绘面板、浮雕背板等。而乐手在被此吸引以致迷惑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乐器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与价值。因此,还是建议大家要科学理性地选琴,若以其外观造型不满意而放弃一把良琴,则是不明智和十分惋惜的。

  另外,“图便宜”和“随大流”的心理也选琴的大忌。部分爱好者或被弄虚作假的店铺销量与买家好评等蒙蔽了双眼;或是以“循序渐进”的打算作安排,而忽略了“物有所值”的道理。又怎知,低廉粗劣的琵琶既不利于初学者的提高和成长,更无法用于专业的演奏与教学。因此建议大家在选琴时,多以演奏的层面和角度去考虑,那么选琴便不再是什么难人之事了。

  有关琵琶选购方法

  一、看

  先看琵琶的用料。琵琶的材料,以背板的原料来说,分有最高档、高档、中档、次档四种。最高档是用紫檀做背料,音色最好,价格最贵,目前整块紫檀背料的琵琶很少,虽有,但是由二或三块紫檀料拼成的。高档的是用红木做背料,红木的品种很多,其中以老红木(颜色呈黑红色,目前也很难能买到)新红木(颜色呈淡红色,目前市场上能买到的红木琵琶大都是这一种)做背料,音色较好,价格稍贵。中档的是用花梨木、香红木做背料,音色尚好,价格适中。次档的用白木(如(窿)木等)做背料,音色较差,价格最便宜。背板整料最好,象贝最贵。

  不论用哪种材料做背板,大都选用整块的背料,不爱用由几块拼成的背料。因为用几块拼成的背料,在新买时,对外观、音响都不受影响。但用了一段时期后,相拼之处会看出拼的痕迹来,如果脱胶,音响也会变坏。对整块背料,也须看看是否裂缝或变形。

  如何区别紫檀、老红木、新红木的背料,可把山口后面、背料上端处用小刀把漆刮掉,然后用测试法或用肉眼观看它的木纹与颜色来辨别。如果对紫檀的木纹颜色看不懂也不会测检的话,还是请会看的人一同挑选,因为目前紫檀料太少了,不免有以次充好的。

  山口、六相、凤枕的用料,以成本价格来说,分有、玉石、白牛角、黑牛角、骨料、红木等几种。象贝的价格最贵,红木的成本最便宜。头花分有、玉石、骨料等几种。珍子分有、紫檀、黄杨、红木等几种。

  头度、弦槽、轸子要匀衬合度。从琵琶外形来说,头部的大小、弦槽的弯度、四个轸子的斜度以及长短、粗细等都以匀衬美观合度为主。磨工要细,漆色要雅。琵琶颈部(六个相位处)不宜太厚太阔,品位第一把处也不宜太厚太阔,如果太厚太阔,左手按音会感到很累,不利于左手的按音动作,尤其女性手指较短,更感费力。

  要仔细观察相位与第一品第一弦的左外侧端以及第四弦的石外侧端的距离是否相仿。常见第一弦与第一品左外端的距离较短,第四弦与第一品右外端的距离较长,在子弦上演奏“吟”“挽”时,易使弦身滑出品端而没有了乐音。这是制作上的弊病。形成的原因,大都由于没有把复手粘在面板下腹部的中央处,或因山口的架弦开得偏左或不平均之故。

  复手面宜呈水平面,不宜呈半圆弯形,首先它关系到发音,其次为呈半圆弯形,当弦身向上拉紧之后,在复手上口处的弦身呈下凹形,此处弦身就会易于断裂。

  第一弦最细,音高也最高,使用比较多,为此,第一弦最易断裂,常须换弦。一般在复手子弦穿匝孔的下面,都锯成一条线槽,可通过这条线槽来换弦,可节省换弦的时间。可是有些制作者,只锯一条很细的线槽,在实际换弦时,不能利用这条线槽来换弦,使这条线槽形同虚设。

