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管理制度

时间:2024-02-26 12:35:19 宇涛 制度 我要投稿

危险源管理制度(精选15篇)

  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很多地方都会使用到制度,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那么制度的格式,你掌握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危险源管理制度,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危险源管理制度(精选15篇)

  危险源管理制度 1

  1、目的

  辨识本公司范围内的危害因素,对其进行风险评价,判定出不可承受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控制程序,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

  2、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职责、识别程序和方法。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以及供方/相关方在与本公司进行活动或提供产品、服务时可望施加影响的危险源的识别与更新。

  3、职责

  3.1公司安全科负责收集公司办公区、生活区危险源信息,将《重大危险源清单》报公司安全领导小组。

  3.2安全科负责收集分公司机关办公区、生活区危险源信息,将《重大危险源清单》报分公司安全领导小组。

  3.3车间负责对本车间的危险源进行识别。

  3.4公司(厂)安全科负责汇总本公司的《重大危险源清单》,报安全领导小组。

  3.5安全科负责对分公司、直属项目部的《重大危险源清单》进行收集、汇总,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审核。

  4、工作程序

  4.1危险源辨识

  4.1.1在进行危险源辨识时,应根据职业健康安全行为特点,结合: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

  ——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

  最大限度地排查出本单位的危险源,填写《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附录a)。

  各工程公司(厂)、项目部生产副经理或总工负责组织安全、工程技术、物资设备、消防安全、后勤部门对本单位(项目)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识别,由安全管理部门汇总《重大危险源清单》并上报建设公司工程管理部质量安全处;各工程公司(厂)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本单位机关办公区、生活区危险源进行识别,汇总《重大危险源清单》并上报各工程公司(厂)安全管理部门;建设公司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对建设公司机关办公区、生活区危险源进行识别,汇总《重大危险源清单》并上报建设公司工程管理部质量安全处;

  4.1.2危险源辨识的途径

  a)询问和交流;

  b)现场观察;

  c)查阅有关记录;

  d)获取外部信息;

  e)工作任务分析;

  f)安全检查表;

  g)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3.1.3危险源辨识需考虑的内容:

  a)物体打击;

  b)车辆伤害;

  c)机械伤害;

  d)起重伤害;

  e)触电;

  f)灼烫;

  g)火灾;

  h)高处坠落;

  i)爆炸;

  j)中毒和窒息;

  4.2危险源的风险评价

  4.2.1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发现危险源属于如下情况时,可直接确定为具有不可接受的风险:

  a)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

  b)不符合总公司方针的;

  c)员工或相关方有抱怨和要求的;

  d)曾经发生过事故,且未采取有效防范控制措施的.。

  4.2.2采取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分析危险源导致危险事件、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确定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4.2.3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是用与系统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危险的大小,并根据分值d的大小来确定危险等级。

  危险源管理制度 2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矿对重大隐患、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结合本矿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主要危险源,是指在我矿重大危险源辨识清单上所规定的危险源。

  第三条

  存在主要危险源的部门,其部门安全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单位主要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控工作。

  第四条

  对主要危险源存在的事故隐患以及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均有权向安全科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举报。

  第五条

  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制度;

  (二)主要危险源一法三卡安全警示卡;

  (三)主要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方案;

  第六条

  在施工前应填写《重大危险源登记表》,报送安全科备案。

  第七条

  对新产生的主要危险源,现场安全负责人应当及时报送安全科备案;

  第八条

  安全科应建立健全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落实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责任制度,明确所属各部门和有关人员对主要危险源日常安全管理与监控职责,制定主要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制度。

  第九条

  安全科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现场安全员或现场负责人对从业人员应当技术培训,使其全面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

  (可按照新员工培训方案进行实施)。

  第十条

  安全科或现场负责人应当将主要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特别是重大危险源预防措施告知全体从业人员。

  第十一条

  安全科对主要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并加强对主要危险源的监控和对有关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第十二条

  安全科应当对主要危险源中的工艺参数、危险物质进行监控,对重要的设备、设施定期进行保养维护,并记录在案。

  第十三条

  各施工单位应当对主要危险源的安全状况和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做好检查记录,并将检查情况报送安全科。

  第十四条

  对存在事故隐患的主要危险源,各施工单位必须立即整改;对不能立即整改的,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并及时报告安全科或有相关监督安全职责的部门。

  第十五条

  安全科应当制定主要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主要危险源基本情况;

  (二)应急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三)应急设备与设施;

  (四)应急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五)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

  (六)事故后的恢复与程序;

  (七)培训与演练。

  第十六条

  安全科应当根据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演练方案进行一次实战演练或模拟演练。

  第十七条

  安全科应当建立主要危险源监控和管理系统,对主要危险源实施分级监控,并对各类信息实施动态管理。

  第十八条

  安全科应当定期对主要危险源进行专项监督检查。

  监督检查的内容包括: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情况;

  (二)预防生产安全事故措施落实情况;

  (三)主要危险源的`登记建档情况;

  (四)主要危险源的安全检测、监控情况;

  (五)主要危险源设备维护、保养和定期检测情况;

  (六)主要危险源现场安全警示标志设置情况;

  (七)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情况;

  (八)应急救援组织建设和人员配备情况;

  (九)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工作情况;

  (十)应急救援器材、设备的配备及维护、保养情况;

  (十一)主要危险源日常管理情况;

  (十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事项。

  第十九条

  安全科在监督检查中,发现主要危险源存在事故隐患的,应当责令相关单位立即排除。

  第二十条

  安全科及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应当相互配合、互通情况,并帮助对主要危险源实施有效的管理与监控。

  危险源管理制度 3

  第一章:总则

  1、为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杜绝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局面的稳定,特制定本办法。

