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时间:2023-03-21 12:44:21 洪熔 景观设计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在当前全国城镇化的浪潮中,小城镇街道景观正面临着空间尺度与发展的双重需求,通过有机更新建筑与街道景观,以满足空间功能需求,为人们创造更加便捷、亲切、和谐的小城镇街道景观。小编下面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的文章,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1

  一、东北地区新型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原则

  (一)以人为本

  东北地区的新型小城镇街道景观在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因为街道景观作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种,它需要考虑景观设计作品的整体性、时间性和场所领域感,这些都是凸显街道景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的重要设计思路。具体来说,在街道景观的空间布局上需要重视景物的整体性和空间层次感,在一些景观的排列和组合上需要利用好场所的领域和位置,发挥出这些景观的功能和作用。最后考虑到东北地区的气候,就需要结合景观布局中的时间性,将太阳的运动节奏和街道景观中人们的生活方式联系起来,并为街道景观设计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总的来说,将景观的整体性、时间性和场所领域感融入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中,可以有效地贯彻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和原则。

  (二)凸显特色

  东北地区新型小城镇需要充分发挥自己寒地的气候特色和地域文化特点,这样才能唤起东北地区人们对于家乡小城镇景观的自豪感和归属感的追求热情。从地域性特色出发,我们需要创造具有认同感的东北地域街道景观,并挖掘寒地景观的独有特色。从东北地区的历史文化出发,我们需要在设计的时候遵循历史连续性的设计原则,这样才能在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城镇中创造出特色鲜明的景观设计作品。另外,凸显东北地域文化特色的有效手段,可以从简单有效地保留原始景观着手,从而使具有历史内涵和文化底蕴的景观事物在街道景观中凸显出来,这样既延续了历史,还能使历史特色在街道景观中更生动地彰显。

  (三)重视环境

  随着自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自然资源的日趋枯竭,人们对于环境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同样的在东北地区的新型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过程中需要重视环境,突出环保的设计理念。鉴于小城镇的经济水平能力有限,我们需要进行生态补偿,强调街道景观的生态生产功能。具体来说,首先可以依据结合自然的原则,强调自然环境和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协调性,利用已有的自然系统来调节街道生态系统。常用的设计自然因素包括阳光、地形、水和土,等等。尽量做到因地制宜,并选择低能耗的建设材料,保持建设街道的原始生态性。最后,贯彻和落实保护原则,做好生态补偿设计,保留原有自然演替的绿地街道。

  二、东北地区新型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方法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气候比较寒冷的区域,我们在对新型小城镇街道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除了需要明确寒地小城镇的设计方向和原则以外,还需要结合地域特征找到合理有效的设计方法。下面我们将从建筑底层近人空间、街道绿化、街道路面和街道家具四种设计方法探讨东北地区新型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的路径。

  (一)建筑底层近人空间设计

  新型小城镇街道景观受建筑的体量和建筑底层空间分布控制,那么我们就需要直面街道底层近人空间设计和分布与街道行人之间的感知尺度和联系情况,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新型小城镇街道景观的设计是否合理和成熟。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小城镇街道建筑底层空间设计角度展开设计和研究:第一,街道的柱廊和雨棚建筑。建筑沿街的柱廊和雨棚是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中最常见和普通的底层建筑,这种底层街道建筑平时看起来不起眼,但是到了雨季就可以发挥重要的疏通排水作用,这对于城市现代化建设比较落后的小城镇来说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可以提升街道景观建筑的功能性和空间层次感,从而为原本单调的小城镇街道景观增添一份色彩。第二,街道的台阶建筑设计。东北地区小城镇的街道相对来说规模不够庞大,在有些街道充斥台阶的底层建筑空间布局,为了更好地衬托出街道景观的贴近百姓的空间设计感,我们就有必要做好台阶高地落差的格局化设计,通过控制街道台阶的步数和单个台阶的高度,追求最人性化的台阶设计。这样能够拉近和街道行人之间的距离,并提升建筑底层近人空间层次感,为街道生活提供基本的物质保障。第三,街道的围墙和阳台建筑设计。围墙作为小城镇街道外部景观的界限和边界建筑,这种看似底层的街道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丰富街道布局的作用。当然我们也需要根据街道的长度和宽度设计好围墙的范围,并尽可能减少围墙的长度,从而保证街道的完整性。对于阳台建筑设计,需要充分挖掘它的功能性作用,为行人提供较舒适的停留和小坐的体验,从而提升新型小城镇街道景观的整体舒适性。

