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全球化环境下和谐人格的外语人才培养

时间:2023-03-18 22:58:12 英语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浅论全球化环境下和谐人格的外语人才培养

摘要: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增多,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由此对外语人才能力、素质和品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就外语教育中和谐人格的塑造和审美态度的培养途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诸如学习上学生主人地位的确定、教师自身教学情感的升华、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合理选择、对语言教学内容形式美和内容美的感受等。

关键词: 外语教育;自主能力;和谐人格
  
  一、引言
  
  谈到和谐,我们首先会想到美。美是什么?美就是一种实践,在这种实践中,最为核心的是审美。而审美是一种中介,我们经常说,真善美,真是自然的,科学的,客观的;善是自由的,人文的,主观的;审美是自然与自由的结合,是科学与人文的结合,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是物我的统一,是天人合一[1]。纵观世界上美的事物,他们最大的特点是和谐。所以和谐是人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共处,是可持续发展。和谐,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和精华所在。
  外语教育不仅是一个涉及到生活、心理、文化、社会等诸因素的语言教学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实践为主的教学指导过程,它更是一个为社会(甚至是世界)培养新一代人才的过程。目前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明显,外语人才要参与国际竞争、树立大国人才形象,更需具有和谐的人格和高雅的文化品位。而外语教育中的和谐是外语教学中诸多和谐因素的构建,是美学与外语教育的结合,是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这种和谐与发展,于教师,是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是终身学习的必要;于教材,是适合学生年龄,适合学生已有学习能力,适合教师使用的课程的不断建设;于学生,是学生和谐人格的养成和高雅品位的培养,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在这种美所构建的教学的和谐与发展中,重在将教学看成是人生的历程,重在塑造学生和谐的人格和培养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生活及文化品位。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教育中培养外语人才的和谐人格呢?又如何将美学,将审美教育和对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融入到外语教学中去呢?
  
  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相互交流的双边活动过程,需要学生的主动参与,这种主动来源于学生的愿意,而愿意来源于它们对教学活动的兴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其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艺术的一个重点,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在以趣引路,以情导航,把呆板枯燥的语言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的同时,主要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于学生内心有教学上要求民主,学习上要求自主,人格个性上要求受尊重的需要,如果教师在课堂上首先考虑了学生的兴趣,满足了他们的这些需要,给予学生更多自己做决定或自主控制学习进程的机会,学生就会兴趣盎然、心情舒畅,课堂上也就会自然弥漫着一种轻松、快乐、祥和的气氛,这就有助于陶冶他们的情操,为学生审美态度的培养创造条件。
  
  三、教师教学情感的升华和教学技艺的提高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策划者等,除了注意自身的形象美、外在美之外,还要深知对于教师来说,上课不仅是功利性的,更是精神上的一种执著追求。每一个教师一进到教室,就应把自己一切不快和痛苦留在教室之外,把广博的知识融入到教学材料中,去揭示教学内容内在的科学美,通过自己的行为规范使文化道德的基本素质在学生那里,内化为心、外化为行、交化为习。当然这些也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学技艺,尤其是和学生情感的互动和心灵的碰撞,因为有效的碰撞会产生情感交融的火花,并融入学生的人生历程[2],从而培养学生和谐的人格。教师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原理和迁移规律,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采用联想、类比等方法促进学生知识网络的扩大。
  
  四、选择艺术性、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形式上,不仅可以引入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动静结合的表现形式和其丰富的共享信息资源给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多元化的外语学习环境,更重要的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注入更多的活动形式甚或是创造性的艺术,传统的课堂上不仅可以有对话、讲座、演讲、辩论等,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采用讲解与研究、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讨会(seminar)等做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探索兴趣[3]。同时还可采用音乐、诗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活动,渗透艺术的多元化于任务型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拓展学生的审美空间。这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不仅活跃了教学,让学生不知不觉地欣赏美、感受美的同时,汲取了知识的奶汁,发展了自身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能力、综合语言交际能力,同时也为学生创造个性化、真实的语言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各种美的形式中领略语言的美,在个性化、多维度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掌握语言并运用语言。而且还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所长,展示内在的亶赋,进而产生成就感,创造和谐协调的学习氛围。
  
  五、选择多学科多文化的趣味性教学内容
  
  既然情感教育的愉悦性集中体现在它的趣味性上[4],所以, 如果课堂教学要运用审美情感引导,把握和谐点,使教学活动成为美的享受,那么就一定要以兴趣为出发点。大学生处在由校园走向社会的过渡阶段,他们已经成人,而成人学习者对没有百科知识的学习材料是会感到“智力饥荒”的[5]。所以在外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除了材料本身的趣味性和语言的规范和鲜活外,还要突破语言层面,将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及功能真正结合起来,做到多学科性多文化性。在选用教材时,要注意教材的时代气息、学科前沿性、系统性及配套的多样性。教学上尽早把读和写与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让专业课承担英语阅读和写作课的一部分甚至大部分任务。曹德明校长指出,从2007年下半年起,上外学生必须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修完一定数量的哲学、地理、历史、艺术欣赏等人文社科类课程,获得通识教育学分后才能毕业[6]。
  但无论哪一种专业,其语言教学是离不开文化的。因为一种语言是蕴涵在一种特定文化之中的,学一门外语就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行为方式,增加一种文化价值规范。对于学生的培养不仅限于外语能力的提高与专业视野的开阔,更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外语思维能力及其对外来文化(多元文化)的理解能力[7]。因为只有懂多种文化的人,才能更加欣赏本民族的文化,更加准确地认识本民族文化的弱点,也才能更好地懂得另一种文化。两种文化相遇,不一定是冲撞,而是相互融入之后升华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气质。两种文化的了解使学习者形成一种更容忍、更宽厚、更豁达、更深刻的人格[8]。这种具有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从而培养学生以审美的态度对待社会、对待人生、对待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把大学英语教学看做是通过语言学习获得人生经历的过程,才能真正培养学生和谐的人格,提升他们的素质和品位。
  
  六、引

浅论全球化环境下和谐人格的外语人才培养

【浅论全球化环境下和谐人格的外语人才培养】相关文章:

浅论欧05-28

浅论现代城市环境雕塑艺术的审美特征04-14

浅论广告创意05-28

浅论形式美05-10

浅论境界、意境与意象04-28

新形势下如何促进文明和谐社区建设06-14

全球化挑战与文化认同危机02-23

浅论先秦“中和”美学思想05-03

浅论企业贸易秘密的保护06-04

浅论专利侵权责任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