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家精神与内源发展经济学论文

时间:2020-08-03 12:07:56 经济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浅谈企业家精神与内源发展经济学论文

  企业家就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或者是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的创新者。企业家精神的主要含义包括企业家的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精明理智和敏捷以及事业心,其核心是企业家的成功欲。内源发展理论强调发展的内源性即起源于内部的发展;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内源发展理论和企业家精神。

浅谈企业家精神与内源发展经济学论文

  一、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entrepreneur)一词源于法文en-treprendre,意思是“敢于承担一切风险和责任而开创并领导一项事业的人”,带有冒险家的意思。最论述这个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坎提隆。对企业研究最有影响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彼得。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企业家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或者是能够“实现生产素的重新组合”的创新者。

  何为企业家精神?熊彼得认为,企业家作为新主体,其动力来源有二:一是对利益的追逐;二独特的理性精神即企业家精神,而经济发展的最要的动力是企业家精神。熊彼得对此下了几个义,其主要含义包括:①企业家的首创精神;②企家的成功欲;③企业家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的精神④企业家的精明理智和敏捷;⑤企业家的事业心其核心是企业家的成功欲。

  二、企业家精神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麦克里兰的研究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经济发展与这个国家和民对于成就的需求强度成正相关,至于成就需求导经济发展的连接点,麦克里兰认为,就是企业家。

  业家是推动经济健康快速发展的助推器,企业家神则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是创新的精髓。

  企业家精神的生成既根植于市场经济的大境,又必定打上一定社会历史文化和制度的烙印1.文化传统特质孕育企业家精神。从理性上析,儒家伦理为正统的中国传统文化在精神及行层面上均能提供丰富和升华企业家精神所需要文化源泉。然而,事实却并不是如此,儒家文化传对企业家精神的生成是有极大制约性的,其消极一面更与企业家精神之间存在激烈冲突,这些冲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突出:①竞争与反竞争;②守与变革;③人治与法治;④崇古与创造。这些冲和矛盾,无疑构成了企业家精神形成及发展过程的文化障碍,或者说,儒家文化传统虽然孕育却能启动企业家精神。

  2.经济文化环境的改变催生企业家精神。纵历史,无论哪一代企业家出现,除了共同的文化础,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条件,20CHINESE&FOREIGN ENTREP有具备足够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条件,才会创造出良好的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文化氛围,才能激发企业家精神。但在过去的我国,存在着小农经济环境遏制企业家精神和计划经济模式排斥企业家精神的经济文化环境。这种社会经济环境形成的因循怠惰、崇尚均平、压抑个性、惧怕创新的文化氛围,提供不出企业家成长必须的条件,排斥企业家精神,当然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家出现。

  3.市场经济体制催生企业家精神。

  当代中国正进行着社会转型、经济驱动、渐进改革等等,新的经济规范体系以市场经济为组织形式,讲究效率优先,要求产权明晰化、竞争平等化、管理结构分权化,它不仅要求生成民主政治形态,而且要求社会拓展一种真正的个体主体性的文化意识,以实现经济形态、政治形态、2011年第3期(总第368期)上文化形态的匹配协和性。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产品性质,其风险由自己承担,而他们的成功却往往使全社会受益。文化因素可以为一个国家或民族提供精神支柱,它是促成企业家精神生成和经济发展的动因,但它必须通过一定的政治经济环境和制度条件来发挥作用。

  企业家精神的产生与市场经济的出现和发展是分不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共性,是一种共有的商业精神,尽管它的文化底蕴不同,其特质有别,但与社会制度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市场经济造就了企业家精神,特别是激发了企业家的成功欲。

  三、内源发展理论

  内源发展理论强调的首先是发展的内源性,即起源于内部的发展;第二,它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指发展是为了满足居民的实际需要———包括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文化的、道德的、精神的需要,另一方面指人民必须参与决策和发展过程;

  第三,它强调发展内容的整体性和协调性,既包括社会系统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又包括社会生活一切领域的协调发展;第四,它强调发展形势的多样性,主张各国人民应自觉地、自由地选择各自的发展道路;第六,它强调发展的'实验性,把发展看做一个持续不断的修正过程。这其中,发展中国家的文化特性又往往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对其他各方面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四、企业家精神与内源发展

  1.外来文化与内源文化.