  所以这条线槽既要阔一些,也须把线槽处的复手里侧多去掉一些,以能通过这条线槽很方便地换击弦线为原则。品与相都是琵琶上的音位装置,每个品的位置都须排粘的音很准。每个品与品之间,从上到下,由宽至狭排列非常均匀。尤其应看一下第十八品位的上端与弦身之间的距离宜在O.4至O.5公分;如距离超过O.6公分以上,在下把按音时会感到很累。为此,对弦身与第十八品上端之间的距离超过O.6公分的品,是属于制作上的弊病,应宜重新换做。

  二、听:

  音量强而洪亮并富有金石音色的琵琶,是购买者的首要选择目标。一把音响好的琵琶,演奏它时会爱不释手。越弹越爱弹,可以说真是“百弹不厌”。因此,在选购琵琶时,必然先要去弹奏一下,听听它的音响效果。

  琵琶的音色,老一辈演奏家曾列举了“尖”“堂”“松”“脆”“爆”五种音色,并要求在一把琵琶上对尖、堂、松、脆、爆五种音色都具备。“尖”是指下把位高音的音响很明亮“堂”是指相上低音区的音响很浑厚“松”是指弹弦后发音很灵敏;“脆”是指品位第一、二、三把位的音色很清脆;“爆”是指能发出金石之声的音色,出音有厚度、有分量,乐音能传送较远。其中堂、松与爆在制作上存有极大矛盾。例如能发出堂与松音响的琵琶上,大都听不到爆的金石之声能发出爆的坚实而富有金石之声的琵琶上,大都失去了堂与松的音响效果。在一把琵琶上怎样能做到音量很大、反应很灵敏,同时也能昌有金石之声、坚实有力的音色,这是制作琵琶师傅们的奋斗目标,也是制作上的技术问题,这里就不作详细介绍了。

  制作面板的技术如何,面板的质地或好或环,对琵琶的发音有着最为直接、最为密切的关系。过去,面板都用浙江、福建、安徽等地的梧桐木板制作。后经多次实验对比,现在都已采用河南兰考生长的泡桐板来制作。可是,兰考的桐木板也会有优有劣。而旦在一颗优质的兰考泡桐木树上,也只有两块最好的板材。是否能选到最优的桐木板,这又是制作师傅们在选料时的一门学问了。

  选购琵琶时,只能看到面板外表木纹是否直;纹与纹之间的阔度是否合适面板上是否有节疤面板中央对拼处是否有缝隙(面板须对拼,在树心部分锯开,把树心部位质地较硬、传音较差的部分去掉或放在左右两侧)等等,其他如子口的深度、阔度、横梁的位置及其厚度、阔度、音柱的位置及其大小与形状、是否粘有八字梁、内膛的弧度、深度等因都已做好,从外表上是看不到的。

  过去粘面板都用黄鱼膘,现在又在黄鱼膘中掺入猪皮胶,这是含有水分的胶。用含有水分的胶来粘面板的琵琶,弹奏了五年十年之后,音量音色都会发生变化。因为经历了一定时期之后,胶内的水分逐渐蒸发掉,音量音色必然有所改变。为此,在购买时,必须问清楚是否用了含水的胶。

  现在粘面板时也有用化学胶的。化学胶的种类很多,有些刚粘好的面板音响效果较好,但还未通过多年的实践与考验,对其粘的牢度、音响是否有变化等等,还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挑琵琶,听声音,一般都会喜爱音量很大、音响宽洪的琵琶,忽略了音色坚实(爆)富有金石之声的方面。我们通过实践证明音量大、音响宽洪的琵琶,大都缺乏金石之声与坚实的音色弹了一段时期后,音量虽然仍然很大,但音响逐渐失去“份量”,音色变得较“空”,甚至很“木”,难听得很。这是由于经过一定时期的弹奏后,面板得到不断振动,面板木质内的水分与粘液已经逐渐减少之故。所以,挑选新琵琶时,决不能只凭音量大、音响宽洪,更须听听有没有金石之声,音色是否有份量、很坚实。一般来说,宜挑选音量不是最大,但反应很灵敏,音色较厚实的为好。

