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滴天髓》看中国传统艺术观

时间:2022-08-05 18:55:20 艺术学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从《滴天髓》看中国传统艺术观

【摘要】 艺术和术数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两者具有同样的源头,并且在内在精神上表现出突出的一致性。“艺卜同源”,是因为两者皆“外师造化”,都是中国古代独特的世界观的文化表现。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大概不超出《滴天髓>中十个天干所代表的象与德。流通是达到生克平衡的最好形式。古代艺术家除了表达大自然和个人人格和谐一致的一面之外,还经常表达个人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另一面。

从《滴天髓》看中国传统艺术观

【关键词】《滴天髓》 阴阳 流通 隐显 中和

《滴天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命理学著作,托名为宋代的京图所作。原著以七言诗为主的形式阐述了八字算命的理论和思路,内容包括天干、地支、体用、衰旺、中和、源流、通关、刚柔、顺逆、寒暖、燥湿、隐显和众寡等众多篇章。原文仅三千余字,故而其内容无比玄妙。后来明代初期的术数大师刘基为它做了注释。清朝道光三年,刘注的《滴天髓》被录入《百二汉镜斋秘书四种》并予以出版。大概在同一时期,民间术士任铁樵重新为《滴天髓》做了注解,并附录了大量实际命例,其观点多与刘基相悖。任注《滴天髓》自成体系,且通俗易懂,在民间流传较广。

艺术和术数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两者具有同样的源头,并且在内在精神上表现出突出的一致性。医卜同源,是因为两者皆用阴阳五行生克原理作为理论基础:“艺卜同源”,是因为两者皆“外师造化”,都是中国古代独特的世界观的文化表现。“历史中的大画家、大画论家.他们所达到、所把握到的精神境界,常不期然而然的都是庄学、玄学的境界。宋以后所谓禅对画的影响,如实地说,乃是庄学、玄学的影响。”而术数是中国古代玄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由于中国传统上有合八字以定婚姻的习俗,中国古代的一些艺术家通常都具有一定的术数知识,并且个别艺术家还非常精通术数。据记载,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在受到张闾案牵连之后,曾于杭州、松江、常熟等地卖卜为生。由此可见,术数与艺术在一定意义上是相通的.至少同属于一个文化体系,在本质上并行不悖。

笔者在阅读任注《滴天髓》的过程中,体会到这样一点:在《滴天髓》的许多篇章中,与其说它指出了论命的方法和原则,不如说它提供了审美的观照与领悟。这里不讨论命理知识与命理的身份问题,只是通过命理这个窗口窥探中国古人的艺术观与艺术精神。

一、阴阳与气机

八字论命是通过人的生辰八字来预测人生,这源于中国古代特有的记时方法。中国古人以干支记时,即以六十甲子来记年、月、日、时。《滴天髓.天干》篇详细论述了十个天干的易象特征,充满了美学意味。

“甲木参天”,“地润天和,植立千古。”甲木是参天大树,荫庇群生,是崇高永恒的形象。“乙木虽柔,刲羊解牛”,“藤萝系甲,可春可秋。”乙木是花草藤萝,柔中带刚.它是柔曲依附的形象。“丙火猛烈,欺霜侮雪。”丙火是太阳,是阳中之最,万物生发的源头,它是辉煌彰昭的形象。“丁火柔中”,“旺而不烈,衰而不穷。”丁火是人间烟火,犹如灯烛,是收敛绵长的形象。“戊土固重,既中且正。静翕动辟,万物司命。”戊土是城墙之土,坚固厚重,是中正稳固的形象。“己土卑湿,中正蓄藏。”己土是湿润的田园之土,虽然卑微,却能蓄养万物,它是平和包容的形象。“庚金带煞,刚健为最。”庚金显秋天肃杀之气.锋利刚硬,是刚直磊落的形象。“辛金软弱,温润而清。”辛金是珍珠玉石,晶莹剔透,是小巧可爱的形象。“壬水通河”,“冲天奔地。”壬水是江河汪洋之水,大气磅礴,是浩荡奔泻的形象。“癸水至弱.达于天津。”癸水是雨露泉水,是阴中之至,是滋润微弱的形象。