  2、本规定所指重大危险源分为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

  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者临时生产、搬运、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品,且危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以及其它存在危险数量或超过临界量的场所和设施。按照《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xx)的规定,以及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xx]56号文件规定,属于申报登记范围内的特种设备、设施、场所、危险品等。

  公司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指:除国家规定的危险源以外,可能造成重大人身伤亡和公司财产损失的其他特种设备、设施、场所、危险品等。

  3、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生产单位和部门。

  第二章:管理机构职责

  4、公司的安全管理职责

  1)组织全系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

  2)制定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

  3)建立健全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严格划分范围,不断完善预测、预警、预案工作;

  4)部署、组织制定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及开展演练,组织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

  5)组织或参加重大危险源造成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6)对直接监督管理的重大危险源做到可控备案。

  5、各生产单位的安全管理职责

  1)组织所属单位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重大危险源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

  2)根据公司规定,利用公司重大危险源管理系统,督促所属车间、科室做好预测、预警、预案工作,建立重大危险源的档案登记、检测评估、监控管理,对存在的问题落实技术方案和资金,并限期整改;

  3)完善本单位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开展演练,落实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4)协助或参加重大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5)重大危险源管理务必职责到人,完善规章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对本单位的`重大危险源做到可控在控。

  第三章:登记、评估和备案

  6、公司、各生产单位按二级安全职责主体,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各生产单位应定期或及时审核所属车间重大危险源台帐,并负责上报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

  7、各生产单位要按照国家、公司的要求,认真完成国家规定的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按规定至少每两年进行一次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评估工作。评估工作应由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评估报告》按地方政府要求进行备案,并上报国投集团公司。

  8、每年由公司组织开展定期重大危险源的检查工作,各生产单位不定期自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公司将以《安全检查通报》形式及时通报,要求限期整改。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查重点为:重大危险源基本状况、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重大危险源设备维修保养和检测状况、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重大危险源等级、安全对策措施、应急救援措施等资料。

  9、重大危险源在生产过程、材料、工艺、设备、防护和环境等因素发生重大变化,或者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发生变化时,应对重大危险源重新进行安全评估,并及时上报国投集团公司。

  10、对新设立或者新构成的重大危险源,应及时按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到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上报国投集团公司。对已不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及时报告注销。

  第四章:人员培训与应急救援

  11、对涉及重大危险源运行、检修、维护及监督管理的人员,每年进行一次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以及《安全操作规程》、防火防爆、机械和电气、紧急应急救援等安全知识的培训。

  12、健全和完善现场应急救援预案,主要包括以下资料:

  1)应急救援机构及其职责;

  2)危险辨识与评价;

  3)报警系统;

  4)应急设备与设施;

  5)应急潜力评价与资源;

  6)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

  7)保护措施程序;

  8)事故后的恢复程序;

  9)培训与演练。

  13、各生产单位要定期开展现场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危险源管理制度 4

  1、目的

  为指导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规范本公司的危险源管理,保证公司的安全生产,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的重大危险源管理。

  3、职责与分工

  主管部门:安全部。负责指导本公司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工作。

  相关部门:公司各部门、各车间。负责本部门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和管理工作。

  4、内容与要求

  4.1、重大危险源辩识

  重大危险源:指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临界量: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

  4.2、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4.2.1、公司聘请具有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并根据评估结论、意见进行改进,保证重大危险源单元处于良好的安全状态。

  4.2.2、现场配有事故喷淋水源、消防水源、灭火机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防毒衣等消防防护用品,做为处理事故之用,所属单位要加强管理,使之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

  4.2.3、加强重大危险源的检查。所属区域操作工要做好当班的巡回检查,严格交接班制度;管理人员至少每天巡检一次;安全环保咳嗽敝辽倜恐苎布煲淮危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检查。查静电跨接,查避雷设施,查安全附件等。查出问题立即整改,不能整改的,立即上报?/p>

  4.2.4、严格外来人员登记制度

  无关人员严禁进入库区,非本工序、本车间人员确需进入的,必须经领导批准,并由公司人员陪同,进入重大危险源单元必须严格登记,库区操作工交待清注意事项并监护。

  4.2.5、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

  公司按应急预案的编写导则,编制了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公司员工发现险情必须迅速启动事故应急预案进行处理并上报。

  4.2.6、重大危险源登记

  公司对所有重大危险源进行了登记建档,并严格进行检查,监控,使危害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成为一个持续的过程。

  危险源管理制度 5

  1.目的

  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为了辨识公司范围内作业场所的危险源,对其进行科学评价和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保证公司生产经营安全平稳运行,制定此制度。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生产活动中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等管理。

  3.引用标准

  3.1《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3.2《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

  4.职责

  4.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程序和方法,指导各部门、车间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

  4.2安全科应建立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管理文件,组织实施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并制定相关控制措施。

  5.内容及要求

  5.1危险源辨识的原则

  5.1.1应考虑本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对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

  5.1.2应考虑时效性,危险源辨识应具体在特定时间范围内。

  5.1.3应考虑范围,危险源辨识在特定的范围内进行。

  5.1.4应考虑采用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应体现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适用性原则

  5.1.5应考虑所进行工作的性质,危险源辨识应在不同环境和不同背景下灵活进行,如发生伤害事故后应对风险级别和风险控制策划进行重新评审等。

  5.2危险源辨识的主要范围

  危险源辨识覆盖企业生产活动、产品或服务活动的全过程,包括:

  5.2.1作业地质及环境条件。

  5.2.2作业场所平面分布图。

  5.2.3建(构)筑物。

  5.2.4采购服务过程。

  5.2.5作业设备、装置。

  5.2.6粉尘、毒物、噪声、振动、高温、低温等有害作业场所。

  5.2.7管理设施、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和辅助生产、生活卫生设施。

  5.2.8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人机工程学因素等。

  5.3危险源辨识条件

  5.3.1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状态,即:

  1)正常态: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按照其工作任务连续长时间进行工作的状态。

  2)异常态: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周期性或临时性的进行工作的状态,如设备的开启、停止、维修等。

  3)紧急态:指发生火灾、爆炸、人员伤亡等状态或其发生的临界状态。

  5.3.2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三种时态,即:

  1)过去: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过去的安全控制状态及发生过的人身伤害事故。

  2)现在:指作业活动、系统或设备等现在的安全控制状态。

  3)将来:指作业活动发生变化、系统或设备等在发生改进、报废、退役等活动时产生的安全控制状态变化。

  5.3.3六种能量逸散类型,即:动能、势能、电能、物理能、化学能、生物能。

  5.3.4四种事故起因,即: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缺陷、管理缺陷。

  5.4危险源识别方法

  5.4.1进行危险源辨识所必须的知识和经验

  1)关于对象系统的详细知识,诸如系统的构造、系统的性能、系统的运行条件、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的流动情况等。

  2)与系统设计、运行、维护等有关的知识、经验和各种标准、规范、规程等。

  3)关于对象系统中的危险源及其危害方面的知识

  5.4.2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危险源辨识方法可以粗略地分为对照法和系统安全分析法两大类

  1)对照法。与有关的标准、规范、规程或经验相对照来辨识危险源

  a、安全检查表。运用已编制好的安全检查表,对组织进行系统的安全检查,可辨识出存在的危险源。

  b、询问、交谈法。与生产现场的管理、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交流讨论,获取危险源资料。

  c、现场观察法。到施工现场观察各类设施、场地,分析操作行为、安全管理状况等,获取危险源资料。

  d、问卷调查。问卷调查是通过事先准备好的一系列问题,通过到现场察看和与人员交谈的方式来获取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的信息。

  e、查阅相关记录。查阅组织的事故、职业病的记录,可从中发现存在的危险源。

  f、获取外部信息。从有关类似组织、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面获取有关危险源信息加以分析研究可辨识出组织存在的危险源。

  g、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分析组织成员工作任务中所涉及的危害,可识别出有关的危险源。

  2)系统安全分析法。系统安全分析是从安全角度进行的系统分析,通过揭示系统中可能导致系统故障或事故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联来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

  a、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危险与可操作性研究是一种对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源实行严格审查和控制的技术,它是通过指导语句和标准格式寻找工艺偏差,以辨识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并确定控制危险源的对策。

  b、事故树分析。事件树分析是一种从初始原因事件起,分析各环节事件“成功(正常)”或“失败(失效)”的发展变化过程,并预测各种可能结果的方法,即时序逻辑分析判断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对系统各环节事件进行分析,可辨识出系统的危险源。

  c、故障树分析。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根据系统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事故结果去寻找与事故发生有关的原因、条件和规律。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分析,可辨识出系统中导致事故的有关危险源。

  按照风险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风险评价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法。

  常见的风险评价方法有两种: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5.5.1专家现象询问观察法

  由专业人员组成专家评价小组对辨识出的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定性判断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一旦危害事件发生后所带来的后果,并确定该危险源的风险级别,参考评价准则如下:

  1)曾经发生过且无良好控制措施的重大事故或事件,评为不可容许风险。

  2)曾经发生过已制定有效控制措施的重大事故或事件评为重大风险。

  3)违反法律法规的预计可能导致的事故结果在重伤或重伤以上的评为不可容许风险。

  4)违反法律法规的预计可能导致的事故结果在重伤以下的评为重大风险。

  5)相关方强烈抱怨的事故或危害事件评为重大风险。

  6)除上述5项以外的事故或危害事件评为一般风险。

  5.5.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1)判定准则

  a、危险性指数大于320的,确定为一级;

  b、危险性指数大于等于161但小于等于320的,确定为二级;

  c、危险性指数大于等于71但小于等于160的,确定为三级;

  d、危险性指数大于等于20但小于等于70的,为四级;

  e、危险性指数小于20的不列入等级。

  2)判定方法

  作业危险性指数是下列三个因素的乘积:

  危险指数D=L×E×C

  L—————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

  E—————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下的状况

  C—————事故的可能后果

  a发生危险事件的可能性(L)

  L

  分数

  完全预料到

  10

  相当可能

  6

  不经常,但可能

  3

  意外,很少可能

  1

  可以设想,但极少可能

  0.5

  极不可能

  0.2

  实际上不可能

  0.1

  b作业者在危险环境中的状况(E)

  E

  分值

  连续处在危险环境中

  10

  每天在有危险的环境中工作

  6

  每周一次在危险环境中工作

  3

  每月一次在危险环境中工作

  2

  每年一次在危险环境中工作

  1

  极难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工作

  0.5

  c事故的可能后果(C)

  现象

  可能后果

  分值

  大灾难

  多人死亡

  100

  灾难

  数人死亡

  40

  非常严重

  一人死亡

  15

  严重

  严重致残

  7

  重大

  手足伤残

  6

  较大

  受伤较重

  3

  引人注目

  轻伤

  1

  d危险指数评价(D)

  D

  危险程度

  风险等级

  >320

  极度危险,不能继续作业

  不可容许风险

  161—320

  高度危险,要立即整改

  重大风险

  70—160

  显著危险,需要整改

  重大风险

  20—70

  一般危险,需要注意

  一般风险

  ≥20

  稍有危险,可以接受

  一般风险

  5.5风险控制

  5.5.1风险控制原则

  风险控制措施应首先考虑风险消除的原则,然后再考虑风险降低的措施(降低风险概率,降低伤害潜在的严重程度),将使用个体防护措施作为最后的手段。

  5.5.2重大危险源

  1)对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各部门要分析原因,实施纠正及预防措施。

  2)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必须严格执行相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3)对于存在技术、资金问题的重大危险源,职能部门将分期列入当年或来年的整改方案进行整改。

