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湖南省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时间:2023-03-29 03:17:57 地理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湖南省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论湖南省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论湖南省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一、构建的理论依据

  课程体系是组成课程总体的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及其组合方式,“评价一个课程结构‘好’或是‘不好’的关键是看它究竟应包括那些组成部分以及这些组成部分之间究竟应具有怎样的关系”[27],所以课程结构的实质就是对知识的选择。虽然教育从根本上要受制于物质和经济基础,但知识的传授和创新仍然是教育的主要内容,教育和知识密不可分。对知识及其本质的基本看法,即知识观,对教育观念与实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知识观总是通过课程这一载体来实施它对教育的影响,它从总体上指导着不同时代人们对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的组织实施(教学方法)以及课程教学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地位变化等。知识观的发展变化必然对课程改革提出相应的要求,也必然导致课程观念与课程设置原则的更新。因此,知识观是构建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

  (一)、传统的知识观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建构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之上的传统的“工业主义知识观” (又称“现代知识观” ),认为知识是现实的客观反映,是社会历史认识的产物,具有绝对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知识是静态的、封闭的;知识是恒定普遍、互不交叉、彼此无涉的,知识的增长是具有稳固基础的不断积累与分化的过程,据此,将知识领域分解为各门学科分别学习的阵地,将完整的认知世界分解为若干个毫不相干的封闭世界;认为知识创造是纯粹理性的过程,只有经过理性证实的知识才被接纳为真正的知识[28]。

  在这种理性主义或工具主义知识观指导下的课程体系,必然是以“知识”为本、以“学科”为中心和“唯科学主义”。具体反映在课程设置上,必然是只重视知识的逻辑结构和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造成知识和能力的脱节;学科高度分化,专业设置狭窄,很少考虑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知识本来的完整性和相融性被割裂,不能反映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表现为重事实性知识轻价值性知识,重自然科学知识而轻人文科学知识,以具体、有形的外显性知识为中心,排斥一切内隐性、不可言喻性或境域性的知识,忽视非智力(情感)因素的培养。

  (二)、新的知识观与课程体系的构建

  知识观的新发展,使得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丰富和扩展。知识中除了“知识”——认识的结果,还包含知识的获得、创新以及运用的技能;知识不仅是静态的存在,更是“一种行为、一个动态的过程”,知识系统始终处于更新状态。新的知识观将知识和能力统一起来,能力不再是游离于知识之外的存在,而是内化于知识当中,知识与能力是相伴随的;重新认识了知识本身的完整性、融合性和知识的文化性、社会性、价值性,知识的生成是个体主动的心理建构的产物。可见,新的知识观更加关注知识的多样性和价值性,进而关注人的主体性,尊重个体在认识知识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新的知识观以及由此产生的新的课程观要求人们用系统思考的方法来看待教育教学。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鼓励个体化的、富于创造性的学习[29]。这一课程知识观也正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立论基点。

  在新的知识观指导下的课程体系,将由“以知识为本”转向“以能力为本”;由“学科中心主义”转向“综合化”;由“唯科学主义”转向“以人为本”。具体在课程设置上强调从素质教育入手,突出知识与能力并重;在承认专业的前提下,确立以专业为主的综合化课程体系,既重视知识的纵向更新,又重视知识的横向融合和应用,从而实现跨学科的知识整合和人才培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尊重不同类型知识的地位和作用,自然科学知识旨在发展人的理性思辨能力,但人文学科知识以及一些隐性知识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课程体系进行文理交叉和渗透,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在专业教育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二、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

  培养目标是教学改革的起点,也是课程体系改革的重要依据。正确合理的培养目标有助于明确课程改革的方向。“现代大学强调培养目标的类型特征、专业特征、层次特征、校型差异和地区差异”。[30]

  湖南高师地理科学专业培养目标应重新定位:

  类型特征:师范类,但依据“宽口径、适应面广”的原则,扩展为“具备地理科学知识、技能和创新能力的地理科学复合型人才。

  专业特征:体现地理学学科特点。学生主要学习地理科学基本理论和方法,接受地理科学思维和地理技能基本训练。

  层次特征:在完成专业必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通过系列选修课程的开设,按以下分支培养不同层次的人才:

