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阶段企业绩效考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3-03-27 13:46:15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我国现阶段企业绩效考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企业与国际接轨成为一种迫切需要。绩效考核作为提高企业和员工绩效的重要工具显得越来越重要。绩效考核是晋升和培训工作的依据。通过定期考核,也可以使员工自己了解在哪些方面已有提高,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绩效考核为组织的各类人员提供一个畅所欲言的机会,有机会揭示出工作中的那些低效率行为,同时还可以帮助员工强化已有的正确行为。绩效考核还是奖励的合理依据。在现实中,许多工作企业的绩效考核都成了“走过场”,在考核的过程中没有规范做法,从而没有把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出来,甚至走向其对立面。因此,对我国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并设定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我国现阶段企业绩效考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键词: 绩效 绩效管理 绩效考核

  一、绩效考核的相关概念

  (一)、绩效与绩效考核的概念

  1、绩效

  绩效就是在特定的时间里,特定的工作职能或活动的过程和产出记录。绩效可以从组织绩效、部门(团队)绩效、个体绩效三个层次来考虑,但无论是组织层次还是部门层次,绩效的根基都来源于员工的绩效。 2、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又叫绩效评估,或绩效评价,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原理来评定和测量员工在职务上的工作行为和工作效果,它是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进行管理沟通的一项重要活动。绩效考核的结果可以直接影响到薪酬调整、奖金发放及职务升降等诸多员工的切身利益,其最终目的是改善员工的工作表现,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同时,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和未来的成就感,最终达到企业和个人发展的"双赢"。 3、绩效管理

  绩效管理是通过对雇员的工作进行计划、考核、改进,最终使其工作活动和工作产出与组织目标一致的过程。它是关于个人和组织绩效的一个系统,包括所有围绕提高绩效所采用的方法、制度、程序等。绩效不仅关注工作的结果,更关注工作行为和工作过程本身,侧重于从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原因,通过不断地“纠偏”以确保组织目标的顺利实现。绩效管理的基本思想在于对绩效的不断必进和完善。

  绩效管理的提出源于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和研究者意识到纯粹的绩效考核的局限性和不足。传统的绩效评估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通常与组织中的其他背景因素相脱离,如组织目标和战略、组织文化、管理者的承诺和支持。而这些背景因素对于成功地实施绩效评估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因为传统的绩效评估对于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的作用非常有限,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作用也不大,所以导致了绩效管理的发展。因此,总的来说,绩效管理强调的是这样几个方面:

  (1) 就目标及如何达到目标需要达成共识。

  (2) 绩效管理不是简单的任务管理,它特别强调沟通、辅导和员工能力的提高。

  (3) 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结果导向,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同单纯考核相比,它更

  注重未来,更注重长期,更注重参与。

  (二)、绩效评估的作用、功能和原则

  1、绩效考核的作用

  ①考核的人员任用的依据 ②考核是员工调配的依 ③考核的组织培训的依据 ④考核绩效是薪水和奖惩的依据 ⑤考核有利于改善组织的工作 ⑥考核有利于组织决策

  2、绩效考核的功能

  一般来说,这些功能可能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

  (1) 管理方面的功能

  从管理的角度看,绩效考核可能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各个层面提供支撑性服务。比如,绩效考核在报酬决策中被广泛运用,我国不求上进倡导劳动者要以“按劳分配”为依据获得报酬,其中对“劳动”进行衡量的最直接手段就是绩效的考核与评定。又如,绩效考核与其他一些重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也有着直接联系,这些方面包括前面提到的员工职位的变动、组织人力资源规划、培训与开发等。

  (2) 员工发展方面的功能

  从员工个人发展角度看,绩效考核为评价个人优缺点和提高工作绩效提供了反馈渠道和改进方式。无论员工目前处于哪个职位层面,进行绩效考核都会为其提供一个发言机会以消除潜在的问题,并为他们的目标进行修订,帮助他们实现更高的绩效。为发展目的而制定的绩效考核方法认为,管理者的任务是改善员工的工作方式,而不仅仅是评价他们过去的业绩。

  3、绩效考核的原则

  要想保证绩效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发挥预期的作用,有一些原则我们必须遵循: (1)“三公”则

