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3-07-08 09:25:06 弟子规读后感 我要投稿

(荐)弟子规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荐)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1

  诚信,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还记得春秋末期鲁国的儒学家曾参吗?还记得他为了遵守诺言将自己家中的猪杀掉的故事吗?他当时对妻子说过一句话:“孩子是不能欺骗的,他不懂事,还没有辨别能力,首先接触到的是父母,所以什么都跟父母学,你现在哄骗他,等于是在潜移默化的教他学会欺骗。”这不正是弟子规中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吗?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家人都骗,那么,他肯定也不会像华歆一样对待生人了吧?所以肯定是一个不可交往的人,是一个没有诚信,对社会起不到良好的作用的人。

  除了诚信,我们还要懂得“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要悉心听取他人的意见,而不要一说你不好就翻脸,所谓“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就是这个意思吧。

  其次还有“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我们明白:“看见别人的优点,就要努力去学习,看见见别人的缺点,就要先看看自己有没有同样的缺点,然后想办法去改正。就连儒家的创始人孔子不也说过吗:“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吗?

  学习《弟子规》的过程,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思想升华的过程,这将对一个人的成长带来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生活才会变得更加踏实和美好,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

弟子规读后感2

  《弟子规》这本书就像国学经典这众多繁星中最亮的一颗,照亮心灵,使我感触颇深。

  这本书对我感触最深的是孝亲、诚实守信这两部分。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啊,父母生我们养我们,每天早出晚归地为我们奔波,我们应该感谢他们。当父母回到家还在做家务、劳动时,他们叫你帮忙做一下,我们要立刻行动帮忙,不能拖拖拉拉。有一次我在看书,看着看着,妈妈忽然在厨房喊我去洗菜,我十分不情愿,心想:为什么叫我去,不叫姐姐去洗。妈妈又提高声音叫了我一遍,我这才慢慢地离开书本,慢慢地走过去。妈妈生气极了,脸色苍白:“你怎么拖拖拉拉的,我叫你做一下事情都不情愿!”事后我想了想,觉得自己错了,妈妈那么辛苦,叫自己帮一下忙都不愿意。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诚实守信在生活中非常重要。你向别人借东西,借钱,要及时还给人家;对待别人要坦诚相待,说实话;聚在一起要准时到达,不要让别人等你很久。这些都是诚实守信的'基本要点,如果做到了,你与别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和谐,别人也会信任你;如果你不守信用、不诚实,别人就不会再信任你,寻求帮助是也不会再有人帮你。只要人人都诚信,那人与人就会更加和谐,生活更加美好。

  《弟子规》的句子虽短,但句句都是精华,都是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的问题,我们要用上面的句子来规范自己。弟子规所讲述的每一个道理,都给我带来了启示。“孝、悌、谨、信、爱、仁”就是每个人应拥有的,我一定要努力去爱做学习孔圣人对我们的教育与引导!

  《弟子规》,这就是学生的传统,学生的文明,魅力无穷!

弟子规读后感3

  在我们三年级的书单里,我们有一本名为《传统蒙学读本》的书,它主要收集了《弟子规》、《三字经》、《神童诗》等经典。它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厚重、温润和美好。特别是我们上个学期学的《弟子规》,更让我学到了很多传统的礼仪。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圣人教我们首先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要谨言慎行、讲求信用。通过学习,我对其中如何孝敬父母的行为有了很多的认识。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呼唤,应及时应答,不要拖延迟缓;父母交代的事情,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想到我自己,平时遇到长辈安排给我比较喜欢的事情时,我会答应的很快,然后很快的完成,但是如果碰到我不是很喜欢的事情,我就要拖拖拉拉,不及时完成长辈的安排。特别是早上起床时,都要妈妈叫我好多次,我才肯起床。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冬天寒冷时提前为父母温暖被窝,夏天酷热时提前帮父母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后,先探望父母,向父母请安;晚上伺候父母就寝后,才能入睡。想到古人对父母要这么照顾,我感到很惭愧。我虽然偶尔会给妈妈暖被窝,但是实在做的太少了,平日生活中,都是长辈照顾我比较多。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父母亲生病时,要替父母先尝药的`冷热和安全;要昼夜服侍,一时不离开父母床前。我小时经常感冒发烧,那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围着我转,喂我吃药的,喂我吃饭的,给我量温度的……日夜守护着我。轮到他们感冒时,他们都是自己照顾自己,都说:没问题的,我一会儿就好了。

