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论文

时间:2022-05-06 17:36:31 对外汉语 我要投稿

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论文(精选6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相信写论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论文(精选6篇)

  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论文 篇1

  [摘要]

  在实施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受民族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文化方面的误解与冲突,为促进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做好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工作。本文简单阐述了跨文化意识的概念,分析了跨文化交际意识对于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对外汉语;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

  近些年来,伴随“汉语热”的盛行,越来越多人愿意学习汉语。2005年,我国在北京举行的首届世界汉语大会明确指出,对外汉语教学今后的发展战略将从国内转为国外,实现对外汉语教学的“请进来”到“走出去”,现海外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的主战场。实施对外汉语教学,其目的就在于培养外国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又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一、跨文化意识概述

  跨文化意识是基于文化意识而形成的概念,简单来说,文化意识即指对于文化思想体系的见解或整体认知,跨文化意识即指在面对与本民族文化或意识存在一定冲突的风俗习惯或现象特征时,能够对其产生充分认知,并适度包容和接受。在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过程当中,倘若人们缺乏了这种跨文化意识,其就会出现明显的语言交际障碍,或是因缺乏相应的文化环境而引起用语失误、理解失误等现象。

  二、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加强对外汉语教师对课堂的管理

  因文化的差异,国内课堂管理与国外课堂管理有着较大的差别,如美国课堂与中国课堂,因美国文化突出个性,强调个人主义,也鼓励个体的个性化发展,学生多关注自身需求,而极少考虑给他人带来的影响,因此,美国课堂上,更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管理;而中国讲究“以和为贵”,更照顾多数人的利益,因此,中国课堂上多注重兼顾整体。在这种情况下,若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就可能会引起课堂混乱,及对某些课堂活动的误解,也就无法很好地管理课堂。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们认识到文化间的差异,明白不同文化都需要理解和包容,有利和谐课堂地创造,也就便于教师对课堂的管理。

  (二)有助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

  实施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而为能保障对外汉语教学的顺利实施,首先就必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水平。外语教学是一种以跨文化平台为基础的语言交流,对于不同的学习群体,因文化差异的影响,其对于汉语言文化的理解也有所不同。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要传授汉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传播我国传统汉语言文化。若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学生就无法理解汉语言文化与外国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无法理解由于这种差异所引起的矛盾与冲突,更别提跨文化的交际能力。

  (三)有助于协调对外汉语教师的人际关系

  现我国对外汉语教学已逐步实现了自“请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对外汉语教师深入他国实施对外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汉语知识的责任,而且也肩负着传播我国民族文化的重任,基于此,对外汉语教师在国外的人际关系也非常重要。相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不会产生交际障碍,但不同文化、跨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则会因为文化的不同而产生误解和矛盾。为适应国外生活与工作,对外汉语教师就必须避免误解,化解矛盾,而这就需要教师也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工作,并不仅仅指对学生教,而且还包括对自身的学,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对外汉语教师也要注意提高自身跨文化交际意识,以更好地处理自身人际关系。

  (四)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中师生的文化交流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和交流的重要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而语言在其不断的发展与应用当中,会因文化的影响而发生一定变化。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世界各国的联系与沟通不断加强,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人们交往也愈发频繁,在这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因文化不同而产生冲突现象。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受文化差异的影响,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同时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存在一定困难,部分甚至还会产生文化歧视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影响了我国文化的传播。而跨文化交际意识地培养让学生认识到了这些矛盾与冲突产生的原因,也明白了不同文化现象出现的原因,这非常有利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包容,自然也能对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当中的很多特殊文化现象表示理解,在课堂教学当中,也能加强与教师的互动和交流。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一)加强对外汉语教师文化素质培养

  教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教师文化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对外汉语教学的对象是外国学生,其就相当于外国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犹如我国学生学习英语,因此,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教学技能,拥有丰富的汉语言文化知识,而且还要求教师拥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能在一定程度上感知外国的民族文化意识及语言习惯,既是作为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同时也是过渡两种不同民族文化的桥梁。因此,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首先就必须加强对对外汉语教师文化素质的培养。

  (二)营造交际语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境的营造对于语言的学习而言非常重要,俗话说“入乡随俗”,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人们更容易接受当地的民族文化,也能发觉并自觉纠正自身不良的语言习惯。因此,在实施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相应的交际语境,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加深学生对相应语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如在讲到中国的风俗习惯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事先准备好的风俗习惯的小短片,这样既可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也可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我国的风俗习惯。若有条件,还可直接带学生亲身感受相关风俗习惯的活动。如对于春节,可直接在春节期间带领学生感受我国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如贴春联、年三十吃饺子、放鞭炮等,一边体验还可一边为学生讲解其中的典故和其所包含的寓意。通过为学生营造交际语境,既加深了学生对我国传统风俗习惯的印象,同时加强了学生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包容,有利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水平的提高。

