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

时间:2021-09-22 16:00:1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读书笔记《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笔记《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欢迎大家分享。

读书笔记《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

  强化策略

  教师在应对儿童的问题行为时,最重要也是最应该优先考虑的策略就是积极强化的策略。

  使用语言强化时,语言要有意义,语气要真诚,空洞的表扬和敷衍都不能传达给儿童积极的信息。

  另外,语言并不是教师进行强化的唯一方式。一个微笑,一个触摸,一个眼神交流或者一个拥抱同样告诉儿童,他们的行为是值得赞赏的。这些非语言的强化方式可以起到同语言强化一样的效果。

  事实上,当教师在不想打断儿童活动的前提下对儿童进行表扬时,就可以使用这些非言语的强化方式。

  教师应该牢记:在改变儿童某种问题行为的过程中,对儿童表现出来的这种问题行为,不要再像之前那样给予关注。教师要通过强化告诉儿童哪些行为是可以被人们接受的,而不只是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不被接受的。每种不被人接受的行为都有其相反的方面,即那些能被别人接受的行为。

  有时,频繁的强化有助于儿童很快学会某种适宜行为,在策略刚开始实施阶段,虽然这的确会耗费大量的时间,但从长远来看,这其实是一件很节约时间的事情。

  忽视策略

  忽视是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但运用起来并不容易。

  当我们发现某个儿童正在伤害自己或者可能伤害到别人的时候,忽视策略就不合适了。如果某个儿童的问题行为是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那此时忽视将会是一种特别有效的策略。

  儿童的问题行为每次发生时,成人完全忽略是很困难的,但如果忽略是有效的,那么忽略就是非常有必要的。皱眉、叹气、不经意看一眼或者其他非言语的信号很容易被儿童注意到。

  尽管忽略策略有助于消除儿童那些让人生气的或者调皮捣蛋的问题行为,但教师要记住,要适时使用强化适宜行为的策略来替代这种忽视策略。

  自我控制时间的策略

  不同于传统上运用得比较多的“计时隔离”策略。自我控制时间策略不是完全由教师来控制,它强调儿童自己对局势的控制,它允许儿童在冷静下来后重新回到他之前参与的活动中。

  自我控制时间策略主要运用在当儿童已经伤害或者可能伤害到其他儿童或者他们自己的情况下。攻击性行为应该尽快被制止。所以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会使用此策略来制止儿童的攻击性行为。

  自我控制时间并不是一种惩罚方式,而是给儿童提供一个时间让他们平静下来,重新控制自己,有时候,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是他们生气,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的一种反应,给儿童时间远离教室里的刺激有助于他们平静下来。

  独处策略

  一些儿童在面对噪音,高水平的活动和教室里过多的刺激时不知道所措,会想要逃开。这是因为这些儿童的神经系统不能应对这种过度的刺激。当儿童觉得自己的行为失去控制时可以选择离开教室一会。

  这类儿童会从独处的策略中获益。实施这个策略需要教师为儿童安排一个安静的,刺激较少的区域。这个区域可以在教室内,也可以在教室外。

  独处策略不应该不加区别地予以运用,而应主要用在那些经过了很长时间但还是难以适应班级环境的儿童身上。这种情况下,引发问题行为的原因是外在的,而这种策略正是给予儿童一个机会来自己控制环境。

  预防策略

  运用预防策略的前提是成人必须仔细地观察儿童,以了解是什么引发了他的这种行为。这种策略对年幼的儿童来说特别有效,相比那些年长的儿童,这些年幼的儿童还没有形成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表达能力。

  转移注意力策略

  针对那些年幼的学前儿童,特别是两岁左右的儿童,转移注意力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但这通常不应该被用在年长的儿童身上,那些年长的儿童需要一些更有效的方式来应对同伴交往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讨论策略

  与年长的学前儿童相处的另一个策略是讨论策略。通常,一个四五岁的儿童十分愿意和教师讨论那些问题行为。

  找一个安静的、隐秘的地方和这名儿童讨论他的问题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假如他努力要改变自己的行为,你需要提供适时的帮助直到他能掌握积极的行为。

  创造性的问题解决策略

  教师鼓励儿童弄清楚问题,通过集思广益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能方法,评估这些可能的方法,从中选择一个双方都感到满意的方法,然后实施。

  这可以让儿童逐渐获得冲突解决的技巧,避免独断专行。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都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到其他人身上,因此,在实施这个策略时,相互尊重是关键。

