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新方式

时间:2020-08-21 08:23:20 研究生论文 我要投稿

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新方式

  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走出课堂到实践中探索和研究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养成信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的好习惯。研究性学习贯穿了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用的原则,可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提高,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新方式

  一、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所谓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对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学生引入与问题有关的环境之中,通过学生的“思考——探索——实践——讨论——解决问题”的主动过程。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吸引学生动手、动脑,鼓励学生自行获得知识,主动参与社会实践,获得终身享用的可持续学习的发展性能力。

  对教师来讲,研究性学习是相对传统教学方式而言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以学生的自主性为基础、教师正确的指导为导向,将教师的“一对多”的传统课堂模式转变为教师、学生个人或多个小组共同参与的模式,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研究性学习正是通过调整传统教育方式中师生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以此实现教学目的。它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与应试教育重记忆、轻运用有着本质的区别和截然不同的效果。

  二、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开展研究性学习一般要经历以下过程:选题——研究——交流、研讨、展示研究成果等部分。

  1.课题的选择与确定

  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前提条件是确定研究课题。课题的提出,需要我们去发现。爱因斯坦说:“发现问题比研究和解决问题更重要。”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航标”;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这就是“问题意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教师要发挥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积极思索、提出问题。但要注意的是: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有深度的,也可能是肤浅的。这时,作为教师应该支持和鼓励他们,决不能轻易地否定他们,应该让学生尝到提出问题的甜头,体会到提出问题的成就感。因为问题提出后的成就感是激发学生求知探索欲望的强有力的”催化剂”。因此我们要因势利导,鼓励学生多提出问题。

  2.课题的研究与实施

  研究课题确定后,学生自主设计课题的研究性学习方案。包括学生个人或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方法(观察、测量、实验、调查及其它方法)及预期成果,课题研究的必要条件准备,采取相应的方法,需要什么材料、仪器、用具、药品、参考资料等,如何设置对照,进行多少次重复实验和观察,什么时候进行观察、实验、调查、走访等。在实施研究的过程中,由学生如实记载观察、实验或调查中获得的基本信息,形成记录实践过程的文字、数据、照片或音像等资料。

  3.课题的资料与总结

  研究资料要进行筛选、取舍、统计。学生依据所学的知识、原理对研究性活动中获得的资料、现象进行定性分析,对实验或测量得到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整理,并作出合理的解释。在这个过程中,要向学生强调尊重事实,统计的数据要真实可靠,如果与预期的有出入或相反,也要如实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分析原因得出结论。

  对课题研究过程的总结,侧重在学生反思探索过程中的得失,主要说明“我学会(明白、掌握)了什么”,“有哪些得失”,“我打算如何进一步研究”等。调查报告或研究论文是研究性学习成果的主要表现形式。在调查报告中主要说明调查情况、调查结果、调查分析,最后提出建议。撰写论文主要应包含:提出问题、摆明观点、论证观点、基本结论、研究结果的分析、讨论和建议等部分。要求内容完整,逻辑性强,有明确的观点,有实验数据及分析,有结论和误差分析,提出进一步的方向或设想。

  三、研究性学习的选题

  课题的素材可以源于生活。源于自然,源于对社会的观察与理解;可以是自然学科、社会学科或交叉学科;可以理论探讨、实践操作,或两者兼有之。教师在开题阶段对学生的指导主要在于铺垫产生研究课题的情境,帮助学生确定研究的课题。

  1.协助学生搜集素材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始于研究者对特定领域问题的发现、提炼和选择。一个有价值、有创意的课题的产生。取决于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深入细微的洞察,取决于学生对“问题”的感受深浅,取决于诱发学生产生顿悟和灵感的诱饵。因此,组织学生到生活实践中去参观、访问,推荐阅读报纸、杂志论文,告诉当前的热门话题,尽力创设问题情景,营造良好的问题氛围,为学生作好课题背景的铺垫。并鼓励学生从自己所熟知的领域入手,对个体的生活、学习、社会、学校及家庭等方面的平凡事物进行细致地观察和思考,从多角度地审视和思考问题,寻找不平衡的矛盾因素,引发联想,触发灵性。即使是在课题的研究实施前期阶段,也可以根据需要或者是对问题有新的发现和感受,都可以更改课题。所以指导教师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多创设问题情景,鼓励学生从大范围(如自然、人文、科学、生活和社会等方面)到小范围(如学校、家庭、班级、社区和学科等)的问题入手,运用“揭短法”、“发散法”、“成功法”、“问题系列法”和“矛盾法”等,从中发现和挖掘出有价值的问题。

