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拓展训练的误区

时间:2022-05-20 23:08:42 拓展训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学拓展训练的误区

  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训练方式上结合得还不尽完美,特别是在课堂拓展训练方面存在着一些误区。

教学拓展训练的误区

  1.追求形式,误解课程标准实质

  有位教师在教完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中秋咏月诗词三首》后说:“同学们,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学过了《冰心诗四首》,在《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中,我们又阅读了王建的《十五望月夜》、苏轼的《水调歌头》、艾青的《我的思念是圆的》三首诗。你能据此探究出诗歌的特点或体裁(分类)吗?”上述思考题看上去好像是在倡导自主探究,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且不说这一探究活动是否脱离教学的重点和编写者的本意,即使这组文章中有诗有词,有近体诗,有现代诗,但毕竟只是刚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仅凭这些诗词就能探究出诗歌的特点或体裁吗?上课教师觉得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教学理念的先进,才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的途径。其实,这一活动只注重了拓展训练的形式,忘却了“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的原则,误解了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本理念,偏离了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的实质,实在是对新课标精神的误解。

  2.曲解主旨,偏离课堂教学重点

  语文课堂教学要求对文本进行整体把握,并不是不要教学重点。有位教师在执教刘禹锡的《陋室铭》时,让学生对照文中的插图想像陋室的环境,并进行口头描述。这一拓展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们非常赞同。可是却脱离了作者的本意――陋室虽陋,但因“吾德馨”,才显得不陋,从而表达一种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尽管学生对陋室的环境描绘得非常优美,想像十分丰富,却偏离了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爱克曼说:“艺术要通过一种完整体向世界说话。”教科书中的一篇篇课文都是一个个生气充盈的有机体。短短的45分钟的课堂教学,只允许有一两个教学重点,不能追求面面俱到,课堂教学重点的把握要服从于教学的整体目标。课堂上不论采取哪种形式,开展何种活动,都必须立足于课文的教学重点,有利于课文的真正理解和把握,一切没有深度、没有意义的拓展都会偏离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甚至给学生以错误的导向。

  3.游离文意,脱离关键词语内涵

  语文教学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前提下,抓住关键词语进行理解、感悟、品评、感受。洪宗礼主编的《语文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童年趣事”单元,有贾平凹的《月迹》一文。有的教师在教学时,也能扣住“镜中看月”“院中望月”“杯中饮月”“河中寻月”“眼瞳见月”“沙滩议月”等主要语段,让学生去感受文中所描绘的童心――奇妙的想像、深切的感悟、敏锐的发现,体验作者奇特而美妙、纯真而快乐的童趣。但仔细探究,却忽略了文题――“月迹”这一关键词语的意义和作用。文中,作者借助竹帘、镜子、桂树、酒杯、葡萄叶、瓷花瓶、爷爷的锨刃、小河、孩子的眼睛、沙滩等事物,清晰地描绘出月亮移动的踪迹。“月迹”巧妙地反映出童年追寻“月迹”的过程,又真切地再现了孩子“盼望―惊喜―惬意―兴奋―惊奇―欢快―感悟”的心理历程;“月迹”是行文的线索,也是童趣的展示;“月迹”是灵心慧眼的天真稚嫩,更是美好纯真的渴望追求;还是奶奶“引导―鼓励―激发”孩子寻月的高明机智的思想轨迹,可以说没有奶奶这个形象,就没有孩童的寻月、议月,就没有孩童心灵的升华。这才是作者行文的本意。如果脱离“月迹”这一关键词语,恐怕更难体验出作者虚实相生,借助童趣所表达的美好愿望,很难体会作者所展现的“为共同拥有美好事物而满足的孩子可贵的心灵世界”。

  可见,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忽略了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推敲和感悟,教学过程中“美的享受”“情的熏陶”“事的启迪”就难以得到落实和展开。

  4.脱离学情,不合学生生活实际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老夫子就提出教育要“因材施教”,我想这里的“材”不仅指学生的个性差异,还应指“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生活阅历”。课堂教学实践中,如果不考虑学生生活阅历,进行机械模仿,怎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又如何谈得上“因材施教”呢?更不会达到训练的效果。韩军老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教科所举行的“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报告会”上执教了示范课《大堰河,我的保姆》,在学生阅读“在你搭好了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了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的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抚摸我。”之后,让学生再补写一个或几个“在……之后”,以加深对“大堰河”勤劳、坚毅形象的理解。有的教师在执教《周总理,你在哪里》一课时,模仿韩军老师执教《大堰河,我的保姆》的拓展形式,让学生在学习“我们对着高山喊……;我们对着大地喊……;我们对着森林喊……我们对着大海喊……”的基础上,补写一个:“我们对着……喊:‘……’。”教师的本意是想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拓展,寻求总理的生平事迹,理解总理为革命、为人民辛勤操劳、鞠躬尽瘁的光辉形象,这自然是好的。但“大堰河”是“我”的保姆,曾与“我”朝夕相处,“我”对她平日的辛劳十分熟悉且印象深刻,正如学生对自己的母亲平日的家务活非常了解一样,所以学生在仿写时有话可说,有感可发。而现今的初中生对周总理的生平事迹、杰出才能、伟大人格和周总理在人民心目中的分量知之甚少,甚至无丝毫的感知,训练的效果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如果把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经验比作“果肉”,训练的形式就是“果壳”,再漂亮的果壳也难以掩饰果肉的干瘪。

  课程改革事关教育事业的成长发展,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希望,课程改革的理念再先进,教材再科学,方向再明确,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师不加强学习、不潜心研究、不提高素质、不反躬自省,恐怕课程改革又会走入误区,更难达到预期的目的。

【教学拓展训练的误区】相关文章:

拓展训练的流程09-26

拓展训练对个人的意义09-19

沙滩拓展训练游戏09-05

小企业拓展训练11-03

拓展训练游戏大全04-01

团队拓展训练口号07-26

播音发声训练误区有哪些09-22

太极拳训练九大误区11-03

拓展训练报数游戏介绍08-05

学生参加拓展训练的好处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