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更好地帮助同事

时间:2020-09-01 10:56:55 职场心理 我要投稿

如何更好地帮助同事

  如何更好地帮助同事?在职场上,帮助同事能给自己加分,可是帮助要怎么才能帮好忙呢?

如何更好地帮助同事

  帮忙,帮的究竟是什么?

  当你在决定帮助一个人,并且开始付诸实践的时候,有没有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呢?

  帮的究竟是什么?……难道不是眼前要帮的这个人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不然我干嘛费劲写这篇文章呢?

  真正的答案,其实……你还是在帮助自己,帮助自己获得一种心理层面的存在感!

  或许你感觉有些不可信,甚至感觉我在胡说八道,咱们暂且搁置争议,先听我把话说完,到时候真聊不下去了,你再拍桌子走人也不迟!

  常见的第一种助人心态——真诚相助!

  事实上,现实当中最经常出现的是两种助人心态,结合性格分析的五种类型就特别容易理解和辨别了。

  第一种,你猜是哪种性格类型之下出现的助人意识和行为呢?

  相信你在内心已经给出了答案:“是‘照顾型父母’?”

  回答正确!的确是“照顾型父母”!

  为什么会是这种性格状态呢?相信大家都很好理解了,因为这种类似于“慈母”的性格状态典型的特点就是发自内心的、主动的去帮助和照顾别人,嘘寒问暖、乐此不疲……甚至在别人不需要照顾的时候也依然如故……

  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发现点问题的苗头了?

  没错!你的的确确是在发自内心的为对方好,但是对方或许根本不需要你如此“照顾”。在对方没有期待你的帮助的前提下,你出于善意给予了帮助,对方会有什么反应呢?

  我们不妨设想一个场景。那是在一个夏天的傍晚,正直周末休息,你为了躲避家里的叔叔大爷们一起打麻将的喧闹,独自一人来到离家不远的一个小咖啡厅里看书。

  选了一个不大的包间,点了一杯白开水之后,你翻开打算今天一口气看完的国际名著《哈利波特》(汉语拼音版),津津有味的读起来了……

  刚到精彩之处,服务员进来了……她关切的问您要不要点一些其他的零食?或者要不要尝尝最近新来的“猫屎咖啡”(没有猫砂在里面)……

  在你谢绝之后,她满脸微笑的退出门去……然后,没过五分钟,就又进来了,一边续了点你一口没喝的白开水,一边关切的询问屋里空调的温度是不是合适,要不要帮你调一下……

  在你又一次谢绝之后,她一脸无奈的走了出去……然后,没过五分钟,就又进来了……

  如此折腾三五次之后,已经无法耐心的看《哈利波特》的你会是什么反应呢?相信你内心当中“自由型儿童”养着的那成千上万头“草泥马”又要奔腾而出了吧……

  此时此刻,服务员会不会有些无辜呢?因为她表现出来的的的确确是在照顾和帮助你呀!为什么会激起你的如此反应呢?

  事实上,她第一次进来的时候,在你的内心当中,她的的确确对你施加的是一种“照顾型父母”的影响,因此你会感觉到一些被关心和照顾的温暖,内心当中对她也是倍加好感的。

  再后来,当她一次次的进来的时候,虽然试图表现的是一种“照顾型父母”的状态,但是对于特别期待安安静静的看书的你来讲,却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打乱你的正常秩序。

  换句话说,她其实在你身上起到的是“控制型父母”的影响作用,所以也就激活了你“自由型儿童”的反抗——准备开启“草泥马”奔腾模式……

  回到原来的话题,相信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自己发自内心的帮忙反而惹得对方不愉快了吧?原因就是他们看上去需要帮助,但是内心当中并不一定是真的需要你的帮助。

  此时此刻,你好心好意的给予帮助,在他们内心当中反而会当成一种莫名其妙的过度干涉。客观的说,如果一个人体内“照顾型父母”性格类型的比例特别高,其次是“控制型父母”或者“顺从型儿童”的比例比较高,那也就比较容易“遭遇”这类情况了。

  常见的第二种助人心态——纯属得瑟!

  刚才说的是第一种,接下来猜猜第二种是什么?相信结合小标题,你已经能猜到个八九不离十了。

  没错!就是最能瞎得瑟的那个“自由型儿童”!

  这个时候,你肯定会有疑问了——得瑟归得瑟,为什么助人跟得瑟能扯到一起呢?

