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语境中大学生主体价值的裂变与重构

时间:2020-10-14 19:54:53 职称论文 我要投稿

自媒体语境中大学生主体价值的裂变与重构

  摘要: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自媒体让大学生主体认识能力、主体需要不断增强,但也造成大学生产生了价值选择上的困惑与迷惘,导致一些人出现了主体价值迷失与裂变。本文通过论述自媒体语境中大学生主体价值内涵,对自媒体语境中大学生主体价值的裂变现象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引导大学生重构其主体价值。

自媒体语境中大学生主体价值的裂变与重构

  关键词:自媒体;主体价值;大学生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转型以及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自媒体构成了普通大众现存的主要表达渠道,以微博、微信等为主要载体的自媒体在大学生中十分盛行,大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自媒体来表达自我利益诉求,极大的契合了其自我表达的主体意识。与此同时,大学生由于自身辨别能力不成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负面影响,使其在主体价值寻获过程中出现主体价值异化与裂变的情况,从而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自媒体概念

  “自媒体”一词最早由美国著名硅谷IT专栏作家丹吉尔默提出。他在其专著《自媒体: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中提出,“1.0”指传统媒体或旧媒体(old media),“2.0”指新媒体(new media),“3.0”指自媒体(we media)。①美国新闻学会的媒体中心副主任戴尔·帕斯金(Dale Pe2skin)对自媒体给出了定义:“自媒体是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他们本身的新闻的途径。”

  二、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主体价值的裂变路径

  早在1995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尼古拉·尼葛洛庞帝就曾这样描写道:“在后信息时代,大众传播的受众往往只是单独一人,在数字化生存的情况下,我就是‘我’,不再是人口统计学中的一个‘子集’。”②,在自媒体时代,大学生从信息的接受者转变为了信息的参与者,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传播,大学生作为个体在参与过程中,其主体身份发生着变化,主体价值意识也得到了强化。

  (1)自我认同异化――主体的非独立性

  大学生主体认同的异化是由于过分依赖媒介导致主体非独立性。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认为,作为主体,人应该主动通过自己的活动改变客体,力求保持自己在这一主客体关系中的主动地位。③但是在自媒体时代,由于大学生们习惯了利用自媒体来进行日常生活中的学习咨询、信息获取、人际交往、求职、娱乐以及购物等各种生活行为,导致了对媒介的过分依赖,甚至离开了网络就无所适从。在自媒体时代,科技极大地延伸了人的主体性,同时,科技又在消释着人的主体性。调查显示,长期使用媒体的人,其记忆力、计算能力、思考能力等都会有所减弱,从而在更深程度上沦为技术的奴隶,失去了主体的独立性和主动地位。

  (2)“反沉默的螺旋”――主体参与意志的能动性

  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诺依曼教授认为,“沉默的螺旋”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大多数个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因为害怕孤立,他便不太愿意把自己的观点说出来。在大众传播中引起的结果是舆论朝着一个方向偏移,而听不到不同声音。但在自媒体传播中,沟通渠道不断拓宽,以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自媒体为个人表达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平台,为不同意见和声音的表达与交流提供了机会。个人拥有了更大的话语空间和自主权,大学生们通过发布有价值的见解或独特的话题,获得多方面的反馈,形成多元的舆论氛围,并从中获得主体价值的满足,“沉默的螺旋”变得不再沉默。

  (3)符号表征――消费与时尚文化下的主体类像

  类像,是指后现代社会大量复制、极度真实而又没有客观本源、没有任何所指的图像、形象或符号。④自媒体具有信息的大量自我复制、发酵和传播功能。90后大学生处于一种传统与现代、后现代掺杂,多元价值兼收并蓄的社会转型期,商业力量制造出流行时尚和消费霸权,通过媒体对信息、形象的机械性复制和生产,使人的价值实现逐渐依赖于消费品牌、时尚符号,大学生通过对时尚商品符号的占有来凸显自己的身份,每个人都是其他人的类像,造成人格、趣味和思想惊人的雷同,这些对于大学生主体价值的认同和追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4)蝴蝶效应――集体理性中个人主体的无意识性

