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之美论文

时间:2024-03-21 14:10:09 教育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育之美论文(精选14篇)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之美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教育之美论文(精选14篇)

  教育之美论文 篇1

  一、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

  1.元理论含义

  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元教育理论”(meta-theoryofeducation)一词正式出现是20世纪70年代初。“元教育理论”、“元教育学”、“元教理学(meta-educoeogy)”概念最早是由德国教育家尔夫冈布雷津卡在其论著《从教育学到教育科学:元教育理论导论》(1971年)中提出。元(meta),意即“位于……之后”、“超越”,它与某一学科的名称相连所构成的名词,意味着更好记的逻辑形式。这种新的更高一级的逻辑形式,讲义一种批判的态度来审视原来学科的性质、结构及其他种种表现。也就是说,元研究就是对原有学科所作的逻辑——语言层面的分析,它不宜对原有学科现象领域即内容作为研究对象,而是对原有学科的陈述体系进行形式分析,对某类研究活动存在的问题(元问题)进行的研究。

  2.教育学元理论(元教育学)

  教育学元研究的结果是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系统化的教育学元理论就形成了元教育学,她是对教育学进行元研究的学科,是以教育学及其研究状态为研究对象和研究框架的元理论。它从逻辑和方法论的角度审视教育学理论,对概念和范畴进行严格的规定并力求取得一定的表述,为教育学的反思提供了理性的武器,为检验与整合教育知识提供了标准、规范与规则,促使教育学的完善。而且,对于教育研究来说,元教育学有助于为其提供一种元教育观,即给研究者提供一个适合的视界,进而调整安久的方向与思路,提高研究的质量。

  3.大学教学中出现的一般问题

  许多大学生在步入大学时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从“让我学”到“我要学”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往往由于自控力较差而学业成绩下滑;课程设置缺乏自由度,条条框框较多,很难形成以求知与满足兴趣为先导的学习风气;大学教育很大程度上还是应试教育,考试作弊,作业下载的现象屡见不鲜,长此以往易形成投机取巧的不良习惯,不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大学里师生关系淡漠,高校教师责任心普遍较差,除了教学任务外还肩负一定量的科研任务,缺少与学生沟通的时间与精力等。

  二、教育元理论三元素在教育实践中的处方性研究

  教育元理论是:“相对于教育理论并不是更高一级的知识形式,它本身只是参照而不是判定某一理论存在合理性与有效性的‘元’知识。”因此,本人依据对于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解之上,给出了以下三个参照物,并将其作为教育元理论中的三个基本元素:

  1.教育之爱

  从古至今的大教育家们的传世箴言中都闪耀着教育之爱的光芒,如孔子的“爱之,能勿劳乎?忠之,能勿诲乎?”,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德国精神科学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诺尔指出,“教育的基础是成熟之人与成长中之人之间的情感型的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为了儿童的自身的目的,即走向他的生活和形式。”对于诺尔来说,这种以爱、信任和尊重为特征的教育关系,是教育工作的自身基础,因为不是所教,而是这种关系本身才是教育最为深沉的内容和最终的条件。他指出,“教育工作的最终秘密就是正确的教育关系,就是把教育者和儿童联系起来的创造性地关系。”而来自经验教育学的代表布雷钦卡的批判指出,“教育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职业关系。”职业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不只属于同一生活共同体的关系,而是基于一种契约关系:教育(特别是教学)是为了获得工资。而在批判教育学者看来,精神科学教育学过于重视教育者的意向,而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意向,这样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就形成了一种控制关系。所以莫伦豪尔指出,教育科学的认识兴趣是对解放的兴趣,也就是“主体从限制其理性以及与理性相关的社会行动的条件中解放出来”。在高等教育中,教育的科学化和教育关系的过度职业化导致了一种建立在对象化基础上的认识论的过度膨胀,导致了教育过多的技术倾向和因果倾向,把对待人的“我——你”关系转变为对待物的“我——它”关系。在高等教育神圣的知识殿堂内,教师要“捧”的是理解的心灵,为此做出任何高度的评价都不为过。在“我——你”关系的建立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地实现最优的教育效果,教师要纠正过多的技术倾向,打破建立在对象化基础上的认识论的因果模式,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要积极评价学生,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生;尊重学生的'权利;欣赏学生个性中的亮点。

  2.教育之真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想之一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其中体现的是一种求真务实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教书以育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所谓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教育情境中所进行的双向互动,其根本矛盾是学生个体发展的应然目的与实然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的解决就是在教育活动中把一个实然的人按一个应然目的来改变,改变的任务责无旁贷地落到教师身上,教师在改变过程中进行着知识传递和价值引导。所谓“价值引导”,即指教育是投射、蕴涵着教育者主观意志与价值观念的引导活动。教师作为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者,具有暂时的文化优势,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引导学生进行价值上的选择。在价值引导过程中,因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工具理性,价值引导必然体现阶级的意志、教育的性质和教育者的人生追求。而在教育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应然目的应遵从实然的人的真实需求和水平来设定,而脱离了真实的教育,应然目的指向的教育活动必定是受到批判且失败的。人文主义心理学是对人性、对心理学及对教育的一些观念、态度和主张。在教育上人文主义者,不主张客观地判定教师应教授学生什么知识,而是主张从学生的主观需求着眼,帮助学生学习他喜欢而且认为有意义的知识。其代表人物罗杰斯的学习理论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learner-centerededucation),且以自由为基础的学习原则。他在《学习的自由》一书中提到:“人皆有其天赋的学习潜力;教材有意义且符合学生目的者才会产生学习;在较少威胁的教育情境下才会有效学习;主动自发全心投入的学习才会产生良好效果;自评学习结果可养成学生独立思维与创造力;知识外重视生活能力学习以适应变动的社会。”所以,尊重客观事实,崇尚科学真理是教育之真的核心价值所在。

  3.教育之美

  教育之美其本质即揭示了教育艺术的本质。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的关系。“度与和谐”是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和精神生活中所追寻的一种境界,是在社会活动中人们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创造出与人的目的相一致的、凝结着人的智慧、才能和力量的引起主体愉悦感的感性形式。“度与和谐”作为人们的一种主观的体验和感受,是客体的某些方面达到了与主体的高度统一与和谐,使主体感受到满足与愉悦。因而,人们总要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来追求和创造美的境界,即运用内在的尺度,改造客体,使之达到和谐之美的过程。教育活动的整个过程是教育者的主动精神作用教育对象的协调控制活动,不可避免地要体现和谐,体现教育活动的美的价值,使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

  首先,师生之间应构建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的内在美表现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外在表现是言语行为之美。教师的人格是高品位人际关系的重要基础。和谐的师生关系,可满足学生的由单纯的认知需求上升为情感需求。只有具备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真正实施爱的教育,“爱中有严,严中有度”构建互相尊重信任、互相合作、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其次,教师应探究和谐美好的教学过程。教学是一种艺术化的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教学活动,融入了施教者的人生历练、情感创造,是机械技巧的超越和升华。高等教学活动作为青年人生活中重要的实践活动之一,必然有着丰富的审美因素,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和谐的美,融入和谐的美的意念。其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完整人格。教育过程中要鼓励受教育者自主创新学习,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自由选择的能力。总之,在教学活动中,由和谐效应带来愉悦性,使学生成为教学世界中的发现者、创造者,使学习过程转化为一种丰富的精神享受,达到真正的和谐之美。

  再次,创造和谐优美的活动环境。要按和谐的规律来建立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优美的活动环境会给人们带来审美的享受,激发出创造的热情,提高活动的效率,环境美能够满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适合于社会活动的需要。教育活动中应坚持“环境育人”原则。学校力求改善办学条件建设,优美的校园风景,布局合理的校园设施,现代化的教育技术设备,能使校园融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于一身,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小结

  人们是根据需要来选择区别、联系还是区别加联系的,包括二元、三元、多元,都是根据需要去选择的。教育的目的不是具体任务或技术方面的训练,而是唤醒对人类生活的可能前景的认识,引发或者培养青年人的人性意识。有的人生来就具有这种意识,他们的潜力就自然得到发挥。但是大多数人需要唤醒他们这种意识。心理问题的根源是冲突,需要包容和不冲突或减少冲突时,我们选择爱、真和美,即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出发,结合人的感性和理性,选择和谐和统一的方法加以解决。因此,大学教学的任务不仅要对教育寄予中心地位的重视,而且也在总体上打下全面教育的基础,目的是全面发展个性和充分发挥个人才能。

  教育之美论文 篇2

  一、教育作用与目的

  关于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集中体现在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这里面有两点:1.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国家才有财力施展教育,人民才有余财余力接受教育。2.国家要长治久安,生产和生活持续发展提高,离不开德治教化。

  孔子的教育目的: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能够施德教,行仁政的贤才,孔子提出从平民中培养德才兼备的从政君子,“学而优则仕”与“仁人唯贤”的路线配合一致,为封建官僚制度的建立准备了条件,它适应了社会发展的要求,反应了一定的规律性,放到现代还有积极的意义。

  二、教育对象与教育内容

  关于教育对象,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即学生不论种族、贫富、贵贱,皆可以入学读书。这一教育对象的确定,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破除了人为的隔阂,促进了文化的下移和教育的推广,适应了私学发展和时代发展的需求,有十分进步的意义。

  孔子的教学内容,据《论语述而》载:“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即指他以文献、品行、忠诚和信实教育学生,实际上也就是文化知识和道德教育。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编定《诗》、《书》、《礼》、《乐》、《易》、《春秋》为教材,而主要以前四种传授弟子,其道德教化则贯穿于一切教育活动之中。