  我以后要认真学习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做一个孝敬长辈、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4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以后,我就爱上了它。因为它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孟母断机教子”这个故事里的孟母告诉我们做人做事不能半途而废,读书就像织布一样要脚踏实地才能做得好,随意逃学就像剪断一块布一样前功尽弃。“惜时”故事里的董遇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时间就像金钱,时间就是生命,要抓紧一切的时间努力学习,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我们要在读书的年龄努力读书,发愤图强。“信守诺言”里的赵柔告诉我们不能因为有利可图就抛弃信用。

  孝顺、诚实守信、珍惜时间等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父母生我养我,为我们的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因此我们长大后也要孝顺他们。“你培我长大,我伴你变老”爱是永恒不变的。父母年老时,我要多多陪伴在他们身边,让他们有幸福的晚年生活。

  有一次我借了同学的一本书回家看,并约定好星期日归还。周日到了,但是那天却下大雨,雨不停地下,我心里可着急了,生怕还不了书给同学。妈妈看见我坐立不安的样子就问:“怎么了?”我把借书的事情告诉了妈妈,妈妈说:“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答应了别人的事情就要尽力去完成。”听了妈妈的话,我拿起书和雨伞往同学家跑去,最后书按时还给了同学。回到家妈妈虽然看见我衣服裤子湿了,但是却表扬了我,我心里很开心。

  这本书还有很多有意的'内容吸引我不停地阅读和反思。里面的许多故事都让我记忆深刻。以后我要以这本书作为我做人做事的准则,不断地鞭策自己,努力成为长大后对国家和社会有奉献的人。

弟子规读后感5

  从小受到爸爸读书的影响,我一直对中国的古籍比较感兴趣。记得刚上幼儿园那会儿,父母经常会给我买一些带有卡通图片或者漫画的古代诗歌、三字经之类的,在那么多的书中,我对《弟子规》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这也是我最爱额书。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许多追崇西洋文化的华人常以不屑的态度去看待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这些传统文化已经过时了。然而,他们的想法是极其肤浅的。相反,中国传统文化不但不过时,还能使我们变成更加完美的人。身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爱惜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弟子规》。

  小时候,爸爸妈妈每天都给我读一遍《弟子规》,并细细解释其中含义。“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虽然当时有一些迷惑,但随着年龄增长,我也渐渐地领悟其中的道理。《弟子规》指的`是做一个好学生好子女应有的标准。“孝”时孝顺。“悌”时兄弟间彼此诚心相爱的意思。从父母那儿学到的传统儒家的道理,如待人以礼,孝敬长辈,为人真诚等,让我一辈子受用不尽!

  西方文化固然是好,可是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其他任何国家的文化都不可比拟的。我很庆幸自己生在了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里,也很庆幸有那么多的先贤留下无数精华,教导指引我们。

弟子规读后感6

  国学如潮,向着我们澎湃而来,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冲洗着我们的心灵。读《弟子规》,我进一步得到了优秀传统美德的熏陶。从接受启蒙的孩提到现在热血沸腾的青年,一路的成长,我们都离不开国学思想的摆渡。《弟子规》,读它千遍万遍也不倦。

  《弟子规》是以孔子言论为核心的思想启蒙教材,中国作为传统的礼仪之邦,通过它所蕴含的优秀传统道德伦理来规范举止言行,激发引导人性向善发展是在这个多元化的全新社会的必要。

  万事孝为先,这正是中国传统美德的精髓:董永卖身葬父,木兰为父从军,黄庭坚涤亲溺器···历史的长河淘不尽英雄的故事,岁月的长风吹不老倾城的容颜。诚实守信乃立足社会之本,谨慎与否决定事业成败,可见“谨信”是何等重要。“泛爱众”直教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亲仁学文实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不是才需要,如是因现在残酷的竞争环境而凸显。要想站立潮头唱大风就必须德才兼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字一句都教我们如何为人处世。

  大学时期是人生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得到国学思想的熏陶,实是让自己的思想觉悟得到升华,这其实是现实形势的需要。读《弟子规》,我更深一层了解了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学会了如何为人处事,读它,我受益匪浅!