  4)安全部和所在单位分别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台帐。

  5.6.3一般危险源

  1)一般危险源由基层单位和从业人员按要求进行风险控制,从业人员执行按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操作规程。

  2)基层单位要建立一般险源管理台帐,根据危险源的特点进行分时分级控制。

  5.7危险源的控制

  5.7.1重大危险源所在单位重点控制,公司每半年检查一次,基层单位每月检查一次,班组每周检查一次,作业人员每天检查一次。

  5.7.2一般危险源所在部门严格控制,安全部每月检查一次,基层单位每周检查一次,作业人员每天检查一次。

  5.7.3检查人员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隐患,应采取防范措施并限期整改。

  5.7.4安全部负责按要求上报备案重大危险源工作。

  5.7.6安全部组织有关部门对危险源对应岗位制定监控组织措施,措施中要求明确职责、岗位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置要求及安全控制措施。

  5.8危险源的编号和标志

  5.8.1危险源编号

  1)重大危险源由公司统一编号,按重大危险源进行管控。

  2)一般危险源由各基层单位参照公司编号的原则自行排列编号。

  5.8.2危险源标志

  重大危险源,要设立醒目的危险源标志及相应的应急救援预案,并悬挂在明显位置,以便提示。

  5.8.3标志内容

  标志牌上定好名称、编号、危害及责任者,并写清注意事项(提示)。详见图一。其中:

  1)名称——危害部分称谓;

  2)地点——所在位置、岗位;

  3)危害——可能引起的事故危害;

  4)责任人——危险部位单位负责人;

  5)注意(提示)——注意事项或预防事故的主要措施。

  5.9危险源的更新

  5.9.1公司每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危险源的重新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

  5.9.2当发生下列情况时,要及时进行危险源的重新识别与风险评价,以确保相关资料的有效性。

  1)法律、法规及自身要求发生变化。

  2)经营形式发生变化。

  3)设备、设施、技术发生变化。

  4)作业现场发生变化。

  5)作业方式发生变化。

  危险源管理制度 6

  1、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应组织人员对施工危险因素进行辨识。

  2、危险源辨识应根据施工作业活动、施工作业流程和施工工艺,确定采用科学合理的辨识方法,分析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源,列出危险源清单。

  3、对已辨识出来的危险源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事故后果,确定风险等级。

  4、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并指定专人负责落实。

  5、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应列出重大危险源清单,对重大危险源必须实施跟踪查验制度,并做好相关记录。

  6、对确定的`重大危险源应报工程所在地的安全监督机构备案。

  7、在施工现场的醒目位置设立“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公示牌应注明危险源、存在部位、作业时间、防护措施和责任人等内容。

  8、重大危险源公示牌应随施工情况及时更新。

  危险源管理制度 7

  施工现场为创新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有效实施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监控,加强事故的预警预防预控工作,降低事故率,保证经济建设的正常程序,现就我县加强建筑工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做如下规定:

  一、重大危险源的认定

  (一)施工现场有下列状况之一的,可认定为重大危险源

  1、违反国家行业标准,规范及强制性条文规定的;

  2、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的规定检查,分项检查中保证项目得分不足40分或保证项目中有一项得分为0分的。

  (二)存在重大施工危险的分部分项工程,主要包括:

  1、施工现场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三层以上(含三层)或深度虽未超过5m(含5m),但地质条件中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的基坑,沟(槽)工程;

  2、地下暗挖工程;

  3、水平混凝土构件横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荷载大于15kn/m的高大模板工程以及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

  4、30m及以上高空作业;

  5、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安装拆卸;

  6、起重吊装工程;

  7、悬挑式脚手架,高度超过24m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吊篮脚手架;

  8、其他专业性强,工艺复杂,危险性大,交叉等易发生重大事故的施工部位及作业活动。

  二、重大危险源的控制管理

  (一)施工单位应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控制与管理,制定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建立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公示、控制管理体系,明确具体职责,认真组织实施。

  (二)对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务必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专项施工方案除应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外,还应当包括监控措施,应急预案以及紧急救护措施等资料。

  (三)专项施工方案应由施工企业技术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及监理单位安全专业监理工程师进行审核,由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凡属建设部《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中规定的.危险性较大工程,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查论证。

  (四)对存在重大危险部位的施工,施工单位应按专项施工方案,由工程技术人员严格进行技术交底,并有书面记录和签字,确保作业人员清楚掌握施工方案的技术要领。重大危险部位的施工应按方案实施,凡涉及验收项目,方案编制人员应参加验收,并及时构成验收记录。

  (五)施工单位应对从事重大危险部位施工作业的施工队伍,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登记造册,掌握作业队伍,采取有效措施,在作业活动中对作业人员进行管理,控制并及时分析存在的不安全行为。

  (六)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范围,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分析,对分部分项各道工序,各个环节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构件的不安全状态进行辨识,登记,汇总重大危险源明细,制定相关控制措施,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部位进行环节控制,并公示控制的项目,部位,环节及资料等,以及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别,对危险源采取的防护设施状况及防护设施的状态,职责落实到人。

  (七)施工单位项目工程部应将重大危险源公示项目作为每一天施工前对施工人员安全交底资料,提高作业人员防范潜力,规范安全行为。(八)监理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专项施工方案进行审核,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辨识、登记、公示、控制状况进行监督管理,对重大危险部位作业进行旁站监理,对旁站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开具监理通知单,问题严重的有权停止施工,对整改不力或拒绝整改的,应及时将有关状况报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机构。