  ①地理教学和地理教学研究人才,

  ②地理科学研究人才,

  ③地理实际应用人才。

  最后,结合校型差异(学校的学科发展状况、教学环境、师资等因素)和地区差异(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社会需求等因素),将培养目标再具体化。

  三、课程体系改革基本方略

  80年代以来,湖南乃至全国的高师地理教育发生了许多变化,传统的课程设置和专业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总的变化趋势是朝着专业设置多元化、课程设置多学科化、以及注重应用性的方向发展,这也是高等地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在变化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果得不到解决,地理教育的发展将会受到阻碍,为此,针对以上湖南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存在的不足之处,结合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提出以下几项改革措施:

  (一)、更新办学观念,淡化专业界线

  一套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应当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对于传统高师地理教育专业而言,最重要的无疑是突出师范性和地理性。但随着社会经济和地理科学及高等地理教育自身的发展,单一的师范性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世界师范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表现为由单一的师范性向非师范性发展,师范教育由现行的定向模式逐渐走向非定向模式,即由封闭式师资培养走向开放式师资培养。就我国目前的教育发展状况来说,尽管淡化师范教育尚为时过早,但逐渐淡化传统的师范教育,由师范型向应用型转轨,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则是摆脱目前师范地理教育困境的唯一出路[31,32]。因此,在培养模式上,应由单一型向多样化转变;在培养目标上,由以培养基础教育师资为主,逐步转向培养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方向上,由为基础教育服务,逐渐转向更多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在课程设置上,注意更新办学观念,淡化专业界线,在原有的师范性基础上,拓展办学口径,增设应用地理课程,突出地理与经济建设的相关性。

  (二)、规范学科课程,体现地理科学专业的科学性

  学科课程是体现专业特点的核心课程,不管课程体系如何改革,它总是专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我们通常所说的“合格+特长”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的“合格”应当是针对学科专业的基本知识而言,对于地理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需要加强而不应削弱。在课程体系设置上,“地理”二字必须坚持。体现地理学学科性质与专业特色、反映地理学科概貌的专业核心课程应保持相对稳定。为此,课程设置应强化专业主干课程,加强专业理论课程[33-35]。

  建议将地理科学导论、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等5门课程定为学科核心课程。

  (三)、采用课程模块——课程群方式设课

  综合陕西师大孙根年先生和湖南师大杨新先生的研究[36,37],我们按课程体系——课程模块——课程群来组织设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将所有课程分四个模块来进行设计,即公共基础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专业扩展课程模块、专业实践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又分为基础课程群、自然地理课程群、人文地理课程群、区域地理课程群、地理技术方法课程群、地理教育课程群六大课程群。在每个课程群中精选几门主要课程。考虑作以下几点调整:(1)对自然地理6大部门进行学科交叉和内容重组,按固体地球系统、流体地球系统、生物地球系统认识地理环境;(2)取消地球概论,在地理科学导论中增加地球科学基本知识,有利于加强专业入门教育。共开设地理科学导论、测量地图学、地质地貌系统、气候水文系统、土壤植被系统、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区域分析与规划、计量地理、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地理教学论共14门专业必修课程。

  (四)、提高选修课的数量与质量

  选修课程是高校专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选修课程的开设既关系到专业教育的视野、层次,也关系到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与通用性。

  一方面,广泛开设各种类型专业或应用选修课,选修课数量应与必修课数量相当,尤其是要增加可供选修课程的数量,可供选修的课程门数是要求选修课程门数的2倍以上。另一方面,还应当提高选修课的质量,改变选修课“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随意性大、可选性差、计划难实施的状况,建议将选修课程系列化,每一方向设置4-5门相关课程,以改变以往选修课“蜻蜓点水”,缺乏广度与深度的状况。可考虑开设如下方向系列选修课程:地理教育方向、城乡规划方向、旅游开发方向、自然资源开发方向、人文地理方向、地理技术方向、土地资源开发方向、环境保护方向等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选择至少2个系列的课程。此外,选修课因类别不同,有的难以形成系列,带有相对独立性,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这些课程就可作为任意选修课程开设。专业扩展课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本文所列仅供参考,各院校可根据师资条件及所在地区地理环境特点自由设置。