  (三)加强学生跨文化素养培养

  所谓意识决定行动,为有效克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障碍,保证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跨文化素养培养。具体地,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第一,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正确认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因其地域、发展历史、思维方式等不同而存在一定差异,对此,学生必须要能正确认识到这种差异,并对其表示理解与包容,每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学生可以不认同,但绝不能排斥。第二,重视特定语境下的表达方式。性别、年龄、所处的社会阶层等,都会影响人们的语言表达形式及表达状况,学生应重视分析语境,并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人进行交流。第三,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好奇心。人生来就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有着巨大的探究精神。在实施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利用此点来实现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鼓励学生在学习母语文化的过程当中,可有意识地与汉语言文化进行对比,以产生文化共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相应的语言思维习惯与文化行为。

  (四)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当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最终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效率。跨文化交际不仅体现在语言教学上,而且也体现在非语言教学方面,如姿势、身势等,且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也明显不同。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从各方面着手,实施对外汉语的教学。由于我国文化与外国文化差异较大,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学生往往会因不了解我国民族文化而无法理解某些汉语的真正涵义。此时,教师就有必要改善自身教学方式,依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汉语教学内容当中所包含的一些具我国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如在教“望子成龙”的成语时,可采取比较法,分别为学生分析西方语言与我国语言当中“龙”所代表不同含义。在西方语言环境当中,“龙”多表示邪恶,而在我国,“龙”有吉祥、高贵之意,两者在形象色彩上有着明显的差异,这样通过对比,学生就能很直观地认识到原来“望子成龙”是具积极含义的。另,语言是表现文化的一种载体,语言在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势必会与文化产生关联,基于此点,教师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还可采取关联文化教学的方法,将所要教授的文化现象与音乐、雕塑、绘画等进行结合,让学生们通过实际观察、欣赏、发表自身审美意见时能深刻地感受到不同语言环境对于同种艺术的不同认识,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又使得课堂更加丰富、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四、结语

  总而言之,受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及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影响,在实施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跨文化交际障碍,而要妥善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帮助学生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让其认识并包容汉语文化。对外汉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应正确认识到自身角色地位,不仅要做好教学工作,传授汉语知识,更要勇于承担一定的文化传播责任,以让外国人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我国文化。

  参考文献:

  [1]赵梅艳.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J].大众文艺,2016(10):220.

  [2]董一歌.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的意义[J].才智,2015(1):222.

  [3]李鹏.高校对外汉语教育中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J].中外企业家,2013(13):180,182.

  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论文 篇2

  一、中华才艺有助于中华文化传播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中华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有以柔克刚的太极拳,有行云流水般的书法,有形象生动的剪纸,还有各具特色的民族舞蹈和民族乐器等形式。这些中华才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智慧结晶。我国在国内外开设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一个汉语推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中华文化传播的过程。在汉语教学中开设中华才艺课,有助于汉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同时,了解中华文化,从而为中华文化的弘扬与传播起到一定作用。

  二.中华才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华才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华才艺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设置单一,形式简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华才艺课多局限于剪纸和书法、中国结、太极等课程。这主要是受到以下条件限制。课堂限制。太极拳虽然不需要工具,但是对教学场地要求较大,由于是班级教学,不适宜室内进行。而书法需要笔墨纸砚等工具,教学时也需要一定的场地书写。教师限制。中华才艺门类众多,内容庞杂,专门从事中华才艺相关课程的师资力量薄弱。在国内高校中,承担留学生中华才艺的课程教学的老师多是有某方面中华才艺特长的语言学、文化学的教师,这样就形成了教师会什么才艺就上什么课,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课。在国外,对外汉语教学的主力军是汉语志愿者,这些教师绝大多是在读本科生或研究生,在派出前,接受短期集中培训,基本掌握了一种或两种中华才艺,但是并不能很好的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流于形式。汉语教师在教授中华才艺多采取讲授法和视听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简明、生动的口头语言向学生系统讲述中华才艺的相关内容。视听法是通过视频、音像和图画来进行中华才艺教学。讲授法虽然可以使教师将知识系统连贯地传授给学生,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较多知识,但是中华才艺是一门技能课,学生仅仅听教师说不够的,要掌握一门中华才艺更需要学生亲身体验。视听法能够带给学生丰富多彩的视听效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要想真正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教师亲自教学指导。