  2.鼓励学生自主选题

  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选题、自主探究和自主创造”为宗旨的一门课程。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学习收获首先取决于学生对“问题”的参与程度。这是因为,学生的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取决于学生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什么或要求学生做些什么,积极参与是学习体验的前提。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熟悉的领域和环境提出问题,是学生积极参与的开端,有利于学生在问题研究的学习与体验过程中保持较强的探索动机和创造欲望。教师要指导学生自主地选择研究课题,其角色只是咨询者、指导者、鼓励者。应多留给学生一些自由发挥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自主地选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凸现主体的个性特征。待学生对科学研究的课题选择有了一定的认识。并且对所拟选的问题有了一定的感知后,还要适当地组织、引导学生讨论辩证,促进合作与交流,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增强学习的`体验。总之,选题的过程是学生发散性、开放性思维得以充分展示的过程。

  3.帮助学生科学立题

  在研究性学习课题实施中,教师要善于观察、了解、掌握学生当前的发展水平,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初拟的课题实施方案等,锁定研究的领域与范围,帮助学生确定最终的研究课题。学生所选的课题,不受学科的限制,可以是运用某一学科的知识就能解决的课题,也可以是需要综合运用几门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的课题;可以是理论性较强、需要逻辑推理予以阐明的问题,也可以是需要进行调查、实验、理论分析等综合研究的课题。因此,教师在具体指导学生确立课题时,要恰当地预测评估学生的能力水平,善于构建适合学生的能力和兴趣的问题情境。要考虑到研究课题与课程目标的相关性,学生的知识、经验的衔接与发展,为全体学生制定出超出原有水平但又能够达到的标准,更要考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诸因素,努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研究性学习的实践

  创设一种全新的具有一定吸引力的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观察、体验与思考,从发现中提出问题,然后积极主动地去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这就体现了学习方式上的一个根本转变,而这种转变则是学会学习,乃至终身学习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能力基础。

  同时,构建这种学习活动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给学生提供一个理解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的过程,为解决问题提供帮助。

  1.给学生提供自由学习的空间

  研究性学习给学生实践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学生尽情地观赏一切、分析一切,这一切原本对他们来说确实是陌生的,但正因为陌生,恰恰给了他们以新奇的感觉,学生透过疑云看本质,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活动,开展广泛的交流,并对获得的种种信息和现象进行充分的、毫无拘束的争辩,在争论中认识、在争辩中深化,毫无疑问地对教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因为研究性学习实践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探究性,学生带着问题来研究,带着准备来探索,而教师却全然未知,一切也都是新的,这样一来,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可得到提高,也有利于教师拓展文化结构和提高自身素质。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可使以往学习成绩并不是很好的学生,表现出非同一般的激情和能力,让人欣慰。

  2.给学生搭建主动学习的舞台

  研究性学习可不断丰富和完善课程内容和结构,使得学校课程对于人的整体发展的促进功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能获得充分的体现,给学生搭建一个主动学习的理想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学生可以组织学习小组,确定好自己研究的时间及内容,确定研究的目标体系。而教师的角色却发生了明显变化,由教学中的控制者转变为活动中的参与者。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常常是教师依照既定的目标和任务,根据学生的认知情况精心设计过程,并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及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调控。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方式的选择、学习小组的组成、学习过程中的计划、程序和学习结果的构想,都完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上。教师地位也随同转化为参与者、合作伙伴和协同者。在研究性学习中,也会有困难、有阻力,它需要教师协同参与,给予热情指导或帮助。

  总之,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探索、实践过程,也是一种开放性思维过程,这种实践能让学生从应试中解放出来,还给学生一方净土。让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发现、提出、探索并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新方式】相关文章:

1.利用初中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论文

2.培养孩子理财教育思维方式

3.怎样培养自己理财思维方式

4.小学数学益智游戏培养学生思维方式论文

5.浅谈学习速录的思维方式

6.浅谈发散思维与地理教学

7.网络学习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影响

8.法律思维方式对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作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