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3-03-23 09:45:12 金融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财务报表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案

摘要:财务比率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是使用者在阅读报表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但财务比率分析也有其局限性,这就影响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就引发财务比率分析局限性的两个方面:比率分析方法自身和计算比率的会计信息自身的局限性作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在实务中应留意的题目及对策。
  关键词: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法;局限性;改进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它将影响财务状况的相关因素联系起来,通过计算其比率来反映它们之间的关系,借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分析方法,此方法将分析对比的尽对数变成相对数,更好地给企业的利害关系人提供了大量有助于他们作出正确决策的财务信息。尽管对企业的报表进行比率分析,可以使得信息使用者获得很多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的信息。但是,对企业报表的比率分析仍不足以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整体作出全面评价。这是由于比率分析有其局限性,这主要由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一方面是比率分析方法本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比率的会计信息自身有局限性。
  
  一、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分析
  
  (一)会计报表自身的局限性
  1.财务报表统计数据时运用货币计量使得报表信息并未完全反映企业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众所周知,列进报表的仅是可以利用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然而在会计实务中,企业有很多经济资源或者是受到客观条件制约或者是受到会计治理的制约并未在报表汇总得到体现。
  2.企业会计政策运用上的差异使得企业自身的历史与未来对比、企业间的对比意义不大。企业在不同会计年度间采用不同会计方法以及不同企业以不同会计方法为基础形成的信息具有极大的不可比性。对不同企业来说,他们之间的可比性比单一企业更难达到。由于不同企业在有关存货计价、折旧方法、收进确认以及支出的资本化与用度化等方面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尽相同,运用比率分析法对各企业进行有目的的比较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006年之前中国的《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可以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均匀法等方法对存货进行计价。就以上三种计价方法,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后进先出法计算的销售毛利比其他两种方法核算下的毛利小,进而达到减少企业利润的目的;但是假如经济处于通货紧缩或者企业购买的原材料价格呈现下降趋势时,我们可以推算出相反的结果。因此,企业可以根据当前经济形势和企业自身想达到的目标,充分考虑每一种计价方法对企业利润、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的影响,决定采用何种计价方法。2006年2月发布的新会计准则取消了后进先出法的计价方法,国家取消此方法的一个原因正是由于该方法可以达到随意控制利润的目的。
  3.比率指标的计算一般都是建立在以历史本钱为基础的财务报表之上,企业的报表资料对未来决策的价值受到限制。目前历史本钱仍然是多数国家企业会计核算必须遵循的原则,这种模式存在的基本假定之一是货币计量且假定货币的单位价值保持不变,这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检验性。然而,现实生活中太多的因素使物价无法保持稳定,有关的会计数据的相关性就会产生不正确性,所以造成了会计上资产难以反映其真实价值,利润难以反映真实业绩,资产负债表的某些数据缺乏实际解释,相应的分析指标也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坚持历史本钱治理原则,将不同时点的货币数据简单相加,会使得信息使用者不知晓自己所面对的会计信息的实际含义,也就很难对其现在和未来的经济决策有实质参考价值。
  4.企业对会计信息的以为操纵可能会误导信息使用者。在企业对外形成其财务报表之前,信息提供者往往对信息使用者所关注的财务状况以及对信息的偏好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并且尽力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期看。其结果会使得信息使用者所看到的报表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相差较大,进而误导报表使用者作出错误决策。我们经常看到治理者为了修饰活动比率,在报表日前将短期债务还掉,日后再借回来的情况。
  (二)财务比率分析自身的局限性
  1.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企业人为修饰财务比率从而误导投资者。不同的报表使用者对报表不同比率的重视程度不同,比如在进行申请贷款时,银行非常看重企业的清偿能力,企业可能会对反映清偿能力的财务比率进行修饰,满足银行的要求,达到借款的目的。股东对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会比较看重,企业也可以作相应的修饰,改变报表比率。这些修饰通常会误导报表使用者,使得他们作出错误的决策。以活动比率为例,企业治理者为了虚构良好的活动比率,会通过一些方法粉饰活动比率。一般企业的活动比率都大于1, 此时等额减少活动资产和活动负债, 就能致该比率上升。企业可以采用推迟赊购货物、暂时偿还债务等方法人为地影响活动比率。活动项目的单项变化也可以粉饰活动比率, 例如, 虚列应收账款、少提坏账;提前确认销售收进; 推迟结转销售本钱, 等等。这些方法都会误导信息使用者。债权人若过分偏信活动比率, 债务人便有动力虚构漂亮的活动比率,使活动比率的利用价值更低。
  2.比率分析职能对财务数据紧凑型比较,对财务数据以外的信息没有考虑,可能造成对实际情况的误解。财务报告是企业对其整体状况的一个总结,其中财务报表是用数据反映企业经营治理情况,除了财务报表,还有很多其他有用的信息会在财务报告中向外公布。而比率分析由于其自身的计算和比较过程只是涉及财务数据的比较,所以假如分析职员不留意参考非数字信息来对比率进行分析,就会造成对报表理解的偏差,而误解公司的实际情况。
  3.财务比率指标体系结构不严密。财务比率分析以单个比率为单位,每一比率只能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一个方面,如活动比率只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资产周转率反映资产治理效率,营业利润率反映盈利能力等。而这些比率分析是以单个比率为中心,每一类比率都过分夸大本身所反映的方面,就导致了整个指标体系结构的不严密。
  4.部分财务比率本身并不科学,难以达到分析目的。财务比率分析的正确性,离不开财务比率本身的科学性。但是,现有流行的财务比率,由于缺乏系统研究,存在这较为严重的科学性差的题目。比如应收账款周转率存在严重题目,活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题目。以下将对这些题目提出修正方案,在此不赘述。   二、解决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法局限性的几点看法
  