  (五)、加强人文地理课程

  地理学的发展应当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为经济建设服务。人文地理在为经济建设服务中,具有更直接的作用[38]。在课程设置上,为改变人文地理相对薄弱的现象,采取适当削减自然地理课程课时数,设置人文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两门主干课程,并开设如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人口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等人文地理类选修课程,使人文地理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上升。同时,在教学中加强自然与人文的综合,在自然地理教学中加入人文观念,在人文地理教学中重视自然地理基础。经济地理学方面,应当与国际接轨,除继续关注如工业、农业、商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产业以外,还应当关注企业经济,甚至是当前金融问题;除关注经济现象的空间分析,还应当关注经济现象的时空结合分析,考虑到与“发展经济学理论”结合[39,40]。

  (六)、注重区域分析能力的培养

  学习区域地理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部门地理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点,说明有关区域问题,而不是单纯地熟悉区域的地理情况。目前,湖南高师院校都对传统的区域地理四大块(中国经济地理、中国自然地理、世界经济地理、世界自然地理)进行了改革,合并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但也仅仅是将原有两门课程略加缩减合在一起,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综合,仍然是一些区域地理现象的罗列。我们建议重视区域分析与规划课程,突出区域性、综合性、人文与自然的统一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区域观念与整体观念。此外,加强区域地理综合实习,可选择一个典型区域,对该区域进行人文、经济及自然地理的综合实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和综合能力。

  (七)、加强地理技术方法类和应用类课程

  地理科学应用研究领域的快速发展与扩张和地理学技术手段的广泛利用要求在地理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中,加大两类课程比重,一是地理学技术方法类课程,如制图、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等课程;二是地理学应用领域的课程,诸如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环境保护、区域规划、城市规划、乡镇规划等。各院校的地理信息系统、计量地理学不应当继续在选修课中开设,应当设为必修课,且要保证足够的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另开设地理技术方法系列选修课程,以保证学生对地理科学新技术新方法的掌握和运用。应用类课程也是通过系列选修课程的方式来开设,但在设置与安排上,应使地理类课程与应用类课程保持合理平衡,如果地理类课程过多,使学生难以获得应用方面或相关学科的理论、技术和知识,反之,则使其失去地理学科的性质,有舍本逐末之嫌。要注意市场的需要,但又要在变化的市场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应当随俗而不媚俗。

  (八)、积极建设特色课程

  各院校应该在充分考虑地理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本单位在地理学科教学和学术研究上的传统与优势方向,开设特色课程,以课程系列或课程群的形式开出选修课,实现教学、科研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三位一体,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这不仅体现了一个系的特色,还能培养学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意识以及相关技术和能力。如湖南师范大学可发挥本校自然地理的学术优势,依托省内唯一的自然地理学硕士点,开设自然地理或自然资源开发系列选修课程;湖南科技大学则可以考虑凭借区位优势,依托省内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的契机,开设城乡规划系列选修课,与湖南的经济建设相适应;衡阳师范学院则可以考虑开设人居环境学、聚落地理学等相关人文地理系列选修课,充分发挥该校在人居环境学方面的研究专长;湖南文理学院则可以开设以洞庭湖区研究为专题的土地资源开发系列选修课,因为该校所在地——常德市,正是位于洞庭湖区,且该校又承担了关于洞庭湖区专题研究的国家级课题,有着独特的环境特点和研究基础。

  (九)、加强实践课程

  考虑到地理实践课程的重要性,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我们单独设置专业实践课程模块,恢复和加强实验课程的教学。某一课程的单一实习实验可在课内或课程结束时完成,此外,还应开设四类综合实习: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区域(人文)地理综合实习、教育实习(或非教育方向的毕业实习),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应通过各种渠道筹集实习经费,积极创造条件,以保证实习顺利进行。

  四、课程体系的构建

  根据以上改革方略,构建课程体系结构如下(标●为必修课程,标◎为限选课程,标○为任选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模块(略)

  基础课程群

  自然地理课程群

  人文地理课程群

  专业课程模块 区域地理课程群

  地理技术方法课程群

  地理教育课程群

  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 限定选修课程

  专业扩展课程模块 系列选修课程

  任意选修课程

  自然地理综合实习(3周)

  区域(人文)地理综合实习(2周)

  教育实习(地理教育方向)(8周)

  专业实践课程模块 毕业实习(非地理教育方向)(8周)

  学年论文(2周)

  毕业论文(8周)

  图2 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结构

  基础课程群包括有◎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地理科学导论、●测量地图学、◎可持续发展概论、◎环境保护概论(高等数学与计算机应用基础已在公共基础课中开设)。