  (九)建设单位要保证用于重大危险源防护措施所需的费用及时划拨。施工单位要将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防护、礼貌施工措施费单独列支,保证专款专用。

  (十)施工单位应对施工项目建立重大危险源施工档案,每周组织有关人员对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检查,并做好施工安全检查记录,保证工程项目安全生产。

  危险源管理制度 8

  1、目的:为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消除事故隐患,规范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2、使用范围:公司生产区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领导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负责领导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3.2分管副总协助总经理进行重大危险源管理,在总经理不在时履行总经理对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

  3.3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工作,并组织重大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监督、档案管理等。

  3.4各生产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管理,并对管理结果负责。

  4、重大危险源的识别和评价:

  综合管理部组织相关人员组成评价小组,依据《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xx)对公司生产现场和储存设施进行评价,确定重大危险源。

  4.2重大危险源管理:

  4.2.1配备灭火器等必须的'消防器材和设施,所有器材和设施要完好。

  4.2.2配备监视设备,实施全天候监视。

  4.2.3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半年不少于一次演练,并不断完善。

  4.2.4公司、所在厂每月一次进行专项综合检查,检查要有记录。

  4.2.5生产班组必须按规定进行巡检,检查要有记录。

  4.2.6所在厂安全员进行每周不少于一次的检查,检查要有记录。

  4.2.7在重大危险源区域作业必须严格按照《工艺(操作)规程》、《安全技术规程》、《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消防安全制度》、《化学危险物品管理制度》、《作业许可证管理制度》进行,实施谁签字谁负责,谁作业谁负责。

  4.2.8发现隐患,必须立即向厂和综合管理部报告,并及时进行整改。

  4.2.9由综合管理部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挡案类容包括:危险物质名称、数量、特性、管理人员、管理制度、评价报告、检测报告等。

  5、综合管理部要将重大危险源在市安监局备案。

  危险源管理制度 9

  为了更好地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有效地控制作业场所和企业生产建设过程中物和环境发生事故的潜在危险因素,确保职工的安全使度和生产建设的顺利进行,参照(GB18218—20XX)《重大危险源点辨识标准》,特制订本办法。

  1、公司各单位要对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危险辨识,全面了解其危险性,制订防范措施。

  2、公司对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依据有关标准划分为A、B、C、D四级,实行分级管理。

  3、具有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要设置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明名称、级别、危险性质、负责人等内容。

  4、建立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档案。公司对A、B级建立档案,各部、车间对A、B、C、D级建立档案。

  5、公司对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综合管理;各车间(部)对A、B、C、D级直接管理,班组、岗位做好所辖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的管理。

  6、存有A、B级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的单位每月组织有关专业人员检查确认一次,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整改,并填写确认表归档,同时报安全部备案。

  7、安全部牵头每半年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A、B级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检查确认,并做好记录归档工作。

  8、各单位制定A、B级危险、危害因素生产经营场所,各单位制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对于C、D级危险、危害因素生产经营场所,各单位制订岗位应急措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岗位应急措施每年至少演练一次。

  9、有关单位要加强员工安全教育,提高对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的控制能力。

  10、安全部每年组织各单位对公司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进行一次全面地辨识,进行数量增减、级别调整。

  11、加强对较大危险、危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的检查,按照《安全生产逐级检查及事故隐患排查、整改制度》进行,检查结果及时归档。

  危险源管理制度 10

  第一条、为加强对公司危险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有效防范危险化学品重特大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

  第二条、适用于公司健康、安全、环境体系运行中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第三条、职责范围

  (一)公司主要负责人是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二)安全工程部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并报备;负责监督检查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情况。

  (三)重大危险源所在部门的负责人,负责本部门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

  第四条、管理要求

  (一)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使用或者储存危险化学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二)重大危险源辨识

  (a)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GB18218—20XX《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通过辨识评价结果,将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结果存入档案

  (b)安全工程部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重大危险源的辨识,当有新的设施或场所构成重大危险源时应纳入重大危险源管理,并及时上报管理部门;

  (c)经辨识加油站不是重大危险源。

  (三)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

  (a)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档案内容包括:辨识、分级记录;重大危险源基本特征表;涉及的`所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区域位置图、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和主要设备一览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措施说明、检测、检验结果;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意见、演练计划和评估报告;安全评价报告或安全评估报告;重大危险源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责任人、责任机构名称;重大危险源场所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情况。

  (b)重大危险源管理档案的管理重大危险源档案由重大危险源所在部门负责填写、整理、保管;安全工程部有权检查、调阅。

  第五条、重大危险源日常管理

  (一)对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场所,公司委托有资质的安全评价咨询公司每3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二)重大危险源的检查严格执行公司安全检查制度和巡回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a)现场管理必须符合该现场管理规则,各项作业、设备操作必须符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要求。

  (b)要害部位的巡视制度、重要阀门开关的复核制度严密并认真执行。

  (c)各类设备的动、静密封必须达到完好标准规定,符合设备管理规程。

  (d)各类储、输、收发油设备(施)、建(构)筑物等,应达到完好状态。

  (e)流量、压力及其他安全防护等仪表管理符合有关要求,严格执行铅封上锁制度,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摘除仪表铅封。

  (f)各类消防安全设施、装备等配备齐全,灵敏好用,符合有关规程和规定的要求,消防通道畅通。

  (三)严格值班制度和巡回检查制度,遇到问题及时处理、报告;

  (四)每日至少对要害部位进行一次安全检查,每天对危险点进行安全检查。

  (五)每周至少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整改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六)制定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

  (a)安全设施定期检验;