  3.考核简单,流于形式。中华才艺的课程考核比较困难,对于学生的掌握程度难以量化。有些学校开设课程的目的主要是作为放松娱乐的手段。这些汉语学习者不能很好地掌握中华才艺的的技能,更难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这样也就达不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4.国内重视不够。我们在希望对外汉语教学中通过中华才艺传播中华文化,但是在国内的'高校中,中华才艺教学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中华才艺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但是国内高校中大多将其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可以学习,并且集中在少数专业中。课时少,教学内容简单,教学形式以讲授为主,实际操练机会少,在教学和考核中也是流于形式,这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内中华才艺教学的现状。所以,多数学生不能真正掌握中华才艺的技能。国内重视程度不够,高校学生对中华才艺知之甚少,这样的现状难以为我国在国际上推广中华才艺提供有力的保障。

  5.教材缺乏。综观国内,专门从事中华才艺的教师不多,所以真正实用的教材也就少之又少。

  三.中华才艺教学策略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对于有志于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生,在其本科阶段,加强中华才艺的教学比重,严格进行考核,确保学生真正精通一门或两门中华才艺。在汉语志愿者选拔过程中,优先选择具有某种中华才艺的候选人。

  2.编写和选择合适教材分别组织各类精通中华才艺的专家编写合适的教材。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学习阶段,将教材内容进行分类。对应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学生选择实用性强的教材。教学对象为低年级学生的应以趣味性为主,教学内容为高年级学生,应以技能性为主。以书法教学为例,低年级学生的教材应以书法欣赏为主,而高年级学生的教材则要加入技能训练的内容。

  3.加大国内重视程度,完善课程设置。随着汉语热的兴起,我国高校纷纷开设对外汉语教学专业,但是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其课程设置还不完善,很多高校并未开设中华才艺课或者只是作为选修课开设。学校应该完善课程设置,开设形式多样的中华才艺课,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对外汉语专业的学生或者来华留学生,学校可以结合地域特色开设课程,例如西北地区可以开设民歌类课程,而西南地区可以开设一些民族舞蹈类课程。

  4.举行各种形式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目前“汉语桥”中文比赛已成为各国大学生学习汉语、了解中国的重要平台,在中国与世界各国青年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其中就包括中华文化技能的比赛,优胜者还可以获得相应的来华留学奖学金等奖励。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也可以策划一些中华才艺技能比赛等活动,以此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中华才艺是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汉语国际推广和中华文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们必须对中华才艺在对外汉语中的重要性给予足够的重视,采取相应措施,使其为对外汉语教学服务。

  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论文 篇3

  论文摘要:

  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大背景下,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加强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是这一学科稳步发展的生命线和助推器。正如其他的教学工作,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是肩负者神圣使命的国家工程,影响其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以课外环境因素这个角度为切入点,来认识其对留学生汉语教学的各种影响,并借此来探寻相应的对策,以求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论文关键词:

  对外汉语教学,课外,环境,留学生

  一、引言

  近十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汉语热”也逐步升温,作为我们民族事业的汉语国际推广事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然而,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的。在当下,唯有高效地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质量才能使我们这项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跟其他教学工作一样,影响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笔者在此尝试从课外环境与教学的关系来做探讨,提出几点拙见,供同行考议。

  所谓课外环境,即课堂教学以外的条件和情况。相对于课堂上人为刻意营造的小环境而言,它是比较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了,这里的语言材料鲜活、实用等特点,是培养学生学习和锻炼交际能力的大好场所,因此,在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这一有利因素,适当地加以引导和强化,使他们学更好更快地习汉语。开外的环境主要包括:课外活动、社会实践以及其它有助于汉语学习的业余生活条件,如果以合适的方式将这些学生体验过的鲜活语言素材和他们的课堂学习内容相结合,定会有利于提高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这些因素对教学实践并非都是有利的,它也有弊端,因此,我们既要营造氛围环境,也要适应环境,还要充分利用这些课外环境、力争做到扬长避短。然而,在对外汉语研究中,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还有待进一步认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究竟哪些课外因素我们可以利用?如何利用?哪些又应该避免呢?下面,我们来分析认识。

  二、课外环境与对外汉语教学

  在课堂外,学生的活动环境是复杂多样的,对于我们探讨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若我们将这些学生的课外生活环境进行合理归类,在尊重和互助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引导工作,这是可能的,对辅助教学也是很有帮助的。加强这一环节的工作,可以让学生在课内和课外都能学习汉语,更能体味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快乐,这对快速掌握汉语将无疑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我们来看具体如何利用课外的环境因素,来帮助留学生更有效地学习汉语。

