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招聘选拔 > 如何合理的观察人力需求

如何合理的观察人力需求

发布时间:2017-10-17编辑:misrong

  今天,应届毕业生的小编为你搜集到了HR文章信息,内容齐全,敬请收看!YJBYS.COM;

  解决人力需求预测问题,构建需求模型,使人力需求预测更具准确性,人力资源部应积极参与各生产单位人力需求评估。

  1、构建标准人力模型。以订单量(X)、机台标准产出(Y)、人机比例(Z)为主要参数,利用回归方法制定标准人力计算公式如下:

  N=N(a)+N(b)+N(c)+N(d)+N(e)+……

  N(a)=X/Y(a)*Z(a)*2班

  其中:N为人力需求数量;a、b、c为制作流程代码(依制作流程顺序排列);X当月订单量(产能);Y为机台标准产出;Z为人机比例。

  2、例如:钻孔机单机月产出7700片,每人可同时操作5台钻孔机,当月产能100万片,则钻孔本月人力需求为:N(钻孔)=7700片/机*1人/5台机*2班=52人

  3、对各生产部门的工站、制程、设备类型、现有设备数量、人机比例、单机产能应进行统一盘点,运用标准人力模型,根据每月订单量,测算出每月需求人力,充分做到预测人力需求数接近真实人力需求量,避免生产单位盲目提报人力需求。因许多生产工艺流程比较繁琐,可依据不同岗位之岗前训练周期分为关键岗位、重要岗位、一般岗位、简易岗位四类。关键岗位培训周期6个月以上,重要岗位培训周期3~6个月,一般岗位培训周期1~3个月,简易岗位培训周期1个月以内。

  4、建立标准人力数据库,根据产品制程及岗位重要程度类别及产能排列生产,产品需要简易、一般、重要、关键岗位各多少员工,依据岗位的重要性及订单量的多少,进行淡旺季人力调节。当关键岗位人力流失时,可从重要岗位或一般岗位进行补充,当重要岗位人力流失时可从一般岗位进行补充,因为关键重要岗位培训周期较长,让有一段工作经验的员工进行补充,能够有效的缩短培训时间。在每月进行人力盘点时,着重关注每个制程的岗位类别人力配置,增加人力预警机制,如重要岗位有人力缺失,应尽快进行补充。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