  绩效考核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员工的绩效做出评价。 (2) 沟通原则

  有效的沟通行为将持续贯穿绩效考核活动的全过程,从绩效目标的制定、绩效计划的形成、达成目标过程的目标调整和任务变更,到对绩效表现的评估、绩效改进计划的形成以及提出新的绩效目标,都会通过员工与直接上级的沟通来实现。 (3)全员参与的原则

  绩效考核活动绝不仅仅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职责,绩效考核应该是每个管理者,甚至是每个人的职责。管理者有责任去管理自己下属的绩效,每个人也有权利和义务去评估对自己工作任务的达成有影响的对象。因此,考核中的有的部门主管、直线经理必须对考核工作的推进负责。对下属做出正确的考核与评价是管理者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绩效管理工作必须贯穿于日常的管理工作中。

  (4)上级考核与同级考核并行的原则

  为保证考核的公正性,采用上级考核与同级考核并行的原则。即被考核者的直接上级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相关部门之间进行相互考核。

  (三)、绩效考核的流程

  1、一般流程:

  ①人力资源部制订绩效考核办法,发放绩效考核表

  ②员工以本人的实绩与行为事实为依据,对本人逐项评分

  ③直接主管以员工的实绩与行为事实为依据,对员工逐项评分并写评语

  ④业务部门或职能部门进行综合评核打分,总评核后直接主管将考核结果告之员工

  ⑤由直接主管与员工面谈,并提出改进意见。如员工本人不同意主管考核意见,可向上一级主管提出申诉并由上一级主管做出最终考核。员工应理解和服从考核结果

  ⑥度或半年考核时,各业务部或职能部仅向人力资源部递送绩效考核分汇总表,考核表存在各业务部或职能部门。年终考核时,应将年度绩效考核表和考核分数汇总表一并送交人力资源部

  ⑦员工的年终考核分数汇总表交人力资源部存档,人力资源部对年终考核结果做出分类计分析,报主管总经理签核

  2、绩效考核全过程包含计划、实施、结果应用三大部分:

  (四)、绩效评估的方法

  1、图表评定法

  图表评定法是考核绩效中最简单也是最常用的工具。这种评定法有多种具体的形式。一种是列出需要考核的物质,如执行能力,服从能力等,同时给出评价等级,三等或五等(从“不令人满意”到“杰出” );也可以把特质变成具体行为,如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任务,保证工作质量等,相应的每种行为都有评价等级。每个员工根据评价要素进行逐项评价。有的企业在实际运用中进一步把每一位员工从每一等级转换为实际分数,在进行工作绩效评价时,首先针对每一位员工每一项评价要素中找出最能符合其绩效情况的分数,然后将每一位雇员所得到的所有分值加总,即得到其最终的工作绩效评价结果。

  2、排序法

  排序法。从这个词面上可以看出来,排序法就是把部门的员工按照优劣排列名次,从最好的一直排到最后一名,这就叫排序法。

  排序法的重点是:在部门里选取一个衡量因素。比如,针对业务员开发新客户的数量,也可以用来排序。好处是什么?就是针对业绩来说,这个部门谁好谁坏,一目了然,给你加薪、发奖金,还有提升谁,不提升谁,淘汰谁,培训谁,可以做出一个非常公正的判断。它的坏处是什么?坏处就是太简单了。每一次排序只能找一项最基本因素。有时业务员考虑销售的利润非常大,而放弃了开发新客户,只是维持一两个老客户,他能得到很高的利润,但是他不开发新客户。这是排序法一个比较短视的地方。

  排序法的特点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部门经理对员工的看法。所以,有时会有一些误区。操作简单,仅适合正在起步的企业采用。

  3、配对比较法

  配对比较法可使排序法更为有效。方法是每一们员工按照所有的评价要素(如工作量、工作质量)与其他员工进行两两比较。例如,假如有五个员工A、B、C、D、E接受考核。首先列出如下表那样的格来,将五个员工中任意两人的排列可能性列出(A与B,A与C,B与D等)。然后根据每个评价要素,决定两个中何人较优。例如,可能结果是员工B“工作素质”最高等级,员工A则“创造力”最高级。其后,求出员工获取最高分次数之和,依次排列。

