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读后感

时间:2023-07-10 07:54:14 老人与海读后感 我要投稿

《老人与海》读后感(热)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人与海》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老人与海》读后感(热)

  有一本书,它人物不多,篇幅简短;有一本书,它情节简单,寓意深远;有一本书,它语言朴实,引人深思。它,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它,开创了人类出版史上空前的记录;它,就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海明威全名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1899年-1961年),他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海明威是美国“迷失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他凭借《老人与海》荣获第54届诺贝尔文学奖,由此奠定了他在世界文坛的突出地位。《老人与海》是海明威最满意的作品之一,这部作品风格明快流畅,笔调潇洒自然,没有精雕细琢,也未着意渲染,简洁质朴中蕴含着人生的哲理,被称为“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

  《老人与海》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而成的,讲述的是一位老人捕鱼的经历。老人叫圣地亚哥,是一位古巴渔民,他有一个小徒弟叫马诺林。老人运气很差,已经连续84天没有捕到一条鱼了。但他坚信85天是个好日子,自己一定会钓到鱼,于是决定独自一人到更远的海域去。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竟然钓上了一条身长18尺、体重1500磅的大马林鱼。孤军作战的老人在缺少食物、没有帮手、浑身受伤的情况下,与大鱼苦苦搏斗了两天两夜,终于用鱼枪把它刺死并绑在船舷边。然而,在返航的途中,由于马林鱼身上的血腥味吸引了鲨鱼,于是一批批的鲨鱼围攻上来,老人用尽了所有的武器,拼尽全部气力与它们苦战,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断的舵柄作为武器,而那条硕大无比的马林鱼也已经被鲨鱼们吃得只剩下一副鱼骨头。最终,筋疲力尽的老人带着满身伤痕回到了港口,拖回的是一个巨大的鱼骨架。

  这部小说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都非常简单。一位风烛残年的老人和一个朝气蓬勃的小孩,一条硕大无比的马林鱼和一群凶猛残忍的鲨鱼。两个人,两种鱼,如此简单的故事和人物,却蕴含了发人深省的道理。海明威曾说过:“我试图描写一个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许多真正的鲨鱼。然而,如果我能够写得足够逼真的话,他们也能代表许多其他事物。”这部小说之所以被大家如此喜爱,就是因为在作者近乎白描般的叙述中充满了太多象征和隐喻,绝境与希望,失败与勇气,孤独与温情……这一切的一切,将人和自己的关系,人和他人的关系,以及人和大自然的关系都包含进去了,看似简单直白,其实丰盈无比。

  小说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老人身上那种坚持不懈的精神、面对失败的态度以及与命运抗争的勇气。一边是大马林鱼不肯就范,不断挣扎着试图摆脱鱼钩,不停反抗着将老人带往深海。老人左手抽了筋,还多次撞到船边并受了伤。为了制服这条大鱼,老人吃尽了苦头,他本可以剪断鱼线放弃这场战斗,但倔强的老人不肯服输,右手使劲拉着钓竿与大马林鱼僵持,抽筋的左手还坚持操控着另一个钓鱼竿。在这茫茫大海上,他把马林鱼看成朋友,也看成了高贵的对手;另一边是老人面对鲨鱼的袭击奋力搏斗,用尽一切所能想到的手段来进行反击。鱼叉被鲨鱼带走了,就用小刀绑在桨把上乱扎,刀被折断了就用短棍,短棍丢了,就用舵把来打,直到鱼肉全都被鲨鱼咬光。这场力量悬殊的战斗已经超越了老人的极限,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他坚持了下来?老人在大海上讲过的一句话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回答。他说:“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不仅点出了《老人与海》的主题,更成为了至理名言。老人就是靠着这种强大的意志,一次又一次挑战自己的极限,即使失败,也绝不轻言放弃。从老人身上我看到了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正是这种力量,让老人忍受着伤痛与孤寂,即使失败也决不认输,最终用强大的信念超越了自己。

  小男孩马诺林的善良与等候是这个故事最温暖的部分。这个角色虽然在小说中着笔甚少,但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个五岁就和老人一起出海捕鱼的小男孩,深深爱着圣地亚哥,他照顾他、陪伴他,更崇敬他、佩服他。对圣地亚哥来说,马诺林就是他心中的牵挂和精神的寄托,从他身上老人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当老人只身一人在茫茫大海上捕鱼时,他常常思念着男孩。他们之间这种至真至纯的美好情感,闪耀着希望与人性的光辉。  《老人与海》是一部寓意深远的现实主义佳作,更是一曲英雄主义的赞歌。海明威曾这样评价《老人与海》:“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胜利与否在这部小说里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拼搏的过程。贝多芬曾经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圣地亚哥只是一个年迈的老人,可在身处困境时却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他始终没有向大海、大马林鱼和鲨鱼妥协,也从来不曾放下手中的武器,哪怕最后只带回来一副鱼骨架,却依然没有消沉和颓废。在现实中,他看似失败了,但在精神上,他却是真正的胜利者。我佩服老人,佩服他顽强搏击的精神,佩服他永不言败的勇气。他虽然经历了重重厄运,却从不怨天尤人。他可以泰然自若地接受失败,也能够沉着冷静地面对死亡。他自信勇敢,坚强乐观,在种种重压之下依然保持着坚韧和优雅,这种永不服输的斗士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我们生动地诠释了人性的高贵和生命的尊严。

  读完了这个故事,我禁不住掩卷沉思,心中感慨良多。这部小说看似讲述了一个老人的故事,实则展现了一个复杂的世界。人生就像大海,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惊涛骇浪,而我们的生活,就如同出海捕鱼,总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状况。为了梦想付出辛勤的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固然可喜,但遇到困难和挫折,坚持勇往直前,把奋斗当做武器,就算失败了又有什么关系。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就在于行动本身。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轻易屈服,怕的是丧失勇气。正如圣地亚哥所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在未来的日子里,老人那勇敢顽强、乐观豁达的精神将继续激励着我,鼓舞着我,不管人生路上遇到多少风雨坎坷,无论前行途中碰见多少困难挫折,我都不会退缩。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过,就不会留下遗憾,只要我们拼搏过,就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老人与海》读后感】相关文章:

读《老人与海》读后感《老人与海》读后感10-10

老人与海读后感老人与海读书笔记04-27

【精选】老人与海读后感07-06

《老人与海》读后感【精选】07-03

(精选)老人与海读后感07-03

(精选)《老人与海》读后感07-08

[精选]老人与海读后感07-04

[精选]《老人与海》读后感07-04

老人与海读后感[精选]07-04

《老人与海》读后感(精选)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