  (一)给留学生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校内活动环境,对他们学习汉语是十分有益的。在课外,很多学生会组织或参加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因此,我们可以以合适的方式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汉语学习、交流的活动平台,如:汉语角、汉语桥等。在这类活动中,最好能有教师或者汉语基础较好的中国学生辅助协调,促进大家积极参与交流和学习。老师主要是引导大家积极参与,对于一些突出问题做出相应地指导。在这其中,要注意营造宽松积极的氛围,鼓励大家不要怕犯错误,勇敢地交流,并肯定和鼓励进步者。对于那些不影响交际理解的语言问题,要抱以宽容的态度,不要过多地干涉,让学生在自然交际中自觉发现并纠正自己失误,这样才能更有效地纠错。

  在这类活动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之间竞争意识进行积极引导。比如:东方的日韩留学生与西方英美等国留学生在性格和思维上差异较大,各有优长,可以让善于积极表现的英美学生去鼓励和刺激那些不爱参与活动的学生,增进他们的汉语学习信心和动力,同时也能增进友谊,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像这样的活动,具有生活的真实素材,更有利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二)儿童学习语言时,一个好的语言环境是很重要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周围的语言交际环境对于他的语言面貌是有很大的影响的。留学生的韩语学习也是如此。在课外,很多外国留学生也会结交中国朋友,一起去旅游,购物、闲谈等,这样较自由灵活的汉语交际环境也是学习和提升汉语水平的好机会。在这过程中,如果利用周边良好汉语交际环境的方法适当、对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也会产生非常大的促进作用的。

  曾经有一个来北京学汉语的北美留学生,他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去转北京的大小胡同,体验真实的百姓语言生活,他很快就学到一口地道的北京话。这样的汉语学习体验方式体现了交际环境的必要,增进了学习的动力。当然,汉语学习不是都有北京这样的条件的,但这种课外交际环境可从中国朋友那里获得,可以结交一些性格开朗,普通话较好,善于交际的中国人,这会对他们的汉语学习生活带来很多帮助的,在这样的交流生活中,他们会知道自己需要学习生什么有用(如购物用语、打的用语等),差距在哪里(如量词误用、语气失误等),这对课堂教学也是正面的回应,让他们明白学以致用的重要性,更加有利于学习提高。除此之外,在这种环境中,也可以帮助他们培养运用汉语的语感,还可以学习到很多的交际技巧和文化知识,对于完善他们的口语交际技能是十分有帮助的。

  (三)营造一个良好的居室氛围,提供适宜的饮食安排,这对留学生的学习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的,留学生初来中国,肯定想念家乡,在饮食、气候、住宿条件等诸多方面都有些不适应的反应,甚至产生负面的心理负担。加之汉语可能与其本族语言甚为不同,也会产生对汉语学习焦虑感,我们可以从留学生的身心入手,在饮食生活及居室条件为他们的学习着想,尽量提供方便,使之能专心与学习。

  在留学生的住宿和饮食安排中,在尊重其民族习俗和特色之外,我们也可以增添一些适宜的中国元素与之搭配,让他们能在自己的生活小居室中就能感受到两种语言和文化的熏陶与交融,从中找到一些共鸣点和兴趣点,逐步适应汉语的学习生活,消除焦虑、思乡等负面因素的影响。在他们生活的居室环境和其他接触较多的环境中多予以人文关怀,如:来自同一国家的学生安排在一起,鼓励用自己喜欢的中国元素装饰寝室,适时组织寝室活动等。另外,在一些细小的环节,如中西方装饰品的选择,色泽的搭配等也是需要注意的,有了这些人文化的后勤工作,并做好思想引导工作,让他们在较舒适的环境中全心学习汉语

  (四)加强对留学生网络汉语学习的引导也是很有必要的。随着网络的普及应用,人们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工作和交流等已十分频繁,留学生的汉语学习生活也不例外,除了在课堂上有时利用多媒体网络每题进行教学之外,在他们的课余生活中也会用到网络这种现代工具,他们可以自己通过网络来了解新闻、时尚,或用它来了解中国文化和交朋友等。正因为网络世界资源丰富性,所以,如何做好这一领域的汉语学习指导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利用网络学习汉语现在也已经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开发更多更好的汉语络资源,华东师范大学专门建设网络汉语课程,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对于我们引导学生在课外利用网络学习汉语提供了很多有益的资源。汉语教师在教学之余业应做一些引导,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些网上学习汉语和了解汉文化的途径和技巧,甚至可以留一些这方面的课外作业。是当地引导他们建立一个网络学习交流的平台,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平台,积极向课外的网络拓展汉语学习空间,增加汉语学习的容量和途径。