  如上表所示,在”工作主动性”这一要素上,如果A比B好,则在A行B列记上“1”分;反之,如果A比C差,则在A行C列记上“0”分。最后每个人的得分加总即是该员工在“工作主动性”这一要素的得分。如果将每个要素都比较一遍,最后得出各个员工的考核得分综合。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得到的考核结果更加可靠,但是它适合于人数不多的组织,否则将是一种非常繁琐的工作。 4、关键事件法

  本方法是由美国学者弗拉赖根和伯恩斯共同创立。关键事件法是管理者在绩效实施阶段,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行为和结果的观察,记录下每们员工表现出来的非同寻常的良好行为或非同寻常的不良行为或事故,以此作为对员工考核的依据。例如,一个门卫发现一个存有生要文件的文件柜忘记了上锁,于是他报告了保安人员,然后保安人员立刻采取了措施补救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关键事件,反这则然。

  5、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这是一种基于关键事件法的量化的评定方法,它将关于绩效的特别优良或特别劣等的关键事件描述加以等级性量化,从而将描述性关键事实评价法和量化等级评价法的优点结合了起来。

  6、小组评价法(略)

  7 评语法(略)

  8 情景模拟法(略)

  二、我国企业绩效考核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已经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很多企业也利用到了绩效考核的结果。但是,真正能够将绩效考核工作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的企业却比较少。根据考核的效果,资料显示我国企业绩效考核工作分为三类:

  第一类:企业已经和国际接轨,其绩效考核已经走向规范化,他们已经将绩效考核的作用发挥出来了。这类企业严格的来说已经由绩效考核走向了绩效管理,即有了完整的绩效考核体系,绩效管理通常包括4个步骤:与员工沟通企业的战略方向,达成共识;帮助企业各部门、员工明确业绩目标;通过绩效考核与资质(Competency)考核,向员工提供业绩结果与行为反馈;以薪酬激励手段强化员工的绩效行为,并作为企业战略方向的一种重要沟通方式,同时运用发展手段提高员工资质。遗憾的是这类企业目前很少,像海尔这样的国际化企业可以归结到此类型。

  第二类:企业的绩效考核正在走向规范化、体系化。我国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绩效考核的重要性,力求引入绩效考核制度来提高企业绩效,完善企业管理。但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包括目标不明确,标准不科学,考核方法不当,没有沟通和反馈和结果利用不当等。此种情况在我国大多数企业中存在,因此它成为本文论述的重点。

  第三类:企业的绩效考核成了走过场或者是对绩效考核的利用严重失误。这类企业的绩效考核有可能是过程不规范,缺少必要的步骤,或某些步骤存在严重的失误。有些企业在绩效考核中根本没有绩效标准,有些企业没有利用结果,将考核的结果束之高阁。在市场经济的今天,这种类型的绩效考核工作正在减少,在某些国有企业和一些制度不健全的家族企业还存在着此种情况。

  由一案例凸现我国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企业从事绩效考核的历史还不长,企业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等原因,不可避免在绩效考核中存在一些问题,我们首先来看一个案例:

  A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计算机的股份有限公司。由于近来公司经营情况欠佳,公司总经理M先生有求人力资源部对本公司部门经理及以上的干部实施绩效考核。