  挑琵琶,听声音,还须注意地区。是南方潮湿地区制作的琵琶,还是在北方干燥地区制作的琵琶。常见在南方挑选到音量很大,反应较灵敏,音色并不“空”,但带到北方干燥地区后,经过五天十天的干燥气候音色一下会变“空”,变“木”。这是由于面板内的水份与粘液被很快地蒸发之故。为此,当在南方各乐器厂挑选琵琶,绝不能只凭当地的发音效果为主,应考虑到带向干燥地区后所发生的变化。所以在南方挑选琵琶时,宜选音量不最大,音色较为坚实的(爆)为好。即便在北方干燥地区制作的琵琶,如不马上用作演出,还宜挑选音色坚实(爆)有份量一些的为好。

  为此,挑选琵琶者必须学会聆听辨别“尖”“堂”“松”“脆”“爆”各种音色的本领,才能在试奏相把位各弦、品位各把位的四条弦上辨听出上述五种音色是否都具备,也才能购买到一把使用寿命较长的理想的琵琶。

  琵琶护理

  (1)护理

  琵琶的背料与面板,都以年代越久越好,因为年代越久,木料中的脂肪就越少易于起共鸣,音量就越大,音色也越优美。要使乐器用之久远而不受到损坏,就要讲究护理方法。护理乐器除了不使受损伤外,还可保护音量、音色。

  爱护乐器,应从两方面来注意:一是不使受外伤;二是不使受潮湿。乐器用毕要养成立即放在琴袋或琴盒内的习惯,并将琴袋或琴盒放在干燥而妥当的地方。如在演奏完毕之后,临时将琵琶放在桌子上时,宜将琵琶平放在桌子的中央,不宜将琵琶直立斜靠在墙壁的中央处。万一需要直立斜靠在墙壁上时,只可斜靠在墙壁的转角处,使琵琶的四只轸子抵触在两侧墙壁上。如果将琵琶放在布袋内挂在墙壁上时,只宜挂在木板墙上,不宜挂在砖墙上;对铁钉与绳子的耐牢度也宜经常检查。这样,才可避免最常见的琵琶头受到跌损或琵琶底部受到坠损等外伤。

  目前在粘面板、头时,一般都用黄鱼胶等水胶,这类胶最怕受潮,一受潮就会发生脱胶现象,脱胶之后,音量就会减弱,音色更受损害。因此,不宜置放在潮湿之处,也不能受雨水的淋湿,不使琵琶受潮湿的另一个原因是:当面板受到水渍潮湿之后,梧桐板内吸入大量水分,也会减弱音量。所以,即使在粘面板等方面改用了不怕潮湿的化学胶水后,对琵琶的防潮,仍然应引为须重点注意的方面。

  (2)系弦方法

  琵琶共有四根弦,由粗到细分别称为缠弦、老弦、中弦、子弦。头部有四个弦轸分别列在琵琶两侧,每侧两个,由上至下分别称为缠弦轸、老弦轸、中弦轸、子弦轸。系弦时,某一条弦必须匝系在规定的一只轸子上,即缠弦系在缠弦轸上、老弦系在老弦轸上、中弦系在中弦轸上、子弦系在子弦轸上,不可随意匝系。

  弦的上端匝系在轸子上,下端穿系在覆手上。覆手上有四个弦孔。系弦时,先将弦下端系在覆手上。穿系在覆手上的方法可分为四个动作:

  第一、先将弦穿在覆手的弦孔内,末端余出二市寸许;

  第二、将弦的末端在弦身后兜转来;

  第三、再把弦的末端在弦孔处弦身下兜转来;