  (五)在引导留学生利用课外环境学习汉语时,要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使之体会到因需求学,学以致用的快乐和益处,。将所学汉语知识最终转化为具体环境中的交际应用能力,,会用才是目标,灵活运用是最高最高目标。如:学习了汉字,可让学生到大街小巷去认识街名、店铺名字等,看是否有些写法不一样,不妨天天都可以作一点这方面的作业。此外,还可以鼓励他们听广播、看报刊,拓展学习汉语的渠道,在这些语言的实际运用中,遇到了问题,在学习中才会针对性地学习,并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遇到的语言问题,这样,便可以促使主动多渠道地学习,也能让他们养成勤问多查的语言学习好习惯。但也要注意一些不规范用语的纠正,特别是一些广告语中的用语用字,要尽可能避免这一负面影响的发生。这样才有好效果。

  三、结语

  我们在探索课外环境因素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效果影响时,一定要把握各个环节的尺度,意识到课外环境因素对汉语教学重要性后,还须知教学的各个环节是相互联系的,要处理好课内与课外两个环节的关系,使二者密切配合,才能更有效地为教学服务。因此,这些细心周到的工作都要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这些工作还有待于我们更进一步地探索认识,以助于我们的教学工作顺利高效地开展。

  正如前面所说,影响对外汉语教学质量提高的因素很多,笔者知识从头课外环境这一角度作了一点探索,笔者认为,我们在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时,要有学科系统全局观念,要从长远考虑,这样我们的事业才能永葆生机,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 吕必松:汉语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汪培光:语言和语言能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 赵金铭:对外汉语教学概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4 杨惠元:课堂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7;

  5 李 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6 周小兵:对外汉语教学入门[M]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7 李纯.对外汉语汉字教学模式研究现状分析[J]. 史教资料2008;

  8 吴小雪.关于对外汉字教学的几点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9.

  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论文 篇4

  游戏教学法因趣味性能够有效地调动课堂教学气氛,实施过程中有诸多不可控、不易控因素,使得许多教师又爱又恨。本文基于实践经验和大量研读,探讨总结汉语游戏教学中应遵守的基本原则和应注意的重要事项,以期为这一教学法发挥更大效用做探索。游戏教学法,顾名思义,采用游戏的表现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游戏教学法让学习者在学习中享受游戏的乐趣,是对枯燥、乏味学习形式和氛围的一种较好的调剂方式。任何一种语言的习得都需要反复地重复、大量模仿练习才能熟练地掌握。因此在语言的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势在必行,汉语教学亦不例外。

  一、在汉语课堂中游戏教学法的优势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对于其他语系的学习者来说较难习得,学习者容易出现畏难情绪,导致兴趣低下。游戏教学法可以通过活泼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同时改善语言学习中重复模仿练习的枯燥乏味感,令学习者情绪饱满。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学生怕出错的紧张和羞怯感将被活跃的游戏气氛消解,有利于学生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二、游戏教学法应恪守的原则

  (一)目标精确

  在开展游戏教学中,要时刻围绕教学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游戏设计环节凸显教学内容,将学习内容寓于游戏内容中,通过游戏的方式将教学重难点呈现给学生,即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一切教学游戏的最终目的都是帮助学生了解、掌握、巩固语言知识和技能。

  (二)内容合理

  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编不同的游戏。例如不同的语言要素学习适用的游戏形式不一样,有适合练习发音的游戏,有适合词汇组合的游戏,有适合语法搭配的游戏,还有适合语篇运用的游戏,不同的语言要素应选择最佳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不同的语言技能也有各自适宜的练习游戏,有适合提高分辨力的听力游戏,有适合得体表达意愿的口语游戏,需要教师静心准备,挑选合适恰当的形式进行相应的学习和练习。

  (三)形式恰当

  要根据教学对象的情况采编形式恰当的游戏,即游戏教学应符合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学习能力和思维水平。如学习者的年龄不同,所适用的教学游戏不同,低幼阶段可以使用儿歌,而成人班采用合作参与型的游戏方式更为恰当贴切。又如对于零基础的初学者,游戏应多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游戏规则也不宜过于复杂;而对于中高阶段的学习者来说,较为正式的场景模拟和任务型游戏才能使他们调动知识储备,充满热情地参与其中,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游戏教学法应注意的事项

  (一)游戏要讲解清晰

  在开展游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将游戏步骤和游戏规则讲解清晰,可适当征求参与者的意见,如竞赛性游戏的奖惩措施,以保证游戏参与者充分了解和接受游戏的流程和规则,排除学生因不清楚游戏步骤无法进行,确保课堂教学流畅顺利地进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使用频率适中

  虽然游戏教学法有许多好处,而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自编也可以借鉴不同的教学游戏,但是不能因此过多地依赖游戏教学法,非游戏不教学。事实上,游戏教学法在成人教学中只需适当地插入一二便可起到调节课堂气氛和节奏的效果,无需过多使用;在汉语课堂上,应穿插不同的教学法,不能唯某一种教学法是瞻。