  到了月末,公司生产部经理L先生收到一份绩效考核表要其填写。L下生堆积小考核不胜了解,同时对绩效考核的目的有些担心,以为公司是不是因为近来经营不善,要减薪或者裁员。于是,L先生便在“工作内容”一栏里,将自己一个月里所作的事情做了个简要的小结,并将自己完成的不错的工作列在前面。在“自评”一栏里面有“出色完成、较好完成、一般完成、基本完成、没有完成”五个档次。由于公司产品质量一直上不去,L先生担心考核结果对自己不利,斟酌了一下便选了“一般完成”。到了“原因分析”一栏,L先生填写了“物料部进料质量太差,生产时间太紧张”。L先生填好后将考核表交主管自己部门的副总经理B先生.B先生因为日常工作已经非常繁琐,认为所谓绩效考核不过是无所谓的文字工作,况且B先生也不愿得罪人,便在“直属领导评”一栏对所有下属都千篇一律的写上“同意自评意见”。然后B先生再见考核标价给人力资源部经理G女士。 G女士负责绩效考核表的汇总工作。他在汇总是,留意看了看“原因分析”一栏,其中物料部工作欠佳的主要原因是“财务部资金供给不走,使得工作被动”,财务部的又是“销售部应收帐款太多,致使资金周转不灵”。G女士也不知道责任究竟在哪里,况且自己这个人力资源部权力部有限,便没去多加过问。最后,G女士对绩效考核表只是做了简要汇总之后就整齐的把绩效考核资料归档放在文件柜中,也委屈采取其他的措施,这次考核就这样草草收场。 A公司绩效考核在我国企业中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我国企业中,工作分析还未受到普遍的重视,岗位职责模糊。在以上案例中,我们发现工作分析这一基础性工作已经被他们忽略掉了。A公司对L先生的考核由“工作内容”一栏,但并没有就工作内容做出明确的说明,从而使得L先生把自己一个月所作的事情进行小结。这样,一是失去了判断一个岗位工作完成与否的依据,从而岗位目标难以确定,导致难以进行科学考评;二是各岗位忙闲不均,存在着同一职级的不同岗位之间工作量的大小、难易程度差别较大。结果,在其它表现差不多、工作任务也都完成的情况下,往往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的岗位上的员工没有被评为优秀。

  工作分析本应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第一个主要环节,但我国很多企业远还没有做到如此,在没有明确的工作分析情况下,绩效考核标准很难科学的设计,考核结果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没有重视工作分析

  在我国企业中,工作分析还未受到普遍的重视,岗位职责模糊。在以上案例中,我们发现工作分析这一基础性工作已经被他们忽略掉了。A公司对L先生的考核由“工作内容”一栏,但并没有就工作内容做出明确的说明,从而使得L先生把自己一个月所作的事情进行小结。这样,一是失去了判断一个岗位工作完成与否的依据,从而岗位目标难以确定,导致难以进行科学考评;二是各岗位忙闲不均,存在着同一职级的不同岗位之间工作量的大小、难易程度差别较大。结果,在其它表现差不多、工作任务也都完成的情况下,往往工作量大、工作难度高的岗位上的员工没有被评为优秀。

  工作分析本应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第一个主要环节,但我国很多企业远还没有做到如此,在没有明确的工作分析情况下,绩效考核标准很难科学的设计,考核结果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二)、绩效考核的标准设计不科学

  A公司考核标准十分模糊,对于某一个工作岗位的考核标准,比如如何算“出色完成”,如何是“较好完成”,怎样又算“一般完成”和“基本完成”,以及他们之间有何区别,人力资源部都没有做出明确的说明。L先生等被考核者只是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考核的结果有失客观、公正。

  类似于A公司,大多数企业的绩效考核标准设计不科学,表现为标准欠缺、标准与工作的相关性不强、操作性差或主观性太强、过于单一和标准没有量化等形式。第一、一些企业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标准的设计不合理甚至没有标准,没有绩效考核标准就无法得到客观的考核结果,而只能得出一种主观印象或感觉。第二、以不相关的标准来对被考核者进行考评,极易导致不全面、不客观、不公正的判断。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应当建立在对工作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绩效评价标准是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的。第三、工作绩效评价标准可操作性差或主观性太强。工作标准中只有一些文字性评语,没有一个可以客观评分的标尺。从而评价者可以随意给个分数或者考核结果,有时难以避免渗透一些个人的感情因素在里面。这样的标准所得的考核结果就失去了意义。第四、采用单一的、省时省力的综合标准。这样的标准,不仅模糊性大而且执行偏差也大。结果,评先进变成评“人缘”,选拔干部变成搞平衡,存在着轮流坐庄现象。并且,综合标准有千篇一律的倾向——不论是高级领导人还是管理人员、基层员工,往往都用一个标准去评价,没有顾及人才有能级差异的客观现实。第五、工作绩效评价如果要具有客观性和可比性,就必须使实际绩效相对于标准的进展程度或者标准的完成情况是可以衡量的。可以衡量的绩效标准既包括数量上的标准,也包括质量上的标准,如秘书的打字速度从数量上是每分钟多少个,从质量上应规定差错率是多少。不科学的绩效考核标准很难使被考核者对考核结果感到信服。