  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有学者指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自媒体是一个混沌系统,其传播是从有序到无序,再到新的有序的循环过程,其结局具有不可预测性。⑤当今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种种压力,自媒体成为人们的情绪释放场,情绪化的非理性言论或者个体无意识的宣泄,往往演变为一种看似理性的集体行为,这种集体情绪的初衷都是理性的,但公众压抑许久的情绪在自媒体中得以释放,并受到集体情绪的.感染,容易促成“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行为,在这一过程中的大学生主体,往往不自觉地融入这样的言论场中摇旗呐喊,形成集体无意识的审判与施暴,失去了自我主体的判断。

  三、自媒体语境下大学生主体价值的重构

  (1)建立自媒体主体参与规范机制与道德机制

  自媒体语境下,人人可自由主动参与,因此,文明有序的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机制的建立与遵循非常重要。应该将道德底线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化,以配套的法律、法规来制约和规范自媒体的网络言行。高校应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和审美情操,养成良好的媒介伦理道德品质,同时开展自媒体法制教育,强化学生的媒体法制观念,自觉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合理使用自媒体资源。

  (2)引导大学生认清自我建构内涵   认识自我是人的基本职责,更是大学时期最重要的心理活动之一。大学生的自我建构和理想、信念、价值观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大学生自我能力提高的前提,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大学生在自我的建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自我追问,意识到自己的主体价值。高校要引导大学生认清自我建构内涵,使大学生成为理性的、主动的、自主的价值评判者,学会思考和辨别,寻获正确的自我主体价值。

  (3)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理解、辨析、批判媒体传播内容的能力对大学生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批判性的媒体读解能力的获得乃是个人与国民在学习如何应付具有诱惑力的文化环境时的一种重要的资源。它可以提升个人在面对媒体文化时的独立性,同时赋予人们以更多的权力管理自身的文化环境。”⑥高校可通过组织自媒体知识讲座和开设选修课,指导学生审视媒介信息的性质和特点,深入了解媒介信息传播规律,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媒体信息价值,提高对不良信息的免疫力,保持心理健康,学会选择、理解、质疑、欣赏和正确回应,为个人主体价值的建构和寻获服务,完善和发展自我,并成为自媒体语境下高素质的传播者。

  (4)鼓励大学生融入社会承担责任

  价值作为一种关系范畴,表征的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需要与满足关系。对于主体价值的理解,往往放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即个人对于他人和社会的满足关系中加以考察与定位大学生主体价值的重构是一个行动体系,需要放置在“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在实践活动中完成知行统一。高校应鼓励和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类志愿者服务、挂职锻炼、企业实习等形式的社会实践,通过观察与体验,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从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中正确定位自我,对自我和社会都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出贡献,从而不断建构、丰富和实现其主体价值。

  注释:

  ①周晓虹.自媒体时代:从传播到互播的转变[J].新闻界,2011(4).

  ②郑军,张进平.我即媒体――自媒体语境下的个人表达和自我异化[J].电影评介,2010(6).

  ③常姣.重构黑人主体价值――莫里森《宠儿》的价值论解读[D].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④支宇.类像[J].外国文学,2005(5).

  ⑤孙岳.浅议自媒体裂变式传播[J].中国信息届,2011(8).

  ⑥[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M].丁宁,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04:21.

【自媒体语境中大学生主体价值的裂变与重构】相关文章:

1.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论文

2.价值观与个人主体的关系分析

3.自媒体论文提纲

4.关于自由感与主体价值取向探析哲学论文

5.关于微信自媒体

6.浅析腾讯自媒体运营

7.自媒体网站推广渠道介绍

8.网站推广自媒体推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