阳干刚健,阴干柔顺。十个天干分别代表了十类易象,同时代表了十类美德,中国传统审美观念当中的“比德”思想大概也来源于此。《滴天髓》中有一个重要观念,就是以自然来比附人生。比如,任铁樵在《滴天髓·真神》篇中举了清代宰相刘墉的8宇,“甲子、丙寅、己丑、甲子”。这个8字以十干易象来看,正好构成了一幅初春冰雪消融、暖阳高照、大地复苏、树木生发等一片欣欣向荣的风景画面.这样的人自然也是道德高尚、富贵悠游的好命之人。命理如此,艺术不也这样吗?“艺术的创作,是成立于人与自然的接触线上,而伟大的艺术品,常表现为人物两忘、主客合一的境界。”中国古代的艺术观是建立在自然与人生一体的理论原则之上,人生与自然共同遵循阴阳流变的“道”的规律。而中国古代艺术作品所追求的艺术境界,大概不超出《滴天髓》中这十个天干所代表的象与德。阴干和阳干分别代表了优美和崇高的美学范畴,而中国古代山水画的南北两宗则分别倾向于阴干和阳干的精神气质。

《滴天髓》中的第一个核心观念就是阴阳成象.而第二个观念在于气机变化。甲木并不总是崇高伟岸的形象,还要看它所处的时机。《滴天髓·理气》篇讲:“理承气行岂有常,进兮退兮宜抑扬。”古书把十个天干在每个月的衰旺情况分为十二个阶段,即长生、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病、死、墓、绝、胎和养,根据这十二个阶段来判断旺相休囚的状态。是故甲木须在春天荣发,而易在秋天枯萎。这种气机变化深刻的影响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创作观念。宋代画家郭熙论山的画法说:“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明代画家沈周画了大量的关于常熟虞山的山水画,因为这座山多变。春夏秋冬.风雨雪晴,一日之内,虞山时红时绿,时荣时枯,风貌不断的变化。沈周经过长期的体会与磨练,终于成为一代大家。南朝画家谢赫所说的“气韵生动”大概包含“气机”这个因素吧。

二、流通与争战

五行生克原理,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滴天髓》中讲到八字的组合关系时,非常强调五行相生的流通关系。《滴天髓·干支总论》篇讲:“始其所始,终其所终,富贵福寿,永乎无穷。”任铁樵举了两个例子:“戊戌、庚申、癸亥、乙卯”和“甲子、丙寅、己巳、辛未”。这两个八字的共同特点是,无论天干,还是地支,都接续相生,并且地载天,天地同流。这两个人皆高官厚禄,子孙满堂,寿至九句,可谓完美。这种八字组合,令人拍案叫绝,与其说他们命好.不如说这两个八字流通得美。

 

《滴天髓·源流》篇讲:“何处起根源?流到何方住?机括此中求,知来亦知去。”任铁樵注解道“源头者,即四柱中之旺神也,不论财、官、印绶、食伤、比劫之类,皆可为源头也。总要流通生化,收局得美为佳。……认源之气以势,认流之气以情。故源头流住之地.即山川结穴之所也,不可以不究:源头阻节之处,即来龙破损隔绝之意也.不可以不察。……”我们对比清代画家王原祁的观点:“画中龙脉开合起伏,古法虽备,未经标出。石谷阐明,后学知所衿式。然愚意以为不参体用二字,学者终无人手处。龙脉为画中气势源头,有斜有正,有浑有碎,有断有续,有隐有现,谓之体也。开合从高至下,宾主历然有时,结聚有时,淡荡峰回路转云合水分,俱从此出。起伏由近及远,向背分明,有时高耸,有时平修,侧照应。山头山腹山足,两悉称者,谓之用也。若知有龙脉而不辨开合起伏,必至拘索失势。知有开合起伏而不本龙脉,是谓顾子失母。故强扭龙脉则生病.开合逼塞浅露则生病,起伏呆重漏缺则生病。且通幅有开合,分股中亦有开合,通幅有起伏,分股中亦有起伏。尤妙在过接应带间,制其有余补其不足,使龙之斜正浑碎隐现断续,活泼泼地于其中,方为真画。”可以发现,在措辞上两者有颇多相似之处,如两者都用了“源头”、“气势”、“龙脉”等术语。应该说,这些术语虽然用在了不同学术领域,但是在内涵上是接近的。也就是说,以中国古人的观点来看,评价一个八字的好坏和评价一幅山水画的好坏,在内在精神上是一致的。

王原祁上述言论的最后一句是:“尤妙在过接应带间,制其有余补其不足,使龙之斜正浑碎隐现断续,活泼泼地于其中,方为真画。”这句话更加表明了命理与画理在内在精神上的一致性。《滴天髓·体用》篇讲:“道有体用,不可以一端论也,要在扶之抑之得其宜。”这一句话可谓八字论命的中心原则。“扶之”就是王原祁讲的“补其不足”,而“抑之”就是王原祁讲的“制其有余”。无论“扶之抑之”.还是“制其有余补其不足”,其核心的思想就是达到生克平衡。“扶之抑之”和“流通”大概也是“气韵生动”的重要因素吧。

