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数学教学的土壤

时间:2020-11-10 19:38:06 论文范文 我要投稿

生活,数学教学的土壤

【摘要】本文针对现今数学教学过程中实行的题海战术,不注重数学的实用性,生活性,导致学生整天钻在符号堆里,昏天黑地地做题目,不会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厌恶学习等状况进行系统分析。指出病因,并提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文章对“生活化”教学做了一些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了几个“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生活化情境生活素材学以致用
        数学是一门充满智慧、充满人文精神的学科。数学与生活之间具有广泛的联系。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新的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倡导数学问题生活化和生活经验数学化。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所独特的魅力,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并且使每一位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建立起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不畏困难、严谨求实的思想品质,以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但大量的事实反映出数学教学中这样一个现实:在以往的数学教学中,教师非常重视数学知识的教学,但很少关注这些数学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会了数学知识,却不会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造成了知识学习和知识应用的脱节,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将本来好“玩”的数学弄得面目可憎、枯燥无味,导致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学生课堂参与低下,“教师每天讲着正确的‘废话’,学生整天坐着无奈地‘陶醉’”。这一切的一切,究其原因,是因为老师没有把生活引入课堂,学生不能产生热情、共鸣。学生只是被动地、勉强地理解而已,如让他再进行创造就更难了。
        面对数学教学的这种状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开始启动,它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感受,让教师看到: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教学过程实际是学生学习体验和探究创新的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如果脱离生活是万万不能完成的。所以教学应当要尊重个体,充分发掘其兴趣,变“数学课堂”为“生活数学”。让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广泛在生活中进行运用、检验,从而获得全新的“知”,深层次的“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应提供所学内容的实际背景,使学生体验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数学与日常生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使学生逐步形成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精神,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经历亲身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的过程。”即数学教学走“生活化”之路。何为生活化?“生活化”即将学生从抽象、虚拟的课本堆中解脱出来,给学生感受自然、社会、事实、事件、人物、过程的机会,使学生在与现实世界的撞击、交流中产生对世界、对生活的爱,从而自发地、主动地去获取知识。那么,究竟怎样才能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呢?
1 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 
学习材料生活化即依托现行教材,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得联系起来,让课堂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让数学贴近生活,用具体生动、形象可感的生活实例解释数学问题。例如在学习“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时,引用建筑工人利用铅垂测垂直的实例,学生恍然大悟,一些深奥的数学理论知识其实可以用浅显的生活实例去诠释。将教材内容与生活场景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真切情景。2 在生活化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
        建构主义的认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在现实世界中,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和经验构造我们的学习,也就是人类适应经验的过程,是知识增长的过程。”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习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习数学知识。例如,在立体几何学习之初,介绍线与线,线与面,面与面位置关系时,教室中墙面,墙面与墙面的交线就是现成的模型,或者手中的笔、书就是线面最直观的模型,借助这些真切的模型,可以帮助学生轻松走入立体几何之门。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做个有心人,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原型,学习数学时如同身临其境,数学不再是抽象的,不再是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的,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
3 捕捉“生活素材”,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数学的学习是枯燥的。特别是推导公式,学生的积极性更低。为此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特点,学生特点,以及学生的生活环境,捕捉适当的生活素材,把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作为让学生进行观察、猜测、推理与交流的有效载体,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掌握,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有效手段和方法。例如,在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的推导过程中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与你做一笔交易,我每天给你5000 元,你只要第一天给我1 分,第二天给我2 分,第三天给我4 分,以此类推,这样交易为期一个月,你愿意吗?学生七嘴八舌地讨论开了,个个热情高涨,以主人翁的的身份投入到情境中去了。这样一个引人入胜的序幕一旦拉开,带着这份热情,后面前n 项和的推导就水到渠成地解决了。
4 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我们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知,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例如,在分段函数的教学中引入商场各类打折信息,联通公司话费资费标准,出租车收费标准等生活场景,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分析问题,然后做出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