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学与哲学的混淆的论文

时间:2020-06-15 18:55:02 哲学 我要投稿

关于浅谈美学与哲学的混淆的论文

  虽然人们延续了Aesthetica这个“美学”的名称,公认提出这个现代知识新学科的鲍姆加登是“美学之父”,但由于鲍姆加登所设想的这个新学科的出身、对象、价值口标等有别于其它现代知识的属性及其复杂度,后来的美学家们对这个新学科做出了多种多样的理解、阐释和判断。不论鲍姆加登自己对“美学”的说明和解释多么不完善,或留下多少瑕疵,我们都必须承认他的这一假设是对本来就存在而未被提出的学科的发现,这个发现开启了一个用以回答人类一开始就遭遇了的感性和情感问题的系统性的现代知识学科。实际上,鲍姆加登本人对这个新学科的阐释就已经偏离了美学本来具有的“感知定向”,正如克罗齐所言,这个新学科“在他手里受到的是一个时机尚未成熟的`洗礼”。不用说,他身后的美学家们为完善美学这个学科做出非凡努力的同时,也在美学的演变史上走出了某些歧路。这是值得我们去洞察、清理和研判的。吉尔伯特说得对:“美学与其说产生于任何纯粹的悟性活动中,不如说产生于争辩过程中。美学的演变史需要重新审视、反思与争论。

关于浅谈美学与哲学的混淆的论文

  一

  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西方的主流声音。在美学历经白般挑剔,接着又被普遍承认之后,把美学视为哲学的分支或一个部门的说法相当普遍。譬如许多权威的词典产影响广泛的美学、美学史和哲学史著作尽都如是说。看到这些判断,我们尽可以说这种把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的看法主要在过去,在西方,但从事实上看,这种观点既跨越了时代,也跨越了文化地理的界限。在中国目前的美学体制中,美学依然是作为哲学这个一级学科下属的一个二级学科,在中文学科中它只是以“文艺美学”的身份充当一个研究方向而已,这就不仅在人们的认识上而且在学科体制上确定了美学对哲学的从属身份。当然,有些学者可能并未有意地明言美学是哲学的分支,但在讨论美学的过程中却把美学是哲学的分支视为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康德的《判断力批判》,吉尔伯特和库恩的《美学史》,比厄斯利的《西方美学简史》,杜夫海纳的《美学与哲学》,李普曼( M. Lipman)的《当代美学》等相当多的美学著述,大体都是这种言语姿态。尽管也有不同的声音,但把美学作为哲学的分支这一判断所形成的话语霸权和重重叠叠的遮蔽,仿佛积重难返,使美学返回其本真之路显得“道阻且长”。

  二

  在判断美学的学科属性时,不能将思想动摇当做学术包容来展开。面对西方主流观点给美学所做的定位,除了20世纪初的王国维和蔡元培等还没有表现出明确的怀疑之外,上世纪上半叶的多数中国美学家并未完全跟在西方美学主流观点的后边人云亦云,新时期中国美学家对此的反思看起来则更加深入,这实在令中国美学自豪。但是,不少有影响力的美学家在美学的学科认识上,依然让人模棱两可,在此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来说明:

  有的学者说“所谓美学,大部分一直是美的哲学、审美心理学和艺术社会学三者的某种形式的结合。比较完整的形态是化合,否则是混合或凑合。在这种种化合、混合中,又经常各有不同的侧重,例如有的哲学多一些,有的艺术理论多一些,有的审美心理多一些,如此等等。从而形成各式各样的美学理论、派别和现象”;认为“多元化标志某种统一的完整的体系或系统的永远消失和不再建立,包括哲学,也不过是提供一种观点或观念,不会再是包罗万有、解释一切的完整体系。

  三

  美学被哲学困住,理由并不充分。作为一个学科的美学,的确起源于西方,起源于西方哲学的话语过程,但是,知识也有“种族”吗“母体”便能确定“子体”的身份吗?美学所具有的所谓“哲学性”是主观注入的,还是天经地义的呢?美学中包含着“哲学性”的因素就决定了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吗?我只能说,美学被戴上的这顶“哲学之冠”,遮住了认路的眼睛,成为一个迷途中的学科。这些问题我们也许不能一下子就解决掉,但人们的反思却不应、也没有停止过。

  四

  美学如何成为自己,这关乎美学的立身之本。美学被哲学困住,是必然,是应该,是需要,还是误解,我都想过。遥望历史,直面现实,思来想去,有一个由未来抵达眼前的强烈呼唤—美学如何能成为它自己。与这种呼唤相伴随的是搜索自我和他者的思考沉积。

【关于浅谈美学与哲学的混淆的论文】相关文章:

1.什么是美丽的美学哲学论文

2.浅谈哈曼美学与语言学中的语言及哲学问题论文

3.浅谈哲学思想与设计的关系论文

4.浅谈黄老哲学中的自然观与政治哲学论文

5.关于管理与哲学的论文

6.美学边界论纲哲学论文

7.浅谈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主要特征哲学论文

8.浅谈技术哲学的新趋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