  企业家精神说到底是一种特殊文化的浓缩。不管一个企业的文化价值如何,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和需求,文化不仅应吸收本民族和当代的财富,还应当吸收人类的遗产和文化价值的精华。科学技术知识和当代的政治、社会价值(民主和社会正义)已成为人类的共同财富,任何文化都不能将之排除,尤其是现代科技。企业在争取进步的斗争中,应该依靠继承下来的文化和伦理价值构成的“积极内核”,同时避免使这种积极内核过分地理想化,这样就不会忘记当前的社会矛盾,也不会忘记必须进行彻底的结构改革,以制定适应特定发展阶段的特殊条件的社会经济发展方案。在任何企业里,文化对于所有领域来讲并不是千篇一律的,就连最具有同一性的文化,也包含着种种重大的差异,这些差异的根源在于各个群体的社会、文化、政治及经济的区别,也可称为地域文化。企业家精神的感召力和凝聚力以及启发力应该21INESE&FOREIGN ENTREPRENEURS在企业的发展中,让职工真正地参与发展,这不仅是一切发展行动的基本条件,而且是成功地规划和实现内源发展必不可少的保证。没有职工的参与,一切发展的途径和政策都可能缺乏牢靠的基础。

  2.技术、科学和内源文化

  技术往往被看做是一种中性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足以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实践证明,技术似乎越来越明显地受到社会的支配,成为它创造社会的遗传密码的某种支柱。企业家在把技术引进一个企业的同时,也引进使这种技术能真正起作用所必需的社会因素和社会生产关系。因此,对技术的选择,就是对社会的选择,不仅应该从技术和经济的角度出发来掌握技术,而且应该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来掌握技术。科学为简单的问题提供解决办法,而一旦涉及真正重大的问题时,文化是不可能被代替的。技术和科学能够带来物质上的幸福,而文化通过同一性和归属性的感情,使企业维持团结,使职工保持精神平衡。文化提供特殊的环境、特殊的结构和象征性的价值,使社会、经济交流和人的交往得以进行并且具有意义。事实上,考虑到人类的需要和希望,考虑到人类自身的特殊环境强加给它的问题、可能性和限制,文化乃是追求幸福的主要基础和艺术。技术社会的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是企图把所有的问题化成夸张地反映现实的简单问题而造成的。当无形的文字机制由于技术的入侵、外国人或本国人以假进步和假科学之名进行肆无忌惮的文化侵略政策而开始受到破坏时,人们才会更好地觉悟到文化的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只有在科学、技术、经济和环境转化为文化,或者至少尊重文化的时候才谈得上真正的发展———发展就是转化成为文化的科学(技术、环境等,总之是人类的一切活动),实际上就是“以人为中心的内源发展”。

  3.企业文化与发展

  在企业的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中,由于经济发展高于一切,所以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就被置于物质膨胀的副产品的地位。而在全面和平衡的发展中,社会、文化和人性的发展应该是经济活动根本和最终目标。不发达的主要原因在于人为地把生活分割开来看待,在于发展中的经济、物质和技术等方面备受重视。而社会、人性、文化和精神等方面的价值虽然代表着人类在寻求真正的提高和解放时的深切期望,但却一开始就被忽视。如果发展过程应该被看成是企业自身的动力,是企业在求助于其自我创造能力时投入的一场真正的冒险,如果发展过程应该力求在精神、道德和物质等方面促进整个企业的社会地位和自身成长,那么每个企业都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和愿望在作为任何企业的支柱即最广泛意义上的文化的基础上,从考虑“企业生产总值”过渡到考虑“企业收益”或者“企业总福利”,最好是“每位职工的总福利”从而考虑“经济增长过渡到企业的发展”。而如果发展是企业家为了企业的全面与和谐的成长而制定的一种文明方案,如果文化“综合了一个民族的创造性活动、生产和占有物质财富的方式、组织形式、信仰和苦难、工作和闲暇、梦想和征服”,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发展即文化,文化即发展。

【浅谈企业家精神与内源发展经济学论文】相关文章:

1.企业家精神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论文

2.浅谈矿山机械的发展与前景论文

3.行为法经济学的勃兴与法经济学的发展论文

4.客户关系管理与企业家精神

5.经济学中价值理论发展与探讨论文

6.浅谈西方经济学论文

7.浅谈网络保险发展论文

8.发展经济学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