  (二)街道绿化设计

  东北地区的小城镇由于经济体量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街道的绿化设计不应过分追求硬质景观,东北地区新型小城镇街道的绿化设计方法主要围绕绿化带的形式、保留原始绿地和绿化材料选择三个主题展开。第一,小城镇街道绿化带设计。我们在设计街道绿化带的时候需要重视行道树的设计和运用。因为行道树不但能够有效地改善街道景观的品质,同时还能起到一定的遮阳避雨的防护作用。在小城镇街道的两侧规划设计绿化带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行道树的投入使用量,以及行道树之间的距离和比例,从而更好地展示绿化带的景观特征,这样对于提升小城镇的景观设计质量是大有裨益的。除了绿化带中行道树的设计以外,还可以根据太阳的方向来进行不对称布置,这样可以使绿化带的整体布局更切合实际的街道路况和周围环境情况,从而保证街道绿化的最大成效。第二,保留原始绿地的设计理念和策略。东北地区的新型小城镇在建设中保留大量原始绿地。那么我们在后续的街道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尽量采用保留原始绿地的设计理念和策略,从而提升小城镇街道的原始生态感。相比后期人工铺设的绿化植被,原有的绿地生态更有活力和环境适应力,这对于提升东北地区小城镇街道景观质量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第三,绿化材料的选择。针对东北地区常年气候较冷的气候特点,我们需要选择耐寒的绿化植被和材料,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街道的绿化成本和培养周期,从而提高城镇街道景观绿化的成效和质量。

  (三)街道路面设计

  对于街道景观设计来讲,路面构成了街道的底界面,所以我们在铺设的时候既要明确街道硬质景观的使用目的,同时将路面设计作为观赏对象融入街道路面的设计过程中来。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街道路面的装饰和设计感。第一,通过不同铺地的划分和高差,能增加地面的趣味性、引导性和层次性。另外,不同的街道铺设装饰材料对于行人和车辆往往也是有暗示作用的。沥青和水泥街道的路面比较适合小城镇这种规模不大的街道路面交通,这样不仅减少了街道路面建筑和设计的材料成本,同时也可以提升小城镇街道景观路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第二,街道路面的图案处理。在东北地区街道路面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从街道路面的图案处理着手,根据地域文化差异将路面构图进行组合和排列,从而将街道的各种要素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街道路面的秩序感和空间层次感。这些图案的设计和使用需要切合路标和周围环境以及道路方向的转变等因素,从而将道路的设计感传达给路人,从而提升人们对于街道景观的喜爱程度。第三,街道路面的纹理。前面我们提到了街道路面图案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这里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出发,那就是充分设计街道路面的纹理,因为街道路面的纹理从艺术设计的层面来看可以增添街道景观的观感,从街道路面的安全层面来考虑的话可以增加道路的防滑防水能力,从而提升整个东北地区新型小城镇街道整体的安全系数。这样对于街道景观的总体布局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四)街道家具设计

  小城镇街道景观的中家具是街道活动中的主要场所和聚集地,一般来说充满个性和具有特色的街道家具更能吸引人们的目光,同时给予行人更多美的视觉享受,进而提升小镇街道的生活气息,使整个的街道景观更加别树一帜。第一,街道家具的整体性。我们在小城镇街道家具的布置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街道家具和街道环境的和谐和协调,然后从整体性上入手,对接到家具的空间设计和布局进行规划和装饰,从而突出街道景观的环境意象,使街道更加具有空间感和层次感。另外,考虑到街道景观的和谐和统一,从它的整体上来看家具的设计需要讲究成套,确保全套家具的纹饰、色调和基本结构框架是完整统一的。最后我们还需要从整体上突出家具的重点区域,要让一些重要的、使用频率高的家具均匀地分布在人群相对集中的街道路段,从而提升街道家具在公共场所的公共性和交流性功效。第二,街道家具的空间性。小城镇街道景观中的家具除了在设计上要考虑整体性以外,还需要从家具的空间布局上进行设计和应用。具体来说,在空间关系上需要强调作品和街道环境的互动,以及它在街道景观视觉中的组织作用。另外,行人和车辆这些在街道中活动的要素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各自的刚需,因为街道景观最终还是为人们服务使用的,所以这些街道家具的空间布置需要多从人们的使用便利程度来考虑,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进而提升街道景观的视觉效果。