弟子规读后感7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 ——《弟子规》

  我从中读到了无论说话,还是办事,都应实事求是。

  下面介绍一个实事求是的典故。

  刘德是汉景帝刘启的十四个儿子中的一个。封在河间(今河北河间县一带)为河间王,死后谥献,所以称“河间献王”。他一生酷爱藏书,曾从民间收集了很多先秦时期的旧书,并且整理得整整齐齐。他脚踏实地,刻苦钻研,使很多读书人深为赞叹,都愿意和他一起进行研究。刘德收藏古籍,有不少是出了高价收买来的,因为自从秦始皇焚书后,古文书籍比较少见。他不仅收藏古旧书,而且进行认真地研究整理。因此,东汉史学家班固在编撰《汉书》时,替刘德立了“传”,并在“传”的开头对刘德的'好学精神作了高度评价,赞扬刘德“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意思是说,刘德爱好古代文化,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十分认真,总是在掌握充分的事实根据以后,才从中求得正确可靠的结论来。

  现在,人们运用这个成语,一般是指从实际情况出发,找出事物的内部联系,探求事物发展的规律性。也有指说话、办事符合实际情况,既不夸大,也不缩小。

  我们老师在说话、办事时也应该实事求是。在学习时,我们有不懂的就要不耻下问,孔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和学生交往时,说一就是一,不能出言而又反悔。在与别人打交道时,不浮夸,不说谎。这样别人才会喜欢你,敬重你。

弟子规读后感8

  在听完钱先生对《弟子规》的解读之后,我很感慨,在高强度、高压力的今天,有人为生计奔波,有人为了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拼搏,但大多数家长讨论的往往是孩子的学习、孩子的出息,很多是会与经济连在一起。看了钱文忠的解读《弟子规》颇为感慨,我们好像忘了本,我们太世俗,我们原来应该这样,我们是倒退了,这本书让我们净化了心灵,我们还能接受,但我们的孩子接受好像不能完全做到,但我们需要这样做。

  本书提到了“孝”,孝的结构是“上老下子”,意思是强调血缘延续的重要性。每个人,不管你寿命多长,都只不过是人类生命长河中的一个极其渺小的环节,今天的`长辈是昨天的小辈,今天的小辈就是将来的长辈。小辈不孝敬长辈,你又怎么能够指望当你成为长辈以后,你的小辈会孝顺你呢?这话是对的,孩子其实是看父母怎么做会潜移默化受影响的。

  我是很孝顺的,所以很能接受,每天和父母通电话是必不可少的功课,平时报喜不报忧,会专程带父母去玩,扫除父母的一切后顾之忧。自己和父母相处的时光告诉我,其实真正的孝顺是要真正懂得他们需要什么,其实多陪伴父母说话,告诉他们你的快乐,比给他们金钱更有价值。一家人都受到我的影响,知道对老人要哄着的,孩子也会尊重你好多。

  其实,很希望我们的教材也能处处透出这些做人的道理的,社会需要净化,需要一片温馨。

弟子规读后感9

  近一段时间,我和朋友们一起读《弟子规简说》,明白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学习《弟子规》我感触最大的是“入则孝”中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一段。短短十八个字却详细的告诉我们为人子女应该关心自己的父母的冷暖,不论早上,晚上都应该探望一下父母,离家,回家都应该告诉父母一声,免得让父母担心。

  读了几句,我明白了我国历来把“孝”列在做人准则首位的道理。孝顺长辈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在寒冷的冬天,我妈妈带我骑车画画,北风呼呼地吹,妈妈给我戴上了一顶帽子,一副手套,穿上一件棉外套,暖和极了。我舒服地坐在妈妈背上。突然,我发现,在我“舒服”的时候,是妈妈在前面给我遮挡寒风,她没有手套,顶着寒风努力地骑着。我心中很感动。妈妈几乎将自己的.一切精力地都放在我的身上,几乎将所有的爱都给与了我。我只是享受着父母的关爱和无私的奉献,习以为常,不知回报。

  作为子女的我们应该为父母做一些你能做的事情。只要你尽全力去做,父母都会开心的!出门和回家的时候和父母打招呼,为父母端茶递水,关心父母的身体。养育之恩无以回报,我们能做的就是心怀孝顺,在日常生活中报以一声问候,一份关心,一句祝福。

弟子规读后感10

  读着朗朗上口的《弟子规》,一遍遍聆听先贤的教诲,心中的那盏明灯被渐渐点亮,那种有所依托的感觉让我觉得充实无比。弟子规,

  “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入则孝,出则悌”告诉我们友爱兄弟,孝敬长辈,“孝”字也就从此铭刻于我们心间,使我们在关心长辈的同时也学会了尊重他人。“谨而信”为我们谱写着一支思想升华的歌,良好的生活习惯也伴随着我们进入更高的阶梯。“泛爱众,而亲仁”的做人守则成为人生起步的扉页,也是一个转折点。更是那“有余力,则学文”的学习手册带领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走出迷津。

  上千个春秋,一代又一代的学童在不停的翻着这本书,实践着这本书中的真理。《弟子规》就是这么一本好书。无论是牙牙学语的孩子,还是儿童,少年,甚至壮年,老年都耳熟能详,熟读成诵。《弟子规》虽已成为历史的篇章,但却见证着华夏儿女成长的脚印。