  自然地理课程群包括:●地质地貌系统、●气候水文系统、●土壤植被系统。

  人文地理课程群包括:●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旅游地理学。

  区域地理课程群包括:●中国地理、●世界地理、◎湖南地理、●区域分析与规划。

  地理技术方法课程群包括:●计量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

  地理教育课程群包括:●地理教学论。

  专业扩展课程模块中限定选修课程在各专业课程群中已有体现(标◎为限选课程),系列选修课程包括以下方向,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和个人发展方向选择至少两个系列:

  ①地理教育方向,开设中学地理教材分析、地理教育科研方法、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地理学思想史、地理教育展望。

  ②旅游开发方向,开设旅游学概论、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市场学、旅游景区经营管理、旅游心理学。

  ③城乡规划方向,开设城市规划、乡镇规划、城市地理学、经济统计与预测、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建议作为湖南科技大学特色课程)。

  ④自然资源开发方向,开设自然资源学、资源评价与开发、中国自然资源研究、气候资源学、灾害学(建议作为湖南师范大学特色课程)。

  ⑤人文地理方向,开设聚落地理学、文化地理学、人口地理学、景观生态与规划)、人居环境学(建议作为衡阳师范学院特色课程)。

  ⑥地理技术与方法方向,开设计算机制图、地理模型与计量分析、现代地理学中的数学方法、GIS软件分析、遥感地学分析。

  ⑦土地资源开发方向,开设区域生态学、土地资源评价及利用规划、国土资源调查技术与方法、洞庭湖区专题研究、湿地研究(建议作为湖南文理学院特色课程)。

  ⑧环境保护方向,开设环境监测与评价、全球变化与环境保护、中国自然环境及其演变、灾害地理学、环境教育。

  任意选修课程包括:○全球变化、○GPS应用、○专业英语、○地理学进展、○管理信息系统、○地球系统科学、○地理科技论文写作、○计算机数理统计分析、○地理摄影、○历史地理学、○政治地理学。

  五、几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材建设的问题

  课程体系确定后,具体课程的建设是教学改革至关重要的环节,而与课程建设相应的教材建设同样至关重要。教材的陈旧已成为人才培养的障碍和瓶颈,现行的教材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前地理教育改革的需要,例如,课程体系改革的趋势之一是加强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的综合化,课程设置改革已先行一步,如将传统的中国自然地理与中国经济地理合并为中国地理,世界自然地理与世界经济地理合并为世界地理等,但所配套的教材“名”为《中国地理》、《世界地理》,“实”却还是先讲授自然,再讲授经济,“名”合而“实”不合。因此,加快面向21世纪高质量地理教材的建设已刻不容缓。

  (二)、师资建设的问题

  新的课程设置改革无疑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受传统地理学分科的影响,传统地理学专业非常细化。而现有教师大多是受旧模式的培养,知识系统较为单一,知识结构较为狭窄,很难适应地理学的综合化趋势。例如传统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被人为的绝然分开,反映在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水平上,现有的自然地理教师对经济地理知之甚少,而经济地理教师对自然地理知识学习也不够深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难将二者融合起来,实现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的综合。教师面临着知识更新、专业领域拓宽和教学方法改进的挑战。因此,如何提高在职教师业务素质,使之适应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是课程体系改革所面临的又一重要问题。

  (三)、实践经费的问题

  地理教学中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多年来,实习经费的不足严重影响着地理实践教学的开展。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该校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计划是3周,但由于经费的不足,实际实习往往不到10天,内容多任务重,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区域地理综合实习被迫取消,一些随课程开设的分散实践课程也因为实习实验设备不完备而得不到保证。新的课程体系强调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如何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经费的不足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结 语

  随着教育改革的蓬勃发展,高师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在当前高师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进行高师课程改革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本文在已有的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改革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大学地理学课程设置和湖南省高师地理专业课程设置实例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差距,发现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改革措施,构建新的湖南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以期为湖南高师院校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课程体系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又道远。本文仅对湖南省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发表了一些看法,尚有许多细节问题未曾涉及或涉及不深,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1. 课程内容体系的更新;

  2. 社会、经济和科学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课程体系也应当是动态的、发展的,如何建立能灵活适应社会、经济和科学的不断发展的可持续的地理科学课程体系;

  3. 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涉及到许多方面和环节,如公共课的取舍及其与专业课程的内容衔接,以及时间安排等。

  如此等等,这些问题将可作为本文的后续研究,这也将是我今后工作和学习的努力方向。

  注释:

  [1] 吴传钧,刘昌明,吴履平. 世纪之交的中国地理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496-504.

