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全新考试评价制度的论文

时间:2020-08-21 11:12:24 其他类论文 我要投稿

建立全新考试评价制度的论文

  近年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广大中小学教师反映最为强烈、感到最为困惑的问题就是考试评价。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现行的考试评价制度片面性已经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瓶颈。如何改变这套考试评价标准,不再以考分和名次作为衡量学生的惟一标准,已成为当务之急。

建立全新考试评价制度的论文

  为此,我们应该积极稳妥地推进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以便建立全新的考试评价制度,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那么,建立全新的考试评价制度具有哪些可能性和必要性呢?

  1、课程改革必然要求建立全新的考试评价制度

  课程改革必然呼唤与之相伴随着的考试评价制度改革。我们看到课改实验给教师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教师们领悟了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内容,并大胆地创造性地实施课堂教学改革,努力向课改方向大步前进: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被普遍使用,热衷于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正因为这样,过去那套测验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状况的考试评价制度已经不适合,取而代之的必须是适合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的全新的考试评价制度。如果不能建立全新的考试评价制度,前一段时期的“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抓应试教育”就会变成“轰轰烈烈搞课改,扎扎实实抓应试”。所以,课程改革必然要求我们建立全新的考试评价制度。

  2、重视发展性学生评价必然要求建立全新的考试评价制度

  课程改革必然涉及教育评价改革,而教育评价改革必然涉及对学生评价的改革。课程改革主张对学生的评价应该存在于学生学习、生活的全过程,应该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作为学生评价的主要方式的考试评价应该是变“淘汰性学生评价”为“发展性学生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要求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评价不是制造等级,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一种教育方式。为此,教师要坚持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并采取多种办法让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评价活动;要重视过程评价,把评价变为教育、指导和改进的过程;评价既要关注结果又要重视过程,既要有定量评价又要有定性评价。所以,正视发展性学生评价受到重视,必然要求我们建立全新的考试评价制度。

  3、学生评价工作的不断探索为建立全新的考试评价制度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局面,教育界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纷纷探索更加有利于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评价方法。例如在评分方法上改“百分制”为“等级制”,弱化学生之间的分数差别;用正面的鼓励性的评语评价学生;在高中阶段实行“会考制”和“学分制”;高考实行“3+X”模式……

  我们更欣喜地看到:2002年12月18日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公布了体现全新教育理念的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要求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评价标准既应该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评价方法要多样,探索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方法;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展和变化过程;要重视学生、教师和学校在评价过程中的作用,使评价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正是上述学生评价工作的不断探索,为建立全新的考试评价制度奠定了基础。

  那么,如何才能建立全新的考试评价制度呢?

  1、改革考试评价环境,营造素质教育的氛围

  (1)改革考试评价的大环境。改革考试评价的大环境,就是进一步改革终结性考试评价的“高考”制度。“高考”起着“指挥棒的作用”,指挥着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方向。如果我们的“高考”制度是有利于应试教育,它就指挥着中小学教育教学向应试教育的方向发展;反之,如果我们的“高考”制度是有利于素质教育,它就指挥着中小学教育教学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所以,改革“高考”制度,就是使这个“指挥棒”能营造素质教育的氛围:不仅能关注学生在语言逻辑和数理逻辑方面的发展,而且也能通过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其他方面的潜能,不仅能充分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而且也能关注个别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不仅在对学生等方面的评价中能重视量的评价,而且也能注重质的评价。

  (2)改革考试评价的小环境。改革考试评价的小环境,就是改革学生在学校的日常考试评价的具体方法。长期以来,在以鉴定和筛选为目的考试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生活始终承受着分数的压力。所以,我们应该在考试评价的小环境上进行改革,给学生以考试的安全感,呵护他们的`自尊心。无论是日常考试评价,还是学年终结评价,无论是学业评价,还是非学业评价,作为评价者的教师都要更多地对学生进行鼓励性、发展性评价,让他们在肯定与鼓励所带来的快乐体验中充满自信。笔者认为,改革考试评价小环境的具体方法是:

  首先,树立崭新的考试理念。针对传统考试给学生造成较大心理焦虑的弊端,我们要从义务教育是“发展人”而不是“选拔人”的本质出发,将“全面考察,突出应用;分散分项,减轻压力;多种形式,注重体验;尊重差异,促进发展”作为考试理念,并进行学科考试的改革。考试理念的不同,决定了考试作用、形式和方法的不同。

  其次,改革试题设计。不仅使考试能促进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而且也能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为此,我们要进一步确立学生在学科考试中的主体地位,通过考试形式、考题题型、评定方式多样化的措施,增强学生在学科考试中的灵活性和选择性,给学生创造发挥主体作用的空间。

  第三,努力为学生创造轻松的考试环境。考场环境要力求情感化布置,试卷卷头和卷尾要印有让学生心情放松的提示语,使学科考试的整个过程都赋予人文关怀。第四,适当淡化分数的作用。要使学科考试的各科平均分数不再是学生间差异的标尺,学校也不再简单地根据学生平均分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让教师彻底摆脱“分数”的压力,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上。

  2、改革考试评价内容,使考试评价内容多元化

  课程改革要求对学生考试评价的内容多元化,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尤其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考试评价内容应根据学生发展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和生活中的表现来确定。新课程将主要从“双基”、思想品德、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发展水平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考试评价。这样的考试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和谐发展。为了使考试评价内容多元化,我们就必须努力做到:

  首先,改革一张试卷定高低的考试模式。一张试卷出得再好,也难以全面、公正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此,要改革长期存在的一张试卷定高低的考试模式,实行各学科分项考试。具体说就是:一方面主要考评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重点基础知识;另一方面把长期以来实行的“集中考”改为“分项分散考”。所谓“分项分散考”,就是可以将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考核分解。第二,在教学活动的考试评价中,不仅要注重评价学生基础知识、技能等学业内容方面的发展情况,而且要注重评价学生在兴趣、态度、交往、合作、习惯等非学业内容方面的发展情况。

  3、改革考试评价方法,使考试评价方法多元化

  为了使考试评价方法多元化,我们就必须努力做到:

  首先,改变单一考试评价主体,建立多元化考试评价主体。在考试评价中,有学生的自评、同伴的互评,更有“爸爸妈妈的话”和“老师的话”,每个人都参与到考试评价中,学生关注自己的成长,教师和学生家长关注学生(孩子)的成长。其次,要探索几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考试评价方式:(1)用“成长档案袋”的方式来记录学生自我成长的过程;(2) 实施口头评价,激励学生的发展,增强师生的情感交流;(3)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中的知识点、能力点的要求为内容进行书面评价。第三,考试采取等级评定法。在记录学生考试成绩上,可以采取随时、分项与综合相结合的策略,学生对自己某些项目考试的等级不满意,可随时申请再考,直到满意为止,同时,可以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免考。在考试评价过程中,学生考多少项目就记录多少项成绩。教师还要注意每个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基础,不用一个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关键看学生在原来基础上的发展进步。第四,在考试形式上采取开卷与闭卷形式相结合,抽签、指定与自选内容相结合的方法。在考试时间上,每科除闭卷内容进行集中考试外,开卷内容的考试可根据教学实际,由教师灵活安排,所用时间可以是几分钟、十几分钟,最长是60分钟,有的可以是随堂测验,有的可以是随单元测评。虽然考试范围扩大、内容增多,但每次考试时间短、内容单一、难点分散,特别是多数开卷内容的考试事先把考题布置给学生,学生就能够有充分的时间准备,从而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

【建立全新考试评价制度的论文】相关文章:

1.分析全新价值哲学理论的建立

2.浅析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及其与信息化的结合论文

3.尽快建立核保险巨灾责任准备金制度论文

4.探析建立诉讼行为无效制度的必要性

5.建立防范机制减少税收流失论文

6.如何建立高效的英语课堂论文

7.国内管理哲学体系的建立论文

8.品牌危机应对对社群建立的影响论文

9.新财会制度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