  《弟子规》熏陶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文明上,礼节中又跨出了一大步。的.确如此,《弟子规》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它至真,至纯;《弟子规》是引领孩子步入规范殿堂的老师,它至善,至美!《弟子规》让我懂得了孝敬父母,让我懂得如何做人,也让我懂得了言而守信。如果说《弟子规》是一本好书,我便是读书人;如果说《弟子规》是一条河流,我便是鱼儿;如果说《弟子规》是一片蓝天,我便是翱翔的雏鹰;如果说《弟子规》……

  经典用不会磨灭,就如《弟子规》为我点燃的明灯永不会熄灭一般。让《弟子规》永恒,让经典永恒,让爱永恒!

弟子规读后感11

  晚上,伴着习习凉风,我翻开了《弟子规》,映入眼帘的是“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这样一句话。细看底下的注释,我看到了这句话的意思: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猛然间我想了“君子忧道不忧贫”这句古话。

  躺在床上,思绪随着凉风飞呀飞,飞到了西晋这个时期,我看到了年轻时的阮咸。虽然他家里并不富裕,吃的穿的也很平常。可是他在有钱人面前却泰然自若,一点也不自卑。六月六日这一天,每一个都把自我的衣服拿到太阳下头晒。阮咸也不例外,他根据当时的风俗,也把自我的衣服晾起来,路上看见阮咸晾晒自我的旧衣服,都来观看。但阮咸一点也不在意,他认为:富贵不是能够夸耀的资本,贫寒也不是耻辱,人活着是否有尊严关键在于他的德行和学识。

  思绪不再飘飞,回到了此刻的生活。我看到了在一个幼儿园门口,一个小女孩竟然对他的同伴说送自我上学的父亲是她们家的司机!可笑可悲的背后是深深地思考:我们的社会怎样啦我们的孩子怎样啦讲究物质的奢糜与攀比竟让纯真的孩童至此!试想一下,假如都以此刻的这个趋势发展下去,那么10年后,20年后,甚至100年后的.今日,我们的子孙后代将变成怎样样的人呢到时候吃穿的攀比又将如何呢无数的问号在我脑海中回荡,久久不能散去……

  多亏了这本《弟子规》,他提醒了我们,他唤醒了我们,他告诉了我们做人的道理,告诉了我们将怎样做好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

弟子规读后感12

  我很喜欢读书但是《弟子规》是我的最爱,学习了《弟子规》让我受益匪浅。

  《弟子规》是显圣镜,可以显现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有德行。《弟子规》同时也是照妖镜,对照一下看你是否做到《弟子规》哪些,假如没有做到那就“有则改,无加警”。“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人指路”,谁是名人?我们的老祖宗呀也就是古圣先贤,《弟子规》就是古圣先贤用简简单单的1080个字描绘出人生中的131件事情,每件事情都意味着一个人生的'哲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按照《弟子规》所说的来做人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是幸福快乐的。

  《弟子规》教诲我们,真正幸福的源泉在于时时刻刻以一种恭敬的心,以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他人要有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心境,要有舍得的精神,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弟子规》是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它至真,至纯;《弟子规》是引领孩子步入规范殿堂的老师,它至善,至美!《弟子规》让我懂得了孝敬父母,让我懂得如何做人,也让我懂得了言而守信。如果说《弟子规》是一本好书,我便是读书人;如果说《弟子规》是一条河流,我便是鱼儿;如果说《弟子规》是一片蓝天,我便是翱翔的雏鹰;《弟子规》熏陶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在文明上,礼节中又跨出了一大步。

  《弟子规》说“凡是人,皆须爱。”有感恩的心,才会有爱人的心。知恩才能报恩“,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那么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生活在感恩和爱的世界里,就能时时品尝幸福的感觉。

  蔡礼旭老师说,有爱的地方就有家,有感恩的地方就有家。把爱和感恩带到哪里,哪里就是家。学会爱学会感恩和谐就在你我身边,愿我们用《弟子规》携手共同营建一个和谐幸福的家。

弟子规读后感13

  开学初,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一本经典书籍--《弟子规》。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具体列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

  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此书堪称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生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句话是我感触最深的一点,它充分体现出了做人要讲信用,

  说谎话骗人胡言乱语是不可取的。这不禁使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的一件事: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曾经对电脑游

  戏十分着迷,只要一碰到鼠标,我就完全沉浸在电脑游戏的世界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周围的一切,与妈