  绩效考核方法诸多但每种方法都不可能尽善尽美。采用单一的评价方法,不可能对所有员工都适合。A公司实行的是自下而上的单一考核法,考核者仅局限于直接上司B先生。选择和综合采用多种考核方法是绩效考核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三)、没有绩效考核的评价者选择失误、信息面太窄

  对绩效考核的评价者选择失误分为两种类型:

  1、只有唯一的评价者即员工的顶头上司。由于单个人不可能完全得知考核对象的信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单个考核者很难得出客观可靠的结果。

  2、有多个评价者但分工不清。对于员工的考核,企业的每层上级都有权修改员工的考评评语,各层领导由于所处的角度不同,所掌握的信息不同,可能会产生意见分歧,这样容易产生多头考评的弊端。最终以最高领导人的评定为准。一方面,被考评者的直接上级感到自己没有实权而丧失了责任感;另一方面,员工也会认为直接上级没有权威而不服从领导,走“上层路线”,使企业内的正常指挥秩序遭到破坏。此外,考评结果的最终裁决权掌握在最高领导者手中:很多情况下,考评结果最终会送到最高领导人那里去审批。结果,实际上是把员工对考评结果可能存在的不满转嫁到最高领导人身上,现实中员工对企业领导人的不满大多数就是这样产生的,这样可能会造成企业的最高领导人威信的丧失。

  人们在工作过程中,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工作关系,比如领导与下级的关系,同事之间的关系。由于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和所担任的角色不同,那么他给别人留下的印象也不同,这就是不同层次的人对同一个人产生的知觉差异。由于知觉差异的存在,有人提出了360度考核。然而,角色关系的不同,对某个人产生知觉的客观程度也不同,所以,不同层次的考核者在评定个体要素时,提供信息的重要程度也有相对差别。例如,下级评价领导的民主性要素时,一般要比上级的评价更准确。因为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以及上级的地位、权力等因素可能会约束人们的行为,使他们对上级的意见表现较大容忍性、服从性。同样,上级评价纪律性时,一般要比下级与同级更准确,因为他们更全面地了解人,而同事与下级则常常不了解有些上级公开的错误。

  (四)、绩效考核没有反馈,结果没有合适利用 考核结果无反馈的表现形式一般分为三种:

  1、根本没有多少考核信息可以反馈。绩效考核工作本应着眼于员工能力的提高及潜能的发挥,在执行过程中应该是十分公开的才对。但我国大部分企业由于长期的封闭式的人事管理制度的影响,从事的考核工作成为走过场,没有得出有用的考核结果。员工根本不知道应在哪些方面如何改进工作。

  2、考核者主观上和客观上不愿将考核结果及其对考核结果的解释反馈给被考核者,考核行为成为一种黑箱操作,被考核者无从知道考核者对自己哪些方面感到满意和肯定,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考核者担心反馈会引起下属的不满,在将来的工作中采取不合作或敌对的工作态度,也有可能是绩效考核结果本身无令人信服的事实依托,仅凭长官意志得出结论,如进行反馈势必引起巨大争议。A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经理G女士认为她这个部门权利有限只是把考核结果简单的存档,没有多少反馈。

  3、考核者无意识或无能力将考核结果反馈给被考核者,这种情况出现往往是由于考核者本人未能真正了解人力资源绩效考核的意义与目的,加上缺乏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民主的企业文化,使得考核者没有驾御反馈绩效考核结果的能力和勇气。

  原有的绩效考核主观色彩极浓,缺乏可以随时公开的客观资料,或者由于主管不愿与员工面对面地检讨,往往是将考评表格填完之后,就直接送到人事部门归档。这样,员工不知道自己业绩的好坏,不仅成为滋生“干多干少一个样”思想的温床,也无从改进绩效。从而,绩效考核也就没有起到其应有的激励和改进作用。

