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频繁跳槽为哪般?

时间:2023-02-18 09:29:09 职场动态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校毕业生频繁跳槽为哪般?

当前,大学生求职难,而有的毕业生却多次“炒老板的鱿鱼”

  高校毕业生频繁跳槽为哪般

  中国教育报记者 龙超凡 通讯员 谢德胜

  刚进公司不到一个月,福建某高校毕业生林哲伟就收拾东西离开了,这是两个月内他第三次“炒老板的鱿鱼”。 虽然很疲惫,但他仍义无反顾。林哲伟一脸无奈地说:“两个月的时间,工资不足2000元,钱却花了不少,我现在都成了跳槽专业户啦!”

  一边是整天怀揣简历高喊就业压力大、工作不好找;一边却频繁跳槽、动辄“毁约”。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采访。

  找份工作不容易,找到工作毁约的也不少

  半年前,就读于闽江学院的小叶被戏称为“赶集人”凡有招聘会他一定参加,各大就业网站也是经常光顾,但他仍找不到理想的“婆家”。小叶感慨地说:“就业真难啊,我投简历投得手都发软了。”如今,小叶已经找到一份公司文秘工作,但他仍关注着就业资讯,不停地寻找跳槽的机会。“现在的工作与当初的想象差距不小,想再找个合适的单位。”小叶说。

  福州某大学2007届毕业生章志华,早在大四上学期他就对各类招聘信息格外关注。在人才市场上“摸爬滚打”了一段时间后,他终于被一家媒体相中,求职心切的他匆匆到单位上班。几个月后,小章又辞职签了另一家传播公司。

  原来,该媒体对他承诺的如期转正、“三险一金”等待遇一直没有兑现。小章说:“并不是我想跳槽,而是单位的承诺没有兑现,感觉自己像临时工似的,一点安全感也没有。与其等着老板炒掉我,不如我先炒掉老板。”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刚毕业一两年的大学生中,跳槽的为数不少,有的甚至换了好几个工作单位。

  谋求更大的发展成为毕业生跳槽的主因

  一年前,湖北某重点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李波一路过关斩将,进入某高职院校工作,专门负责管理教室的多媒体,这份清闲而舒适的工作让大家羡慕不已。前不久,他竟然辞职不干了,又挤进了找工作的“大军”。小李告诉记者,他每月工资1500元左右,扣除房租和日常开销所剩无几,买房子想都不敢想。“另外,管理多媒体单调而无聊,不能上讲台讲课,并且几年内没有发展的空间,让人呆不下去呀!”

  林哲伟说,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先占个“坑”算是吃颗“定心丸”,但读了这么多年的书,家里大部分的收入都投资到自己身上,现在正等着“秋收”,若工作待遇太低,实在难为情。“如果工作好,既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又能学到新的东西,那就可以安心工作;否则,心里不踏实,毕竟我还很年轻。”小林说。

  据了解,有的毕业生受“先就业后择业”观念的影响,急于就业,便找了些小电脑公司、小食品加盟店等单位,结果其“待遇不高、前途不明”,又纷纷选择了跳槽。而当前很多毕业生的档案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有的就业时甚至根本未签正式合同,这更让毕业生跳槽没了牵挂。

  “跳槽实在是出于无奈,若待遇好,有发展前景,何必东奔西跑地找工作呢?”小李苦笑着说。

  解决高校毕业生毁约,宜“疏”不宜“堵”

  据了解,有的毕业生在“不起眼”的单位积累了工作经验,跳槽后去了收入较高、较稳定的事业单位或名企。但仍有部分毕业生眼高手低,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困境。

  采访中,多数用人单位对于本科毕业生跳槽现象表示理解。福建三钢集团的蒋信说:“毕业生由于考研和考公务员等原因毁约的,我们可以理解和接受,因为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就业协议本身就是一种双向选择的契约,学生只要按照协议的程序来操作,我们是不会为难学生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钟伟兰说,大学生想找好工作可以理解,但学生毁约要把握一个度,高校并不提倡频繁毁约,也不会采取强硬的干涉措施,但学生应该尽量避免因心态浮躁、急于求成等而不理性地跳槽。

  钟伟兰表示,解决大学生毁约宜“疏”不宜“堵”,仅靠刚性的法规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指导和诚信教育,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诚信意识;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切实保护大学毕业生的权益,如相应提高待遇、提供发展空间等。另外,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还应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督促用人单位完善用人制度,并形成一套就业机制。

  《中国教育报》2007年7月28日第2版

【高校毕业生频繁跳槽为哪般?】相关文章:

频繁跳槽的坏处08-09

职场频繁跳槽的弊端03-26

员工频繁跳槽源于?07-31

英语面试 名企讳言为哪般07-31

泰文中学发动捐款为哪般08-18

职场经验不是靠频繁的跳槽07-27

80后频繁跳槽原因分析07-31

解析年轻人为何频繁跳槽08-02

名企网申通过率低是为哪般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