  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策略 2

  1.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的现状

  首先,小城镇盲目开发的现象非常普遍,不仅表现在旧城改造中,而且在新城的开发中,也都存在着一些与寒地小城镇整体发展不协调的行为。其次,小城镇道路超负荷运转,各项设施配套不完善,造成了较恶劣的街道环境质量。城镇化过程使得一个小城镇向外围膨胀的同时,必定又会呈现出更为强烈的内聚效应,小城镇中心密度大大超过其原有的规模。小城镇的街道只是盲目的改建拓宽,却很少考虑到街头的广场和绿地,人们在街道上找不到方便停留的场所,更不能举办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了。另外,小城镇道路大多都追求整齐划一的形式,从而缺少构成趣味性和多变性的空间,丧失了原有地形所特有的感觉和味道,结果自然没法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所以,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研究应对街道周围的空间环境作出协调,处理好构成空间环境间的自然给予与所取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最后,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建设理论滞后于实践,且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尚不能充分起到对建设实践的指导作用。

  2.小城镇街道景观的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2.1以人为本

  景观设计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主要是指在整体设计体系中一切设计活动、思想以及理念,其最基本的出发点应高度体现在人的利益和需求上,并以此作为设计效益的尺度。在小城镇街道景观的设计中,由于该地区自身环境特征,街道景观设计应高度重视生活在该地域人们的心理需求,在街道景观的功能、形态、生态以及人文等设计元素上,尽量减少硬质景观,而多增加软质景观,从而尽量降低天气给城镇人们生活带来的压力。

  2.2强调特色

  小城镇街道所具有的特色是体现街道景观风格特征的重要载体。在城镇景观设计中,如果街道缺乏特色景观,无论多繁华的建筑都会显得毫无生机,因此,强调特色是街道景观设计又一重要原则。设计中,应采取特色化的设计方法,尽可能地提高小城镇街道景观的异质性,对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进行协调,充分结合建筑、环境、空间与人的活动等各种设计要素,做到四季有景,体现景观设计的特色。

  3.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策略

  3.1丰富空间布局

  在街道设计时将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惯、地域特色等软文化要求与地面设计有机融合,使人们能享受到当地生活风情的文化习俗,这也是体现地面设计的与众不同之处。对小城镇街道景观结构进行分析,景观设计不是城镇设计的某一阶段,而是贯穿于整个城镇设计的全过程。街道景观应从总体城市设计再到城镇局部地段,进行整体统一规划设计,与更大尺度上的城市设计联系在一起,使人们可以在不同尺度层次上把握整个街道的景观。

  3.2增添公共活动空间及开敞空间

  城镇街道的公共空间是人流聚集的地方,是小城镇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供了人与人交流的场所。针对小城镇街道存在的公共活动空间及开敞空间缺少的问题,小城镇街道景观在规划设计中应适当增添公共活动空间及开敞空间,应充分尊重自然、尊重人文,合理应用自然、人文、历史背景,凸显地域特色。

  3.3个性与文化的完美结合

  临街建筑的人口建筑与街区的结构巧妙结合,阳台的半街道空间与临街建筑入口的空间完美呼应,造就了临街建筑与街道相互作用的焦点,也是决定两者功效好坏的关键所在。通过对过渡性层次的良好把握,可以进一步增强主街中建筑的开放性,在居住街道中则有助于公共性和私密性之间的平衡。内外两个世界应该在这里搭接,而不是做截然的划分,设计中要增强两者之间过渡性层次,将建筑内部空间和街道室外空间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不是唐突的、断层式空间转化。

  3.4加强公共设施的艺术感

  公共设施首先必须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其次是公共设施在空间中形成过渡和联结的纽带,利用其色彩、造型、比例等与周围环境紧密结合,可以使零散的景观更为统一有序、富有变化。

【小城镇街道景观设计的原则和策略】相关文章:

小城镇街道的景观设计08-14

水体景观设计原则09-14

小城镇环境设施设计原则06-01

居住小区景观设计原则09-04

校园景观设计的9个设计原则06-03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原则06-06

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的配置原则06-06

园林景观设计色彩应用遵循的原则10-19

个人理财的规划和原则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