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团队精神的方法

时间:2022-10-24 10:11:53 网站 团队精神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培养孩子团队精神的方法

  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才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将来。那么培养孩子团队精神有哪些方法呢?一起来学习学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养孩子团队精神的方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培养孩子团队精神的方法

  培养孩子团队精神的方法 篇1

  1.父母要建立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

  父母在家中应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如:有事和孩子一起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使孩子感到自己与他人合作的意义,从父母的言行中学会对别人的尊重,学会倾听别人的不同意见。

  又如:父母与孩子共同合作画一幅画时,孩子不小心涂错了颜色,家长应体谅孩子的过失,鼓励他重新涂。要让孩子懂得宽容,知道为别人着想。

  2.消除孩子孤僻的心理障碍

  要想孩子具有团队精神,爱心、责任心以及合群意识是必备的,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这些素质的综合培养。比如在吃饭、睡觉时要让孩子互相帮助,值日生要负责任,对有困难的小朋友要有同情心并给予帮助。

  对于孤僻的孩子,首先要消除他和其他孩子的疏远感,使他真正参加到孩子们中间去,然后才有可能进一步培养其团队精神。

  3.培养孩子表达和沟通的能力

  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表达与沟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不论做出了多么优秀的事情,不会表达,不能让更多的人去理解和分享,那就几乎等于白做。

  只有注重与别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注重培养团队精神,才能为别人所接纳与尊重。

  4.培养孩子的归属感

  父母要重视孩子归属感的培养,教育孩子要关心自己的团队,多为团队献计献策,多做奉献。对胆怯的孩子,应帮助他们克服恐惧、自卑心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才能凝聚多方面的力量,使团队成员以强烈的`动机去做事情。

  5.让孩子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父母应教育孩子在活动时对同伴有礼貌,用别人喜欢的名字招呼他们。要与同伴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分享玩具、图书;对大家都喜欢的玩具不争抢,可以让别人玩儿一会儿,自己再玩儿,等等。这样,可以使孩子遇事想到别人,知道有了同伴才能玩儿得更愉快。

  6.让孩子具有双赢意识

  让孩子明白,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共同的成功,获得双赢。如果只是自私地想自己成功,而不顾其他人,这样没有人愿意和你合作,自己也不能获得成功。

  7.父母要发扬榜样的作用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善于与人合作,那么孩子就能够从父母的为人处事中学到与人相处的技能。

  8.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

  只有将孩子置身于集体之中,孩子才能学到与人共处的知识,不断的积累经验;只有在与人合作时,才会发现有许多的困难,学会与人商量,共同解决困难的方法。从而,提高孩子与人合作的能力。

  9.教会孩子解决小纠纷

  孩子与同伴在活动中意见不统一时或玩儿得不愉快时,父母应及时引导孩子相互商量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大家都玩儿得愉快,如猜拳、轮流等方法,协调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使活动顺利进行。

  10.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团队精神

  父母可以教导孩子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因为游戏是培养孩子合作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活动,它是一种对社会活动的模仿,深受孩子的喜爱,因而也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如将孩子分成几个小组,选择需要互助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戏让孩子比赛,赛完后分析获胜和失败的原因,让孩子知道只有服从集体利益,即使自己吃亏也是光荣的。

  11.让孩子学会求同存异

  让孩子知道,一个人的价值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得到体现。有些人的动手能力强,点子也不错,但当他的想法与别人的不一致时,就不愿意改变自己的想法,这就是固执己见;有的团队成员淡到别人时,对别人很挑剔,缺乏客观看待事情的品质。

  实际上,团队中的每个人各有长处和不足,关键是成员之间以怎样的态度去看待。能够在平常之中发现对方的美,而不是挑他的毛病,培养自己求同存异的素质,对培养团队精神尤其重要。

  父母要教导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良好的与人相处的心态。这不仅是培养团队精神的需要,而且也是获得人生快乐的重要方面。

  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如果这种“自我”意识不断内化,很可能会形成自私、固执等不良个性,而这些将成为他们成长的绊脚石。

  培养孩子团队精神的方法 篇2

  无论是和朋友游戏还是在学校与同学讨论或是在以后工作中与同事配合,团队协作能力一直会贯穿孩子的成长道路。中国有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也有一根筷子容易弯,十根筷子折不断的俗语。无不道出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合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唯有善于与人合作,才能获得更大的力量,争取更大的成功。

  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利于孩子在学会合作的过程中逐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养成关心他人、协商合作的行为。在孩子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氛围,增强孩子的社会适应性。

  如何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呢?