  (一)将各种比率联系起来进行全面分析,否则难以正确地判定公司的整体情况
  由于单个财务比率的意义也不大,难以说明题目,所以运用财务比率分析一家公司的整体经营和财务状况时,应留意将公司的财务比率与宏观经济形势、该公司所在行业、行业内的主要竞争者、公司以往的业绩这四方面的同类比率进行比较,才能了解公司所处经济周期、在行业内地位以及相对以往,公司业绩的升降趋势,从而更系统地从整体上把握公司的状况。
  (二)留意非货币性因素对企业的影响
  由于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发展远景等诸方面的题目,有些是难以用货币表示的,甚至有些非货币方面的信息对企业的信息使用者来说比货币信息更重要。因此,要十分留意非货币性因素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三)留意财务比率是否经过人为的“包装”
  如前所述,企业为了满足信息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的期看,往往人为操纵会计信息,如进行利润调整,以“进步”企业盈利能力或减少所得税缴纳的目的。因此,使用者在进行财务比率分析时应该将连续多期的财务比率进行分析、比较,以期及时发现这一题目,制定正确的决策方案。
  (四)几种财务比率的修正
  针对以上提出的应收账款周转率、活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题目,下面将提出其修正的方法:
  1.应收账款周转率的修正方法。实务界现在采用的应收账款周转率的计算方法,不管税制改革如何变化,企业的结算方式如何变化,几十年来没有变化过。其比率的双方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进与均匀应收账款余额。但是众所周知,中国的税制改革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企业早已实行了增值税制。在结算方式上,中国现阶段企业也广泛使用贸易汇票结算方式。这就是说,第一,在营业收进和应收账款之间,存在着计算口径的差异:应收账款包括了企业应该收回的销项增值税;第二,推动企业营业收进的贸易债券也不仅仅是应收账款,还包括应收票据。为了解决这个题目,我以为,应该考虑一个新的比率,即贸易债权周转率,计算方法如下:贸易债权周转率=营业收进*(1 17%)/(均匀应收账款 均匀应收票据)。
  经过以上公式的计算,可以有效地解决以上提出的题目,应在实务界推广并运用。
  2.活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修正方法。与前面的情况类似,实务界现在采用的活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方法,不管企业的投资状况和经营状况如何变化,几十年都没有变过。其比率的双方是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收进与均匀活动资产余额或者均匀资产总额。
  为了解决此题目,应该考虑将活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进行改造,分别改造为经营活动资产周转率和经营资产周转率,即在活动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率的计算中,分别减往短期投资和投资的经营活动资产、以经营资产来代替。
  经过上述改进和调整, 有关财务比率的计算工作量将加大,资料收集难度将增加, 但所反映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其可靠性将会大大进步, 投资者和债权人被误导的可能性则会大大降低,从而使得财务报表的可用性大大进步。
  
  参考文献:
  [1]张新民,钱爱民.企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53-255.

【财务报表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及解决方案】相关文章: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12-26

财务报表分析论文参考文献03-02

浅析换股并购中换股比率的确定06-05

浅谈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及局限性05-23

认识“业务分析”08-25

住房装修分析05-11

浅析新会计准则中财务报表的变化06-08

蕴涵与句义分析05-28

企业变现能力分析02-23

科研论文写作格式分析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