  三、德育思想

  孔子主张教育应把德育放在首位,“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构建起了一个十分丰富的德育内容体系,在德育实践中,总结摸索出一系列实施德育的有效原则和方法,而且阐发了道德评价的标准问题,影响极为深远。

  就德育内容而言,孔子的核心词汇是“仁”,仁德是孔子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质。仁的核心是爱人,有仁德的人对别人予爱心,他的`“爱人”思想是与其惠民、重民、养民的思想相联系的。仁的标准是“礼”。孔子提倡在“礼”的形成中贯彻“仁”,“礼”是“仁”的标准。

  四、论教学原则与方法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孔子提出了一系列反映教学规律的原则与方法,对后代的教与学影响深远。

  1.学、思、行结合的教学过程。“学而知之”是孔子的教学主导思想。孔子重视学习思考的作用,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说:“君子耻其言过其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学习应学重视其社会效用。

  2.启发诱导。孔子在教育史上首倡启发式教学,比古希腊的苏格拉底的“助产术”还要早上几十年。孔子提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把握住讲解的最佳时机,及时施教,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其思考的积极性,主动去掌握和应用知识。

  3.因材施教。孔子是我国历史上首倡因材施教的教育家,他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根据时、地、人的特点,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从而使教育效果达到最佳。

  五、教师

  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重视道德修养,在自身成为优秀教师的条件下,他主张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如下条件:1.学而不厌。2.温故知新。3.诲人不倦。4.教学相长。

  六、孔子的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

  孔子在他的政治理想指导下,终生以满腔热情,孜孜不倦的精神从事教育工作,为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孔子的思想学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封建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这种影响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在不同历史阶段起了不同的作用。在封建社会处于上升时期,它被利用为巩固封建制度服务,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当封建社会到了没落时期,它被利用来维护封建制度,对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

  教育之美论文 篇3

  一、钢琴艺术教育与校园文化的提升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包含了学校的校风、学风、人际关系等。校园文化是学校本身形成和发展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包括物质层面、制度层面、活动层面和精神层面。其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而校园文化的形成是校园中每个个体的价值观和人文精神的总和体现,这就需要提高每个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内在修养,提升校园文化建设。本文以钢琴艺术为例,通过学生对钢琴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陶冶学生情操,从而创造一个优良的育人环境。学生的人文素养的提升不能单靠专业知识的灌输,还要借助于艺术教育的长期熏陶。学生钢琴艺术的学习能够直接加强校园精神文化的建设。社会文化的参差不齐对大学生的德育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学校通过完善艺术教育,比如大学生钢琴课程的开展,来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钢琴艺术的学习能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辨明不同的校园文化中所蕴含的不同价值观念和人生信条,让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校园文化的深层含义,并使其积淀为大学生深层的世界观基础。钢琴艺术教育的意义就是通过这种精神文化来引导、规范和激励大学生的行为。从人们的实践来看,钢琴艺术的学习对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导向功能。校园文化除了学校的规章制度以外,一般不具有强制性,它只是一种无形的、道德范畴类的约束力。生活在钢琴艺术熏陶的良好的校园文化中,会使心灵得到净化、品质得到优化、人格得到美化、意志得到强化、情感得到深化。钢琴艺术的学习对于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凝聚功能。美好的校园环境、和谐的人际关系,很大程度上可以进一步增强学校凝聚力与向心力,更大层面上地激发师生员工的创造精神和工作学习热情。良好的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有效保证,是学校教学工作高效运作的有力保证,是办学质量稳步提高的重要保证。除此之外,生活在钢琴艺术熏陶的良好的校园文化中,能有效地促进师生向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境界进取,对人的教育和影响它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它甚至对人的一生的成长发生着深刻影响,因此它具有全面性、长效性。这样的校园文化对人的教育和影响往往是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发生的,它对人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乃至人的品格具有潜在的影响。

  二、钢琴艺术教育有效提升校园文化的措施

  校园文化建设的涵盖面极广,它是一项系统工程,而钢琴艺术课程的教学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提升方面也需要遵循整合原则,在实践方面要作宏观思考,实际教学中要做到微观切入。首先教学的物质方面需要根据学校财力合理计划行事,教学制度上要制定相应的实施制度,学生对于钢琴艺术教育的思想接受则通过学习、教育、熏陶、内化,来逐步实现,不可操之过急。人们必须培养学生的兴趣,抓住核心问题、综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物质提供要满足精神建设需求。如前所说,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方面组成,两者缺一不可,它们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实践证明,艺术教育是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可靠保证。保证每个学生的参与是主体性的要求,在参与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教育与提升,只有学校的积极性和制度以及教学计划的制定而没有保证全体学生参与的校园文化建设是难以持久,收效甚微的。钢琴艺术教育做到了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高品位原则。校园文化建设要从培养高素质的、能参与国际竞争的一流人才的高度上来认识,立意要高,而它的实现必须要充分注意物质建设的教育性、艺术性,给人以美的熏陶,以美辅德、以美益德。

  三、钢琴作品的赏析和与德育教育

  钢琴艺术作品的赏析是在大学生德育教学中有重要的意义,能提升大学生的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钢琴艺术是人类中相对古老和具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符,用于表达演奏者内心感情,与听众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因此,钢琴艺术在人类的精神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向学生展示国内外经典的钢琴艺术作品同时也是在通过音乐的熏陶、知识传授等教育过程,将这种艺术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的人格魅力和气质修养。钢琴作品的赏析教育教学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方面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听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学生感受到对命运的悲愤和对生命热情的火焰和不屈于命运的精神,听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让学生感受到曲子蕴含的气势磅礴的精神,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可爱。很多经典的钢琴作品都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们,这就是钢琴作品的教育对学生的教化作用。在每一部优秀的钢琴曲背后都有其深厚的意义。在钢琴的历史上,有很多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们通过对钢琴曲的创作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主义精神。学生通过学会赏析这些优秀的钢琴曲来培养自己的爱国精神。学生对于钢琴作品的赏析能力体现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而一个人的文化艺术的修养又直接影响着他的音乐欣赏的能力和水平。学生的欣赏水平层次不齐,对同一个作品的欣赏也因人而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钢琴作品的欣赏,不仅仅受自身的文化水平的限制,还要受到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生活阅历的影响。因此,教师通过挖掘经典作品背后的意义,并将其传授给学生。学校通过营造文化氛围,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加大对学生的钢琴教育,从而达到建设优秀校园文化,形成正确校园舆论导向的目标。

  四、大学生钢琴演奏学习与思维培养

  钢琴音乐教育也是艺术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调动学生的感官,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有很重要的意义。钢琴演奏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并不是机械地完成乐谱上的每个符号,真正的音乐精神是无法记录的,因为作曲家在创作的作品中包含了无限的精神和丰富的感情,演奏钢琴的价值在于最大限度地再现作曲的精神和情怀。大学生在钢琴的演奏中能影响思维活动,并通过动脑筋和用感情出发掘隐藏在乐谱行间的内容,使乐谱中的每个符号真正复活。对于钢琴曲的演奏是个人感知到再现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演奏背者具有敏锐的内心洞察力,而且具有表达作曲家内心世界的演奏技巧。从科学的角度讲,在学生学习演奏的过程中,通过改变神经冲动频率的'方式来调节肌肉的收缩速度,反复的练习指法可以提高大脑皮质的机能,从而加强神经对肌肉的支配作用,提高肌肉的工作效率,达到高度协调统一。随着钢琴演奏的不断深入学习,就能逐渐掌握技巧,熟练手指动作和力度.增强手指的敏感度,这能让大学生对空间事物微小变化的分辨力会逐渐提高,为保持与演奏所需要的相应的兴奋程度,神经系统建立响应的调控功能,从而使人脑思维更加敏锐、反应更加灵敏。总而言之,钢琴艺术教育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尤其有利于创造思维的发展。按心理学、教育学的观点,人的创造思维有两种思维在起作用,一是聚合思维,二是扩敞思维,而学生的扩散思维是关键。心理学家认为,扩散思维的特点是流畅、变通、独特。这种思维正好与聚合思维相反,它需要离开问题的中心然后向多方向扩展,以便从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在这个过程中不受已有知识的束缚,也不受传统舭念和思维方式的制约,因此,在大学生学习钢琴演奏的同时,要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不断发现,从而提出新的认识和思想,并以此来锻炼自己的思维。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如一位伟大作曲家的音乐作品的欣赏,正是一个从中不断发现、不断创新,认识不断深入的过程。

  五、大学生钢琴艺术学习与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

  近几年来,大学生由于生活圈子的限制,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差,尤其是在大学生步入社会之后,适应性差,适应周期长,不利于创新能力和开拓型人才的培养。而大学生的钢琴艺术的教育能有效地提高其实践能力。钢琴作为乐器之王,在其演奏和欣赏中理解并学习音乐,通过作品的理解、对作者人性在精神上的触摸,更能使得大学生理解并包容他人的感情,并用合理和谐的方式融入自己的感情,使得在交流的过程中更能让他人或自己接受对方的想法,这对将要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有着极大的影响,对校园团体生活的和谐健康的进行也有着极大帮助。艺术普及、钢琴教育促进着大学生的情商提升,也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及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健康开展。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必然发展趋势,高校音乐教育及钢琴教学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师要明确钢琴教学对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有效解决大学生实践能力差的问题。

  六、结束语

  钢琴艺术教育通过学生对经典钢琴曲的学习和鉴赏,让大学生接触到优秀的钢琴作品,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审美素质和德育素质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观。总之,通过学校对钢琴艺术课程学习的加强,能够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品位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教育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校园文化在学校教育中的巨大能量。