  可以先从孩子身边熟悉的生活小事做起,比如,节假日全家一起外出郊游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先定个活动计划,然后分配好每个成员的任务,让每一位家庭成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让孩子与其他家庭成员的'配合中慢慢学会合作。

  当然我们也可以借鉴欧美国家培养孩子团队协作能力的方式——营地教育。

  仅在美国就约有1.5万个营地,其中每年有逾1000万美国青少年参加营地活动。这些孩子暂时离开父母入住营地,从生活起居到营地活动及任务完成,都需要学着与其他营员沟通,协商,互助,合作。团队合作能力就在营地活动的潜移默化中养成了。除了团队合作能力外,他们还将收获一份深厚的友谊。

  合作能力 get √

  第一天我们就接到了不小的挑战——搭帐篷,因为刚分组大家彼此不熟悉,都不知道如何入手,更重要的是,平时习惯了单打独斗,而这项任务似乎却是一个人无法完成的。

  因为害羞于沟通,我们这个组的组员们就一直这么僵持着。直到看到其他组开始一起动手,我才鼓起勇气去打破这个僵局。我们组一共六个人,有四个外国人,我用着不是特别流利的英语表达了一起合作搭帐篷的意愿,得到了他们的支持,于是协作分工就开始了。

  首先,先把帐篷抖开,分清内外,把拉链拉好,其他的人同时开始接金属棍,将两个拼接好后在两个地方找准口穿进去,还要有几个人不停地拽着帐篷以便棍子穿入正确的方向没有跑偏。当两根棍子到了帐篷的顶端时要有人压住一根,让这两根上下相当,再重复刚才的动作直至完全穿入,这时两个人先把棍子的一头嵌进金属环,伸展好后放到地上,另外两个人抓住棍子的另一头,下拉帐篷也将棍子嵌入金属环。

  将帐篷的四个角摆好后便拿出钉子,一共八个。先用四个固定好帐篷的四周,插入泥土中,再拖出罩子,对照好拉链位置铺上去,与帐篷扣好防止吹跑,再用剩下四个带钩子的钉子钉好就完成了。

  别的小组还在搭,而我们已经欢天喜地的扑进帐篷里铺睡袋了。这是我们六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是成功的结晶!是团结的力量!抛去年龄的差异,不同的祖国,大家仿佛一家人一起欢笑,一起努力,一起成长。”

  培养孩子团队精神的方法 篇3

  内省智能是指对自我有相当的了解,能意识到自己内在的情绪、意向、特点等,这种自我把握的能力是婴儿出生后逐渐发展起来的,最初的萌芽便是“自我意识”的产生。

  初生的婴儿意识是混沌的没有明确的主体和客体的区分,基本没有自我意识,只有生理需求提示着我的存在。因此,喂养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积极的喂养,不但能促进婴儿身体的发育

  ,还能促进其心理的发展,使婴儿尽快摆脱混沌状态,逐渐耳聪目明,并且客体清晰,主体明朗,从而促使自我意识的发展。

  1 “我”的存在

  自我意识的核心是“我”,这个看来不成问题的“我”,对于幼小的婴儿却是很成问题的。“我”这个概念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的。初生的婴儿完全没有“我”的意识,分不清主体和客体只不过是在以后与外界事物不断地交互作用中,才逐渐“发现”自我。这个发现自我的过程开始是模糊的,以后渐渐清晰起来。

  自我意识的认识过程是可以促进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界对婴儿的刺激。在积极的环境里,婴儿能较快地耳聪目明起来;而在消极的环境中,婴儿却久久地停留于混沌状态。

  为让处于混沌状态中的孩子尽快启蒙,就应该尽快让孩子眼睛明亮起来,耳朵灵敏起来,手、脚活动增多等。为此,适当而丰富的刺激是很有效的,需要注意的是:

  (1)不要忽视孩子的“看”,要想办法引起孩子的注意,让孩子多看,喜欢看,小眼睛骨碌骨碌转起来,从而逐渐意识到“这是我看见的”;

  (2)不要忽视孩子的“听”,要多对孩子说话,还要夸张地说(伴以夸张的动作和表情),让孩子听各种好听的'声音,引起孩子对声音的兴趣,从而逐渐意识到“这是我听到的”;

  (3)别以为孩子的手、脚不灵活就图式孩子的“动”,小手和小脚是孩子重要的感知觉通道,要刺激孩子手和脚的肌肉,让小手多触摸,小脚多活动,从而逐渐意识到“这是我的手和脚”。

  游戏活动

  碰碰小手碰碰脚

  做法:婴儿要多活动手和脚,当孩子醒着的时候,大人可以有意识地触动孩子的小手,例如捏捏小手指,点点小手心,握着小手摇一摇等,促使孩子的手部肌肉产生反映,逐渐能做出屈伸、握拳的动作。大人常常碰碰小脚掌、推推小脚、挠挠小脚心,促使孩子做屈伸和蹬腿动作。这样做能有效刺激孩子手部和脚部的肌肉,引起孩子相应的反射动作,有利于中枢神经的发育,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四肢的存在,同时让孩子获得愉悦的感受,高兴起来。此活动最好在给孩子喂奶之前进行。

  看人脸

  准备:妈妈的大幅照片,彩色人像,会眨眼、动嘴的娃娃等。

  做法:大人坐在孩子旁边,微笑着注视孩子,稍后,对孩子伸伸舌头、张张嘴巴、眨眨眼睛(一次只动一个部位),动作要夸张一些,重复做几次。然后把准备的照片、人像、玩具等一一呈现给孩子,每种物品持续呈现10秒钟左右,同时伴以生动的话语,引起孩子对所呈现物品的注意,从而发生兴趣,出现愉快的反映。从出生起,孩子就能看某一目标,在外界事物的刺激中,孩子最喜欢注视人脸,说明孩子天生就有社会交往的潜能。