  企业在实施绩效考核中,通过各种资料、相关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评价等流程,会产生各种中间考核资源和最终考核结果,这些信息本可以充分运用到人事决策、员工的职业发展、培训、薪酬管理以及人事研究等多项工作中去,A公司对于绩效考核的利用都走向了误区,目前很多企业对绩效考核信息资源的利用出现两种极端:

  一种是根本不用,白白造成宝贵的绩效信息资源的巨大浪费;这种情况下考核人员将考核结果束之高阁,直接归档,没有进行分析。可以说这种绩效考核工作知识走形式没有实质性的作用,A公司属于这种情况。另一种则是管理人员滥用考核资源,凭借考核结果对员工实施严厉惩罚,以绩效考核信息威慑员工,而不是利用考核信息资源来激励、引导、帮助和鼓励员工改进绩效、端正态度、提高能力。

  (五)、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考核者的心理作用

  1、晕轮效应。晕轮效应是指在考察员工业绩时,由于一些特别的或突出的特征,而掩盖了被考核人其他方面的表现和品质。在考核中将被考核者的某一优点扩大化,以偏概全,通常表现为一好百好,或一无是处,要么全面肯定,要么全面否定,因而影响了考核结果。例如,某经理看到某员工经常加班、忙忙碌碌,对他的工作态度很有好感,在年终考核时对他的评价就较高,从而忽略了对他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等综合表现的考察。

  2、宽严倾向。宽严倾向包括“宽松”和“严格”两个方面。宽松倾向是指考核中所做出的评价过高,严格倾向是指考核中所做出的评价过低。这两类考核误差的原因主要是缺乏明确、严格、一致的判断标准,考核者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进行判断,主观性过强。

  3、平均倾向。平均倾向也称调和倾向或居中趋势,是指给大多数员工的考核得分在“平均水平”的同一档次,并往往是中等水平或良好水平,这也是考核结果具有统计意义上的集中倾向的体现。无论员工的实际表现如何,统统给中间或平均水平的评价。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利益驱动,管理者给自己下属员工普遍高评价,有助于在本部门薪酬预算时得利;原因之二是对绩效考核评价工作缺乏自信,缺乏进行绩效考核的相关事实和依据;原因之三为有些主考人信奉中庸之道,不愿做反面考核,认为被评为劣等表现会对员工造成负面影响,挫伤工作信心和士气。在管理者如此心态下所做的考核必定是含糊的,无法对员工形成正面、有效的引导。

  4、近因和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是考核者只看到考核期末一小段时间内的情况,对整个考核期间的工作表现缺乏长期了解和记忆,以“近”代“全”,只是对最后一阶段进行考核。首因效应是指考核者凭“第一印象”下判断。这两种情况与考核者的思维习惯有关,其考核结果并不能反映整个考核期间内员工绩效表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考核的得分。

  5、成见效应。成见效应也称定型作用,是指考核者由于经验、教育情况、世界观、个人背景以至人际关系等因素而形成的固定思维对考核评价结果的刻板化影响,通俗的说法是“偏见”、“顽固”等。凭个人好恶判断是非,是绝大多数人难以察觉、不愿承认的弱点。个人的价值观和偏见可能会代替组织已制定的考核标准,依据个人意愿和个人的理解随意地考核。在考核他人时,很多人都会受到“个人好恶”的影响。成见效应是绩效考核中的常见问题,因此,考核者在考核工作时应时刻注意自己的每一个判断是否因个人好恶而导致不公。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对考核者进行培训与心理辅导,使考核人员关注可能导致不正确结果的个人错误观念,从而加以纠正。采用基于事实(如工作记录)的客观考核方法,由多人组成考核小组进行考核,有助于减少个人好恶所导致的考核误差。

  三、对我国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科学的进行工作分析

  在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工作分析在考核者中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绩效考核不可或缺的前提,它可以确定绩效标准,然后把员工实际的工作绩效与理想的工作绩效进行比较从而进行绩效考核。在设计绩效考核表之前,要对所要考核的员工的工作有一定的了解,可以查阅其岗位说明书,也可以让其填写岗位调查表或采取访谈的方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了解该岗位需要什么样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工作量如何、需要什么样的工作态度等等。了解这些,在编制绩效考核表时考核者就可以做到有的放矢,不会走过场。