  教育之美论文 篇4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在法学教育改革中引入的情境教学法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通过情境创设可以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判断能力、协调能力等,这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点燃了学生的创新激情,对于法律教学来讲,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实践教学的作用。在法学教育过程中,科学有效的情境创设不但能够提高法学教学质量,还顺应了法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法学教育;情境教学法;创设;创新

  自从依法治国的方略提出以后,法制化进程的脚步越来越快,同时我国的法学教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局面。对于当今法学教育来讲,主要是培养专业化、宽口径、复合型的法律人才,但是就目前来看,我国的法学教育无论是在教学体制上,还是在教学计划上,以及教学模式上都存在相应的问题。鉴于此,法学教育者必须要认清眼前的状况,不断加强关注法学教育的发展,寻找传统教学的不足,梳理法学教育改革的思路等,以便科学有效地提高法学教学质量。我们都知道,法学教学注重的是实践,那么实践教学法将成为法学教学改革的首选,通过实践教学法,可以科学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全方位的判断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等,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在法学教育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教学方法是一个意义广泛的词语,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目标,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而采用的那些教学互动行为都可以看作是教学方法。对于传统的法学教学来讲,主要是采取面授的方法来进行,在面授的过程中,教师是整个课堂的主体,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疑难解答、课堂提问、论文撰写等,几乎都是教师讲什么内容,学生就听什么内容,如此一来,法学教育就成了理论教学或者是学术教育。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法学教育逐渐职业化,传统的法学教学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我们要对它的弊端有充分的了解和认知。

  (一)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使当前教与学形成了一定的惰性

  就目前情况来看,在法学教学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经习惯了在课堂上教师讲解、学生听课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来讲都是过于粗陋简单,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教师只需要一份教案就可以完成所有的课程教学,而学生在整个课堂上,几乎都是在流水线般地抄写笔记,根本没有什么时间来思考教师讲解的问题。学生能做到的仅仅是将知识存留在笔记本上,长此以往,学生认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听众,甚至部分学生都懒得去听,所以,对于学生来讲,他们已经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由此可见,日常的课堂面授得不到有效的重视,那么在本质上就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对于教师来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他们只是以自己为中心进行讲解,学生有没有听、听了多少、是否理解等一系列问题都被无视。还有部分教师认为,现在的学生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老师无论讲多少知识对学生都起不到相应的作用,所以教师就不会对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深究,进而导致教学态度的怠慢。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肯定会影响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严重情况下还会阻碍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法律职业化的吻合度不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技能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在我国的教育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在法学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度依赖传统的教学方法,所以就出现了当前重理论、轻技能的严重后果,因此许多学生在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等一系列方面无法得到快速的提高[2]。我们都知道,有关法律的问题都会牵扯到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要想解决相应的法律问题,必须要有相应的法律职业能力才可以完成,这就要求法学教育必须重视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对于法学来讲,它是立足于社会现实的学科,与单纯的规范学科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将法学教育看作是一种职业教育。如果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出发,那么在法律教学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教学方法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都要加强法律信仰、法律职业道德、法律职业理论知识、法律实践的技能等一系列方面的培养,以便达到职业伦理教育和职业技巧教育的双重发展。

  (三)传统法学教育方式阻碍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养成

  传统的教学方法过于看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因此,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机会。我们都知道,在我国,司法环节相对来讲比较复杂,缺乏实践机会的法学学生对司法环节不是很了解,对所学的知识很难达到灵活运用。当学生进入社会后,才发现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实务在一定程度上是脱节的,因此,在实际运用能力上比较匮乏。目前法学毕业生面临这样的问题,在他们进入相应的实务部门后,在短时间内根本不能单独处理各种法律实务,以至于造成了法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传统的法学教学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法学教学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改变那种以理解法律概念,传授法律知识为目的的教学方法,在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实践教育的比重。将注意力集中放在法学学生自己消化知识能力的培养、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综合判断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一系列的能力上。培养是目的,改革是前提,所以,必须要进行相应的改革。那么,在原有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情境创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将会对课堂教学有一定的改变和影响,将会是提高法学教育职业化的有效途径。

  二、情境教学法在法学教学过程中的创设

  (一)情境教学法的认知

  我们都知道,法学教育的结果就是对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进行处理,那么,在法学教育过程中,情境教学法就是为学生创造一个科学合理的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让学生参与其中并扮演相应的角色,实施相应的行为,参加处理相应的模拟事件,通过栩栩如生的环境或者是自身的经历,使学生养成站在不同的法律主体上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学会很多重要的、在抽象案例中无法获取的、传统教学过程中无法学到的技巧。对于情境教学来讲,它的产生是以构建理论为基础的。对于构建主义来讲,学生所获得的知识不是在教师的传授过程中完成的,它是学习者在特定的环境下或者是社会文化背景下,通过别人的帮助,根据相应的学习资料,在意义构建的环境下而获取思维。在构建理论认知里存在四大要素,即:“情境”“协助”“会话”“意义构建”。

  (二)在法学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对实践教学的意义

  对于情境教学法来讲,它使学生从传统的平面、书面来接触法律转变为通过立体的方法来运用法律,如此一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充满了真实感和使用性。因此,它在法学教育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1.情境教学法使课堂教学更具吸引力对于情境教学法来讲,其改变了传统教学过程中繁冗复杂的理论阐述,让那些枯燥无味的法条变得生动形象,在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配合的情况下,创设出不同的情境,活灵活现地展现出相应的法律事件和行为,通过教师科学有效的指导,将枯燥乏味的法律条款运用到现实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此以来,学生所学习的就不再是单纯的理论知识,而是将理论带到实践中去进行学习。在不同的情境中,学生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根据角色的不同,学生所运用的法条不同,所思考的角度也不同,学生在不同的思考过程中,收获也不尽相同,从而使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地认知法律。这里所说的法,不再是单纯课本中的法,还有我们经常说的法官的法、事件当事人的法等一系列的法。采用这种方法,不但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还增加了教学方式的活力。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实际的操作,将相应的法律问题进行一一的解决,如此以来,不仅科学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法律的积极性,还挖掘了学生探讨法律的热情。

  2.情境教学法对学生的法律意识、法律素养、法律精神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传统的法学教学方法很容易让人们对法律产生一定的错误认知,其一,有关法律的工具主义;其二,有关法律的虚无主义。就法律工具主义而言,它认为法律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是有关管理和统治的工具,人们都是在被动和强制的情况下来服从法律的。在一般情况下,他们会认为权利是大于法律的,法律对那些拥有权利的人们不起任何作用,法律是专门管理那些没有权利的普通百姓的,因此,人们的法律信仰就会逐渐减弱,法律在人们心目中的权威性被无形地动摇了。对于法律的虚无主义来讲,其无视法律的存在,依靠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无束无拘地任我行,不能用法律的相应规定来规范自己的各项行为,法律的尊严被大大地削弱了。但是,将情境教学法引入课堂教学就可以让学生树立科学合理的法律价值理念,学生对法律的信仰就会在无形中被提高,让学生感受到法律的权利是至高无上的,它是公平、公正的化身,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懂得运用法律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要清楚明白只有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才能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确保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三、情境教学法在法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运用

  (一)科学合理地选择主题来进行情境的创设

  对于情景教学法来讲,主要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构建和运用知识的机会。我们都知道,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所有的知识点都适用于情境法来进行法学教学,在此过程中,不仅有课时这一客观因素的限制,还有教学内容自身主观因素的限制,那么教师在进行情境教学选题的过程中,要么选择那些实务性较强的内容,要么选择那些技能性较高的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境进行对应的教学。对于法律情境来讲,创设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教师自行设计相应的剧情来进行表演;也可以是教师和学生在配合的前提下共同设置相应的剧情来进行表演;还可以是学生单独设置相应的剧情来进行表演;甚至是利用科学有效的视频短片以及相应的图片资料等方式。方式虽然多种多样,但是无论选择哪一种方式,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都必须要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实际状况,符合教学目标,以学生的能力和兴趣为基础,再加上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以便他们可以自然而然地进入情境之中。如此一来,不但有效地增强了感染力,对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还会有所启发,进而产生共鸣,从而会加深他们对法律精神的理解。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

  对于教师来讲,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他担当的角色应该是导演,按照惯性思维方式来引导学生进入相应的情境,然后再把他们推出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将学生看作学习活动的主体,只有学生在真正意义上发挥主体性,教育才会取得相应的成效。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就是要从学生这一主体出发来寻找相应的题材、进行方案的相关规划和课堂教学的互动、情境问题的分析,从而不但实现了教学目的,学生的组织能力和团队精神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4]。

  (三)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

  在情境教学导入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启发学生明确每一个环节必须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点,以便学生能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如此一来,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学生在表演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或问题教师要进行及时的记录,进而可以及时控制创设情境的发展,让整个情境创设沿着教学目的的轨道发展,鼓励学生参与情境创设过程,对于学生提出的疑问,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解答,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思考和讨论。再次,在情境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以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吸收、消化、转变为自己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根据教学要求进行相应的总结和点评,以便促进学生总结、分析、运用等能力的提高。对于国家司法来讲,它的结构比较复杂,内容比较烦琐,不是单纯地套用课本知识就可以解决的。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情境教学法,可以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这不但是教学改革的需要,还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之美论文 篇5

  一、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开展居民社区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是国内外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共同趋势

