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

时间:2023-07-10 08:43:05 西游记读后感 我要投稿

西游记读后感【优】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西游记读后感【优】

  西游记只看了第二十四回,就是三打白骨精那块,先写点读后感吧。之所以会看西游记,是看到有人说周星驰拍的西游中的孙悟空最接近原著。看了书发现果然是,五尺身,孤拐面,并不是我们在戏剧里看到的美猴王的形象,真实的孙悟空并不美。

  就我现在看完的部分,孙悟空的人物性格要分为被如来yazai五指山之前和跟随唐僧取经之后,前后性格有了很大的改变。西游记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跟其他几本书比起来有着自己非常鲜明的特色,就语言上而言我觉得就很通俗易懂,并且语言很接地气,读来全无障碍。而且小说极富画面感,基本上看着小说脑子里就浮现出一幅一幅画面,读起来非常有趣。

  阅读小说能给人带来愉快的满足感,个人认为一定是上乘之作。西游记有人评价是佛门的高级黑,有太多可以思考的地方,我即使只看了一小部分,也很认同这个观点。看到现在为止,书里形象最高大的还是行者孙悟空,唐僧就是命好,书中说他是十世金蝉子转世,修来的好命,整天坐在白马上,累了就唤行者去化缘讨斋,即使是在前无村后无店的荒山野岭也依然提出如此不合理的请求,孙悟空陪笑道师傅您看看,这种地方如何有人家前去讨要斋饭,唐僧听后立即心生不悦,向孙悟空说道,想你在五指山下被压五百年之久,如若不是随我去西天取经,如今还在那山下风吹雨淋,如何能似现在这般自由,现在让你去化斋竟然推三阻四,定是你这猴子撒懒。孙悟空无奈只得驾着筋斗云去山间采摘桃子让唐僧充饥。类似的情节在小说中有很多,在我看来唐僧既无能耐驱魔除妖,又没有佛门中人的无欲无求随遇而安,出家人甚少动气,但是唐僧常常为这些小事动怒。

  在三打白骨精这一回合,师徒四人行至荒郊野岭处,方圆百里都没有人家,只有一个白骨精,他得知唐僧来到他的地界,便化作一个妙龄女子,提着两罐斋饭去接近唐僧,此时孙悟空去寻食,临走前还特意告诉唐僧猪八戒等人此处甚是偏僻,人烟全无。当一个美艳的少妇提着斋饭走向唐僧师徒三人的时候,曾经贵为上仙的天蓬元帅竟然仅仅只因为妇人美丽妖艳的外表就全无抵抗之力,全然看不出这是妖精惯常的伎俩。可见猪八戒是有多么的不堪,我觉得此处作者是不是也在辛辣的讽刺,天庭的那些上仙真是酒囊饭袋,还不如石破天惊的猴子。如果说唐僧是肉眼凡胎分不出来人和妖,但是猪八戒屡次犯这种低级错误就是在太难当大用了。当孙悟空驾着筋斗云回来之时,隔着老远就看到地下的女子是妖精变的,立刻挥舞着金箍棒打向妖精,怕他伤害到唐僧的安安危。妖精使了个金蝉脱壳的妖术,化作青烟飞走,留下一个尸首。唐僧这下便大发雷霆,认为孙悟空本性难移,滥杀无辜。正当孙悟空百口莫辩之际,猪八戒却火上浇油,说孙悟空明明就是失手错杀了好人。孙悟空说自己在山上当大王的时候,如若想吃人,定会使出此种把戏,变作妙龄女子,引诱路人,一旦有人中招随她至山中,便露出原形,想生吃想煎炸煮焖全凭自己心情。孙悟空如此以实相告,说明孙悟空是一心皈依佛门,想保唐僧取经。然而唐僧却不以为然,可见他内心之中从未真正信任过这位徒弟。白骨精被识破后并不甘心,又变作一个老妇人再次靠近唐僧等人。猪八戒老远看见这个妇人第一句话就是师傅你快看,大师兄干的好事,人家过来寻仇了,纯属煽风点火的小人之辈。

  这次孙悟空还是将老妇打翻在地,同样受到唐僧的责骂和紧箍咒,孙悟空再三哀求才唐僧得以强压怒火。贼心不死的白骨精第三次化作一个老翁,前来寻自己的浑家和小女。这一次孙悟空算是学聪明了一点,逼得妖精现了部分原形,唐僧刚要相信,猪八戒就从中作梗,说师傅大师兄神通广大,随便使个法术不就人变成其他样子了,唐僧一听此话立刻又开始怀疑孙悟空,说他连杀三个无辜好人,不要再收他为徒,孙空悟再三哀求无果后愤然离去,回到了花果山。

  在我看的一小部分书里,三打白骨精这一回合可以算作一个小高潮,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等人的性格跃然纸上,一览无余,非常精彩。唐僧只是坐在白马上,有什么苦难都是孙悟空奋力化解,尽心尽力保他周全,并在一路上照顾他,唐僧全却无半点感激,甚至连起码的信任都没有,别人随便一挑唆,都能破坏他们之间的师徒关系。我想作者想表达的东西很多吧。仅仅因为唐僧是十世修来的金蝉子,原就能享受着一切,他也永远不会被妖精吃掉,因为有很多神灵暗中保护,菩萨钦点的人怎么可能被妖怪吃掉。

  我觉得全程真正在修行的人只有孙悟空一人。正如孙悟空自己所言,我也是活过人的,当年也是风光无几,头戴紫冠,身披黄褂,手持如意金箍棒,接受四方朝拜。后被如来yazai山下五百年之久,风吹雨淋,落魄无依,这对曾经心高气傲、不可一世的猴王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境遇如此落差,非内心足够强大的人无法接受。如今受观音菩萨教化,潜心向佛,一心保唐取经,必定是下了一番决心的。一路上遇到的妖魔鬼怪,各种磨难,无一不是孙悟空冲在最见面,用尽自己的各种本领才智一一化解。一路上大圣的人缘很好,有很多人愿意帮助他,齐天大圣的面子还是很多人给的,我觉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来孙悟空的好,有本领有智谋有胆识还有一副侠义心肠,不然不会这么多人帮他。然而孙悟空一片赤诚之心唐僧却全然不领情,实在让人唏嘘感概。作者称孙悟空为行者,我觉得行者的含义着实有很多。

【西游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西游记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08-18

西游记的读后感《西游记》读后感09-23

2022西游记读后感优秀西游记回读后感12-13

西游记读后感初中西游记读后感初三11-29

西游记读后感初一3篇 《西游记》读后感左右初一06-27

西游记读后感(精选)07-04

(《西游记》读后感04-01

西游记读后感01-31

《西游记》读后感06-12

西游记读后感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