  (三)及时交流总结

  在开展游戏教学的课堂上,临近课堂结束时,教师需及时地对本堂课的教学重难点进行强调提炼,带领学生将游戏中运用、体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因为在游戏教学中极易出现游戏结束后,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点仍停留在游戏趣味性余温中,没有及时地落脚到游戏知识点上,未防止此种现象发生,需要教师将学生兴奋点拎回到教学内容上,巩固教学效果。

  四、结语

  本文基于笔者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探讨,浅略分析对外汉语课堂上的游戏教学法,重点讨论了游戏教学法应恪守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希望为减少游戏教学法实施中出现的弊端献出一己之力。

  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论文 篇5

  1.“汉语拼音”教材的的编排及特点

  “汉语拼音”共安排15课,分5个单元。

  “汉语拼音”每课一般包括5个部分:(1)字母和配合字母教学的情境图、表音表形图;(2)汉语拼音书写教材;(3)音节拼读练习;(4)拼音词和与之相配的插图;(5)有关的拼音词、拼音句练习。

  ⑴“汉语拼音”教学的目标定位

  帮助学生识字、学习普通话。

  本册的阶段目标为: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⑵目标定位解决了“汉语拼音”教学难的问题

  小学生一入学,就要学习抽象的完全陌生的也是枯燥乏味“汉语拼音”,困难是不小的。教材根据“标准”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调整了汉语拼音教学的要求,不再提帮助阅读,也不再提直呼音节。将汉语拼音的教学定位在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上。这就大大降低了汉语拼音教学的难度,易于“标准”目标的落实。

  ⑶借助“情境”和“语境”来学习声母、韵母

  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是一个从言语实践中来,又回到言语实践中去的过程,是一个将已有的生活经验与学习对象建立起新的联系的过程。

  对于刚刚入学的儿童来说,虽然a、o、e等字母他们基本未见过,但用这些字母标识的语音在儿童口语中是经常出现的。只要我们在教学时善于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和生活经验,就可以化难为易,大大提高汉语拼音学习的效率。基于这样的考虑,本册教材汉语拼音部分专门创设了“情境图”和“语境歌”。即将同一组字母纳入一幅精心构思绘制的“情境图”中,并配上琅琅上口的相应的“语境歌”。

  例如b、p、m、f一课的“情境图”是:大家爬上山坡(po)去看大佛(fo)。这时一个小朋友想要上前摸(mo)大佛,爸爸告诉他:“你听,大喇叭里正广播(b。):大佛是文物,大家要爱护!”与之相配的“语境歌”是:爸爸带我爬山坡(p),爬上山坡看大佛(f)。大喇叭里正广播(b),爱护大佛不要摸(m)”。这样把字母放在一个小故事中进行教学,再配上合辙押韵、琅琅上口的语境歌,就能化难为易,寓学于玩,既增加了学习的情趣,又渗透了文化素质的教育。

  ⑷呈现方式富有童趣

  “汉语拼音”在呈现方式上,特别注意一年级儿童的心理特征,充满童趣。如j、q、x跟?相拼省略?上两点这一拼写规则,教材就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故事形式来呈现的:小熊“愚愚”跟j、q、x是好朋友,“愚愚”在路上遇到了j、q、x,就很有礼貌地先摘掉太阳镜(即去掉?上的两点),再跟好朋友握手。这样做将抽象化为形象,低年级学生学起来就会感兴趣了。

  ⑸在学习程序上,采取了拼音、识字“双线并进”的编排方法

  双线并进”就是将拼音、识字交叉起来安排。这样编排,意在让学生学会并掌握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识字和借助拼音识字的两种方法,尽量做到先认字,多认字。同时通过拼读字音又巩固了拼音,从而收到拼识相互促进的协同效应。学生在开始时认识了这些部首字,为他们今后进一步识字、查字典打下了基础。这样安排,也满足了小学生(包括学生家长)渴望学习汉字的心理。

  2.“汉语拼音”的教学策略

  ⑴正确使用“情境图”与“语境歌”

  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来教学,特别要注意用好“情境图”和“语境歌”。教学时用“情境图”引出声母、韵母就可以了;“语境歌”是用来巩固“声母、韵母”认读成果的,注意把握好它们的使用时机。值得提醒的是,在使用“情境图”、“语境歌”时,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是只强调“情境图”、“语境歌”的一般功能(如观察、思维、表达等),却忽略了汉语拼音教学的根本目标。不要在指导学生观察、说“情境图”上花过多时间,这样,很容易变成“看图说话”课;二是只看到“情境图”、“语境歌”与声母、韵母的表层联系,而忽略了它们上述的深层意义和根本价值。