  高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符合国际国内社会和教育发展的趋势,二者结合十分必要。首先,这符合教育国际化的要求。伴随教育日益国际化,高校教育在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的交流中占重要位置。而我国的社区教育与国际相比,尚处在起步阶段,与高校教育的结合,能够为其发展提供重要突破。其次,二者结合符合我国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在我国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等教育普惠范围的扩大,全民科学文化素养的提升,建立一个能够为全社会提供教育和学习服务的终身教育系统显得尤为迫切。高校教育通过与社区教育的结合,将有助于这个系统的早日建成,持续不断地满足居民终身学习的愿望。再次,二者结合符合我国社会转型的要求。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重要转型时期,这一过程涉及到自然、环境、人口、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重大变革。对于存在于转型期社会中的成员,需要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教育观念体系,来武装自身理念,适应转型。这种观念体系的建立,大学精神将发挥重要作用,服务于转型期社会。

  2.高校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支持社区教育具有先天的优势

  首先,高校拥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能够优化社区教育质量,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我国的社区配套建设尚不完备,教育设施及资源非常有限。多数社区仅具备少量可用于开展社区教育的场所和设施,高校的教育资源能够弥补社区在教育资源上的不足。其次,高校拥有成熟的教学管理经验,能够协助社区开展教育教学管理。特别是在制定课程制定、教师管理等方面,高校能够为社区教育走上规范有序的道路保驾护航。再次,高校拥有先进的文化优势,能够保障社区教育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对于社区文化来说,大学的精神文化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榜样力量,对塑造和引领社区精神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有助于规范社区行为。

  二、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开展居民社区教育的几种形式

  1.开放教学硬件设施

  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活动中,最普遍的形式是面向社区开放操场、运动馆、教室、图书馆、文化艺术馆等教学硬件设施。有些高校还将计算机多媒体设备、运动设备和学校特色展馆等面向社区开放,充分发挥了硬件上的优势,弥补地方开展社区教育在教学场地、设备等资源上的不足。

  2.输送高校人力资源

  向社区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也是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要途径。这类资源主要包括教师资源和学生志愿者资源两方面。有的高校与社区建立了比较紧密的合作关系,面向社区输送教师和相应的培训课程,针对社区需求开展生产技能、思想教育、健康保健和文体活动等多种类型的培训。在校学生一方面利用专业所学,在社区教育课堂上担任讲师,另一方面作为志愿者参与社区开展的科普宣传活动或文体活动。

  3.提供网络学习台及课程资源

  许多高校通过互联网搭建教育学习台,开设网络媒体课程,弥补了社区教育形式以文娱活动为主的'缺陷,扩展了社区教育内容,提升了教育层次。在课程资源方面,一是向社区开放学校教育课程(包括课堂教育和网络教育),社区居民可与在校学生同步学习;二是针对社区教育需求,为居民定制各类课程。

  三、利用高校教育资源开展居民社区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通过高校社区双方合作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社会的意识与理念尚未普及,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试点实践

  加强高校对参与社区教育的价值的认识,与社区建立相互认同、理解、沟通、支持的互动关系是促进二者合作的基础和关键,也是终身教育理念的要求。目前,双方对合作开展社区教育的意识仍不够普及。部分高校认为参与社区教育并未对学校发展带来直接收益,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一些社区教育组织者认为,高校教育层次和水平较高,而社区教育的受众层次较低,对高校教育资源与社区教育需求的匹配度持怀疑态度。双方的这种观念,可能从根本上阻碍高校参与社区教育。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加强对高校和社区在终身教育、社区教育和现代学校制度等方面的理论引导,协助高校与社区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可在部分地区开展高校和社区合作的试点实践,以实际效果推动二者的进一步互认。

  2.高校与社区间的协调沟通机制尚不完善,教育行政部门可进一步承担起沟通角色

  仍有许多高校与社区尚未建立完善的协调沟通机制,制约了二者的长期合作。目前已开展的合作多是依据上级管理部门的阶段性要求,或高校与社区之间依据个别社区的教育需求开展的短期合作。高校与社区分属两个系统,二者各自封闭独立,如何使二者达成合作有一定难度,第三方的提领和协调十分必要。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门可进一步发挥行政权利在协调学校系统和政府基层管理系统中的有效力量。作为协调者和中间人,帮助学校和社区打破壁垒。可将高校与社区的合作管理纳入教育行政管理制度的管理范围,建立明确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协调机制。

  3.针对高校教育资源应用于社区教育的管理和激励机制尚未完备,亟需对经费来源、资源管理与维护、评价机制等具体问题建立明确的规定

  高校与社区的合作,涉及设备、场地、资金、人员、课程等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建设和利用,不可避免的需要探讨高校教育资源的管理与维护方式和经费来源等问题。只有解决这些实际困难,才能够充分调动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积极性。一方面,政府与教育行政部门应明确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资金来源,适时适当地为社区教育活动拨款,促使高校与社区的合作能够无后顾之忧地长期开展。另一方面,应完善高校参与社区教育的评价机制。可将参与社区教育的情况作为考核项,提升高校对于参与社区教育的重视程度,促进其参与的积极性。

  教育之美论文 篇6

  我们已跨迸21世纪的门槛,我们的社会即将跨入一个崭新的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速度加快,新领域不断增多,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大大缩短,计算机的普及和internet网的崛起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乃至生活方式。社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种种潜在的危机,如能源匮乏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人口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为了适应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必须不间断地创新,人们必须不停顿地学习,各类社会组织必须向学习型组织转型,人们的道德素质必须不断提高。显然,在机遇与挑战面前,原有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实行改革,人才素质必须更加优化。因此,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呼唤、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教育改革是教育系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它是多维度的,是教育系统内各要素都要更新与发展的变化。简单他说,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完成由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及由培养经验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转变。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其实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具有实际操作功能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人们形成的关于教育的比较稳定的世界观,是教育目的和手段、内容和方法的主体。

  教育观念主要有四大功能:

  (1)对特定集团的教育主张、教育秩序、教育行为加以正当化、普遍化、社会化;

  (2)使与自己集团对立的教育观念解体;

  (3)使教育诸要素在统一的整体中各尽其能;

  (4)赋予教育者以使命感。,教育观念具有一般导向功能,在教育、教学中占据指导者地位素质教育观是与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根本对立的。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是在社会“升学热”中自发形成的,这种教育观念只见考分不见人,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一切以考试作为指挥捧,引导学生“死扣书本、死记硬背、死追分数”相反,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重视素质,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素质就教什么,怎样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质就怎么教,一切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全面应用,必将导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并最终导致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学理论乃至整个教育体制的根本变革”

  在未来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取代传统的黑板和粉笔是大势所趋。但是,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即使运用了最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教育就现代化了,从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

  教育之美论文 篇7

  环境问题日益严重,防治环境污染、实施可持续发展全人类的共同选择。在我国,政府部门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策略。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环境教育日益重要。在师范地理教学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能够提高广大师范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能够认识到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保持对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自觉保护环境,并期待他们能把环保观渗透到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1认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环境问题也日益体现。保护生态环境,防治环境污染是21世纪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现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略。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方略,能够为人类树立全新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法。这些新价值观是环境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从根本上看,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自然资源的浪费。这种对环境的损害行为,之所以长期存在,与人们的思想高度是密切相关的。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手段。开展环境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环境保护意识,让他们能够正确的看待环境问题和并掌握环保方法,自觉的投入到环境保护的实践中,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保持对环境保护的敏感度,从自身做起,不做有损环境的行为。我校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期,是储备知识,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也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为培养人才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提高广大青少年环境意识、开展环境教育的关键阶段。在此期间,如果他们能够接受积极、科学的环境教育,就能够掌握扎实的环保知识,具备实用的环保技能,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能够自觉自愿的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并能够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

  2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2.1增强地理教学的环境意识。

  近年来,受气候变暖、冰川融化等世界性环境问题的影响,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识。现阶段推行的环境教育,已经成为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授课内容。近年来,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发展,环境教育与地理课程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原本地理学科的授课内容,也以环境教育理念为介质,进行了重新的分化和组合。全新的地理教学体系,对“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环保问题的重要性”等知识加以突出,“人地关系的和谐发展”是地理教学的主线之一。地理课程的'环境化趋势逐渐增强,使得地理课程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都显著提高,地理的教育功能得以深化,环境教育逐渐成为地理学科培养的核心内容。从另一个角度看,地理教学目标中对于情感态度、思想观点、行为参与等方面的内容,将以环境教育为开展核心,进展的更加生动想象。在师范生的地理课堂教育中,培养出热爱地球、节约能源、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世纪公民,如果实现这一目标,那真是受惠几代人,有利于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2.2丰富地理课程的相关内容。

  根据新课标和教育大纲的相关规定,地理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能够与他人通力合作,运用地理学科的知识、观点、方法和技能,在人与环境的问题上,做出独立、恰当的判断;形成科学思想体系,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现行的地理教材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有关环境教育的素材,能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这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优势。从地理教学体系来看,义务教育阶段环境教育内容约占1/5,普通高中课程内容与环境教育直接相关的内容约占1/4。除此之外,授课内容还包括很多间接的有关环境的知识,很多地理知识的表面并未体现出环境教育的内容,但经过系统、深刻的挖掘,还是能够找到与环境教育的联系点,这些内容也对环境教育进行了充实,是生物、化学、物理等课程无法比拟的。