  由于企业中存在不同类型的工作岗位,不同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的工作分析结果。为了使考核更客观,需要将岗位划分为不同的类型,而不是全公司上下只用一张考核表。岗位不同,需要考核的要素就有所不同,采用一张考核表,显然是不合适的。当然,也不能一个岗位设计一张考核表,这样不但成本高,而且也不利于比较员工之间的相对位置。比较合适的做法是把公司所有岗位划分几大类型,比如,管理类、科研类、后勤服务类等。这样得到的考核分数既有绝对值,又有在本类岗位的相对位置,便于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总之,工作分析可以是绩效考核的前提也可以说是绩效考核体系的一部分。 (二)、明确合理的绩效标准,搭配合理的考核方法

  绩效标准在整个考核过程中是重要一环,却常常被人忽略。工作分析明确了该做的事情,而绩效标准说明其必须达到的程度。二者合起来才能把对员工的要求解释清楚。根据不同的绩效标准,考核者还要科学的搭配绩效考核方法。

  明确的设定绩效标准主要有三个目的。第一,引导员工的行为达成既定的工作标准。国际知名的专家、美国管理协会会长杰姆士?海耶士曾说过:“如果您切实地与您的下属一齐建立起绩效标准,并且说明了您对他们的要求,那么即使您从不考核他们,也仍然是桩值得的事;因为大多人都会想做好工作使上司能接受。”第二,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科学的设计绩效考核标准使得每位员工心里有数,指导自己的绩效与标准的差别,这样利于个竞争机制的形成。第三,奠定公平考核员工的基准。除非建立清楚的绩效标准,考绩常因感觉与主观的看法而流于偏颇。不管考绩作业所用的方式与表格设计有多好,要做好有效的考绩,最重要的就是明白阐释主管的要求如何,而绩效标准就是达到此目的的最佳途径。 选择合理的考核方法和工具是绩效考核工作成败的关键,根据上面分析,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存在一些缺陷。根据取长补短的原则,考核者需要做的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作岗位匹配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当然,大部分工作岗位上的人员都需要综合多种方法进行考核。

  在实际操作中,大多数企业是将几种工作绩效评价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的。比如关键事件法,可以作为图表尺度评价法的补充。绩效考核方法是由工作分析的结果所确定的,对于不同类型的工作岗位也要实行不同的绩效考核方法。 (三)、合理的选择考核者和考核信息

  在选定考核人员时,我们需要遵守一些原则:一是考核者要有代表性。根据360度考核法,对员工考评需要有各方面的代表参加。例如应有上级、同级、下级和客户代表。这样才能比较客观地对其绩效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评价。二是选定的考评人员必须具有好的品德修养、丰富的工作阅历和广博的理论知识,能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对待考评工作,避免掺杂个人好恶、以偏概全,并要在考评工作方面经过一定的专门训练,以保证考评工作的规范化,避免因考评人员的工作作风,素质高低直接影响考评效果。三是考核人员各方所占的权重要恰当。在评价的过程中,员工的顶头上司所占的权重应该是最大的,假如员工有几个上司,综合几个上司的意见可以改进员工的绩效考核质量。员工同事可以观察到其上司无法观察到的某些方面,经研究表明,同时评价对员工的发展计划制定很有效。员工的下级直接了解其实际工作情况、领导风格、组织协调能力,有助于被考核者个人的发展。而员工的自我评价也不能忽视可以减少员工对考核的抵触作用,但要提防他自我评价过高。360度绩效考核法中还有来自客户的评价。

  员工绩效考核的信息应该是多方面的,很多评价者往往在信息不齐的情况下而做出考核结果。考核一般从成绩、工作态度、工作适应性和能力四个方面获取信息。成绩包括质量、数量、教育、指导和创新、改善等因素。工作态度评价有纪律性、协调性、积极性和责任感四方面内容。工作适应性则根据学习效果原理,主要有工作成绩的改善和人际关系等。对于能力评价者需要从知识、技能、理解、判断、决断、应用、规划、开发、表达交涉协调、指导监督方面获取信息。当然,根据不同的岗位,需要有不同的信息的侧重,获取的信息需要与标准相符合。