  第四、最后把弦的末端拉紧成结,嵌在弦孔内,并把弦身向上拉紧。

  上面介绍的是丝弦的系法。现在一般用的是金属弦。金属弦的系法是利用弦下端的小圆圈,当弦身穿在覆手小孔内后,将上端穿在下端小圆圈内,然后将弦的上端向上拉紧并匝系在轸子上。这种利用下端小圆圈的系弦法,有三种系法:

  第一种是将下端小圆圈放在覆手的外面。此方法适用于弦身与品位(尤其是第二十五品等)之间距离较大而成“浪弦”的琵琶上;

  第二种是将下端小圆圈放在覆手的里面。这种方法适宜用在弦身与品位之间距离较小的琵琶上。

  第三种是将弦的下端兜压在覆手里面的弦身内。这种系法,可使覆手上口处的弦身不易折伤,可延长弦的使用期。用这种系法对下面部分品位的音准方面,与第二种的系弦法相同。

  注意:在同一个琵琶上,当用了第一种系弦法后,不要随意改用第二种系弦法反之亦然。因为如果任意改用,在下面的部分品位上,音准易于产生些微差错。

  (3)假指甲

  演奏琵琶时,用左手各手指按弦,用右手的手指弹弦。由于近代用了金属弦之后,右手指需戴假指甲弹奏。戴假指甲弹弦,早就有之,例如,过去曾用薄铜片、薄铝片、薄牛角片、薄片等做成长圆形的假指甲。但是,这类假指甲或带有金属噪音,或易于损伤弦身或嫌太厚而发音呆钝,缺点较多,不太理想。

  假指甲的选材,应注意厚度适当,质地韧硬而耐磨,表面光滑三个要求。因为如果太太厚的材料,就会缺乏弹性,如用料太薄,又不宜于用力弹弦;如果没有相当的耐磨度,就会经常破裂;如果表面不光滑,弹弦时就会感到不流利。

  要找到符合上列三点要求的材料是不多的,目前,采用一种比较耐磨的的确良或尼龙薄片。当然,这还不是很理想,希望今后生产出符合这三点要求的材料来。

  假指甲的式样,一般分三种类型:

  (甲)拇指:可将拇指外侧尖端部分做得突出些,因为

  当拇指挑弦时,都是用拇指外侧尖端的部位。假指甲的左右两侧边缘做成向中心弯转,使弯转的部分镶夹在拇指甲两侧近指肉的指甲上,这是为了在作勾弦时不致产生摇动。

  (乙)食指:将食指中央尖端部分做成半圆形的突出状。食指在弹单音时,大都用了食指侧的指甲尖端去弹弦;但在弹奏主旋律在子弦上的和弦(有二、三、四条弦同时发音)时,又须用食指的中指侧的指甲尖端去弹弦。因此,食指的尖端,一种是做成半圆形的。但这种指甲当食指甲与弦身纵的角度成直角弹弦时,噪音较大,因为指甲端与弦身的接触面太大。另一种是做成尖圆形。这种指甲如用食指的大指侧或中指侧的指甲偏锋去弹弦时,指甲与弦身的接触面较多,噪音也较大。可根据每个人的手指生理条件与弹弦习惯来决定选制哪一种形式。为了易于弹奏抹撇等指法,也宜象大指甲似的将左右两边缘处向中心弯转,使弯转的部分镶夹在食指甲两侧近指肉之处的指甲上。

  (丙)中、名、小指:这三个手指一般都是用指甲的中央尖端中锋(与弦身在纵的角度成90度)去弹弦,因此,都宜将其中央的尖端部分做成尖而突出的`形状,以使指甲与弦身接触时尽量减少接触的面积。

  假指甲应做成与所戴手指的真指甲在圆度、弯度、中央圆弯度等完全相仿,长度宜做得比真指甲稍长些。大指、食指甲两侧边缘弯转部分的宽度与长度,均须做得非常合适。否则,如太短太宽时,就会松动易掉;如太长太紧时,就会夹痛指肉。

  现已制有模型,在制做时只要将候指甲片放在模型内,就可加工成与手指甲的圆弯度相仿的假指甲。假指甲的颜色,以类似人们指甲的颜色为最好。

  固定假指甲的方法,约有如下几种:

  (甲)将膏药肉粘在假指甲的内侧,戴用前烘热后贴附在指甲上。此法戴用不方便,现较少见用。

  (乙)用橡皮胶带或塑胶带作横式的匝绑。

  (丙)用橡皮胶带或塑胶带作斜形的交叉匝绑。

  (丁)用适宜的富有牢度的快干胶将假指甲粘附在真指甲上。

  琵琶的结构

  琵琶的头部,由“弦槽”、四只“轸子(弦轴)”、“山口”等组成。

  琵琶的身部,上端又称“颈”部,即“相位”之处,颈的上端叠出部称“枕”中与中下部是“品位”,相与品古代都称作“柱”,是一种音位装置。身部的中下部分呈上狭下阔,底呈半圆,中空,即音箱;品位粘在用梧桐板制成的“面板”上,四条弦系在下端“覆手”的四个小孔内,在覆手中央处的面板上,开有一个小孔,称作“纳音”或“出音孔”。身部背面,称作“琵琶背”,背的上端与头相接,背的中下部与面板相粘接,腹内另有二条横档和几个音柱,安置在一定的部位处;背料用紫檀、黑料、老红木、花梨木、香红木等制成的是上品,用白木制成的是普及品,因为紫檀、红木等木料善于在弹奏中发出自然泛音来。

  琵琶由六个相、二十五个品构成了音域宽广的十二平均律。其一弦为钢丝,二三、四弦为钢绳尼龙缠弦。琵琶发声十分特殊,它的泛音在古今中外的各类乐器中居首位,不但音量大,而且音质清脆明亮。同时,琵琶发出的基音中又伴有丰富的泛音,这种泛音能使琴声在传播中衰减小,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在平静的空旷地弹奏时,用它演奏重强音时的琴声能传到二、三里地以外。

  优质琵琶的发音特点是:

  穿透力强(衰减小,传得远)。高音区明亮而富有刚性,中音区柔和而有润音,低音区音质淳厚。《琵琶行》所描绘的“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已不再是诗人的艺术夸张,而是当代琵琶名副其实的演奏效果。

  琵琶的传派

  一、无锡派

  清代初叶,琵琶分南、北两派。南派,即浙江派,以陈牧夫为代表,用下出轮。擅长的乐曲有《海青》、《卸甲》、《月儿高》、《普庵咒》、《将军令》、《水军操演》、《陈隋》、《武林逸韵》等。北派,即直隶派,以王君锡为代表,用上出轮。擅长的乐曲有《十面埋伏》、《夕阳箫鼓》、《小普庵咒》、《燕乐正声》等,无锡华秋萍、华子同两人向南北派两学习,编著《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三卷,采用工尺谱,有较完整的指法记载,是我国最早印行的琵琶谱。由华氏传授的流派遂被称作无锡派。

  《南北二派秘本琵琶谱》前后出版三次,对后世学者的影响较大,对研究琵琶古谱,提供了宝贵资料。尽管无锡派嫡派传人不多。目前按照《华氏谱》原谱演奏的人也很少,但其他各派或多或少地采用了《华氏谱》中部分乐曲整理了现在流行的演奏话。因此,无锡派在清代中叶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琵琶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二、平湖派

  平湖派以李芳园为代表,李家为琵琶世家,五代操琴,李芳园之父常携琴交游,遍访名家,李芳园在家庭的熏陶下,自誉“琵琶癖”,不仅技艺超群,且编撰《南北派大曲琵琶新谱》,清光绪二十一年出版发行,后人称之为《李氏谱》,由李氏传授的流派称作平湖派。

  平湖派以李其钰、李芳园、吴梦飞以及吴柏君、朱荇青(朱英)等世代相传,流传有《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怡怡室琵琶谱》、《朱英琵琶谱》等。