  妈约定的结束游戏的时间一拖再拖,为此,妈妈大发雷霆,我才不得已关掉了电脑。如今,我学习了《弟子

  规》,想想先人们的教诲,反省我的行为,我感到非常的汗颜,做人是应该讲究信用的,信用是一个人的做

  人之本,如果一个连信用都不讲的人,他又怎么能够立足社会,成就一番事业呢?《弟子规》使我认识到了

  我以前所作所为的不足,我想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弟子规》时刻警醒自己,做到诚实守信,多一些精

  彩的细节,少一些失信的言行多一些靓丽的风景,少一些违约的承诺。向着自己追求的目标,不懈地去努

  力、去拼搏,让自己的人生绽放光彩。

  总之,通过学习《弟子规》使我受益匪浅,我要把其中学到的道理应用到学习、生活中去。

弟子规读后感14

  “明明,别玩了,快去写作业。”

  “知道了!知道了!我马上去。”

  “你今天在学校中饭都吃了些什么菜,吃饱了吗?”

  “吃饱了,吃饱了,别老是问我了。”

  “明天周一,去学校别忘了系红领巾。”

  “我知道了!”......

  “妈妈你真是啰嗦,我耳朵都要长茧了。”

  父母的千叮万嘱,在我们心里就是“啰嗦烦人”;父母的良苦用心,我们却误解为“多管闲事。”“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惭愧。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做哥哥的要爱护弟弟,做弟弟的要尊重哥哥。这样兄弟之间才能够和睦相处。每次我有好吃好玩的东西,我会记着给弟弟留一份。遇到弟弟不讲理的时候,我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对他凶,在和弟弟的相处中,我学会了分享和谦让。

  记得有几次放学和几个同学结伴回家,事先也没有电话通知父母,等到了同学家玩得忘了给爸爸妈妈打个电话,结果让妈妈担心的到处打电话询问,最后确定在同学家才放心。

  还有一次妈妈和我聊天说起:说我从一年级到现在也学了不少兴趣班,可惜的是没有一项能长久坚持下来,对待兴趣课提不起热情,积极性不高,回来以后也不练习,结果都半途而废了。”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

  出必告,返必面,居无常,业无变。”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要通报父母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自从知道这句话后,我决定改掉这些坏毛病,应该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不要轻易放弃!做一个让爸爸妈妈放心的'好孩子。

  《弟子规》是我的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发觉不了的很多不足之处,通过努力我想我会成为一个既懂事又孝顺的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15

  《弟子规》讲述的是我国古代人民是如何孝亲父母的,古代人民勤奋好学的故事。它不只有一个故事,而是有很多故事,比如说涌泉跃鲤、孟宗泣竹、孔融让梨、温公警枕……很多很多故事。

  涌泉跃鲤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叫姜诗的孝子,侍奉母亲十分周到。姜诗的媳妇庞氏,对婆母更是孝顺。婆母非常爱喝江水,庞氏便不怕路途遥远,到江边挑江水回来给婆母喝。母亲特别喜欢吃切细的鱼肉,姜诗夫妇便把鱼精心制作后让母亲吃,并且每次都要请邻居的母亲来作陪。有一天,在他们住的屋子旁边,忽然喷涌出一股泉水,泉水的味道和和江水一样,泉水中每天还蹦出两尾鲤鱼,姜诗夫妇正好可以取来供母亲食用。人们都说是姜诗夫妇的孝心感动了上苍,才出现了“涌泉跃鲤”。

  孟宗泣竹讲的是从前,楚国有个叫孟宗的.孝子,和后娘一起生活。后娘经常打骂他,邻居都为孟宗打抱不平,可孟宗却说:“那是娘心情不好。”一年冬天,非常寒冷,后娘突然病了,什么也不吃。孟宗很着急地问:“娘,你想吃什么?”后娘说:“我只想喝一碗新鲜的笋汤。”孟宗听完,马上来到一片竹林。他跪在地上,用手扒开泥土到处找,可就是找不到笋。他急得哭,眼泪一滴一滴地掉在雪地上,忽然他听到一种声音,原来孟宗的眼泪融化了雪,地上长出了嫩绿的笋。他赶紧把笋挖出来,回家做了一锅鲜美的竹笋汤,后娘喝了汤,病就全好了。

  其中,孟宗泣竹的故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因为孟宗的后娘对他那么坏,而孟宗却还那么孝亲他后娘,真是个孝子!

【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后感06-12

《弟子规》读后感06-16

弟子规读后感06-01

弟子规的读后感09-19

《弟子规》读后感11-08

《弟子规》的读后感11-10

《弟子规》读后感06-15

弟子规读后感06-28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07-05

弟子规读后感(精选)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