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舞有哪些舞蹈

时间:2022-10-10 12:56:09 舞蹈知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古典舞有哪些舞蹈

  中国古典舞是在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基础上,经过历代专业工作者提炼、整理、加工、创造,并经过较长时期艺术实践的检验,流传下来的被认为是具有一定典范意义的和古典风格特点的舞蹈。一般来说,古典舞都具有严谨的程式、规范性的动作和比较高超的技巧。

中国古典舞有哪些舞蹈

  (1)什么是中国古典舞

  中国古典舞不同于中国古代舞蹈,中国古典舞不是古代历史舞蹈的复制,它是古典传统的现代创造,具有复兴与重构意义。

  孙颖在《试论中国古典舞蹈》中,对古典舞下了一个定义:所谓古典舞,我认为主要是指历史上为贵族服务的宫廷舞蹈;被宗教利用成为一种祭祀形式的宗教舞蹈;或者曾经走上商业舞台,是在专业化、职业化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古代舞蹈形式。

  现在通常所说的”中国古典舞”,这一舞种的定名,是欧阳予倩先生在1950年首次提出的,后得到舞蹈界人士认同并广为流传,最后被确定。当代中国古典舞与中国古代舞蹈有着血缘关系,但它并不是中国古代舞蹈的同义词。当代中国古典舞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由北京舞蹈学院唐满城、李正一等舞蹈工作者在中国戏曲舞蹈和中国武术的基础上并结合外国芭蕾舞逐步总结、归纳而创立的。中国古典舞的概念有其历史性,更具有风格性的意味,它同时也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

  中国古典舞的形式:

  以文学、历史故事为表现的舞剧形式

  以刻画人物思想情感的独舞形式

  表现”情景意”相融的群舞形式

  中国古典舞作品的表现内容:

  主要取材文学、舞蹈史料等,围绕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思想感情与人文品格而展开,其取向涉及崇高的英雄主义;乐观的人生追求;悲伤、哀愁的人生痛苦;文人雅士超逸清雅、孤高愤俗的品格;以及与琴棋书画、松月竹梅、山水自然意趣相融,观物取象,借物抒怀的作品表达。

  (2)中国古典舞之美——身韵

  北京舞蹈学院的唐满城、李正一教授通过创造性的理论与实践上的探讨,创立了”身韵”,使古典舞彻底摆脱了古典戏曲的束缚,从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舞蹈种类。中国古典舞身韵是”在继承戏曲、武术的基础之上,按照舞蹈艺术自身的特性和规律,通过借鉴和吸收一切有利的因素加以发展创造具有鲜明民族性舞蹈、科学性和时代性的中国古典舞训练和表演体系”。其特点是突显了作为民族精华的武术与戏曲的许多共同和共通之外,”取其神移其形,得其劲度变其形”,最终达到舞蹈化训练的目的。身韵的出现作为一项重要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成果,使中国古典舞的训练走向自身形式的规范化、舞种化。

  “身韵”即“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身韵”即“身法”与“韵律”的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

  ①身韵的元素

  如提、沉、冲、靠、含、腆、移、旁提、横拧等,好比是身韵语言的 “语音”──基础符号;

  ②身韵的主要动作

  如:“云肩转腰”、“燕子穿林”等,好比是身韵语言的“词汇”;

  ③身韵的意象

  身韵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意象,好比是身韵语言的“语义”;

  ④身韵的运动规则

  身韵遵循的“欲左先右”、“欲上先下”、“欲开先合”等“从反面做起”的运动规则,与“平圆、立圆、八字圆”的“三圆”路线规则,好比是身韵语言的“语法”。

  这些方面构成了身韵语言的内部结构,加上身韵“形、神、劲、律”的表现方式,使中国舞具有了中国文化特色的舞蹈美学。“形、神、劲、律”作为身韵基本动作要素及核心,高度概括了身韵的全部内涵。

  形,即外在动作,包含姿态及其动作连接的运动线路。

  神,即神韵、心意,是起主导支配作用的部分。

  劲,就是力,包含着轻重、缓急、强弱、长短、刚柔等关系的艺术处理。

  律,也就是动作本身的运动规律。这四大动作要素的关系,是经过劲与律达到形神兼备,内外统一。其规律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这都是精辟的概括与提炼。而这些文字又与元素性动作高度统一、谐调,构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舞蹈美学理论。

  视频:冲靠与旁移

  (3)几个派别

  通过对历史的多角度解读和重建,形成了身韵学派、汉唐舞派和敦煌舞派共同发展的格局。身韵学派强调在戏曲舞蹈中,对历史舞蹈”活”的遗存进行提炼与发展;汉唐舞派强调对历史舞蹈形象的重现;敦煌舞派强调对敦煌壁画姿态的呈现。三个派别重点在于把握动与静的形态特征,研究动作运动规律、动态形象特点、身体表现习惯,把握历史文化背景和文化审美心理,以今人的创造展现中国古典舞的思想精神和艺术品格。