  留出专门时间策略

  对于一名为了寻求成人关注而表现出问题行为的儿童,一个非常有效的策略就是为他留出专门时间。

  例如每天1次或者每隔天1次,或者每周两次,每次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跟这名儿童相处。必要时,教师可以请配班教师或者另一位主班教师帮忙。

  如此短时间的投入在降低儿童问题行为的出现频率上的效果是不可思议的。从长远来看,教师可以不用再花那么多时间来处理儿童的问题行为,从而创造出一种更加积极、更加和谐的'班级氛围。

  光荣榜策略

  光荣榜是一种看得见的强化,对于某些儿童和某些场景,它十分有效。光荣榜并不意味着惩罚,它应该是用来记录成功的,而不是用来记录失败的。因此,当儿童没有表现出适宜行为时,教师不应该使用它。

  总结之前说个无聊的小八卦。当初我第一眼看到《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教师篇)这本书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被书名吸引住,我以为这就是一本非常普通的幼教书籍,反而是被其中一个译者的名字吸引住——刘昊。

  我在想这位“刘昊”会不会就是华夏出版社《孤独症儿童的行为教学》(常说的蓝皮书)的作者呢,看完引言后我想这个推测应该没错,全书散发出浓浓的ABA气息嘛~

  这本书最让我觉得窝心的地方就是每一个案例发生的情况不仅包含了普通发育的儿童,同时也囊括了特殊需要的儿童。每一章节都有脚注描述各种特殊需要儿童的特点,并告诉读者如何调整策略以便适应不同类型的孩子。

  从这些简单的一小段标注或者一两句话,我能深深地感受到作者作为一个从业人员的客观严谨和宽容的胸怀,这些小小的信息能让读到此书的人更加了解儿童发展的多元化类型,当大部分孩子在健康茁壮成长的过程中,同样还有一部分需要支持和理解的特殊需要儿童。

  从第一章概述你能获取很多基础的概念性知识,其余七个章节中的“行为影响”和“行为分析”版块还提到了很多儿童发展的典型规律和特点。作者希望读者能在了解儿童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以尊重儿童的方式来应对这些问题行为。

  例如关于孩子的服从性问题,我们总是抱怨孩子不听从,作者说明如果儿童长期被要求做一些不那么令人愈快的指令,因此而拒绝服从并不稀奇。如果成人在提出要求后并不在乎儿童是否照做,他们就会意识到如果抵制时间够长,就不用遵从指令了。

  再比如注意力问题,对于2岁的儿童来讲,一项活动的注意力持续时间为2~3分钟,然后就失去了兴趣。3岁的儿童在讲述活动和表演游戏中只能坐下来15分钟,而一个5岁儿童,在不受打扰的情况下能集中15~20分钟左右的注意力。

  当我们在学习了解这些普遍规律之后就会对孩子有更深度地理解:

  不会再强制性要求孩子去分享;

  不会再过份纠结3、4岁的孩子为什么30分钟的课程中总是走神甚至离座;

  不会再轻易责备孩子为什么不积极踊跃参与活动;

  不会再总是抱怨孩子不能自我控制;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这本书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结合了行为主义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和认知理论四种理论架构,其策略都是基于尊重关心儿童的基础而制定。注重改善环境条件以促进形成大人与儿童之间的良性互动,而不是通过简单粗暴的强硬手段压制孩子屈服。

  问题行为是每一个儿童都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孩子发生问题行为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很多人在面对孩子的问题行为时习惯叫孩子“要听话”“要乖”。事实上我并不喜欢用这样的字眼去管教孩子。我习惯跟孩子强调要遵守规则,不同场所遵守不同的规则。

  记得有一次孩子上课捣乱,经过一番沟通后我再问他,你觉得下次可以怎么做,他回答说要乖,我说不,不是要乖,是要遵守课堂规则。

  正如这本书阐述的观点,孩子需要了解正确的行为到底是什么。

  而我们不是要培养一个只懂得“乖”和“听话”的孩子。

【读书笔记《幼儿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应对》】相关文章:

中层管理者的沟通问题与应对07-17

企业改制存在的问题与应对对策11-14

幼儿有哪些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分析12-15

跟单员与客户的常见问题应对方法06-20

高职学生学习心理与行为存在问题分析12-18

农村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成因及应对对策12-07

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与应对方案论文07-27

工程造价审计常见问题与应对措施10-18

安装工程造价课程问题与应对建议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