流通是达到生克平衡的最好形式。但现实世界并不总是和谐的,如果遇到了争战的情况.我们又该如何应对?《滴天髓·官杀》篇讲:“官杀混杂来问我,有可有不可。”官杀是指克制命主的力量。官是善意的克制,好比教师管教学生,上级领导下级。而杀则是指恶意的攻击,好比歹徒的侵犯.好比小人的陷害。对待这些对自己形成压力的力量,尤其是对待后者.任铁樵提供了几种方法,其中包括:一是用比劫,即寻找帮身的力量:二是用食伤,即用自己的力量进行对抗:三是用印,即巧妙的周旋,利用对方,把对方的力量转化为自己的力量。这三种方法不失为我们为人处事的具体策略。然而这三种方法都有一个基础.即“主通根”,命主须有自己的“根基”。古代艺术家除了表达大自然和个人人格和谐一致的一面之外.还经常表达个人独立、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另一面。这里列举清代画家李方膺的《潇湘风竹图》为例(如图1)。李方膺人生中多次被诬罢官.晚年卖画为生。他擅长画风竹,表达竹子临风傲立的气节。我们看到这幅《潇湘风竹图》合好印证了任铁樵所讲的“命主”对待“官杀”的方式,竹子在狂风的压迫下.坚贞不屈,一方面是由于怪石的帮扶,另一方面更重要是由于自己的根基扎实,躯干硬朗。命理与画理在此表现出惊人的一致。这难道是的巧合?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无论是命理,还是艺术,都是对人生的解读,所以也不可避免的不期而遇。

三、隐显和中和

中国传统艺术特别重视虚实关系。清代画家石涛在《话语录·山川章》中说:“风雨晦明,山川之气象也:疏密深远,山川之约径也:纵横吞吐,山川之节奏也:阴阳浓淡,山川之凝神也:水云聚散,山川之联属也:蹲跳向背,山川之行藏也。”其中的“晦明”、“疏密”、“纵横”、“浓淡”、“聚散”和“向背”等都是虚实对比关系。与此同时,中国传统艺术似乎更强调“虚”和“隐”,强调含而不露。所谓“深山藏古寺”,画家一般不把古寺直接画出,而只画一个挑水的和尚,或者一个隐约露出的旗杆。《滴天髓》中多处指出了“隐”的重要性。《滴天髓·地支》篇讲:“暗冲暗会尤为喜,彼冲我兮皆冲起。”《滴天髓·隐显》篇讲:“吉神太露,起争夺之风:凶物深藏,成养虎之患。”《滴天髓·出身》篇讲:“巍巍科第迈迈伦,一个玄机暗里存。”其中,后面两条都是讲地支暗藏的重要性,意思是说地支中暗藏的某个人元往往成为决定命局优劣的重要因素。相形之下,中国古代山水画中大多藏有人或人造物如亭台楼阁的形象,这也恐怕画理是契合命理的一个方面吧。

前面讲到《滴天髓》论命的一个中心原则是“扶之抑之得其宜。”这主要是指生克平衡。儒家的中庸思想大概在这里得到了印证。《滴天髓》把这个观点推而广之,从八字品性的各个方面强调了中和的观念,概括起来,叫做刚柔停均,寒暖得宜,燥湿相和。一个八字不可过刚或过柔,亦不可过寒或过暖,亦不可过燥或过湿,如果极端的表现为其中的一个方面,那么必须顺从这个品性,否则祸患立至。这好似画家用笔,须燥湿得宜:又好似乐师奏乐,须分得清轻重缓急。批断一个八字,就好像欣赏一件艺术品.

《滴天髓》集中、生动的反映了中国古人的辩证法思想。它与中国传统艺术观念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挑选了其中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求抛砖引玉,使中国古代的命理与艺术获得更为充分、系统的研究。

作者简介

李祥文,东南大学艺术学博士生,湖北经济学院艺术学院教师,艺术学研究方向。

【从《滴天髓》看中国传统艺术观】相关文章: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03-01

中国传统茶文化08-31

探析艺术的本质和新旧艺术的更替论文11-14

浅析中国传统色彩的美学03-22

浅析艺术的本质10-27

浅谈什么是艺术03-03

浅论中国传统文化维度下的医学生生命观教育诠释论文(通用6篇)05-06

舞蹈艺术的特征研究03-25

艺术设计论文07-30

解读艺术史学与艺术学理论的学理关系论文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