  ⑵要在教学生准确拼读音节上下功夫

  教“汉语拼音”要在帮学生读准音节上多花一些功夫。学生拼读音节时也要借助他们的口语经验,从言语实践中来,再回到言语实践中去。要让学生掌握拼读音节的要领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如:“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猛一碰”;“三拼法”的要领“声轻、介快、韵母重,三音相连猛一碰”。拼读十几个之后,自然就会成为学生熟练的顺口溜,成为歌诀式的拼读。当然,万事开头难,一开始教师可以领读,后面的就可以让儿童顺口“溜”下去了。拼读时还要注意让学生养成读轻、读短的良好习惯。

  另外,“音节数调法”、“音节定调法”、“韵母定调法”这三种拼读方法,仍是常用的方法,一般来讲,初学时适宜采用“音节数调法”,然后再逐步使用“音节定调法”与“韵母定调法”。

  ⑶要努力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刚入学的学生好动,形象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应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教学要力求生动活泼,应该多采用歌谣、游戏、活动等方式。如教学声母b、p、m、f,可先教学生念声母歌诀:水上冲浪bbb,小猴推车ppp,兔采蘑菇mmm,手拄拐棍fff。读几遍后,可让学生“击节而歌”。练习拼读音节,则可采用“摘苹果”等方式。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录音、录像、多媒体等手段。这样,就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效果也就会好。

  ⑷“汉语拼音”教学的基本步骤

  一课一般分两个课时教完。第一课时重点是认读声母;第二课时重点是学会拼读。

  第一课时的基本步骤:

  ①利用“情境图”引出字母。

  ②认读字母。

  ③利用“表音表形图”加强对字母的记忆。

  ④利用“语境歌”巩固字母的认读成果。

  ⑤通过描红仿影学写字母。

  第二课时的基本步骤:

  ①复习字母的认读。

  ②利用课文的插图让学生把握拼读方法。

  ③运用拼读方法进行拼读练习。

  ④描、抄音节练习。

  3.汉语拼音教学的注意点

  ⑴不要把“情境图”当作“看图说话”来教

  情境图”是教师教学时引出字母,导出正确读音的一种凭借,这样不仅方便教学,还能使学生知道,汉语拼音的字母(也包括音节)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存在于我们日常的语言之中。我们可以通过“情境图”激活儿童的生活经验,并借助儿童已有的口语经验来学拼音;“情境图”不是“看图说话”教材,没有必要用它来进行说话训练。如果利用“情境图”大做“说话训练”的文章,那就与教材的编写意图相去甚远,且得不偿失。

  ⑵要正确使用“语境歌”

  “语境歌”是让学生用来巩固字母的认读成果的,使用的时机一定要把握好。有些老师在一开始学生还没有认读字母的时候就“唱”上了,这样就没有真正发挥“语境歌”的最佳效用,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

  ⑶要把握好拼音抄写的量

  有些老师教“汉语拼音”时,让学生花费了较多的时间来抄写,我们认为这没有必要。“汉语拼音”是个工具,是根拐杖,它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帮助“认、读”。因此,我们应该在读准上多下功夫,至于写要适当,不要片面追求书写的漂亮、入体,做到“正确书写”就可以了。

  ⑷关于“汉语拼音”教材编写方面的一些说明

  有的老师觉得少数“情境图”、“表音表形图”有些“牵强”,如第4课dtnl的“情境图”有些看不懂,觉得l跟孙悟空连不上。这种想法也不奇怪。其实,无论是“情境图”,还是“表音表形图”,都是人为创设出来的,是编者根据相似性的原理,将汉语拼音与事物之间建立起联系。目的是让抽象的“汉语拼音”形象化,具体化,同时增加它的人文性。这样便教利学,可以让儿童学得更好、更快。如果我们在看“图”时整体地看,联系地看,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就说第四课吧,这图说的是:孙悟空打败了哪吒,乐得笑哈哈。这个“乐”的声母正好是l。

  有的老师觉得,“汉语拼音”的拼读练习少了。其实,原“苏教版”教材的每一课都是有音节的拼读练习的。在编写“国标本”时删除了那140多个音节。这样做有这几个原因:一是为了教材更加符合“课标”精神,减轻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负担;二是小学生学习“汉语拼音”并不是一次完成的,他们在“识字”、“阅读”、“单元练习”等学习中还会不断地运用、实践、强化。事实证明:经过本册课本的学习,学生的“汉语拼音”一般都掌握得很好.

