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时期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3-03-03 12:42:3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论新时期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论文摘要:高校要真正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其关键是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指出了新时期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深入分析了高校教师在职业道德、知识结构、科研能力、教学艺术、用人机制等方面仍存在问题。提出了增强四个意识,树立敬业精神;加强高校内部管理,改革教师选拔机制和用人、分配、培训制度等措施,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

浅论新时期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论文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高等学校作为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主战场,只有建设出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才能真正担负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

  一、新时期高校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1.具有高尚的师德

  教师从事的是育人的职业,承载着学生及家长、国家和民族太多的信赖和期待。可以说,教师职业比其他任何职业都更需要从业者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一个高素质的高校教师,首先必须要有高尚的师德。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最生动、最有效的教育形式。而高尚师德的核心是恪尽职守、品德高尚、关爱学生。高校教师应该真心热爱教育事业,对教书育人满怀赤诚,切实承担起教师的社会责任,认真履行教师职责,倾心教书,潜心育人,把实现个人理想与培养人才紧密结合起来,做个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好教师。同时,高校教师应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像关心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始终关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进步,以真情、真心、真诚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灵魂的人自己必须有思想,有思想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思想的学生,教师理应成为思想的先行者。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是教师上好课、指导好学生的必要前提。高校教师应该主动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对教育教学的了解,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反思、积累,逐步凝练和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努力成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个体和兴趣,具有鲜明教学风格的名师甚至教育家。

  3.拥有渊博的知识和较强的科研能力

  高校的教学过程不仅强调传授学生知识,更加重视培养他们发现知识的方法和品质;不仅强调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更加重视他们改造世界的能力。要做到这一点,高校教师必须有学问,是术业有专攻的“经师”。要把知识和技能有效地传授给学生,高校教师不仅自己的学识要渊博,而且必须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能够准确把握学科前沿,及时将最新学术成果引入教学,为传授知识提供“源头活水”。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钦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知识传授的效果。同时,有科研能力的教师可以引导、指导学生尽早接受科学方法的训练,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务实、严谨、追求创新的科学精神。而这正是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4.拥有精湛的教学艺术

  教学是高校教师的天职,是高校教师第一位的任务。教学需要极大的创新性和灵活性,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高校教师应当遵照教学法则和美学尺度的要求,灵活运用语言、表情、动作、心理活动、图象组织、调控等手段,充分发挥教学情感的功能,使教育教学寓于娱乐之中,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二、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师生比逐年上升,教师队伍缺编严重

  200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以每年平均两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而高校教师数量的增长速度明显滞后,高校教师队伍的补充远远落后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师生比呈逐年上升趋势,教师队伍缺编严重。高校教师往往疲于应付越来越重的教学任务,没有时间更新自己的知识,没有时间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做出理性的分析和改进,没有时间从事科研,更没有精力创新自己的思维。

  2.职业道德滑坡,功利思想攀升

  社会转型时期,许多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市场经济的功利性、交换性日益明显影响到高校,在缺乏理想、信念的激励和自律下,容易使人受到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一些教师敬业意识淡漠,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忽视学生的成长、成人和成才,只起了教书匠的作用;一些教师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和自我价值,一切向钱看,处理事情斤斤计较,互相攀比;一些教师甚至不择手段谋取名利,高校的学术腐也屡见不鲜。

  3.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虽然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上还是复制教育而不是创新教育,是应试教育而不是素质教育。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和成长起来的高校教师,尽管学历很高,但知识面窄,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创新的人格。理工科教师缺乏社会人文知识,文科教师缺乏自然科学知识,面对交叉学科、综合学科的不断涌现,很难引导学生进行跨学科的系统思维和创新。在教育教学中,要求学生唯书、唯上、唯师,强调共性,扼杀个性,强调模仿搬抄,扼杀变革创造,难以展现个人的教学风格、研究的特色和求异的创新;在学术研究上,缺乏对传统理论的批判和创新,缺乏对传统方法的变革和构思,缺乏争鸣的气氛,很难有较大的突破。

  