  吴梦飞曾得到李芳园的亲授,后又从李其钰的学生张子良,常在上海演出,艺术活动相当广泛,对弘扬平湖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朱荇青师承李芳园高足吴柏君,针对《华氏谱》“左手按弦惟大禁两指不用”,首创了运用左手大指按托之法,并突破了不用小指按音的禁区。

  平湖派的演奏有文有武,文曲细腻,常配以虚拟舒缓动作加强余音袅袅之感。武曲讲究气势,以下出轮为主(《将军令》用的是上出轮)。平湖派琵琶对当今琵琶的各种风格的形成有相当的影响。

  三、浦东派

  浦乐派传自鞠士林,以鞠士林、鞠茂堂、陈子敬、倪清泉、沈浩初等师承相传,流传有《鞠士林琵琶谱》、《陈子敬琵琶谱》、《养正轩琵琶谱》等。

  鞠士林是清乾隆嘉庆年间南汇县惠南人,生卒年月不详,性好交游,有“江南第一手”之誊。

  据说,鞠有一次坐船至苏州浒墅关,由于时晚城门已经关闭,鞠遂操琵琶消遣,守关官兵为其琴声所动,喜而开关放行,故有“弹开浒墅关”之美传。鞠士林留有《闲叙幽音》手抄琵琶谱,此谱于1983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题名为《鞠士林琵琶谱》。

  鞠士林的弟子有鞠茂堂、陈子敬、程春塘等,据《南沙杂志》载:“是时吾邑善弹琵琶者有:一为先生,一为陈子敬。子敬常旅食在外,忆光绪丁亥(1887)至上海东门外王家,适子敬在坐,见指套铜甲,弹《霸王卸甲》,声调洪亮,有拔山盖世气概。人谓:陈善武套,程善文套。”浦东派的锣鼓技法就始于陈,陈的弟子曹静楼最擅长此技。陈另一弟子倪清泉用的琵琶比一般要大要长,叫大套琵琶,很能突出武曲的气势。

  陈的再传弟子沈浩初,对浦东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培养了大量琵琶演奏家,整理出版《养正轩琵琶谱》。

  浦东派琵琶的特点是:武曲气势雄伟,擅用大琵琶,开弓饱满、力度强烈,文曲沉静细腻。其富有特色的传统技法有:夹滚、长夹滚、各种夹弹和夹扫、大摭分、飞、双飞、轮滚四条弦、弦数变化、并四条三条二条弦、扫撇、八声的风点头、多种吟奏、音色变化奏法、锣鼓奏法等等。

  四、崇明派

  崇明地处上海东北角,以《瀛洲古调》琵琶谱师承传授的,由于发源于崇明岛,后人就称崇明派。崇明派以蒋泰、黄秀亭、沈肇州以及樊紫云、樊少云等世代相传,以隽永、秀丽的文曲风格闻名于世。

  崇明派琵琶可追溯到三百余年的清康熙年间,那时,北派琵琶传入崇明近邻的通州地区,有白在湄、自彧如父子、樊花坡、杨廷果等人。早期崇明派琵琶,是承袭了白在湄的北派琵琶,其风格的演变受当地风土人情的影响。

  1916年沈肇州编《瀛洲古调》的出版及徐立荪重编后改称《梅庵琵琶谱》出版,遂使崇明派琵琶得以发扬光大。我国近现代国乐大师刘天华于1918年随沈氏学习瀛洲古调琵琶曲,并把这些乐曲带到各地演奏,而且于1928年灌制了该派主要乐曲《飞花点翠》,这对推广崇明派琵琶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崇明派琵琶指法要求“捻法疏而劲,轮法密而清”,主张“慢而不断,快而不乱,雅正之乐,音不过高,节不过促”。尤其轮指以“下出轮”见长,故而音响细腻柔和,善于表现文静、幽雅的情感,具有闲适、纤巧的情趣。同时,“重夹轻轮”,偏爱单音与夹弹,认为“轮指虽易人耳,然多则犯低而失雅”。因此,其曲目多为文板小曲,其中著名的《飞花点翠》、《昭君怨》等慢板、文板乐曲,典雅、端正;《鱼儿戏水》等小曲,则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五、汪派

