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谈谈想政治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论文

时间:2023-03-17 14:09:15 政治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思谈谈想政治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论文

  1.高职教育的特点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思谈谈想政治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论文

  1.1高职教育的主要特点

  高职教育和社会就业密切相关,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高职教育的目标看,高职院校关注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又要具备实际应用与操作的能力,为学生未来职业发展做好思想与技能方面的准备。二是从高职教育的对象看,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参与集体类活动有很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促进和丰富了高职院校各类活动的开展;他们的思维相对比较活跃,动手操作的能力普遍较强。同时,由于高职教育属专科教育的层次,高职学生普遍入学分数不高,整体素质差别较大,个人约束的意识不强,存在叛逆、自卑等负面的情绪,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思想政治方面的课程是高职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一是思想政治教材的内容过于陈旧,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思想政治教学在案例选择上与社会生活存在“两张皮”现象,很少选择新例子,教学内容无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造成教学与生活脱节。三是思想政治课程实施中,老师多数情况下采用的教学手段是满堂灌方式,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还不够好。

  2.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及其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2.1教学生活化的基本含义

  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指的是把社会实际生活内容应用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老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社会实际生活内容引入教学主题,采取生活中典型例子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进而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来分析和解决现实社会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教育思想。

  2.2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是有利于学生将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统一起来,促进政治教学的具体化和通俗化,使学生通过课堂学到的间接性知识经验与现实社会生活相结合,推动学生提升个人技能,掌握生存本领,实现全面发展。二是有利于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通过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的应用,教师能够增强思想政治教学更加贴近社会生活,使学生产生学习相关知识的兴趣,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三是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教学的实际效果,通过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的应用,使学生把一些思想政治意识和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德育教育的功能。

  3.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的策略

  3.1强化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设计中的应用

  坚持开放式的思想政治教学内容设计原则,注重时事类教学内容的设计,将新闻时事和社会案例等内容引入到教学中;注重将形象生动的比喻引入到教学内容设计中,为相对抽象的理论增添趣味;注重将图片与漫画引入到教学内容设计中,活跃课堂教学气氛。

  3.2强化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学情景设置中的应用

  在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课堂教学中,引入与之相关的社会生活话题,设置出一定授课情境,营造积极创新的机遇、条件和氛围,鼓励学生分析和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研究和探讨,促使高职学生拓宽思路,提升个人学习与创新的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

  3.3强化生活化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思想政治教学的过程中,将政治理论内容与社会生活问题,巧妙地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强化高职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的欲望,通过分小组协作研究的方式,安排大家针对提出的问题主动参与、自由辩论,使每名学生都能充分发表个人的观点和意见,在辩论结束后适时总结,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促进思想政治教学质量的提升。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教育中,思想政治教学是一项地位重要、但取得实效难的内容。按照新课改的要求,将教育生活化理念应用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教育生活化理念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工作,不断地总结经验,持续改进措施和办法,为提升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质量和水平、推动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后燕华 单位: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

【思谈谈想政治生活化的教学理念论文】相关文章:

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对策06-06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论文11-02

试论构建生活化的政治课堂05-30

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认识与实践论文04-16

谈谈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有效途径05-09

谈谈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05-21

试析高校钢琴教学中的人本理念论文04-17

试论教师教学理念之探索的论文06-23

现代基础素描课程的教学理念论文(精选12篇)05-24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问题教学论文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