  4.用人机制不健全,形式主义严重

  用人的问题从两方面来看,第一是对人才用什么标准进行评价,用什么方法进行考核;第二是如何利用优胜劣汰的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高校现行的用人机制在上述两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1)在教师的聘任方面,目前尚未建立起有效的“能上能下、能高能低、能进能出”的机制。由于国家缺乏新形势下的相应政策法规,尚未形成一个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人员一旦进入学校就不再流动出来,即使落聘仍然在学校内部消化,高校的人才流通渠道难以畅通,高校对教师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其次,高校教师评聘不分,教师取得什么样的职称即享受相应的待遇,岗位聘任形同虚设,因此择优聘任、待聘和解聘等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2)在教师的职称评定、学术评价工作方面,指标体系缺乏科学的标准和依据,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实质、重眼前轻发展、重考核轻激励的问题。许多高校通过教师发表的论文数量等来评价教师工作,那些在短期看不到成果的科研工作和教学改革往往遭到封杀;还有部分高校对教师教学评价采取过于量化的标准化模式,忽视教师个人教学特色,扼杀了教师的个性化教学等等。这样的评价很难推动高校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提高。在评价主体方面,虽然采用了教师本人自评、教师之间的互评、学生的网上测评以及单位领导的核评等多元化评价主体,但在具体操作中却不尽如人意,由于受到竞争效应、情感效应等因素干扰,评价结果缺乏可信度,甚至失真。

  三、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1.增强四个意识,树立敬业精神

  (1)增强责任意识,用心教书。责任就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就是对工作质量的不懈追求。负责任的人很清楚自己承担的责任,在实践中会自觉、认真履行这份责任,并把责任转化为实际行动。高校教师要高质量地上好每一堂课、每一次辅导,批改好每一份作业、每一篇论文,做好每一次谈心等等,这既是教师增强责任意识的具体要求,也是履行好责任的有效途径。

  (2)增强仁爱意识,用爱育人。高校教师要从以下三点入手,以仁者之心关爱学生,用爱赢得爱、培育爱,达到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成长成才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一,了解学生,用心发现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潜质,呵护每一名学生“神圣的好奇心”,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第二,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理解和宽容每一名学生,客观评价学生的缺点,允许学生犯错误,宽容学生的“离经叛道”,在平等地尊重、关爱学生的基础上严格要求、正确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第三,关心学生的身心发展,关心学生的生活,关心学生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3)增强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学术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学习化时代,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发展。高校教师要想有学问、学识渊博,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坚持不懈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增强科研能力,探索学术前沿,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4)增强教学意识,不断提高教学艺术水平。高校教师要树立“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的理念,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逐步养成研究教学问题的意识,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不断增强对教学活动和教育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教书育人的本领。

  2.加强高校内部管理,改革教师选拔机制和用人、分配、培训等制度

  (1)改革固定用人制度。高校要破除职务终身制和人才单位所有制,理顺人事管理体制,强化竞争激励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加强人才引进和教师队伍建设,合理配置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人才资源,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学术水平和办学效益,实行按需设岗,以岗定薪,按劳付酬,有限期聘用和无限期聘用、固定编制与流动编制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用人机制。

  (2)改革教师管理模式。高校要依法实施用人自主权,按照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的原则,探索和建立相对稳定的骨干层和出入有序的流动层相结合的教师管理模式。通过加强协作、联合办学、研究生兼任助教、青年教师兼任班主任和学生政治辅导员、互聘联聘教师、聘任兼职教师、返聘高级专家等途径拓宽教师来源渠道,促进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要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积极采取措施,面向企业和科研机构招聘优秀人才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

  (3)改革教师聘任制度。高校要按照《教师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根据按需设岗、公开招聘、平等竞争、择优录取、严格考核、聘约管理的原则,依法自主地聘任教师,吸引优秀人员从教。要建立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调整或辞退不能履行教师职责的人员。

  (4)改革教师职称评定、学术评价机制。高校要优化职称评定、学术评价指标体系,坚持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并重,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并重,由数量考核为主向以质量考核为主转变,实施多主体评价,激励教师将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全面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艺术。

  (5)加大教师分配制度改革力度。高校要切实贯彻“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分配原则,积极探索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薪酬制度,根据劳动的复杂程度和贡献的大小,合理拉开分配差距,鼓励和支持教师立足本职多作贡献。要加大力度奖励作出突出贡献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要建立特殊岗位津贴和基础科研津贴等符合高校特点的岗位津贴制度,吸引和稳定优秀拔尖人才。

  (6)完善教师技能培训制度。高校要严格按照《教师法》和高校教师岗位职责的要求,加强教师各个教学环节的基本功训练,帮助教师过好教学关、科研关、实践关,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技能。要做好访问学者、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训工作,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教育,不断提高高校教师的学历水平和知识水平。

【浅论新时期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相关文章:

浅论高校和谐班级构建的理论思考08-30

浅论加强导师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及措施08-19

新时期林业企业统计工作思考论文04-19

浅析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08-25

对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05-09

试析加强高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思考08-19

加强高职院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思考09-12

关于加强新时期档案人员专业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06-11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的思考论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