  说到这里,我得揭一下伤疤了……

  事实上,如果一个人在帮助别人的时候,并非处在“照顾型父母”的性格状态之下,而是站在了“自由型儿童”的状态当中,那就意味着这种帮忙只是为了向对方显示自己有更多对方没有的资源……

  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景呢?就是在小的时候,当你一个人站在糖果商店的玻璃窗前,流着口水望着里面五光十色的糖果时,突然有一个声音传到你耳朵里:“小子!你看!”

  你扭过头去,看到一个孩子一边舔着刚从商店里面买的棒棒糖,一边一脸优越感的嘲笑你那副望眼欲穿的样子说:“你没得吃吧!……你看我……可好吃啦……哈哈……!”

  与此同时,他从口袋里面掏出来另外一支棒棒糖,在你的.眼前晃一晃,继续一脸优越感的说:“小子!叫我一声老大,这个棒棒糖我就给你……”

  此情此景,你内心当中的“草泥马”还会老老实实呆着吗?……还是让它们先呆着吧!咱们继续聊前面的话题!

  其实,当我们看到对方需要帮助的时候,并不意味着对方真的需要我们的帮助,或者说需要我们所认为的帮助。

  在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会出手帮助,其实就是为了证明自己比对方要强、比对方更有经验、比对方更有知识和技巧……而此时此刻的受助者,其实就是那个看着橱窗望眼欲穿的孩子——我确实想要棒棒糖,但是我绝对不会容忍自己承认不如你强!

  在现实当中,“自由型儿童”和“照顾型父母”两种性格状态所占比例都比较高的人,就很容易出现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比较典型的状况,就是你的“自由型儿童”的比例可能并不高,但是当对方需要的帮助恰恰是你最擅长、最有自豪感的范畴或者主题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你的这种自豪感会在这一短暂的瞬间拉升你的“自由型儿童”状态。

  “你说的不对!”,也许你马上反驳道:“我才不是为了这个!我是真的想……”

  此时此刻,你是不是又明白点什么?

  没错!即使你帮助对方的时候,的的确确是出于好意,是处在“照顾型父母”状态,如果对方一根筋的认定你就是站在了“自由型儿童”状态向他示威,那你就真的跳进黄河洗不清啦!

  如果遇到这样的人,无论你的出发点究竟是什么,最后肯定会碰一鼻子灰!

  让自己作为对方的资源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不敢再轻易去帮助别人了?

  我想说的就是,即使你真的怕了,但是帮助人的事你还是会毫不犹豫的去做的,因为这已经是身体本能当中的一部分了,一时半会儿还真改不了,真改了也会被憋坏的!

  继续发挥“照顾型父母”或者“自由型儿童”的状态,帮!那就有可能继续掉沟里了……调动体内的“控制型父母”管住自己,不帮!那也不行……以后应该如何是好呢?

  这个时候,“成人自我”终于又可以闪亮登场了!

  它来干什么呢?当然是来和稀泥的!

  如何做到呢?其实就是在冲上前去给予帮助之前,先让自己进入“成人状态”当中,慢慢平静下来之后,就可以跟对方平等的去对话和问询,耐心的倾听对方的反馈。

  不同于像过去那样直接给予帮助,而是以一种平和的语气向他传达你能够给予帮助的可能性:“如果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或者支持,而且我恰恰能够帮上忙,那么我是非常乐意的……。”

  在这种沟通过程当中,我们要像对方传递的内在信息就是:“我相信你能够搞定你所遇到的问题,但是与此同时,我也是你可以调动的资源,并且我很乐意你这么做……”

  身在职场当中的我们,与周围所有的人之间都有着微妙的心理联结,同样一个简简单单的行为,就会激起千千万万种反应。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所面对的人有可能站在我们并没有意料到的性格状态之下跟你沟通,而且他所作出的这种选择,是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

  下次再要给予帮助的时候,除非是对方要从楼上摔下去、手要伸到电门里面,以及脑袋被门挤了之类的紧急情况,你都可以站在“成人状态”之下劝劝自己,允许自己别那么着急出手。因为给予对方足够的空间,既是发自内心的对对方的一种信任,也是对自己助人能力的一种自信。

【如何更好地帮助同事】相关文章:

如何更好地实现网站推广11-10

关于面试如何更好地推销自己11-08

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客户08-20

新站如何更好地实现网站推广08-10

如何更好地进行物流管理09-20

如何更好地节省创业经费09-07

如何让少儿更好地进行声乐培训09-03

导演如何更好地与制片和编剧合作09-06

演讲者如何才能更好地吸引观众10-04

小升初英语面试:如何更好地自我介绍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