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舞表演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时间:2021-05-03 09:54:11 民间舞 我要投稿

民间舞表演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民间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下面YJBYS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当代民族民间舞创作思考和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应届毕业生培训网。

民间舞表演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民间舞表演是指舞蹈演员在掌握了一定的民间舞蹈技能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艺术表演,使观众在栩栩如生的人物中,获得美的享受。人物形象贯穿在整个民间舞表演的始终,人物形象确定了,则舞蹈表演的主题也就确定了。即可以说人物形象是舞蹈主题与中心思想的表现,由此可见人物形象在民间舞表演中的重要性。在民间舞表演中只有塑造出了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才算是把舞蹈作品完整的演绎了出来。那么演员究竟该如何去塑造人物形象,就成了问题的关键了。

  一、舞蹈人物形象

  舞蹈人物形象是属于舞蹈形象中的一种,舞蹈形象包含了舞蹈人物形象。舞蹈形象是以人体舞蹈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所塑造出饱含着主体情思的具有着客体典型形态的可被人们直接感知的动态形象,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舞蹈形象,它既可以是单一的动态形象,如单一的舞蹈动作的形象(形象的舞蹈动作);也可以是比较繁复的动态形象,如通过一系列舞蹈动作组合形成的舞蹈语言,所塑造出的人物形象(人物性格、情感的舞蹈形象);还可以是舞蹈作品中通过群体(众多人物)的行为、舞蹈场面情感交融的发展变化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意象、意境的舞蹈形象。狭义的舞蹈形象则主要指舞蹈作品中以舞蹈为主要表现手段并借助于音乐、构图、舞台美术(服装、布景、灯光、道具、化妆)等其他因素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在舞蹈理论和舞蹈美学的论述中,所谈论的舞蹈形象,大多指的是狭义的舞蹈形象,即舞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含群体的人物形象)。

  二、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民间舞表演中的重要性

  民间舞表演是舞蹈演员在掌握了一定的民间舞蹈技能的基础上,通过个人的艺术表演,使观众在欣赏栩栩如生的人物中,获得美的享受。其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也就是民间舞表演中塑造出来的人物角色,民间舞蹈表演中的角色塑造以塑造典型人物为根本,即民间舞表演中以舞蹈人物形象为根本。舞蹈人物形象贯穿在整个民间舞表演的始终,人物形象确定了,则舞蹈表演的主题和中心也就确定了。可以说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民间舞表演主题与中心思想的直接表现。在民间舞表演当中抓住特定的人物形象,通过各种手段很好的塑造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细腻的品位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及性格特征,通过演员展示出的舞蹈感情,使其内在感情在一定程度上与演员达到契合,使表演者与欣赏者融合为一体,融入舞蹈的角色当中。由此可见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在民间舞的表演中是非常关键的,民间舞作品的整个表演以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为中心和主题,它牵引着整个作品的发展。可以说,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成功与否,是衡量一个民间舞作品表演完美与否的关键。

  三、演员在民间舞表演中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

  一般在舞蹈当中,包括古典舞、现代舞、民族民间舞等,塑造人物形象的普遍性方式大都是通过演员的动作、演员的表演意识、演员丰富的表情、加上音乐、灯光、服装、道具、舞台布景等的衬托来塑造的,这些也是塑造舞蹈人物形象的主要方式和重要方式。而在民族民间舞中有其特殊性,主要是从民族民间舞的特殊风格性出发来讲的。不同民族间的舞蹈具有其独特的风格性,舞蹈本身一出来就有一种形象的展示。例如,美丽傣族姑娘的造型,自然而然的让大家想到孔雀的形象;自由豪放蒙古族人民的矫健舞姿似大雁横空一般。在民族民间舞表演中,在熟悉和掌握了其风格性以后,大概对不同民族民间舞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有了一定的定位,所以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和条件。