  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论文 篇6

  【摘要】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交流的手段。各种语言都有其独特性:语音、语法、文字等不同。我们理解一个句子,不仅要懂得每一个词的构成及其所表示的意义,还要了解词与词之间发生的关系,了解它们是如何组合成一个表达完整意义的句子。此外,句子与句子如何组成语段,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语法讲的就是语言的构词、造句以及连句成段的规则。它包括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词组成词组、词或词组组成句子、句子与句子组成语段的规则等。

  【关键词】交流;语法规则;理论性;实用基础;语义

  一、语言学语法和教学语法

  语言学语法和教学语法是有区别的。语言学语法是将语言作为一种规则的体系来进行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以明晰语言本身的结构规则,偏重于理论性;而教学语法是将语言作为一种运用的工具来进行传授的,目的是应用,使学习者能够正确运用语法规则进行表达,偏重于实用性。明确语言学语法和教学语法的区别和联系,对于语言教学者,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教师既要注意不断吸收语言学语法研究的成果,因为这是语法教学的基础,又要在教学中考虑到语法的实用性,有选择地进行教学。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汉语语法分析的基本单位共有四级,即语素、词、词组、句子。如果从语法教学培养学生组词造句、连句成段能力的基本目标出发,语法分析单位还应包括语段。

  (一)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它是意义上不能再分析的最小语法单位。尽管语素具有它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和它起语法作用的意义,但在我们教学过程中不必刻意停留在这个环节上。

  (二)词

  比语素高一级的语法单位是词,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所谓“最小的”,就是说词的意义是整体融合的,不能任意扩展,当中不能插入别的成分。如:“马路”不是“马的路”,“打算”不是“打和算”等。

  (三)词组

  词组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结构方式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如:“学习语法”“看得清楚”“世界地图”“非常高兴”“对人很热情”“给他打电话”等都是词组。

  (四)句子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表达一个相对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句子与词组的主要区别在于句子前后有较为明显的停顿,并带有特定的语调。由于汉语缺乏语法上的形态标志,语素、词、词组和句子之间的界限并不总是绝对分明的,有时会出现中间状态现象,往往还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五)语段

  语段是指在言语表达中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贯穿,在结构上相互关联而意义上密切联系的一组句子组成的或大或小段落的语言片段,又称句组或句群。按表达功能分类可分为叙述语段、议论语段、说明语段、描写语段、问答语段、疑问语段。

  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法教学

  对于外国人来说,首先,是要解决理解和表达的问题,即先要能说、能写、听得懂、看得懂,然后才能谈提高的问题。因此,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语法,要更加注意语法重点的选择以及语法点编排的顺序,要先让学生学习最急需、最实用的语法,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教学中介绍语法知识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言语现象和运用相关的规则去完成语言交际任务,而不在于掌握语法知识本身。

  由此可见,对外汉语教学不应减弱语法教学,应减掉的是纯理性的、脱离实际需要的内容,对于能够有效指导学习和应用汉语的教学语法则应加强。总体上说,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总体目标是要培养外国学生用汉语组词、造句、连句成篇的汉语表达能力。如果分解开来,就是要围绕汉语句法的限制性、语义的正确性和语用的选择性这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汉语本体方面,即汉语中哪些语法项目或语法点是必须而且最需要教给学生的;二是汉语(目的语)与学生的母语在语法上的异同。(汉语与外语的比较);三是汉语语法系统内部相关语法项目的比较。

  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

  (1)实用性。实用第一,以培养学生汉语交际能力为目的,满足语言交际的需要,不拘泥于理论语法的理论性和系统性。

  (2)针对性。突出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特点和难点,注重形式与意义结合,考虑篇章和语用因素。同时,应根据教学对象、学习目的、学习阶段的不同,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实施语法教学。

  (3)规范性。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规范,所列举的语法现象及对语法规则的陈述必须简明规范;同时,考虑句法的灵活性,将语法的强制性规则与非强制性规则、一般规则与特殊规则区分开来。

  (4)科学性。注重语法项目的选择、切分和习得顺序的编排,应用统计和实验的研究方法,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较充分的科学依据。

  (5)教学性。一方面,理论上不要求语法体系上的一致性,而是以说明其用途为主,即细化语法规则和使用条件,注重描写基础上的解释等,因而具有综合性;另一方面,在教学中要将语法大纲或体系加以切分,化整为零,再根据教学规律和需要重新篇排。

  参考文献

  [1]赵永新.汉外对比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1994(02).

  [2]丁金国.对比语言学及其应用[J].河北大学学报,1981(02).

【对外汉语教学如何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论文(精选6篇)】相关文章:

对外汉语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论文07-30

对外汉语教学与学生语言交际能力的训练论文07-31

如何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09-08

美术类考生考前如何培养设计创新意识10-04

对外汉语教学如何解释语法点08-27

浅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论文07-31

如何练好交际口才09-12

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解释语法点08-25

对外汉语教学如何运用情景教学法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