  2.3倡导人与地理的和谐相处。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际关系的和谐是人类所追求的理想目标,也是地理课程教育的最终目的。近年来,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日益增多,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也在逐渐发生转变,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地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形成环境教育的根本观点:人与自然、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的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才能够谋求人类的可持续的发展。如果人类盲目追求近期利益,对自然资源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就会浪费资源、污染环境,最终给人类带来贫困和威胁。作为有环境保护意识的青年学生,必须充分的认识到环境问题严重性,从生活点滴做起,实施有效的环境保护策略,在未来能承担起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任,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是指在环境教育目标的引导下,学生们能够系统的学习环境知识,并且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实现对环境问题的初步判断和简单评价,这才是地理教学中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本文列举了并分析了环境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环境教育在地理教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给教学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教育之美论文 篇8

  舞蹈文化是在民族舞蹈发展中形成的,其生存发展空间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还包括社会文化环境。随着时代的发展,舞蹈文化的生存空间,呈现出多元化、交叉的立体形态。大部分舞蹈在传承发展中,仍保留着原来的原始形态,虽然一些舞蹈已经异化,但是还是有一些原始形态存在着的。不管历史如何发展,舞蹈都会保持其最具民族特色的一面。随着旅游文化及商贸活动的发展,为舞蹈文化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虽然在这些领域传播使一些舞蹈失去了原始状态,但是却增谈论表演性与观赏性,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舞蹈文化结构是复杂的,是由一些思想观念形成的。这里的思想观念不仅包括宗教观念、价值观念、婚姻观念、生死观念,还包括审美取向。从中可以看出,舞蹈文化与社会主体文化和传统文化是有一定关系。舞蹈文化结构是受年龄、职业及受教育程度影响的。但是舞蹈文化概念的核心确始终是以价值观念为核心的。如原生态的祭祀舞蹈始终以万物有灵观念为核心,特别是拜祖先的舞蹈是有一定的功利性及实用性的。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拜祖先的舞蹈都是一种具有宗教性质的祭祀活动,那时的祭祀活动是为让祖先更好的保护自己,免除灾难,才进行祭祀的。现代的舞蹈教师在讲相关民族舞课程的时候,还会将相应的民族舞文化知识,以故事的形式传授给学生,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形成一种审美意识,并将文化中的精神实质以舞蹈动作展现出来。

  舞蹈教师在教学生舞蹈动作的同时,也应该向学生渗透舞蹈方面的知识。教师在讲每一个单元的时候,都讲相应的文化融入其中,使学生对舞蹈有更深入的了解。要想使舞蹈文化与舞蹈教育更好的融合起来,教师在讲课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查阅资料、看录像,并将其与音乐、节奏及相关文学课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能够整体掌握舞蹈文化。将舞蹈文化融进舞蹈教育中,不仅能使学生在舞蹈学习中展示出自己的动作,还能将舞蹈中的文化内涵以动作形式表现出来,使舞蹈教学更加有意义。具体意义如下:

  舞蹈教学中融入舞蹈文化能完善学生舞蹈动作。现在的舞蹈教学中,有很大一部分动作是从传统的舞蹈动作中转变而来的。可以先对舞蹈文化中的动作、体态、姿态进行分析,并将其用在舞蹈教学中。如,教师教学生学习民族舞的时候,可以就东北秧歌进行分析,东北秧歌的体态是上身前倾、略含胸、西部屈膝、中心在前,这个动作穿于整个秧歌舞。形成这种秧歌舞,是与东北传统文化有一定关系的。东北地处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寒暑分明,那里曾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后来经过人们开矿、垦荒、搬运,形成了新的居住区。受大自然和劳动生活的陶冶,形成了东北人那种朴实、坚韧、直率的性格以及喜欢那种粗犷的审美情趣,东北秧歌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形成的。

  舞蹈教学中融入舞蹈文化能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可以收集与舞蹈教育相关的音乐及录像资料,将其以多媒体的形式展现出来,并给学生留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舞蹈欣赏,使学生对舞蹈文化有一个整体认识,不仅能够了解舞蹈文化中的风土人情、劳动方式,还能在此基础上感受到舞蹈文化的魅力,能够更好的掌握舞蹈中的'因素,以便更好的进行舞蹈学习,并形成一种审美意识。要想使学生对舞蹈文化能有更深刻的认识,就应该以实例进行讲解。使学生在实例中更好的掌握相应的知识,并使自己的舞蹈审美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舞蹈教学中融入舞蹈文化能使舞蹈更具活力。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先对舞蹈进行分析,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分析,结合以前学过的动作进行相应的练习,在情感的带动下,使学生全身心的体味舞蹈中蕴含的情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将舞蹈发挥的淋漓尽致,能在陶醉中寻找一份成功的喜悦。对舞蹈文化进行分析、感悟,并理解其中的内涵是感受生命过程,使学生达到身心合一、内外交融的目的。舞蹈文化不仅能使学生的形体和外部运动达到和谐的地步,还能使舞蹈文化中的潜在的思想品质和学生的思想、情感融汇在一起。

  舞蹈教学中的舞蹈文化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信息。随着网络化的发展,给舞蹈教学带来了方便,可以通过网络的方式获得获取各种资料。教师在舞蹈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搜集一些最新的舞蹈文化资料,使学生能够了解舞蹈最新状态,并对舞蹈文化知识有一个全面、多样化的认识,使学生能形成一种时时关注舞蹈动态的习惯。

  我国的舞蹈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几经历史的变迁却没有影响其功能的发挥。至今为止,在舞蹈教育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代的舞蹈教育中,涉及到民族舞的部分,教师会将相关的民族舞资料找出来,并在课堂上以分析的形式将其讲出来,使学生在理解的程度上,再进行舞蹈动作学习。这种舞蹈文化不仅可以完善学生的舞蹈动作、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增添学生舞蹈活力,还可以使学生获得多元化信息,以便学生更好的进行舞蹈学习。

  教育之美论文 篇9

  提及化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大部分人认为是两个毫不相干的领域,认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具有西方学术典范的自然学科,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5000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创造和积累、世代相传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内涵博大精深的文化。然而,当两个不同的领域相互碰撞,却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著名的化学思想家、教育家莫昌嘉直言指出,中国《易经》乃西方《化学》之源。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引入传统文化元素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屡见不鲜,包括有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古代建筑、传统中医、衣冠服饰、饮食厨艺等内容。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化学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同年11月,上海市出台《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要求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内容“系统、科学配置到各学段、各学科之中”。无论是国家的政策层面,还是中央领导的重视程度,亦或是地方的落实举措,均反映出化学教育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是形势所趋、历史必然。因此,高中化学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将面临和经历契合与提升的嬗变问题。

  一、高中化学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契合

  1.重温我国化学辉煌史的意义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相契合

  古老文明的中国,华夏祖先与化学有着不解之缘,在充满迷雾和荆棘的道路上发明创造了许多辉煌的成就。如50万年前“北京猿人”已会用火,3000多年前已利用天然染料染色,商代拥有高超的制陶、青铜冶炼铸造方法,春秋战国时期掌握了钢铁冶炼工艺,西汉时期能熟练进行“水法炼铜”,东汉时期总结推广造纸技术,唐朝正式出现黑火药,还有近现代1939年侯德榜提出“联合制碱法”,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等等。学习这些世界遥遥领先的先进技术和科学家为国献身的可贵精神,有利于激起学生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自豪情感,提高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同时,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源泉。两者的有机契合,有效推动《纲要》提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引导青年学生继承爱国传统,增强国家认同,不断提升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努力在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2.化学课程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维相契合

  对于化学课程而言,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和掌握其本质。如氧化还原反应、正逆平衡反应、酯化水解反应等都充分体现出对立统一的矛盾规律;元素周期表有力论证了事物变化中量变引起质变的发展规律;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形象说明了外因和内因的辩证关系;Cl2、O3、SO2、Na2O2及活性炭都能使得有机色素褪色,其现象相同但本质却不同。此外,演绎推理与归纳总结、普遍性与特殊性、层次结构和功能结构的辩证统一等哲学思维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也是不胜枚举。这些哲学理论在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等中国哲学史上都可找到相对应的学术观点,如伏羲八卦图彰显出对立统一的矛盾法则。换言之,高中化学教材中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教学素材,使学生在正确理解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教育,这将有利于引导学生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显然,这对于每位学生的终身成长大有裨益。

  3.培育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与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和谐精神相契合

  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我们中华民族的文脉从未中断过,究其根源是蕴藏着十分强韧的和谐文化基因。如“天人合一”就是以孔孟荀为代表儒家所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最高境界。孔子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孟子的“顺天者存,逆天者亡”,荀子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都强调了人与自然要相统一,人的行为与自然要相协调,道德理性和自然理性要相一致。如今,受急功近利的追求经济发展和消费主义至上错误观念的影响,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物种灭绝、生态失衡、臭气层空洞、酸雨肆意、雾霾侵袭等世界性的危机层出不穷,给人类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灾难,更加反衬出“天人合一”和谐思想之可贵。而高中化学课程(特别是《化学与生活》《化学与技术》两个选修模块)正是以这个古老的和谐思想为指导,有力引导学生树立和谐思维理念,把握和谐发展规律,自觉关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正确评价化学在中华文明发展进步过程中的作用,以更深刻、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逐步树立起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思想。