  (b)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对重大危险源区域进行随时监控;

  (c)严格执行生产工艺规程、设备规程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d)定期对防雷、防静电设施进行检测,确保自然因素对重大危险源无毁灭性的破坏;

  (e)劳动防护用具如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等应定期检查。

  (七)监控管理

  (a)操作人员必须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

  (b)岗位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工艺、操作、劳动纪律和操作规程。

  (c)及时处理存在问题并报告险情。

  (八)编制针对重大危险源的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并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演练,对预案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进行评审。

  第六条、备案

  按照《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申报范围的要求,对本单位重大危险源进行登记建档,并填写《重大危险源申报表》报上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登记备案。

  危险源管理制度 11

  一、重大危险源评估

  安全评估工作由具有注册安全评价资质的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主持进行,或者委托具备安全评价资格的评价机构进行。从事重大危险源安全检测检验、安全评估业务的中介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检测检验和安全评估的结果负责。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2、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

  3、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危害程度;

  4、可能发生事故的种类及严重程度;

  5、重大危险源等级;

  6、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7、应急救援预案效果评价;

  8、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二、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

  对所评估出的重大危险源必须制定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落实应急救援预案的各项措施,每年进行一次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应急救援机构人员及其职责;

  2、危险辨识与评价;

  3、应急救援设备与设施;

  4、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与资源;

  5、报警、通讯联络方式;

  6、事故应急程序与行动方案;

  7、保护措施与程序;

  8、事故后的恢复与程序;

  9、培训与演练。

  三、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工作

  1、安全评估的内容

  ⑴安全评估的`主要依据

  ⑵重大危险的基本情况

  ⑶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⑷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及严重程度

  ⑸重大危险源等级

  ⑹防范事故的对策措施

  ⑺应急救援预案的评价

  ⑻评估结论与建议等

  2、危险源安全验收评估程序

  危险源安全评估的程序为:前期准备;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划分评估单元、评估方法选择;现场检查;定性评估;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作出安全评估结论;编制安全评估报告;安全评估报告评审等。

  3、工作要求

  ⑴危险源评估工作必须由具有注册安全评价资质的人员或注册安全工程师支持进行。

  ⑵危险源评估小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指导性文件、规程以及规范等评价依据。

  ⑶评估过程中参加评估人员必须明确评估危险源的对象、范围和评估的目的,熟知现场实际情况。

  ⑷安全评估内容和工作程序必须符合国家行业规范规定的内容和标准,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建议。

  ⑸必须在对评估结果分析归纳和整合的基础上,列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的评估结果,指出现场应重点防范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明确重要的安全对策措施,并做出安全评估结论,编写危险源评估报告。

  四、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职责

  1、生产部负责重大危险源的登记注册、监督管理,以及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订事故抢险、抢修;负责重大危险源岗位生产工艺的应急处理。

  2、重大危险源所属各单位负责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并根据《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事故应急分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

  管理要求

  1、重大危险源所属各单位必须登记建档,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落实责任人。

  2、各专业部门应对重大危险源所属各单位进行业务指导,并对监控措施进行审查,对监控效果进行评价。

  3、生产部要按规定的监测周期进行检测,并做好相关记录。存在重大危险源的单位应设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检测、评估、监控,并制定应急预案。检查应做好记录。

  4、生产部要加大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督检查力度,必须按规定定期进行检查。对重大危险源的建档、检测、评估、监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其他专业技术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督检查和业务指导工作。

  5、存在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场所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6、对从事重大危险源作业的人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安全知识培训和考核。

  7、重大危险源岗位职工要严格操作规程,严格巡回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立即汇报。

  8、登记完善重大危险源内容,内容包括危险源的名称、地点(用图示表明具体位置)、性质、潜在危险、可能造成的危害、应对措施等。

  危险源管理制度 12

  1、目的

  为加强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防止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范围内,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xx)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xx]56号)规定,识别出的所有重大危险源。

  3、职责

  3.1公司主要负责人对本公司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监测监控全面负责,保证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

  3.2安环部

  3.2.1负责建立公司重大危险源的档案;

  3.2.2组织制订并完善公司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及公司级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3.2.3对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3.3相关工厂(部门)

  3.3.1负责所辖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和监控;

  3.3.2建立工厂(部门)重大危险源的档案;

  3.3.3制定并完善工厂(部门)重大危险源事故应急预案;

  3.4其他部门

  生产部、设备部、电仪厂等有关职能管理部门按各自的管理职能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监督管理。

  4、控制程序

  4.1按照《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xx)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xx]56号)规定,公司现有重大危险源 处,详见附表。

  4.2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重大危险源辨识后,应对其进行风险分析评价。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辨识各类危险因素及其原因与机制;

  b.依次评价已辨识的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

  c.评价危险事件的后果;

  d.进行风险评价,评价危险事件发生概率和发生后果的联合作用;

  e.风险控制,将评价结果与安全目标进行比较,检查风险值是否达到可接受水平,否则需采取措施,降低风险。

  4.3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通过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控制和管理。

  4.3.1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制订和落实重大危险源场所、设备、设施的安全操作规程,建立重大危险源管理台帐。

  4.3.2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建立和完善重大危险源集中监控系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并保留记录。

  4.3.3重大危险源场所应当设置醒目安全警示标志,安全警示标志包括重大危险源基本情况、主要危害和应急措施等内容。

  4.3.4设备部及有关工厂(部门)定期对重大危险源场所及其仪器、仪表、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检测检验和维护、保养,确保完好,并在台帐中记录。

  4.3.5相关工厂(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并建立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档案。

  危险源管理制度 13

  守纪和管理潜力强的领导班子,同时还要有强有力的职工队伍,才能到达重大危险源的管理规定:最大目的就是消灭各类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的发展。根据我矿的具体状况,制度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制度。