  ①身韵学派

  中国古典舞创始人——李正一:《月夜听琴》《洛神》等作品。

  中国古典舞创始人——唐满城:《风雪山神庙》《突围》等作品。

  身韵内容:徒手身韵、扇舞、袖舞、剑舞。

  “韵”是指:情趣、韵致、风度、意味等,“身韵”则是身体的韵味、气质和气概,是中国古典舞身法与韵律的总称。

  中国古典舞身韵用身体表达中国传统舞蹈文化的审美精神,其动作追求儒家倡导的“圆润、中庸、和谐”之美;道家子午阴阳辩证统一的思维,力争成立中国古典舞身体表达的文化观。

  ◆讲究拧、倾、圆、曲的动作特征;

  ◆点、线、顿、畅的动作节律;

  ◆周而复始的行为法例;

  ◆“形、神、劲、律”说:使动作的身与心、内与外、形与神,意、气、力达到协调统一。

  ◆动作元素论:提炼提、沉、冲、靠、含、腆、移、横拧、旁提等焦点要素,提取特征,探寻素质,把握动作的动律。

  ◆练习系统论:形成“坐、跪、立、行”的练习轨范;组成了元素、短句、组合,徒手、道具、服饰的练习系统。

  身韵浮现的是中国古典传统的精神与样式,它不是古代历史舞蹈的复兴,身韵渗透着现代人对历史的理解以及激情默示的指向。它是一块路碑,穿越历史的时空,是历史传统的当代价值的浮现。

  ②汉唐舞派

  中国古典舞汉唐舞创始人——孙颖:

  作品:舞剧《铜雀伎》《炎黄祭》《寻根述祖谱华风》等,创作舞蹈《踏歌》

  汉唐舞派主张,古典舞应该置身于以文化体系为背景、史学研究为基础进行创建。立足于对古代乐舞资料的搜集研究、对历史舞蹈形象资料的解读,以达到现实与历史的连接,其教学训练直接为汉唐剧目表演服务。

  ③敦煌舞派

  敦煌舞教学创始人——高金荣:《敦煌梦幻》《莫高神女》《秒音反弹》《千手观音》等作品

  高金荣教授对敦煌舞的研究以敦煌壁画的姿态为依据,提炼总结了以”S”形为主要特征的动态, 整理、编创动作,创建了第一部敦煌舞的训练教材,以服务于教学的训练,为创作提供动态依据。”敦煌舞”因80年代出现舞剧《丝路花雨》而立名,并出现教学训练。

  《丝路花雨》常被立为敦煌风格舞蹈的开篇之作,但是,就敦煌壁画为题材的舞蹈作品,戴爱莲先生在50年代就创作了双人舞蹈《飞天》,中国舞台第一部展现敦煌舞蹈的作品,并成为保留至今的经典之作。

  敦煌壁画是跨越数个朝代,上千年历史的艺术画卷。它记录和反映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风貌,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当下的敦煌舞主要强调了地域的风格特色,表现敦煌舞姿的形象美,反映具有宗教色彩的作品内容。其价值与魅力吸引很多编导创作以敦煌壁画为题材的舞蹈作品。

  中国舞是中国几千年舞蹈传统积淀下来的艺术结晶,当我们置身于五彩斑斓的舞蹈世界中时,请不要忘记中国传统文化之沃土,要不断追寻和触摸逝去的风韵,它们不会被遗忘,一定能发出历史留下的雄浑凝重的回响。“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虽然已经过去了,但它也是中国新文化的来源,它不仅是过去的终点,也是将来的起点。”新旧相继,源远流长。

  扩展:

  基本动作

  形

  中国舞在人体形态上强调“拧、倾、圆、曲,仰、俯、翻、卷”。如秦汉舞俑的“塌腰蹶臀”、“翘袖折腰”、唐代的“三道弯”、戏曲舞蹈中的 “子午相” “阴阳面” “拧麻花”,中国民间舞的“辗、拧、转、韧”等无一不贯穿着人体的“拧、倾、圆、曲”之美。