  二、高中化学教育引入传统文化元素的`现实体现

  1.教科书

  以“苏教版”为例,高中化学课程8本教科书引入传统文化元素数量达到94处,分别为《化学(必修1)》10处、《化学(必修2)》18处、《化学与生活》20处、《化学与技术》18处、《化学反应原理》9处、《实验化学》9处、《物质结构与性质》6处和《有机化学基础》4处。从选材角度看,基本选取了我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卓越成就;从呈现方式看,有诗词文章、农谚俗语、实物图片等;从教材栏目看,有引言、正文、插图、尾注、资料卡、你知道吗、练习与实践等;从传统文化分类看,集中体现在文化遗产与传统生活。由此看出,高中化学教材蕴藏着较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彰显出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但也存在不足之处:植入内容过于碎片化,呈现方式缺乏整体性,举例说明浅尝辄止,文字表达含蓄隐晦,传统文化自信不足。如煤、石油的使用在东汉班固《汉书地理志》就有记载,天然气的使用在西汉杨雄《蜀都赋》也有提及,这些成就都可让每位炎黄子孙引以为豪,而《化学(必修2)》专题3第一单元基本上没有写明,只出现“人类利用煤炭的历史悠久”这样的字眼。

  2.高考试题

  全国高中新课改实施以来,以全国卷I为例,12年高考理综试卷(化学部分)试题中有渗透传统文化元素仅有2年,分别为2013年在选择题出现“侯氏制碱法”“黑火药”2处;2009年在填空题出现“陶瓷”1处。以福建为例,2009年起高考理综试卷开始自主命题,6年高考化学试题中也仅出现2年,分别是2014年在选择题出现“食醋”、选考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填空题出现“青藏高原”2处;2010年在选考部分“物质结构与性质”填空题出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1处。由此可知,传统文化元素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呈现数量很少,形式单一,入选参考年份较晚,2004~2008年期间处于空档期。从高考化学角度看,《纲要》要求“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是有理有据的,形势也是迫在眉睫。

  3.课堂教学

  笔者通过调查分析并结合实践教学了解到,受高考应试教育、化学学科特点和教师教学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对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内涵、精髓、价值深入挖掘和宣讲略显不足。教师普遍认为自身的传统文化修养有待提升,每个人学习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难以把优秀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认为高考是高中生学习的最终目标,高考考纲要求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况且考纲对传统文化教育并没有要求;认为传统文化教育属于文科的教学范畴,理科应更侧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在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文修养教育方面暂可放缓;认为化学学科虽起源于中国但发展于西方,化学史更多体现在西方科技先进成果,对中华传统文化有些妄自菲薄;认为具有快餐化、碎片化、娱乐化等特点的网络文化的大力冲击,消减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接受意趣,教学过程难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产生共鸣;认为学校、社会和家庭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足,三者形成合力不够,在孤立无援的政策下难以开展……因此,即使是教科书有融合传统文化教学案例,教育形式也是比较单一,常出现被动、零碎、应景、填补式、概念化的教育方式。

  三、高中化学教育提升运用传统文化元素的路径选择

  1.课程标准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虽然《纲要》只强调在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却没要求在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内容比重,但是化学萌芽于中国,铸就了东方文明古国,改变了世界面貌。英国当代生物化学家李约瑟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明,对于中国在公元3—13世纪间所保持的科学技术水平,西方是叹为观止、望尘莫及的。同时,英国学者罗伯特KG坦普尔统计表明,现代世界赖以建立的基本的发明创造,中国占有一半以上。鉴于此,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不仅要从教学环节上加强渗透,还要从课程标准上统一规范来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一方面,要深入开展学科教育(化学)与传统文化融合课题调研,并纳入国家哲学社科规划课题、地方教育规划科研项目和学校德育研究课题计划的范畴,调动全国智库、高校、研究机构、社团组织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要借鉴“第一届全国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峰论坛”的经验做法,适时举办“化学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论坛、研讨会,广泛凝聚社会智慧,寻求探索高中化学教育发展的新路子,为今后课标调整、教材修订提供理论支撑,为今后高考升学考试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创造条件。2.师资队伍要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智慧,博大精深、底蕴深厚。教师是架起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桥梁和纽带,如果自身知识储备不足、视野不宽,教学中必然是捉襟见肘,更谈不上游刃有余。这就要求每位教师必须秉承终身学习理念,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导向,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必须运用有效的基本方法,在高中化学教育教学中将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充分挖掘出来,让华夏大地上的遗产、博物馆里的文物、古籍里的文字都活灵活现起来。此外,全国教育相关部门要对教师队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识培训,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既精通化学知识又深谙传统文化的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

  3.课堂教学要把握传统文化渗透最佳时机

  化学课堂教学中,对于课程的三维目标和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有找到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契合点的可能性。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不仅要把握自然形成的教育契机,还要善于创造蓄势待发的教育时机和积极向上的成长动机,在课堂的导入、展开、讲解、过渡、练习、复习、实验等各个环节,采用诗词文章、成语故事、谜语俗语、实物图片等多样形式,适时、适地、适度、适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以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打动学生的内心世界,让中华文化的基因根植于每位学生的骨子里。如化学知识内,在讲解《化学(必修1)》专题4第一单元《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时,课堂导入环节便可提出3个问题:①你了解古代炼丹术吗?②古代炼丹家葛洪提出“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揭示了什么化学原理?③炼丹术另一大功绩是推动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的问世,你知道如何配制吗?化学知识外,当学生处于钻牛角尖、意志消沉、投机取巧、被动学习、好高骛远、目光短浅、缺乏信念等状态时,均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4.纸笔测验要彰显传统文化独特艺术魅力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强调,纸笔测验要注重选择具有生活情景的实践题和开放题,而不是简单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查。福建厦门双十中学肖培林老师正是巧用了网络热词和故事剧情,连创了5套趣味化学试题,被网友评为“最强寒假作业”。其中一套以《小明去哪啦》为主线,分出《小明滚出元素界的又一个理由》之《元素洗澡》和《小明改科目了》之《化学情话》等两个故事剧情。肖老师抓住了网络语言辣条、任性,故事剧情前卫、醉人的特点,把作业习题形象具体化、生活趣味化,不但获得网友的点赞,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同理,高中化学教师在设计和改编化学试题时,在习题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时,要全面掌握学生已知什么、亟需什么、欢迎什么的学习导向,系统了解学生不懂什么、不要什么、讨厌什么的学习软肋;要注重学习肖培林老师时尚、灵活、创新的精神,凸显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思想内涵、艺术魅力;要改变长期以来繁、难、偏、旧的出题方式,查阅大量资料,投入更多思考,把中华民族劳动和智慧的生动素材融入试题,把中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植入学生骨髓。

  教育之美论文 篇10

  历史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懂得如何继承和扬弃?这些素质与意识的培养需要一种环境来促成它的生成和发展。历史情景教育对人的教育不是抽象的教条?而是形象生动的人物和事例?对人更容易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情景教育在历史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对受教育者身心产生深远的意义。

  历史教育在高校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历史一学不仅记载和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其规律性,还积淀着人类的知识和经验,承载着人类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历史教育有助于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及观察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育部有关在全国高校设置历史学课程的规定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历史情景教育是一种直观性教育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某种特定的历史情景,使个体与其所依存的物理和社会文化历史情景相互作用,培养发展个体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在探索历史真相的同时,能够在心理上产生情绪共鸣,提升受教育者的鉴别能力、决策水平、推理意识。之所以在教学中推广历史情景教育是由其自身的特性决定的。

  首先,实践性与自我教育相统一。

  一般来说,现有的历史教育模式基本以教师灌输个人的研究成果、学术观点为主,学生仅仅以被动接受者的角色出现。这不仅扼杀了受教育者的创造性,而且助长了懒惰习气,.造成其思维僵化、死板,难以应对社会角色的转变。这值是历史工作者长期以来被称为“老古董”的症结所在。为此,《高等教育法》提出高等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再者,高等教育只有符合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模式才能取得成效。大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合理性、灵活性强,不满足于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现成答案,对事物有很强的置疑性,喜欢在不同的知识和实践领域进行思考,探究现象的本质及原因。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至关重要。而历史情景教育以实践为手段,在教学中用口述式或者利用虚拟教材,创设历史事件的背景,由学生对事件的发展方向、缘由、后果做合理的解释。一系列的亲历所为,既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思维,也能提高其.实践能力。

  同时,加强大学生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单一的课堂教育、说服教育的效果显然是杯水车薪。只有自我教育方是授人以渔的正确引导方式。而且,大学生的逆反心理较重,自控能力又有所加强,因此利用实践性的探索活动,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教育理应有水到渠成之效。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是由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的教育途径。“德育的目标归根到底要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来实现”}}1。实践出真知,历史情景教育使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在思维层次上能充分理解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而且在心理层次上也必然会有巨大的震撼,充分理解“说着容易,做着难”的意境,从而与历史人物产生强烈共鸣。再通过对照鉴别正一面人物与负面典型,在学生的思想矛盾斗争中,转化为行为表示,提高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与一般的说理感化相比,这种自我教育的效果更明显更持久。重要的是,大学生是最终要跨出学校步人社会的,教师不可能紧随其右,自我教育的意识却可伴其一生。

  其次,客观性与思维多元化并存。

  大学教育和中学教育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大学生可以直接接触到许多理论和学术流派。这些理论学术派别常常互为矛盾或互不相干,各自从不同视角解释同一问题,这就需要因势利导,发展学生的辨别思维能力。何况历史专业的大学生其就业的趋势以教师为主,而“教师的专业化知识,不仅仅要求绝对忠于客观现实,而且要尽力做到理论简洁,解释有力,概念文雅,逻辑严密”。专注于对历史事件、人物进行盖棺论定的教学方法,不可避免会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极易对事物的认识发生狭隘性与片面性。历史情景教育正是通过让学生多方收集资料,掌握足够丰富的感性资料,在此基础上,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抽丝剥茧式的论证过程,从而得出结论。由于其定性研究是在定量分析的基础之上,故而其公正、客观性显然要高于盲从他人观点。为了达到客观性,学生的思维角度必然要多样化,需要从一般原理原则出发,运用理论来分析,综合事实材料,从事物的对立统一中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也即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根据问题提供的信息,不依常规,寻求变化,探求多种答案思维”。历史专业研究没有确定的答案,对于历史人物、事件的揭示,只能是无限的接近,而不是等于。而且历史事件是错综复杂环境下的产物,并非简单的事实累计,研究者只有基于前人研究的成果,多角度、多层次深人地调查分析,才能更为客观、公正地给与历史现象以评价,从而在现实生活中懂得宽容他人,特别是对那些不为传统和习俗所认同的一些行为和现象,能够较为客观、全面、批判地对待。