  这个活动有利于孩子的视觉启蒙,发展其注意力。

  照镜子

  准备:镜子(手举的镜子和穿衣镜)

  做法:大人把孩子抱在自己的腿上,举一面镜子面对孩子,让孩子照一会儿,然后把镜子拿走,再照一会儿,再拿走,如此反复几次,每次照镜子都对孩子说:“宝宝,你看,谁在镜子里呀?是宝宝在里面。”

  逗孩子对着镜子笑一笑,摇摇头。把孩子的手放在镜子上,让孩子摸摸镜子,看看镜子里自己的手在动。也可以抱着孩子在穿衣镜前玩“藏猫猫”,抱着孩子照一下镜子,让孩子看镜子里的宝宝,然后抱着孩子移开,同时说:“宝宝不见了。”然后再照镜子,同时说:“宝宝又出来了”。这样,孩子对镜子里的自己就发生了兴趣。对着镜子给孩子化装。例如,在镜子前给孩子戴帽子,拉着孩子的手摸摸帽子,摸摸自己的五官。对着镜子,给孩子的脸上点一个红点,给孩子柔软的纸巾,“宝宝把红点擦掉。”开始,孩子很可能去擦镜子里“宝宝”的红点,不要去纠正他,让他去擦镜子,擦不掉,红点原来在孩子的脸上,然后示意孩子擦自己的脸。反复这样做,孩子就逐渐会区分真实的自己和镜子里的自己。这个活动会让孩子情绪愉快,对自己的身体产生兴趣,发展自我意识,同时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

  2 “我”的变化

  自我意识强的人,对自身的变化是很敏感的,有比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人的一生会发生许多变化,但是身心变化最活跃、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后的头一二年,几天不见孩子就不一样,一下子会笑了,一下子会爬了,一下子会咿呀学语了……这些变化令他人惊异,而孩子自己却懵然不觉。家长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孩子的成长,而孩子并不能意识到自己在长大,家长有必要将自己的关注渗透给孩子,使孩子也能意识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从而对自己有良好的自我感到,有利于萌发孩子的自尊与自信。

  在孩子自我意识薄弱的时候,他们的对自己的认识,主要来自于环境,来自于环境的反馈。所以大人要有意识地促使孩子认识自己,用多种方式让孩子了解自己的变化,意识到自己在长大,自己越来越强了,越来越棒了。

  大人有很强的回忆能力,能回忆起自己一生中许许多多的往事和所经历的历程,只能感知真实的现在,对于已经逝去的过去是很模糊的,所以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成长,不能凭抽象的“想”,要与具体的事物联系起来,才能使孩子有明确的意识。

  每当孩子有长进的时候,大人会十分惊喜,请不要只是喜在心里,要把惊喜告诉孩子,“哇,宝宝,你爬得更快了!”“哇,你不用扶也能走了,”“瞧,鞋子小了,宝宝的脚变大了!”……用语言激励孩子,使他对自身的变化留下深刻的印象。

  游戏活动

  长高了

  准备:不干胶标小标记。

  做法:在房间的一个固定地方,测量孩子的身高,例如门柱、墙角等地方,若可能的话可标上刻度。定期给孩子量身高,用不干胶小标记贴在量好的身高处。每次在同一个地方给孩子量身高,先让孩子找到上次量身高的标记,量完了让孩子看这次身高的标记,比一比,这次的标记比上一次的标记高了,“哟,又长高了,都到这儿了。”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身体在不断的变化。

  听录音

  准备:录音机、磁带

  做法:把孩子的各种声音录下来,隔一段时间放给他听,孩子会好奇地问:“是谁呀?”告诉他,这是他自己的声音,孩子会兴奋异常。”让孩子因此认识录音机,对录音发生兴趣,鼓励孩子主动录下自己的声音,再放给自己听,借此手段发展孩子的口头语言,可以录下孩子的一段话,或录下孩子说的儿歌,讲的故事等。

  学念《手指歌》

  两个拇指,弯弯腰,点点头;

  两个食指,变公鸡,斗一斗;

  两个小指,钩一钩,做朋友;

  两个手掌,碰一碰,拍拍手。

  这个儿歌是围绕手的动作展开的,有很强的动作性,要边念儿歌边做相应的动作。先是大人念儿歌做动作给孩子看,引起孩子的兴趣,然后,拉着孩子的小手边念边做动作。这个活动能让孩子有多方面的收益,在学说儿歌的同时,认识自己的手指,意识到手指能做不同的动作,发展手指的灵活性和语言能力。

【培养孩子团队精神的方法】相关文章:

有效培养团队精神的方法10-26

培养孩子英语听力的方法04-06

培养孩子正确的审美观方法12-02

如何培养团队精神04-27

怎样培养团队精神04-21

团队精神的培养(精选5篇)04-28

团队精神的培养和作用09-23

如何培养个人团队精神08-04

企业如何培养团队精神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