  [2] 陈国生,陈修颖. 高师本科地理专业课程体系整体结构优化研究[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2,24(6):75-79.

  [3][4] 史培军,王民. 中国地理教育:继承与创新[R]. 中国地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会议报告,天津,2004.

  [5] 国家教育部.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17-118.

  [6] 庞德谦,周旗,方修琦. 灾害对策学[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33-34.

  [7] 周旗. 建立可持续的地理科学课程体系结构初探[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15(3-4):177-180.

  [8] 李方. 课程与教学基本理论[M].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5.

  [9] 孙根年. 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 高等教育研究,2001,22(2):86-90.

  [10] 吴康宁.知识的控制与分等:课程结构的社会学释义[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11).

  [11] 国际地理教育联合会. 国际地理教育宪xian章[J]. 地理学报,1995,48(4) :289-295.

  [12] 陆大道. 我国地理学发展若干值得思考的问题[R]. 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会议报告,天津,2004.

  [13] 钱学森. 论地理科学[M]. 杭州:杭州教育出版社,1994:3.

  [14][15] 蔡运龙,陆大道,周一星,等. 地理科学的中国进展与国际趋势[J]. 地理学报,2004,59(6):803-810.

  [16][18][33] 董明辉. 试论师专地理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 武陵学刊,1997,69(4):87-90.

  [17] 吴攀升,黄伟雄. 地理教育新论[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7,257-280.

  [19][34]杨洪,佘国强,何俊阳. 面向21世纪的高师地理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构想[Z]. 湖南省地理学会1998学术年会论文,长沙,1998.

  [20] 张超. 论地理科学的理论研究与新技术手段[J]. 地理学报,1995,50(1) :83-88.

  [21] 黄秋富. “面向21世纪高师本科课程设置研究”课题进展简析[A].见:黄秋富编,高师教育改革的跨世纪探索[C],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38~39.

  [22] 褚劲风,徐皎. 日本高校地理学科的课程设置与地理教学[J]. 世界地理研究,2000,9(1):100-104.

  [23] 张文奎.日本大学地理系的人文地理教育[J]. 国外人文地理,1988,3(1):64-67.

  [24] 董玉祥. 英国高校地理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及其启示[J]. 高等理科教育,2000,32(4):39-43.

  [25] 刘妙龙. 英国高等地理教育概况[J]. 地理学报,1992,47(1):89-91.

  [26] 车裕斌,韩冰华,林祺胜. 中国高等地理教育发展的趋势与问题[J].世界地理研究,2001,10(3):99-105.

  [27] 和学新. 课程改革要致力于课程结构的改革和完善[J]. 课程.教材.教法. 1997(10).

  [28][29] 陈雪燕. 从知识观的改变看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J]. 现代教育科学. 2003(2):65-67.

  [30] 朱小蔓. 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9

  [31][35] 阎小培,欧阳南江. 浅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地理教育的新变化[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20(2):203-210.

  [32] 邵秀英. 高师地理专业课程设置及课程体系研究[J]. 太原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12(4):39-41.

  [36] 孙根年,黄春长,马耀峰, 等. 论高等师范院校地理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8(1):114-118.

  [37][38] 杨新. 关于高师地理专业新的课程体系构建的几个问题[J].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1):89-92.

  [39] 汤茂林,沙润,石高俊. 我国高师人文地理课程体系改革设想[J]. 世界地理研究,2000,9(3):107-112.

  [40] 王恩涌. 师范院校地理系课程与教学[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4):62-63.

【论湖南省高师地理科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相关文章:

当代审美实践与文学本体论的构建05-24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构建方法分析08-13

论通信设计质量的科学控制方法论文11-11

论从环境科学角度谈旅游资源的开发08-08

视觉文化影响下的高师美术教育论文04-21

论悔恨05-07

高师文学类课程微课的设计与开发论文06-25

论马克思哲学的生存论指向05-29

企业文化构建措施05-15

高师院校学前儿童文学教学策略的论文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