  (四)、对考核者如何避免有关心理偏差的培训 由于每个考核者都不可能趋于完全理性,考核者在绩效考核中出现的心理偏差的表现很多,而很多偏差是在大部分人未经培训的中都出现。因此企业有必要对考核者进行有关心理偏差的培训,首先应该是进行一般心理知识的培训,使得考核者尽量避免产生众多人都出现的错误。

  然后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在培训中,主讲人先为考核者们放一部关于员工实际工作情况的录像带,然后要求他们进行绩效考核。接着主讲人把不同考核者的考核结果放到粘贴板并把所有可能存在的问题逐一讲解。最后主讲人给出正确的考核结果并对考核者们存在的错误一一加以分析。实践证明,对考核者进行相关培训有助于减少一些心理偏差的出现,利用计算机辅助进行的工作绩效考核培训有助于提高上下级之间就绩效考核展开讨论的能力。

  (五)、进行绩效沟通和绩效反馈

  不懂沟通的经理不可能拥有一个高绩效的团队,再完美的考核制度都无法弥补经理和员工缺乏沟通带来的消极影响。良好的绩效沟通能够及时排除障碍,最大限度的提高绩效。沟通应该贯穿于绩效考核的整个过程。考核者在制定绩效计划时开始就应该与员工进行充分的协商,在整个考核流程中始终与被考核者保持联系,考核的结果要及时反馈,并指出不足以及改进意见,被考核者可以陈述意见,提出自己的困难以及需要上司解决的问题。绩效沟通的方法可分为正式与非正式两类。正式是事先计划和安排的,如定期的书面报告、面谈、有经理参加的定期的小组或团队会等。非正式沟通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如闲聊、走动式交谈等。在实际应用时最好同时灵活运用多种沟通方式。

  有效的绩效考核反馈,应该包括观察与讨论两个步骤。观察可以通过亲自观察或报告、会议等来进行,管理学中叫做“走动管理”;讨论则需考核人员预备考核者通过实际的交谈与沟通。有效的反馈不仅能使主管人员切实掌握实现目标的进展情况,更能通过交谈与沟通时及时肯定成绩,提高员工的满足感,达到一种激励作用,以使其更努力地工作。 结语:现代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应该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核心内容,很多企业已经认识到考核的重要性,并且在绩效考核的工作上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但目前许多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误区。如何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是企业管理者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实施绩效考核时,出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能够清楚地知道问题的根源所在,并有针对性地、及时准确地组合适当的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消除各种设计、运作中的问题,有效地激发员工的参与意识.对绩效考核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该予以正视、分析并解决,从而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在激励员工、培育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巨大作用。

  【致谢】

  在此次论文写作中,无论从专业知识,还是计算机操作等我都学到了许多,不仅要有一颗虚心学习的心还要有不折不挠的精神,要在不断改进中成长.要有不怕失败的精神.我非常感谢在写作过程中杨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关怀。杨老师的细心指导让我有了良好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来完成这篇论文!最后再次对所有教导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

  【参考文献】

  孙健敏.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卷.北京:中国人大出版社团组织1999

  王玺:《最新企业绩效考核实务》,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年版

  湛新民.新人力资源管理.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王玫:《员工绩效的评价》,企业改革与管理2002/5 P43~44

  程文文:《绩效考核中常见的错误》,人事管理,2000/8.P26-27

  赵:《绩效管理的问题及解决之道》,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北京,2002/08

  谢康:《企业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估设计》,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储企华:《现代企业绩效管理》 ,文汇出版社2002年版

【我国现阶段企业绩效考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相关文章:

关于企业员工培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08-05

我国小微企业创业中的问题研究论文06-26

当前我国人才测评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通用5篇)05-26

论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精选11篇)05-19

试析我国高校学院制实施的问题及对策08-19

我国艺术教育问题研究的论文09-19

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激励机制的问题与对策论文05-06

研究加强我国水利工程安全监测的对策06-13

我国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问题的研究论文04-29

我国幼儿教育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论文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