  (一)普遍性方式,其主要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讲

  1.主观方面即演员的本身能力方面,包括演员的动作、技术技巧、文化艺术修养、表演意识还有表情等

  (1)在民间舞表演中通过演员的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

  舞蹈动作即舞蹈语言的单字和单词就是舞蹈动作,这种舞蹈动作又不同于生活动作,要有艺术加工的造型性---即舞姿,把经过美化的动作和富有造型性的舞姿按需要表达的内容连接起来,就是动作组合,连接组合的还有舞蹈步法,舞蹈步法帮助或突出舞蹈语言的轻重缓急。舞蹈动作更重要的是塑造人物形象,技巧动作也是塑造舞蹈中人物性格或表现特定情节的主要语汇。舞蹈动作是经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来源与对人的各种生活或情感动作以及大自然各种运动形态的模拟,变形与加工。舞蹈动作是作品最基本的艺术手段,是构成舞蹈的基本单位。舞蹈动作的民族风格,是各民族生活习俗,民族性格的一种体现,也是各民族舞蹈区别的民显标志。它主要表现在节奏和韵律的不同,民间舞蹈搬上表演舞台,动作的风格特点,是表演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例如东北秧歌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汉族秧歌舞蹈作品,《扇妞》,通过活泼俏丽的动作呈现出一副伶俐活泼、顽皮可人、娇宠娇娆和娇羞而又喜乐的精神形态,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镂刻出了角色的魅。若干舞蹈动作组成舞蹈语言,舞蹈语言又舞蹈创作的主要表现手段、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所以舞蹈动作对人物形象塑造的重要性显而易见,舞蹈演员可以根据对民间舞动作的把握来塑造不同的人物形象。

  动作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最基本的手段,同时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每个人都具有舞蹈的能力,因为舞蹈来源于人体的动作,但是一个舞蹈演员,要在舞台上表演艺术,那就必须经过刻苦的学习和训练,使自己具备舞蹈演员的基本能力。所以演员必须提高自身的素养,加强身体素质的训练,使自己拥有一个具丰富表情能力的身体,让舞蹈动作诠释得更完美。这就要求演员具备完成各种舞蹈技巧能力的可塑性的身体素质——身体个部分要灵活,柔软,又要有韧性;和控制的能力,使身体个部分动作协调统一,既符合舞蹈的动律的节奏,又有舞蹈的造型美。可以归结为基本能力(力度、开度、软度、柔韧性、可塑性、模仿力、节奏感);专业能力(跳跃、旋转、翻腾、控制、高难度技巧的掌握);艺术表现能力(对创作意图的理解与再创造的能力、激情、诗意要具有跳跃、旋转、翻滚等舞蹈技巧的能力。同时,还要通过训练使自己具有速度、乐感、想象力)。在这些基础上对动作不断的进行提炼,以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

  (2)通过演员的表演意识来塑造:

  在民间舞的人物形象塑造上,演员的表演意识很重要。表演意识,简单地说是指一个演员在进行活动时对其表演范畴意会和认识的能动程度。演员表演意识的特定内涵又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丰富的想象力;一个好的民间舞演员由于他所表演的舞蹈结构具有很强的剧情性特征,所以要求他一定要具有极丰富的想象力,因为想象力是舞蹈艺术魅力的源泉。舞蹈艺术的形成、升华和完善几乎每一个过程都打着想象的烙印。任何成功的舞蹈作品都必须经过“想象、想象、再想象”这样三个连贯的心理过程。第一个想象:创作和编舞,来自编导者的心理过程;第二个想象:再创作和情感的传递,是演员自身的心理过程,在导演的提示下创作出的新艺术形象;第三个想象:鉴赏与联想,则是受到演员艺术形象的启迪后,从而通过产生情感的共鸣和再想象来完成的。在这三个心理过程中,舞蹈演员的想象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负起启迪观众进行再想象的重任。这也是检验民间舞蹈演员表演素质优劣强弱的重要标志。二是准确的传情达意;作为舞蹈演员应该常常听到:“要学会用心去跳舞”。“心者情也”。就是说要用情感去支配动作,行话叫做:“动之以情,动之有情”。这在以表情为主的民间舞蹈语汇里是十分讲究的。常言:“手到、眼到、神到”,尤其讲究“神到”。神,是精神,气质和发力的总称。它源于人们的内心情感,同时又作用于人们的内心情感。作为以表情为主的民间舞蹈艺术,在谈论其表演素质时必然要把情的展示列入核心地位,不可忽视“以情带动”的问题。民间舞蹈是建立在情感基础上的动的形体表演艺术,任何形体的动,离开了情感的支配,即使技术性再高,它终究不能成其为艺术,可见准确的表情达意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三是所谓善于把握观众的心理;一般舞蹈演员在接受了舞蹈作品中的具体角色后,就面临着如何塑造形象的问题。演员大致经过对角色的理解,从相对应的生活和人物形象的积累中进行对角色体验,感受,直至深入到角色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从而创造出舞蹈作品中规定的人物形象。同时,需要注意人物情感和思想的内涵意蕴,使舞蹈形式与舞蹈内容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塑造出性格鲜明生动的舞蹈人物形象。

  2.客观方面即客观辅助方面,包括音乐、服饰、道具、灯光、布景、化妆等

  (1)演员在民间舞表演中凭借音乐来塑造人物形象:

  民间舞蹈音乐依其舞蹈表演的需要,作为表现手段而成为民舞的重要组成部分,给演员和观众一种听觉上的刺激。不同的民间舞蹈音乐赋有很强的民间地方色彩,由于文化背景、生活习俗、语言体系、宗教与信仰诸多因素的不同,所以各民族的音乐具备了不同的风格特点,从而使舞蹈演员的动作能够体现出不同的民族特色。例如藏族舞蹈音乐粗犷豪放、大气潇洒,所以表现出来的就是热情奔放的人物形象;维族舞蹈音乐赋有活泼、愉快、开朗、幽默的特点,所以呈现出来的给人以乐观而不轻浮,稳重细腻且优美的人物形象。演员掌握好其音乐的风格特征,以音乐伴之为舞,通过舞步、身段及外部形体动作,加以音乐的节制、渲染和衬托;使之更加节奏鲜明,形象突出。

  (2)演员在民间舞表演中借助服饰来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

  服饰是通过本身造型,服装,头饰,色彩来为舞蹈艺术的表演服务的,给人们直接的视觉冲击。不同的民族服饰有它不同的民族特性,为舞蹈所表现的主题思想,时代背景,人物形象及性格特点所服务。在不同的程度上演员以及民间舞蹈表演都需要借助与舞蹈服饰设计来加以强化。舞蹈的服饰直接说明了舞蹈本身不能说明的问题,把许多重要的方面,通过服饰直接了当地展现出来,加强表演效果。例如表现江南地区姑娘采红菱的舞蹈《江南美》;红菱是一种水生植物,秋季收获红菱时,姑娘们坐在水盆中划水而去,湖面上碧波荡,红菱点点,一片丰收景象。在舞台上,表现在木盆中采红菱是不可能的,只能用象征性手法。姑娘们在水中采红菱,只能用两脚在台上走,而不可能真的坐在木盆中飘。在服装设计时,可考虑将道具木盆系在腰间,看上去好象坐在木盆中,在木盆下面用湖蓝色的长裙遮住双脚,湖蓝色的长裙就像水一样,再加上演员轻快的舞步,产生了人坐在木盆中在水上飘动的感觉。所以说舞蹈演员在民间舞表演中可以凭借舞蹈服饰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更好的烘托舞蹈主题思想,渲染舞蹈的`气氛,增强舞蹈的感染力。

  (3)演员在民间舞表演中灵活运用道具来更好的塑造人物形象:

  在舞蹈表演中道具的运用也是丰富多彩的,一条红绸,一朵荷花,一把剑,一条丝巾等都可以烘托和提示舞蹈演员的角色身份。在民族民间舞蹈当中道具运用形形色色,丰富多样。其主要作用归纳为:第一,烘托了舞蹈的主题;第二,丰富了舞蹈的内涵;第三,渲染了舞蹈的氛围。所以,演员在民间舞蹈作品表演中巧妙的运用道具,在舞蹈表演中做到收放自如,既不喧宾夺主,又要与舞蹈浑然一体,即人与道具的和谐统一,动与静相得益彰。有利于加强舞蹈人物形象的表演性和表情性,使舞蹈人物形象表现得更深刻更细腻。能使一个舞蹈作品在某个特定的舞蹈人物形象上放出夺目的光芒,能给以人振奋,给人留下启迪,留下美好的艺术享受。

  (4)演员在民间舞表演中借助灯光,布景和化妆来加强人物形象的塑造:

  舞台灯光也逐渐成为舞台美术中越来越重要的构成因素——舞台气氛的创造者。它不仅营造了舞台境意,渲染了舞台气氛。演员在舞蹈表演中加上光的渲染,舞蹈的逻辑说服力和情绪的感染力得到了视觉形象的冲击,突出舞蹈的场景和情境,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与演员产生共鸣,在这栩栩如生的人物中获得美的享受。舞台布景为舞美中的一部分,也是舞蹈艺术表现的重要辅助手段,它是完成舞蹈所需要的舞台造型的主体。对于增强人物形象的艺术感染力,烘托舞蹈艺术的舞台氛围和揭示舞蹈艺术形象的内蕴有着重要作用。舞蹈演员在舞台上的化妆造型具有它的必要性。演员本身长相,面容那些都是固定的,但是舞蹈表演的角色却是形形色色,丰富多样的。如青年演员扮演老人,如果不经过化妆就登台的话,那么即使他本人已经进入了角色,各方面演的很像,很符合老年人身体特征,而观众看到的依然是演员本来的样子,乌黑的头发,光洁的面庞,就会觉得不真实,从而影响舞台效果。可见化妆在舞台表演中是必不可少的,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舞蹈演员在民间舞的表演中可以通过化妆来拉近演员本身与舞蹈角色的距离, 甚至让观赏者觉得舞蹈演员不是他本身,而是演员所创造出的那个人,那个形象。观众在欣赏舞蹈表演时,融入到角色中去,引起共鸣。

  我们通过民间舞和民间舞蹈作品的学习和了解,可以清楚的意识到舞蹈人物形象在民间舞蹈中的重要性,以及演员如何塑造人物形象这一问题的可研究性。从演员本身出发,最基本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段是靠自己身体各个方面的能力来进行刻画,这就要求演员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自己能很好的驾驭自己的身体,能很全面的了解各民族的文化背景,地域特征以致于更好的把握其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这可以说是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影响最直接的一个方面。演员是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者,是舞蹈人物形象的体现者,所以从演员自身出发,进行进一步完善,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深入生活,对人物形象不断地进行积累和加工提炼;充分发挥想象力,把生活中的东西进行升华;再是端正表演的美学观;将是对民间舞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的进一步完善。然后舞蹈人物形象的塑造还需要客观条件的辅助,比如说音乐,道具,服饰,灯光,布景,化妆等,总之这些都起到了一定的烘托,渲染甚至于更大的作用。

【民间舞表演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相关文章:

表演素质在民间舞中的重要性11-07

形象礼仪如何塑造09-02

表演中如何利用水袖传情08-25

民间舞蹈的表演性09-04

企业文化如何塑造09-09

如何跳好民间舞09-22

民间舞如何教学09-20

苗族民间舞蹈鼓舞的表演形式09-24

民间舞蹈的表演本质特征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