  一、加强采掘工作面事故的管理

  加强采掘工作面的技术管理是加强顶板管理,减少顶板事故,保证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资料,是贯彻“安全第一”方针的一个重要方面。

  1.企业各级领导和生产、技术、安全等部门,抓好采掘工作面事故多发地点的顶板管理。在编制、审批作业规程和布置顶板管理工作的同时,要同时编制、审批和布置防止事故多发地点顶板事故的措施。

  2.采掘工作面事故多发地点是顶板活动剧烈,顶板破碎易于脱落的地点,在作业时,班组长,工人务必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和严格执行“先打后翻”的原则。

  3.队班长,作业人员务必搞好事故多发点的工程质量,安全质量检查员要严格监督检查,发现问题不合格的,要立即停止作业,进行处理。

  4.若两巷原采用梯形木棚支护,靠近煤壁线的10米内,在原棚梁下走双排金属铰接顶梁和金属支柱支护。往外10米到20米范围内,采用单排金属支柱支护。

  5.两巷4要用金属可缩性支架(锚杆)或金属棚梁支护,替棚时均采用十字铰接顶梁与金属支柱配套支护。

  6.使用摩擦金属支柱回采工作面上、下端头部位,要求在两年内要全部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7.上端头上方第一架支架及下端头下方第一架支架与上、下顺槽内支架的距离不大于0.5米。

  8.除工作面上、下端头已使用十字顶梁外,工作面运输机头部位要使用四对八根工字钢长梁支护,保证一梁三柱,交替迈步前进,上字钢梁要制成花边,以便与支柱顶盖配合,严禁工字钢侧向使用和不成对使用。

  9.为了防治掘进工作面的顶板冒落,务必使永久支护与掘进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3米,如果顶板松软,务必使用前探梁紧给碛头。

  10.要坚持正规循环作业,加快工作进度,减少顶板悬露时间。

  11.每班加强队采掘工作面的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并要建立登记记录册,防止事故的发生。

  二、水灾的管理

  防治矿井水的目的,首先是为了防止水灾事故的发生,保证矿井建设和生产的安全。

  1.矿井地测部门要搞清矿井范围内的地质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及周边煤矿的关系,才能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2.在采掘工作面用打超前钻孔时,对掘进与回采工作面顶板、底板、侧帮和前方端头的地质构造、含水层及废弃垢道积水的具体位置、产状和突水的可能性等事故先探工作。当采掘工作面接近溶硐、含水层、穿水断层,可能有积水的废旧巷道或采空区以及其它可能突水的危险时,都务必打超前探水钻孔。

  一般在距可疑灾水源70米外,在推进中的工作面打探水钻,钻孔深度应经常使用工作面前方持续5~20米厚的眼壁,钻孔树木一般不少于3个,打成扇形,直径在75毫米。

  3.煤柱按规定留设不少于25~30米。

  三、火灾的管理

  矿井火灾会产生较多的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伤亡。我矿的煤炭经重庆煤研所鉴定,煤层无爆炸性和自然发或现象。

  1.井口附近20米范围内严禁烟火,火炉取暖和不准堆放易燃物。

  2.矿井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根据制度的措施:迅速撤出灾区及危险区的'人员,稳定矿井分流,控制火灾的发展和火烟的蔓延,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消灭火灾。

  3.加强井口检身房的管理,严禁将烟火及穿化纤衣服的人员入井,造成井下火灾或爆炸事故的发生。

  4.井下所有的机电硐室使用不燃材料建成。

  5.井下使用各型电气设备务必是防爆型的,电缆是不延燃的。

  6.严禁放空心炮和糊炮及失效炸药。

  7.所运行的设备务必使用防磨擦与碰击火花的。

  8.现场工作人员发现火灾时,及时向矿调度室报告,采取措施进行灭火。不能消灭火源的,按避灾路线的箭头方向及时撤到安全地点。

  四、矿井瓦斯的管理

  我矿属于高瓦斯矿井,越往深部开采瓦斯涌出量越大,危险性也越大,管理难度也增大。要想到达安全生产,务必做到两个方面:

  一是解决人的不安全因素,加强教育和培训,做到管理与技术潜力相结合,才能到达消除重大危险源为目的。

  二是进一步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条例及法规,把十二字方针落实到实处,才能提高瓦斯管理的整体素质,使瓦斯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保障公司员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保护公司的财产和利益不受损失,保证公司生产安全等各项工作的正常进行,促进公司的稳定,快速发展为宗旨。

  危险源管理制度 1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预防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办法引用标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国家安监总局《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第三条: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

  第四条:各工程公司(项目部)、承包单位、各职能部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分工合作,积极配合,加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检查和管理,消除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章:重大危险源管理规定

  第五条:务必根据国家标准定期对本单位的危险源进行危险(安全)评价,即工程公司(项目部)所有构筑物、承建的施工现场、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库区(库)、贮罐区(贮罐)、危险化学品使用、储运等危险性作业的工业设施和作业以及其他具有危险性、可能发生或以前发生过重大事故的生产场所予以危险危害辨识与风险评价。

  第六条:重大危险源的风险评价和安全评价由公司组织有关专业技术人员或聘请安全评价中介机构进行。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降低危险性,保障重大危险源安全运行。

  第七条:公司对有重大危险源的施工现场,务必开工前进行一次风险分析评估;剧作业每年进行一次安全评价。根据重大危险源的危险特性、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性与后果做出定量或者定性的分析评价,并将评价报告按管理权限上报有关部门。

  第八条: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和评价后,将根据安全评价结果和国家有关标准对危险源划分等级,确定不同的管理权限和职责,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与控制措施。