  再次,学术性与职业性兼容。

  大学研究活动的实质尤其彰显了学术性,反之,学.术性又成为大学的灵魂。正如弗莱克斯纳所言:“大学本质上是做学问的场所,它致力于知识的保存,系统化知识的增加和大学生的培养。”“通过高深专门知识的教与学活动来培养高级专门人才,通过研究活动,保持高校教育的学术水平并使研究成果和新进展可以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进而,通过教学活动得以传播和深化,形成高深的理论。”学术性是大学教学与研究活动过程中永恒的主题。作为传统学科,历史教育尤其要站在学术前沿,以保持其优势。当代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理论思维能力有了较大发展,他们喜欢独立思考,能对自己的思考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价,这就需要培养大学生投入到较深层次知识的学习与创新中去。历史情景教育正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由学生自主创造,继往开来,推动学科发展,使其前瞻性、超前性充分呈现。

  教育的目的主要通过受教育者自我价值的实现来完成,随着高等学校逐步走出象牙塔而融入社会生活中,高等学校日益受制于市场特别是人才市场,这使一部分固步自封的传统专业大受冷落。大学是走向社会的大门,大学生对“现实我”的关注要超过对“理想我”的关注,他们更多地考虑自己的职业走向和未来发展。为此,“面向22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北京)提出了培养人才成功的标志:每个人持有“三张通行证”或称“三张国际护照”,一是学术性的,二是职业性的,三是事业性的和开拓型的。要想与市场接轨,就必然要变革,创新教育方式。历史教育尤其要摆脱“老古董”的教学方式,方能吸引更多的学生投身进来学习,培养更多的人才到市场中去。历史情景教育在学术性与职业性的关系上做了有益探索,在不失学术研究的氛围中,更注重强调培养个体的个性发展,注重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其创造力、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应急能力等,为其实现人生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作为传统科目的历史教育创新。既要结合历史教育自身的特点,需要不断变革、的心理特征,还要与时代同步。又要符合大学生在教育中融人情景实践的因素,把抽象的教条变为藻黝生动的人物使受教育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育之美论文 篇11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浅谈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调整的新视角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学前教育相关事业迎来了空前繁荣,幼儿园教育相关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相关文件和标准已明确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幼儿园教师

  以就业为导向浅谈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调整的新视角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学前教育相关事业迎来了空前繁荣,幼儿园教育相关改革不断深化。国家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相关文件和标准已明确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幼儿园教师要具备良好综合素质,专业化、高素质的幼师队伍对于提高实际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以就业为导向,探讨了在市场需求变化下对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进行的相应调整,对幼儿园教师相关专业标准进行了阐述,期望能更好的为高等师范院校有关学前教育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相关政策性、理论性方面的支持,促进未来相关的改革及快速发展。

  一、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再定位

  现阶段我国教育事业空前繁荣,特别是学前教育备受重视。从当前和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对于学前教育人才的市场需求发生了很多新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重新调整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和内容决定了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是否能与社会需求实现良好的对接,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新进行定位和调整。

  1.对专业课设置重新进行调整,完善专业课教育体系

  强化专业课学习是培养学前教育专科人才相关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专业课设置必须与时俱进,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实际变化,以市场为导向进行专业课设置和调整。比如儿童心理学就要成为必修课,而且要增加课时数,因为新形势下儿童的心理变化加大,形势发展较快,必须让准幼儿教师们掌握与幼儿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了解他们的心理变化情况,才能更好胜任本职工作。专业理论课以及专业技能课要合理调整好比例,对教学内容要做科学的调整和安排。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则和规范。在多数高等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中仅有“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内容,而缺少明确“师德”培养内容。《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把“师德为先”列人到幼儿园教师应秉持的`基本理念之首,是因为幼儿教师的教育对象是身心发育不成熟、情感和行为能力发展不完善的幼儿,他们活泼好动,好奇心重,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大,教师是他们崇拜的偶像,模仿的对象。面对这样一群天真烂漫的孩童,幼儿教师必须要有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关怀呵护他们成长,须要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榜样;要能够持之以恒的坚守;要有很强烈的职业热情。因此,师德不是接触幼儿后培养起来的,而是要贯穿于整个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教师职业道德》这门课之外,学前教育专业的所有课程都要把“师德”教育列入到教学目标之中,并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该内容。

  2.创新特色教育

  教育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特别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新的教育模式、新的教育手段、新的教育方法不断涌现,学前教育面临更多的选择和更好的发展机遇期。传统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市场对幼师素质的实际需求,用人单位需求的是专业素质过硬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2.1培养双语教学能力

  幼儿教学内容较简单,但教学技巧和方法很难把握,要突出趣味性和互动性,特别是全球一体化大背景下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掌握更多的有用知识,其中外语就是家长们最为关心的内容之一,双语幼儿园就是当下最为流行和普遍的模式,对于具备双语教学能力教师的需求十分强劲,我们从师资配备以及课程设置等多方面注重培养学前教育人才双语教学的能力,不断提升他们针对儿童的双语教学能力。

  2.2引入蒙特梭利儿童教学法

  相关的蒙特梭利儿童教学法风靡全球,相关的蒙台梭利幼儿园在我国各地也都有开办,蒙特梭利幼儿教师实际需求缺口较大,我们可以派专人到蒙特梭利相关的教育协会在中国的总部进行学习,积极邀请蒙氏教育方面的资深讲师来开办蒙氏教育相关的专题讲座,对于有这方面兴趣的学生我们也可以利用假期组织相关的培训,并考取相关的蒙氏教师资格证书。

  2.3组织情境课堂教学

  我们根据相关教材,所用教学内容要求任课教师将班级作为基本单位,同时把宿舍作为基础小组开展相关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提升学生在教案设计以及活动组织还有语言表达以及师生互动等方面教育教学实践的能力,开展学前教育专题“讲课大赛”,从中发现和评选讲课能手。通过组织相关的见习和实习活动,让学前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们都能具备课堂教学的工作能力。

  2.4提高相关保育技能

  对于学前教师而言保育方面相关技能是其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实践中从高师院校教育到去幼儿园相关实践重教轻保是较为普遍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关键在于做好学前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实际保育技能的培养工作:

  (1)学前教育相关专科人才的培养计划中要实际列入保育技能培训项目,从思想认识上对保育技能的重要性加以强调;(2)将保教并重的相关现代保育观逐步在学前教育相关专业的学生中树立起来,开展讲座和培训等活动让学生对相关保育有所了解和掌握,特别是要掌握幼儿安全以及健康护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3)将保育技能的考核列入学生毕业考核内容,提高学生对保育知识和技能的重视程度,为今后工作打好基础。

  二、相关课程结构的再调整

  各高师院校可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要求结合本校师资特点以及教育资源对课程结构进行优化。

  1.对课程类型相关结构进行重新审视

  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侧重艺术类相关课程,对教育类相关课程以及学科类相关课程重视不足,造成了学生毕业后在实际的幼师工作中出现专业基础不扎实等问题。新形势下我们必须纠正相关错误做法。正确认识教育类课程以及学科类相关课程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意义,对优势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突出相关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促进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全面发展。同时要对艺术类课程实际难度进行降低,减少艺术类相关课程总的课时数,倡导相关艺术素养,相对于技能在可持续性发展方面更具有实际潜力,对艺术类课程相关内容进行甄选,体现精选和实用原则。

  2.调整选修课相关设置以及课程内容

  建议将选修课具体内容从4个方面进行调整:(1)艺术类相关内容,偏重于对艺术有浓厚兴趣以及对该方面内容进行补习的学生;(2)教育类相关内容,偏重于有进一步深造打算的学生;(3)管理类相关内容,偏重于有意从事幼儿园以及幼教相关机构管理的学生;(4)学科类相关内容,偏重于有意从事高一层次相关基础教育的学生。对选修课进行相关增加与调整,要本着对学生未来实际发展有利的原则。

  3.对教育实践相关课程进行重新规划

  与教育实践相关的课程是学前教育方面专科人才培养水平的综合体现,关系到学生今后的职业表现。一般而言第四学期安排见习为宜,第六学期安排实习为宜,总周数为10至15周。见习时间比较短,学生在幼儿园学不到该学的东西,往往浮于表面;实习时间相对较长,但学生实践机会较少,所遇到的实践问题不能得到相应的合理的解决,毕业时带了很多问题,会形成不良影响。本着分散与集中以及学期与假期有机结合的原则重新规划教育实践相关课程,预留解决相关教育实践问题的时间,对学生在教育实践方面的需求最大限度的给予支持,让他们在择业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三、就业导向下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1.以就业为导向的相关技能训练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始终以就业为导向加强技能训练,一方面强化了学生技能,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我们第1学期工作中组织学生开展儿歌演唱会,强化学生对儿歌的掌握;在第2学期工作中会在学生中举办儿童故事大赛以及儿童诗歌朗诵大赛;第3学期在学生中开展相关儿童画方面的展览;第4学期在学生中举办教案设计艺术化大赛;第5学期举办儿童舞蹈大赛;第6学期举办包括钢琴等乐器以及弹唱和舞蹈还有双语展示和讲故事在内的全能大赛;在毕业生中开展手工作品及绘画展。通过这些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好的促进学生就业。