  神

  中国古典舞在中国舞身韵的基本动作要素中,神韵是一个异常重要的概念。神是泛指内涵、神采、韵律、气质。任何艺术若无神韵,就可以说无灵魂。在古典舞中人体的运动方面,神韵是可以认识的,也是可以感觉的。而且正是把握住了“神”,“形”才有生命力,才能体味舞蹈所包涵的真实意境。“心、意、气”是“神韵”的具体化。在心这一概念中,强调内涵的气蕴、呼吸和意念。可以说,没了韵就没了中国古典舞。没了内心情感的激发和带动,也就失去了中国古典舞最重要的光彩。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传神的工具”,而眼神的“聚、放、凝、收、合”并不是指眼球自身的运动,而恰恰是受内涵的支配和心理的节奏所表达的结果,这正是说明神韵是支配一切的。“形未动,神先领,形已止,神不止。”这一口诀形象、准确的表达了形和神的相互关系与内在联系。

  劲

  “劲”即赋予外部动作的内在节奏和有层次、有对比的力度处理。中国古典舞的运行节奏与有规则的2/4,3/4,4/4式的音乐节奏不大相同。它往往是在舒而不缓、紧而不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自由而又有规律的“弹性”节奏中进行的。

  “劲”不仅贯穿于动作的过程中,在结束动作时的劲更是十分重要的。无论戏曲、芭蕾舞、武术套路都是十分重视动作结束前的瞬间节奏处理,中国古典舞更不例外,它有如下几种典型的亮相劲头:“寸劲”一一体态、角度、方位均已准备好,运用一寸之间的劲头来“画龙点睛”;“反衬劲”──给予即将结束的体态造型的一个强度很大的反作用力,从而强化和烘托最后造型;“神劲”──一切均已完成,而用眼神及肢体作延伸之感,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

  律

  “律”这个字它包涵动作中自身的律动性和运动中依循的规律这两层含义。一般说动作接动作必须要“顺”,这“顺”是律中之“正律”,动作通过“顺”似乎有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之感。“不顺则顺”的“反律”也是古典舞特有的,可以产生人体动作千变万化、扑朔迷离、瞬息万变的动感。“逢冲必靠、欲左先后、逢开必合、欲前先后”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些特殊的规律产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审美性。无论是一气呵成、顺水推舟的顺势,还是相反相成的逆向运势,或是“从反面做起”,都是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变、幻之美,这正是中国“舞律”的精奥之处。

  技巧

  (一)旋转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1、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技巧,以拧倾形态的舞姿结构为主要特色,与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还是有很大不同的。芭蕾舞基训中的旋转都是直体的,大都在额状面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和塑造形象,因此,动作长而舒展,延伸感强。身体的带动,手臂的带动,跨的带动都非常重要,旋转靠的就是全身的协调。

  而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旋转,除了有直体旋转之外,很大的特点是身体形态在拧倾旋转的舞姿造型上的转,特别是“倾”的平衡重心上的转,是在上下身成子午相的基础上进行立体构图塑造形象的。所以动作显出婉转中的修长,急带腾空中的延续,以及旋转螺形的变化,如反掖腿仰胸转,后退侧身转。

  2、以腰为轴的特点,形成中国古典舞基训中转的起“法儿”的多种多样,而且多般是在动的过程中起的“法儿”。如大掖步转、扫堂探海转。

  3、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民族舞姿转“风格性”很浓,有一部分民族舞姿转,可以说是风格的延续和夸张。

  4、民族舞姿转的流动性与复合性比较强,空间变化幅度大,比如有由下往上的转或由上往下的转,还有在转的过程中各种舞姿的复合和流动的特点。

  民族舞姿转的发展仅仅是个开始,还大有余地,还有很好的前景。

  (二)翻身的特点

  翻身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民族技巧。它的种类样式之多,变化之精彩,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所无可比拟的。

  翻身是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独特的技巧形式,它是以腰为轴,身体在水平线倾斜状态下的翻转。动作自始至终贯穿着仰、俯和旁提的形态。

  1、民族性强

  翻身这种技巧形式充分体现了古典舞的审美特征和动的特点,而且它和身法的结合也最紧密。因此,它的民族性很强。

  2、形象性强

  翻身在空间运动中形象鲜明,如“探海翻身”、“蹁腿翻身”等大幅度的翻身,在空间的弧线运动连绵圆润,犹如波浪起伏;“点翻身”敏捷快速,急如闪电;连续“串翻身”,像车轮滚滚,形象性很强。

  3、表现力强

  翻身用各种不同的速度和节奏,不同的连接,不同的性格,产生不同的艺术感官效果,从而可以表现各种不同的感情和情调,如慢的连绵不断的翻身,表现一种缠绵悱恻的感觉;快速的翻身,表现干净利索或轻快俏皮;急速有力则表现英武刚健……

  中国古典舞翻身有了新的发展,结构形式丰富了,加强了流动性和复合性,加强了对比性,除了性格刚柔、急缓、大小、快慢的对比,作为中国古典舞基训中技巧的训练内容和表现手段,它还可以有进一步的发展,更好地展现我们民族的民族特性。