  第九条:重大危险源实行分级监控。按照“集团公司-铜城建设公司-各分公司”三级分工,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监控管理。

  第十条:建立危险源登记台帐制度,及时掌握重大危险源数量与等级变化以及运行控制、安全管理与维护、人员培训、安全职责落实等状况,有效控制引发事故的危险因素,消除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

  第十一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工程公司(项目部)、承包单位务必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应急器材与工具,并组织应急救援演练,检验应急响应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并根据演练效果及时修改补充。

  第十二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工程公司(项目部)、承包单位务必制定书面的、科学清楚的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其适用有效。

  第十三条:实行重大危险源动态管理,生产工艺条件、设备、材料、生产过程等因素发生变化后务必重新进行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重新进行危险源分级登记,修订相关技术资料、文件与控制措施。

  第十四条:建立和实施重大危险源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建立安全培训档案,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第十五条:重大危险源所在区域务必设置安全标识。

  第十六条:各单位新建、扩建、改建有重大危险的设施或工程项目时,务必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在投运前进行安全评价,对具有重大危险的设施或设备应制定保障安全运行的控制措施和操作规程。

  第三章:管理职责

  第十七条:要重视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监控和隐患治理工作,掌握公司重大危险源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状况,公司及所属各公司(项目部)、承包单位和有关部门领导对所辖区域内的重大危险源负有安全管理职责。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组织和应急救援预案,制定相应的治理计划和长远规划。

  第十八条:各公司(项目部)、承包单位和在安排与之有关的工作时,做好安全防范措施,严禁违章指挥、冒险作业。

  第十九条:对重大危险源负有实施监督管理的各有关部门,务必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标准,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分管工作。

  (一)安全管理部要把重大危险源的管理、监控、治理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资料,加强监督检查,根据国家有关标准、规定制定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监控实施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明确职责部门和职责人,对重点监控部位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不定期巡查,掌握动态变化状况,并严格记录备查,对相关单位、部门的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协调;

  (二)项目主管部门在新建、改建、扩建有重大危险的设施和项目时,要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应优先思考对重大危险源的改善;

  (三)计划、质量部门负责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工作中的技术管理,为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带给技术服务,制订本单位重大危险源技术操作规程;

  (四)保卫部门负责重大危险源部位的消防、保卫工作,参与安全评价工作;

  第二十条:重大危险源岗位人员务必认真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制,熟练掌握重大危险源控制措施及应急救援预案,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发现隐患及时汇报,严禁违章作业。

  第二十一条:当重大危险源发现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自行解决的要及时上报,确保安全运行。

  第四章:罚则

  第二十二条:由于岗位人员不负职责、玩忽职守、忽视安全、违反本办法造成事故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所在单位经济处罚;给予职责人经济处罚、行政处分;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职责。

  第二十三条:由于单位领导或有关部门不认真履行职责、忽视安全、玩忽职守或者渎职,造成管理混乱,发生事故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所在单位经济处罚;给予有关职责人经济处罚、行政处分;触犯刑法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职责。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四条:本制度与上级有关规定相抵触时,按上级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管理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制度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危险源管理制度 15

  1、目的

  为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加强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防范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2、公司重大危险源

  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我公司的重大危险源为:生产场所、储罐区。

  3、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

  3.1职责

  3.1.1安全科为重大危险源的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督管理。

  3.1.2车间为重大危险源管理职责主体单位,负责重大危险源的日常安全生产管理。

  3.1.3设备科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进行监督管理。

  3.1.4生产技术科负责对重大危险源生产运行进行监督管理。

  3.2管理程序

  3.2.1安全科监管程序

  (1)负责建立完善公司级重大危险源档案;

  (2)组织建立健全相关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3)每月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两次检查;

  (4)对重大危险源设备设施进行视频监控;

  (5)定期向上级部门统计上报重大危险源各类报表;

  (6)定期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安全评估,组织编制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3.2.2车间管理程序

  (1)每周至少对重大危险源进行一次检查;

  (2)建立健全车间级重大危险源管理台账;

  (3)巡检规定:

  1、相关岗位人员定时巡检,频次为1次/小时,在巡检人员应随身携带防护用具。

  2、重大危险源巡检实行挂牌巡检。

  3、在巡检过程检查液氯计量槽、储槽进出口阀门密封、连接法兰是否泄漏,压力计是否正常,并记录数值,安全阀是否正常,液位计液位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4、各条管线在巡检时检查其是否有泄漏现象。

  5、备用计量槽储槽按运行中设备巡检。

  6、在巡检时如发现隐患问题,及时调整解决、处理,记录,如无法处理时,应及时上报。

  7、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进行维护保养;

  8、定期组织重大危险源操作人员进行操作技能、安全知识培训。

  3.2.3设备科监管程序

  (1)每月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设备设施检查;

  (2)组织对重大危险源主要设备设施、仪表进行定期检验检测。

  3.2.4生产技术科监管程序

  (1)每月对重大危险源的生产运行状况进行检查;

  (2)组织对重大危险源各项生产技术指标的审核。

  3.3隐患整改管理

  3.3.1安全隐患须以“隐患整改通知书”形式通报整改。

  3.3.2氯车间要对相关部门通报的事故隐患进行落实、整改,并将整改况反馈到相关部门。

  3.3.3对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隐患要采取可靠防范措施。在具备条件时务必整改完毕。

  4、附则

  本制度由生产技术科、设备科、安全科负责解释。

【危险源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危险源管理制度07-16

危险源风险管理制度05-11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11-13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08-29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07-06

重大危险源项目管理制度08-23

危险源管理制度15篇02-28

危险源辨识评价管理制度09-19

危险源管理制度(精选15篇)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