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杜甫与李白在安史之乱中的遭遇

时间:2023-03-18 14:55:51 文化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论杜甫与李白在安史之乱中的遭遇

读杜甫的《丽人行》、《自京至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作品,对诗圣忧国忧民的精神有了更进一步的感悟。就杜甫和李白两人的性格来作个比较,李白代表的是隐遁出世的放浪态度,而杜甫代表的却是积极入世的精神,因此更能接近人民。用他们二人的作品来作对比:一个是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一个却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个是“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一个却是“就中云幕椒房亲,赐名大国虢与秦。”在当时被唐玄宗封为虢国夫人和秦国夫人的都是杨贵妃的姐妹,杜甫这样辛辣的句子真是够大胆的。据考证《丽人行》和《自京至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这两首诗均作于安史之乱未发之前,那末写这样讽刺的句子是极有可能会遭到杀身之祸,说明杜甫忧国忧民的精神是置自己生死于度外的。他的心中装满了人民的忧患,所以敢直言刺事。从另一个角度来衡量,当时李隆基还算是很开明的,能容纳他这种犯上的言语,所以称得上是“开元天宝盛世”,安史之乱以后就由盛入衰了。 杜甫从他个人贫苦的经验里体会出人生的实际情况,这个敢冒生死为民请命的瘦诗人,对人世间看不惯的事情十分较真,他的性格天生就是如此。真如他自己所说:“许身一何愚,老大意转拙”(作者将他的原诗句前后倒置)。他在自己的“幼子饥已卒……无食致夭折”眼前这一重大打击极度悲痛的情况下,却还在为更多的被害人着想:“默思失业徒,因念边戍卒”。同样他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所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他考虑的全是别人,自己即使冻死了亦无所谓。这是何等博大的胸境! 他对房琯反攻长安,在咸阳陈涛斜战败,被肃宗罢相的事所表现的性格也是如此。因房琯和杜甫本是布衣之交,他深知房琯的为人,更何况房的战败后来被贺兰进明等所谗,便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竟致触怒了皇帝,连自己也被受斥贬谪。这亦充分表现了他这一“愚”和“拙”的性格。 关于李白,由于他生性有一种高傲狂放的意气,平素蔑视权贵,是个超然出世的隐逸诗人。直到他近五十岁时才以隐居道士的资格被召见,虽然他想从此平步青云能被唐玄宗赏识重用,殊不知他这个待诏翰林,只是在皇帝歌宴玩赏时命其写些诗歌来配乐的御用文人。这与他的性格大相径庭,未能施展其才,内心上充满矛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因此大失所望,在京城里只呆了一年多时间,便毅然离开了,过着他隐逸山林的生活。 虽然他是个“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山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与杜甫的性格似乎不同,但是他毕竟有一颗济世拯物之心。有时他竟然也说:“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因此在安史之乱时,见北方陷落,两京残破,其时明皇奔蜀,玄宗的五子永王李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李白去投靠他以声讨安史,谁知站错了队伍,事后被流放夜郎。虽然后来被赦还,但当时在政治上给打上了一个极大的烙印,精神上不但受到挫折,生活上也从而穷困潦倒,感到前途毫无出路!此时的境况,便远不如杜甫,终以饮酒过度,醉死在宣城,落得一个悲惨的结局。说白了无非是做了一个统治集团内部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吧了!论文出处(作者):风雨楼
柯伦泰和苏联的性文学
论陆游的悲哀

【论杜甫与李白在安史之乱中的遭遇】相关文章:

论《蝇王》中的异化主题05-18

论企业组织结构分类中的逻辑问题05-28

论审美文化中的当代情结08-15

论刑法解释中的利益相关性06-04

论医疗过错原则在法律冲突中的适用06-04

论文:论新审计准则中的审计理念革新05-15

论提单中仲裁条款的法律效力05-24

论民事诉讼中的审判监视程序06-03

论《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的成长04-14

论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考核的运用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