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法课的教授

时间:2022-11-21 09:36:28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法课的教授

        随着初中英语新课标的实施,初中英语语法教学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一是以老师为主,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课堂教学还是以翻译为主,学生死记硬背语法规则,使学生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二是一部分教师淡化语法,认为在语法上出错没关系,只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大家知道,语言能力是由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组成的,学生只有具备一定的语法能力,才能提高实际运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所以必须提高学生在语言、词汇、句法、语法上的能力。
        传统的语法教学模式主要遵循这样的步骤:呈现(presentation)——讲解(explanation)——操练(drill)。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先讲理论规则,然后学生练习,通过做题翻译来巩固所学知识。这种语法教学模式脱离特定的场合及情景,这样句子的交际功能就无法确定。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发挥,主体性也没有得到体现。
        综上所述,“语法教学应当沿用我国传统语法教学中一些合理有效的方法,同时必须做出调整、改进和创新,体现标准提出的语法教学的目标、要求及其新的教学理念”(周文筑,2006),教师应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对语法教学进行大胆尝试。
        下面笔者谈一谈新课程标准下语法课教授的有效方法。
        一、新授语法课模式
        该模式的主要步骤是:呈现(presentation)——发现(discovery)——归纳(induction)——巩固(consolidation)——活用(production)。 
        案例: Go for it! 八年级Unit 4 间接引语的教学。教师先呈现本单元的对话:
        You are outgoing.
        He said that I was outgoing.
        You are athletic.
        She said that I was athletic.
        呈现几组,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这几组句子的不同。学生会对比出主语、be 动词及时态都发生变化。紧接着学生可以通过头脑风暴或讨论的形式归纳出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的规律。之后,教师呈现一些图片及句子让学生去练习变成间接引语。活用部分是对所学语法知识的一个升华,将语言运用到实际当中,体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可以让学生在小组内做一个调查,记录小组成员对自己的评价,然后向全班同学转述其他三人对自己的评价,这样既练习了直接引语及描述人的形容词,又练习了将直接引语变为间接引语的规律,使目标语言在实际中得以应用。在情感上,使学生既能更准确地认识自己,又能融洽同学关系。          二、任务型语言教学在语法课上的应用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语法课有效的方法。它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认为语言的掌握是通过“习得”而不是学习。即通过交际无意识地接触语言系统而掌握语言。学生所需要的并不是简单的语言形式而是输入与输出的机会,即任务。比如,教授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时,我设置了这样几个任务:以“我心目中的老师”的为话题,让学生说一些评价老师的句子,如:You are outgoing. You are hard-working. You have long hair等,同时也体现出本单元评价人描述人的句型,老师向全班同学转述。接下来设置“老师眼中的我”,老师评价不同的学生,让学生练习转述间接引语。然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作调查,完成“同学们眼中的我”任务,之后每组选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也就是转述其他三人对自己的评价。最后让同学们下课后作调查,完成“各科老师眼中的我”这一任务,之后写一篇报告即成一篇report card,也就是以写作形式转述各科老师对自己的评价。比如:My English teacher said I spoke English well; My math teacher said I was hard-working 等。这样的任务既练习了间接引语,又融洽了师生关系。但是任务的设计不是随便的,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任务的设计要具真实性
        就是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去设计真实的任务,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入学习环境,因为真实的场景能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体会语言的运用。师生、生生的评价是真实的,这样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 任务的设计要具层次性
        任务的设计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由学生口头表达直接引语到转述即间接引语,到小组内调查并汇报,最后调查各科教师,然后生成一篇report card,这一过程正体现出这一原则。
        3. 任务的设置要具实践性
        任务的设计具有可操作性,能让学生有话可说,积极参与进来。在设计这些任务时,要考虑到学生对描述人的句型及词汇已经掌握得非常到位,所以评价人以及转述人的评价任务很容易实施,学生也很感兴趣。
        4. 体现出“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理念
        学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任务时学习了语法知识,也就是说在做真实事情的过程中掌握语法知识。刚才谈到的间接引语的教学中我设置的那几个任务就是让同学们去做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运用目标语言,这样语言的学习就有了情境,有利于学生去体会语言、掌握语言。
        我们可以看到,在新授语法课模式及任务型语言教学的语法课堂中,从发现语言规律到归纳语言规律以及练习、活用都是学生在参与,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也就体现出了“双主”的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但掌握了语法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了学习语法的方法,同时突出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同时,学生在完成真实的任务时,将语言知识运用到实际当中,既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达到了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交流沟通。 

【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法课的教授】相关文章:

新课程标准下的体育教学评价探究06-09

新课程下初中美术情境教学的尝试08-22

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08-12

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考05-08

新课程标准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理论发展趋向研究08-10

新课程下的“快乐”体育教学08-30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古诗词教学方法初探08-12

浅论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的策略04-21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学习与发展06-12

新课程背景下化学实验趣味化探究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