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毕业生择业要抛弃的心态

时间:2020-11-13 13:44:09 职场心理 我要投稿

女毕业生择业要抛弃的心态

  你在择业的路上吗?你知道身为女毕业生,有什么心态是要抛弃的吗?下面是小编推荐给大家的女毕业生择业要抛弃的心态,希望能带给大家帮助。

女毕业生择业要抛弃的心态

  

  犹豫不决的心理

  从学校到社会,这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面对这一抉择,毕业生既应做到知己知彼、权衡利弊,又要不失时机,抓住转折机遇,当机立断。而女性的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的心理弱点往往会使一些女大学生产生"这山望着那山高"、"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困惑与迷茫,以致白白失去择业的良机。

  自视过高心理

  一些女大学毕业生因自己的学习成绩好、家庭条件优越,或者因自己的能力强、在同学中有一定的竞争实力,或者因自己容貌出众、能喝会跳等,产生一种自命不凡的优越感,一种自视过高的心理。在求职时,过高地估计自己,这个单位瞧不上,那个单位也不遂心,而用人单位对这种缺乏自知之明、自视清高的毕业生是最有戒心的。

  自愧不如的心

  面对激烈的择业竞争,不少女大学生容易在"女大学生择业难"的影响下产生自卑心理和示弱心态:"我能竞争过男同学吗?""要是碰钉子多丢人!""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这种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心理障碍、往往使女大学生缺乏竞争的勇气和获胜的信心。

  依赖心理

  一些女同学平时养成了对学校和家长的依赖心理,面临职业选择,也容易产生"反正父母会给我想办法"、"反正学校得给我们分配工作"的依赖思想。试想,一个缺乏自立、自主、自强意识的大学生,怎么能作出符合自己特点的职业选择呢?

  延伸阅读:

  关于“慢就业”的一些论调

  悄然流行的“慢就业”现象

  哈尔滨师范大学毕业的小邱,采取“慢就业”的方式,毕业后于武汉某事业单位先实习。随后经实习单位推荐,他在武汉某医院求职成功,找到理想工作。

  王斯宇,今年毕业于北京某高校。出国游学这条路是王斯宇开始就清晰设定的。她打算去澳大利亚学自己喜欢的'教育学专业,放弃了广州一所中学的教师职位。

  北京师范大学的冯倩芸,同样选择了“慢就业”——毕业后决定先去云南山区支教一年。“大学唯一的遗憾是没有实现去山区支教的愿望,我也向往大山里优美的自然环境。工作后我怕不能这么任性了。”在接受采访时,她道出了初衷。

  安徽农业大学的小宇毕业前没有投入应聘大军。他打算自己创业,但是不急着一毕业就开始。他准备先到师兄们在各地承包的农业园里实习兼考察,用一段时间多走几个现代农业产业园,搞清楚成本、收益,增加农田实战经验,为将来自己流转土地经营农场打下基础。

  如今,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并不着急找工作,而是有了更多的打算:“充电”、游学、支教、自主创业……由此而形成的“慢就业”一族正在悄然壮大。

  什么是“慢就业”

  所谓“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等,慢慢考虑人生道路的现象。

  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90后”年轻人告别了传统的“毕业就工作”模式,成为“慢就业族”。

  为何选择“慢就业”

  2015年6月,一家研究院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的研讨会上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透露,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除去部分毕业生还要继续深造外,其中许多就属于“慢就业”的范畴。

  调查显示,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最主要的原因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有57.7%的受访者选择;其次是受访者希望能够“理性寻找发展方向,不愿意在没有找到方向前被具体工作束缚”;第三是“准备自己创业”。“要考研”、“想做自由职业者”等理由也位居前列。

  前程无忧人力资源专家曹琳向记者介绍,一些大学生在从校园进入职场的过程中,在能力认知等各个方面缺乏相关经验。同时,部分大学生找工作时不再以工资为主要取向,择业观有一些变化。这些,都给了“慢就业”以流行的理由。

  如何看待“慢就业”

  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比去年增加22万人,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

  “慢就业族”已经引起中国社会的广泛关注。

  上文中提到的调查显示:有40.1%的受访者认为,“慢就业”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有34.0%的受访者认为,这是一种社会意识的倒退现象;有25.9%的受访者表示不好置评。

  在对“慢就业”持肯定态度的受访者中,

  有37.7%认为这是社会多样性的典型体现;

  34.9%认为这是年轻人自我意识逐步增强的表现;

  33.7%认为是年轻人寻找职业趋于理性;

  32.2%认为,“慢就业”会催生一批自由职业者的成熟,尤其是艺术类、设计类的从业者。

  以后依次为,经济发展造就了“慢就业”的基础;就业方式多样化,比如“短期就业”者会逐步增加;“慢就业”是“慢生活”的体现等。

  社会学家范和生指出,对待“慢就业”不该急着否定。他认为,让情感和身体有一定释放的时间和空间无可厚非,而为未来发展厘清头绪、打好基础,更是换一种方式应对挑战。当然,‘慢’绝对不应成为蹉跎青春、回避竞争的借口。

  湖北省人社厅就业处处长刘鸿认为,“慢就业”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合理调整,是就业形式多样化、灵活化的表现。有些大学生通过出国、考研或者见习等方式,来适应了解社会,应予以鼓励和肯定。还有些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为今后创新创业做铺垫,这体现了大学生在就业观念上的理性转变。

  透析思考“慢就业”

  “慢就业”折射了青年一代就业观念和人生观价值观的变化。不少“90后”年轻人在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内心体验。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适当地“慢”下来也许并不是坏事。暂时“慢”下来休养生息,认真做好职业规划,是为了以后更快更好地奔跑。但是,如果以“慢就业”为借口,逃避社会竞争、回避家庭期许,长期在家啃老、无所事事,那就得不偿失了。

  大学毕业后走向社会,从学校到职场的角色转换,是大学生绕不开的必修课。“慢”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不盲目依赖、不无谓等待,积极设定职业目标、提升技术本领,积蓄能量、奋力拼搏,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慢就业”还需掌握好“火候”。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会长期存在,在“慢就业”的日子里,该干些什么,也需要好好规划。

  最后,“慢就业”不是长久“不就业”。或许不少年轻人会发现,“沉淀”了一段时间后,就业市场竞争依然激烈,因而产生迷茫情绪。这就需要他们适时调整心态,能一步到位找到理想的岗位固然好。这个过程中,少不了长辈、老师、社区就业指导人员的帮助和指导,让“慢就业”的年轻人顺利进入“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



【女毕业生择业要抛弃的心态】相关文章:

正确的择业心态提升就业能力的保证08-28

自主择业军人落户太原要多久03-11

销售人员要具备的职业心态09-23

不想工作要怎么调整心态07-08

考驾照时要怎么调整心态09-18

理综考试要放平心态11-25

女海归创业要面对哪些问题10-24

创业者要避免的几种错误心态09-24

职场人士要具备的8种职业心态09-23

职业测试:你要成为胜女的代价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