  (三)弹跳的特点

  中国古典舞基训中的弹跳,在用力的方法上要求轻、漂,要求运动过程中松紧结合,发力要集中,过程的速度要快,讲究“发力在根,用力在梢”,讲究“寸劲”。

  在弹跳方面,我们民族的特性也越来越明显,难度越来越大。

  1、把原来的民族技巧加以出新和加强难度。

  2、加强“身法”性:把地面的身法动作向空中发展。在跳的过程中呈现拧、倾、翻、闪、展、腾、挪。

  3、空中的横向转体有了新的发展,这显示了我们民族技巧的特点和技巧性的加强。

  4、高低对比,起伏跌宕,对比鲜明是中国古典舞弹跳的又一特点。

  5、由于弹跳技巧的爆发力量,为弹跳技巧复杂性的发展提供和创造了条件,在弹跳的复合技巧上有了大幅度的发展。

  6、在空中变方位也是古典舞跳跃的特点。

  7、弹跳和武功技巧相结合。

  无数的身法和技术是古典舞所要吸收的重要方面。但其训练目的却不尽相同。武术的训练是以技击和攻防为目的的,舞蹈的训练则是以塑造人物的形象、刻划人物的性格为目的。

  8、与身法结合,形成和加强了古典舞跳跃进的流动性和语言性及风格特点。

  节奏特点

  古典舞在节奏上特点也很突出,这与我们民族音乐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我们民族音乐很少象西洋音乐那样强弱相同、有规律的匀速、脉动式的节奏,一般表现为弹性节奏和点线结合的特点。体现在节奏上多为附点(抻——赶)或切分(赶——抻)或是两头抻中间赶,或是两头赶中间抻,或是紧打慢做,或是慢打紧做等等。因此,所形成的动作的内在节奏,诸如则柔、动静、缓急、放收、吞吐……抑扬顿挫、点线结合等,从而产生我们特定的动律特点和韵律感。

  艺术特色

  中国古典舞中国古典舞的舞姿复杂,技术难度高且运动幅度大,因此,需要表演者关节韧带和肌肉柔韧性强。中国古典舞的舞姿有开又有关(开、关指外旋和内旋)。足的应用除了勾、绷、开、关之外,还有内翻和外翻。关节需具备多种能力,使关节的屈伸、外旋与内旋、外展与内收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作为一个中国古典舞的舞蹈演员需要有较全面的软开度能力。

  舞姿与身法是中国古典舞的精髓。舞姿是造型,身法是韵律,它们之间的变换可以构成千姿百态,舞姿的子午相立体造型,是由拧倾、屈伸、俯仰、纵横等形状所构成的,它呈现出拧倾中的宛转与修长,屈伸中的收与放,俯仰、纵横的交融与变化。这个变化决定着舞姿的幅度、速度、平稳度。这“三度”又需要人体中段的高度柔韧与力量为基础。至于连接舞姿的身法更是以腰为轴心而发力带动全身的。无论是提、沉、冲、靠,或是平圆、立圆、8字圆以及拧、倾屈……关键都在腰的应用。所以,腰部的应用能力和脊椎的屈伸、回旋与侧旋是完成舞姿和身法的关键。

  中国古典舞的舞姿和身法都离不开圆的规律。足要在踝关节处作勾、撇、绷;小腿要在膝关节处作跨、蹁;大腿在髋关节处作环动;手在腕关节处作上盘、下盘;前臂要在肘关节处作晃手;上臂要在肩关节处作摇臂;腰、胸、颈要回旋……都在围绕一个“圆”字。

  表演中国古典舞还需要爆发力强的跳、转、翻技术的能力。例如:许多弹跳必须借用爆发力强的快速腾空方法去赢得空间,完成各类空中技术,达到古典技术美的程度。中国古典舞的旋转因所用重心不同,形式也不同:如平旋类属于直立重心,拧倾类属于螺旋重心,而俯旋和仰旋则属于平衡重心。而“以腰为轴,以臂为轮”的翻转,又是中国古典舞的特殊技巧。

  总括起来,中国古典舞表演者需具有的特殊能力可分为如下五个方面:关节柔韧的幅度;舞姿身法的回旋与环旋;跳的爆发力;转中的三种不同的舞姿的重心;翻中的水平线。

【中国古典舞有哪些舞蹈】相关文章:

古典舞的舞蹈形式有哪些?09-13

古典舞有哪些舞蹈形式11-23

中国古典舞有哪些特点02-24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手位有哪些03-02

中国古典舞训练的总要求有哪些?03-31

中国舞包括有哪些舞蹈08-10

古典舞基本动作有哪些07-24

古典舞基本功有哪些07-27

有哪些古典舞神韵课的教学方法?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