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之春季常见病症的预防

时间:2020-10-18 09:40:56 中医执业医师 我要投稿

中医之春季常见病症的预防

  春季阳气生发、大地回春、生机盎然,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然而,春天不但是流感、传染病等高发季节,而且冠心病、胆结石、肝炎、精神性疾病也常常容易在春天复发。俗话说 “ 一年之计在于春 ” ,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好春季的养生保健,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下面是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医之春季常见病症的预防的知识,欢迎阅读。

中医之春季常见病症的预防

  春季易发的流行病都有哪些呢?

  过敏性疾病:春暖花开,杨柳吐絮万物复苏,微生物、花粉、杨柳絮等致敏原容易使过敏性体质者产生变态反应,引发哮喘、荨麻疹、过敏性紫癜等。

  心血管病:春季,人的情绪处于旺盛期,加之春寒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液黏稠,易引起心血管病。应注意保暖、稳定情绪。

  胃肠型感冒:感冒不一定有咳嗽、流鼻涕、发烧等症状。而先以剧烈的呕吐为主,还会出现阵发性的腹痛、轻微的腹泻,这是胃肠型感冒的主要症状。春季天气变化大,冷空气或忽冷忽热的饮食会刺激肠胃黏膜,发生痉挛。

  溃疡病:春季机体代谢增高、胃液增加,凡此种种,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从而引起或诱发溃疡病。溃疡病人应合理膳食、劳逸结合、保证睡眠、防寒保暖、稳定情绪。

  结核病:随着阳气上升,体内阴、阳失衡,机体免疫力下降,结核菌可能乘虚而入。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发现突然高热、头痛、喷射击状呕吐、惊厥和皮肤黏膜有出血点征状,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春季易过敏应学会“养阳”

  俗语有云“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就是自然规律。春季养生的原则也要顺应春季自然和人体气血变化才能使健康长存。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人体之阳气也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阳气是生命生长的动力,所以生育万物,显示出应有之姿容。这就叫“发陈”。

  中医把过敏性鼻炎,皮肤过敏及气喘症状的人称为“特禀体质”。中医讲“肺主表”而所谓的表,包括鼻子,呼吸道以及皮肤表层。肺又主气,而气之根为肾,过敏性鼻炎,哮喘,结膜炎在中医看来是肺和肾虚,兼及脾虚。脾为先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运化失职,湿浊内 生,气血不畅,阻碍阳气生发。

  肝主春

  中医理论认为肝属木,与春季相应,生理特性为“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大怒伤肝”之说。肝的生理特点是喜欢舒展、条畅的情绪而不喜欢抑郁、烦闷。 在春季保健重点是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努力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以保证肝的舒畅条达。

  预防春季常见病应注意哪些?

  春季起居 :春天的三个月,是自然界万物复苏,各种生物欣欣向荣的季节。人们也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晚睡早起,起床后要全身放松,在庭院中悠闲地散步以舒畅情志。

  预防外感:春天的气候呈现温差大的特点,要注意防风御寒,因此在遇到强风时要适当地减少外出锻炼,以免风大伤肝,过敏体质者要注意避开花粉等过敏原。

  注意饮食:忌黏硬生冷,肥甘厚味,寒凉发物等食物。春季的饮食调摄也应当遵循前述春季养生的总原则,即:养阳气,助阳升发;避风寒,清解郁热;养脾胃,疏肝健脾。

  适当锻炼:春季的运动养生保健是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时节。由于寒冷的冬季限制人们的运动锻炼,使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人们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等,保持体内的生机,增强免疫力

  常通风透气:要多开窗户,注意室内通风;特别要注意保暖,避免着凉,尽量不去人口密集、通风条件差的地方。

  调养情志:随着春天万物复苏,人们的心情也随着天气的变化开始浮动。春季养生,情绪上要乐观,不宜抑郁或发怒,不要过分劳累,以免加重肝脏负担。有肝脏疾患的人,要做到心宽、心静。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

  扰下,要做到“恬然不动其心”,就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春季养生,就是指在春天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内经》讲:“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旺盛,邪气难以入侵,正气不足则邪气易于侵犯人体。春季养生必须掌握春令之气升发舒畅的特点,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使之不断充沛,逐渐旺盛起来,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所谓“春夏养阳”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养阳”就成为春季养生的原则之一。

【中医之春季常见病症的预防】相关文章:

1.春季常见病症的中医预防

2.中医如何预防春季疾病

3.春季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

4.妇女常见病症状和预防措施

5.小儿冬季常见病的中医预防

6.春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7.春季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

8.春季常见疾病症状及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