  汪派也叫上海派,是20世纪以来,我国音乐发展史上的重要琵琶流派,也是唯一以个人命名的流派。上海派的形成,掀起了我国琵琶发展历史上第三次高潮。

  汪昱庭的琵琶技艺启蒙于王惠生。后王惠生把陈子敬琵琶谱传授给江。后又得过浦东派倪青泉、曹静楼与平湖派殷纪平传授,兼收并蓄,把琵琶传统古谱根据实际演奏花音编写出演奏谱,广为传授。

  汪氏传授学生都用工尺谱,而且每都亲笔抄写后送给学生,至今已成为珍贵的墨宝。凡根据汪氏传谱演奏的,后人称为汪派。林石城编写并于1959年由音乐出版社出版的《琵琶演奏法》中,首先用文字形式把“上海汪昱庭派”列为琵琶流派之一。

  汪派的演奏特点首先在于,当时一般南派琵琶以下出轮为多,而汪氏却创造性地运用上出轮,从而奠定了琵琶运用上出轮的基础。其次,他不拘泥于传统奏法,对古谱加以精心修改,使之更为精练,取得了比以往更好的效果。汪派琵琶的演奏刚劲有力,感人颇深。

  汪氏培养了一大批现、当代优秀的琵琶演奏家。如卫仲乐、孙裕德、李廷松、程午加、蒋风之等。

  琵琶的历史

  历史上的所谓琵琶,并不仅指具有梨形共鸣箱的曲项琵琶,而是多种弹拨乐器,形状类似,大小有别,象现在的柳琴,月琴,阮等,都可说是琵琶类乐器。其名“琵”“琶”是根据演奏这些乐器的右手技法而来的。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关于琵琶知识

  弹弦乐器。刘熙的《释名》称其为“批把”:“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批把后改写为琵琶。由此来看,琵琶是从象声字而得。

  约公元四世纪,有一种梨形音箱、曲颈、四柱、四弦,用拨子演奏的弹弦乐器由印度通过西域地区传入北方,因其头部向后弯曲,为区别于当时流传的直颈圆形的秦琵琶,故名曲项琵琶。《隋书·音乐志》:“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旧器”。又因其经过龟兹传来,又称龟兹琵琶、胡琵琶或胡琴。宋代以后迳称琵琶。

  至现代,旧式四相十品、十二品、十三品琵琶已基本不用,代之以六相十八品、二十四品、二十五品和二十八品琵琶。按十二平均律排列。琵琶背板用紫檀、红木、花梨木制作,腹内置两条横音梁和三个音柱,与面板相粘接。覆手用红木、牛角、或老竹制,内侧开出音孔,又称“纳音”。琴头雕有寿字、乐字、蝙蝠、如意,凤尾等样式,有的嵌翡翠宝石。琴颈称凤颈,上接弦槽和山口,正面有相附属,背面有凤枕附属。相用牛角、红木或制,品竹制,是音位的标志。全长约96厘米。

  琵琶有十二种定弦法,常用定弦为A、d、e、a。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音域A-g3。右手有弹、桃、夹弹、滚、双弹、双挑、分、勾、抹,摭、扣、拂、扫,轮、半轮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带、捺打、虚按、绞弦、泛音、推、挽、绰、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种和音、和弦。广泛应用于民族乐队和多种地方戏曲、曲艺伴奏。著名乐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汉阳月夜》、《阳春白雪》、《月儿高》,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等。

【如何选购琵琶】相关文章:

如何选购一把优质琵琶04-16

怎样选购适合自己的琵琶11-04

如何护理琵琶10-27

如何挑选琵琶10-27

如何弹好琵琶09-13

琵琶如何调音10-18

琵琶如何校音10-17

如何选购咖啡09-12

如何选购衣柜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