  2.下大力度建设好学生实习基地

  实习是学生正式工作前最为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基地的建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实习的质量。学校积极与一些高水平公立及私立幼儿园沟通和协商,共建实习基地,为学生实习提供更多的便利,提升实习质量。

  3.开设专项教学提高学生的应聘能力

  我们结合每个学生自身特点和特长,指导他们设计建立,使用汉语和英语双语进行自我介绍;同时在弹唱一首儿歌;演奏钢琴曲;演绎儿童舞;讲好小故事;练好字以及公开课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通过这些专项教学活动,学生们信心满满的参加用人单位的招聘。

  4.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帮助学生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

  学生毕业前学校会制定相关就业方案,综合每个学生学习成绩以及相关专业特长还有教学能力等方面因素,帮助学生找准定位,指导他们选择适合的就业岗位。我们模拟不同的用人单位在毕业生中开展模拟应聘活动,对学生在模拟应聘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及时总结,及时解决。同时我们积极联系各个用人单位,推荐我们的毕业生。

  通过以就业为导向调整学前教育专科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方法,学前教育毕业生就业形势较好,实现了高水平的毕业生就业率。

  教育之美论文 篇12

  有这样一个故事,两个青年人经过一座大森林,突然看到一只老虎,教育要有高起点。一个青年人迅速坐不来换跑鞋,另一个青年人却嘲笑说:“你以为你会跑得过老虎吗?别自作聪明了。”那个青年人回答道:“我用不着跑得过老虎,只要能够跑得过你就行了。”

  这个故事留给人们的思考是深刻的,特别是在当今竞争无处不在,并且日益激烈的形势下,这个故事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

  在教育工作中,有这样两个基本的问题必须要认识清楚,一是任何人都具有不可估量的发展潜力,不要说充分开发,即使稍稍用心一点,都可以成为出色的人才;二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教育理论,如果不断地快速地拓展最近发展区,就能够把自己训练成为任何领域内的卓越专家,教育论文《教育要有高起点》。但一个时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工作的起点并不高,陈旧、落后、效率低下的应试教育虽然培养了少数知识上的顶尖高手,同时也造就了一些废人。这些人知识贫乏,能力低下,道德素质极差,他们一进入社会就会四处碰壁,成为家庭、社会的沉重负担,更有甚者,他们还将带来无数的社会问题。低起点的应试教育,就是这样以少数人的成功而牺牲大多数孩子的前途为代价的。许多天资聪慧的.孩子,智力得不到充分的开发,潜能得不到充分的挖掘,实实在在地是被可恶的应试教育给坑害了。应试教育不革除,就还会有更多孩子的前途被无情地葬送。

  那两个青年人在大森林中面对老虎的故事,使我们看到,在激烈的竞争中领先一步、两步,距离虽小而意义却是非常重大!在人生的竞技场上,有的人输在中途,有的人输在结局,但要是一起步就落在了别人的后头,那以后的被动局面就可想而知了。为此,教育工作必须要有高起点,千万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教育之美论文 篇13

  在幼儿教育中,师生互动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幼儿的年龄比较小,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是很难独立完成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幼儿是需要老师帮助的。那么,老师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幼儿进行学习呢?首先,老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才能更加清楚地了解幼儿在学习时遇到的理由,才能进行更好的指导和教育。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加强师生之间互动的首要前提是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推动学生与老师进行交流。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幼儿才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可以减轻学生的压力,从而更好地鼓励他们表现自己,加强与老师的交流。因此,为了更好地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老师在课堂上应该保持亲切的'微笑,并且加强与幼儿之间的亲密互动,例如,老师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幼儿的游戏当中。

  二、构建安全公平的课堂环境

  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首先就要让学生信服老师,对老师产生信任感,所以,在进行师生互动时,老师一定要构建安全公平的课堂环境。首先,构建安全的课堂环境可以让幼儿更好地依赖老师,这样才有利于开展互动活动。如果老师不能确保幼儿在进行互动活动时的安全,那么就很容易失去幼儿对其的信任,而师生互动就无从谈起。除了要确保幼儿的安全外,老师还需要构建公平的环境,这样幼儿才会更加尊敬和信服老师,如果老师在互动过程中经常出现偏心的情况,这样就很难说服幼儿,幼儿也会越来越不愿意与老师进行互动,因为他们得不到公平的对待。因此,要提高师生互动的教学效率,老师一定要构建安全公平的课堂环境。

  三、在课堂上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要提高师生互动的教学效率,老师就要加强在课堂上对幼儿的引导。在加强对幼儿的引导之前,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状态,这样才能更加了解幼儿的情况,才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引导。例如,老师在教幼儿制心卡片的时候,在讲解完制作过程后,幼儿就开始制作,这时老师就应该在旁边时刻关注幼儿的制作情况,如果发现有学生不会画“心”,老师就可以指导他们如何画“心”,如果有幼儿不会写祝福语,那么老师可以指导他们写祝福语。所以,要加强在课堂上对幼儿的引导,老师就必须加强对幼儿的关注。

  总之,加强幼儿教育中的师生互动对提高幼儿教育效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加强在课堂上与学生的互动,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之美论文 篇14

  一、抓住一切机会,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1.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幼儿园的课程设计是丰富多彩的。我们在各科教学过程中,寓环保教育于教学过程中,在不知不觉中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如在语言活动中,通过看课件《马路上的垃圾》后,先让幼儿将自己所看到的内容比较有条理地叙述出来,然后再让幼儿了解哪些东西是垃圾,哪些东西不是垃圾!再通过画面内容的演示让幼儿进一步了解,马路上的垃圾是怎么来的,进而进一步教育幼儿不能乱丢垃圾,一定要把垃圾丢进垃圾桶。

  同时还要鼓励幼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爱护环境”的小天使,遇到不文明乱扔垃圾的现象要勇于制止。在《宝贵的纸》活动中,教育幼儿爱惜物品,知道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纸,是许多的树木做成的,我们一定要节约用纸,而且纸是人们智慧和劳动的结晶,要好好珍惜,节约了用纸,就是保护了环境。在科学课《变废为宝》中,组织孩子收集易拉罐、玻璃瓶、果冻盒等废弃物品,把它们回收利用,做成各种新颖、有趣、立体、直观的玩教具,既可以节省材料,又可以减少污染。这些既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又是环保的基本要求。

  2.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环保教育。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加强对幼儿良好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如在幼儿洗手时,教给幼儿正确的洗手及节约用水的方法,培养幼儿用水后关紧水龙头的习惯。教育幼儿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杂物;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说话、走路要轻,爱护图书,爱护玩具;养成随手关灯,节约用电,节约纸张的'好习惯。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就可以将外力的作用逐步转化为自觉的行为,从而养成了良好的环保习惯。

  二、根据年龄特点,分层进行教育

  年龄3~6岁的幼儿处于身体和心理发育的第一个高峰期,发育水平随年龄增长变化很大,幼儿园教育必须考虑到幼儿的这一特点,环保教育也不能例外。环保教育内容应该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幼儿能够理解的具体形象的事物。

  一般小班应以认识直观的环境要素为主,激发幼儿对环境的热爱之情,如蓝天、白云、“可爱的小露珠”、“花仙子”、“树朋友”等;中班可以进一步接触环境,如公园、花园、动物园、植物园等,通过找昆虫、认植物等活动,体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班则可以让幼儿接触更加广阔的大自然,对森林、湿地、河流、山川等祖国大好河山有所了解,欣赏人类文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轮美奂画卷。即使是同一个主题,在不同年龄的幼儿中也应有不同的目标层次、不同的内容。如珍惜水资源的教育,小班幼儿可能通过玩水、用水画画以及饲养水生生物等活动来了解水的特性和作用;中、大班幼儿则可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更加深刻地认识水对人类和动植物的重要性。如两盆同样品种、同样大小的植物,一盆按时浇水,另一盆不浇,或一盆浇淡水、另一盆浇咸水。观察植物的变化,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水、离不开淡水。

  三、提高幼儿教师素质,做好示范引领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是非判断能力尚且缺乏的幼儿来说,成人的行为就是幼儿的标尺与镜子。所以,教师在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而充分地渗透环境保护知识,并在行为上做到润物细无声。

  只有这样,孩子才能置身于一个环保的教育环境,耳濡目染,自主而轻松地做到环保,从而逐渐养成绿色、环保的生活习惯。教师一方面要努力学习,不断丰富自身的环保知识,关心周围的环保状况,了解国内外环保动态;另一方面,还应注意自己的行为,从一点一滴做起,用自己美的言行去影响、教育孩子。如注意自己的着装整洁、手脸干净,物品摆放有序;看见废物主动捡、看见破坏环境的行为主动管。

  这样,孩子在耳熏目染之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幼儿是明天社会的主人,如果我们今天对幼儿的环保教育能够真正取得实效,让环保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那么,若干年后,我们一定会发现,蓝天白云下的低碳生活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教育之美论文】相关文章:

浅谈体育教学之美06-10

食文化之遐思论文05-04

关于教育论文的论文09-29

论文写作之文献综述的写法05-11

毕业论文之格式详解08-09

品味英语课本中的词汇之美08-20

与教育有关的论文11-07

关于教育论文11-09

教育故事论文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