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网络和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模式的影响分析

时间:2023-03-22 11:05:31 计算机网络毕业论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移动网络和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模式的影响分析

  根据2013年1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2.1%,较2011年底提升3.8%,与之相比,手机网民数量为4.2亿,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其中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由2011年底的69.3%上升至74.5%。手机网络用户在微博及电子商务应用方面出现较快增长,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微博用户规模为3.09亿,网民中的微博用户比例达到54.7%,手机微博用户规模2.02亿,占所有微博用户的65.6%,接近总体人数三分之二。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到2.42亿,与2011年相比,网购用户增长4807万人,增长率为24.8%。移动网络正在以迅猛的势头影响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基于移动网络的便利而发展起来的又一新生事物微博、人人等社交网站也在日渐融入人们生活,成为信息化的一种新风尚。作为敢于尝试新鲜事物,最易接受新鲜事物的大学生群体,使用移动网络和社交网站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行为模式。

移动网络和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模式的影响分析

  一、大学生使用移动网络的现状

  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对移动网络和社交网站的使用现状以及关联程度,笔者于2012年10月对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大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6份,经过数据统计分析显示,被调查者中有95%的学生每天都在使用手机上网,其中每周上网次数超过15次的达到63%。有70%的学生平均每次手机上网时长达一小时,10%的学生平均每次上网时长超过5小时;与之相对应的,每月因手机上网产生流量的费用60元以上的达13%,20元左右的占52%。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最多情况下是在线聊天和浏览社交网站,其次是查找需求信息和浏览新闻资讯,极个别的在玩游戏。

  二、大学生使用移动网络的倾向性分析

  1.移动上网对网站选择的倾向性。在调查中显示,大学生在使用手机上网时绝大多数是在线聊天、浏览社交网站,也有一小部分进行新闻资讯浏览和相关需要信息的搜索。其中使用微博、QQ、飞信等聊天工具的学生比例达70%,选择人人网的占40%。这一结果表明,大学生在使用移动网络时较多的是在进行社交类活动。目前,各种聊天工具已在大学生中普及并被高频使用,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QQ、飞信或是微信,这已成为他们与同学朋友交流联系的不可或缺的一种途径,很多信息可以在QQ群里发布或是通过飞信群发,这样既保证信息在第一时间有效传达到需要接收的人手中,又节省了人力物力资源,而不是像以前通知事情必须召开班会或者把大家聚集在一起,从这个角度看聊天工具无疑是给大学校园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这也是广大学生关注并使用聊天工具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选择社交网站已成为大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是行为习惯。而微博、人人网成为大学生最受欢迎的两个社交网站也有一定的缘由,微博刷新速度之快以秒计算,这种超大的信息量和新鲜资讯对于求知欲和好奇心极强的大学生而言,他们担心如不及时关注分享微博就会被信息流淘汰了。当同学们津津有味的谈论微博热点话题时而自己却一脸茫然,他们会觉得自己落伍了,内心有一种挫败感和孤独感。而人人网以它独特的友情联络的优势,以实名制为基础,为大学生提供日志、群、即时通讯、相册、集市等丰富的平台,聚集了大学生熟悉的同学好友以及想要结实的朋友,大家时时发布个人动态,分享新鲜有趣的东西,构建了一个开放互动的交友平台。总而言之,大学生通过QQ、飞信以及微博等社交网站与外界进行时时互动,一方面保持着与同学朋友的联系,另一方面及时关注网络世界动态,保持信息的最快最新更替。

  2.移动上网的时间选择倾向性。近一半的学生选择在饭后、睡前、路途中以及其他闲暇时间手机上网,还有13%的学生在课堂上使用移动网络,40%的学生选择只要有需要就随时随地使用移动网络。近80%的学生普遍存在课堂上使用移动网络的情况,15%的学生选择偶尔课堂上使用手机上网,仅5%的学生从不在课堂使用手机上网。而在被调查者中有一半的学生每次登录社交网络占手机上网总时间的90%,有三成学生登录社交网络时间为50%。以上这些数据意味着大学生的业余闲暇时间基本上都与移动网络有关联,更有甚者很多学生在课堂上也在登录社交网络,课堂使用移动网络的学生有超过一半的比例认为课堂教学内容枯燥,老师讲课无法吸引学生,属于习惯性玩手机。智能手机的使用和移动网络的覆盖为大学生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地与人交流的平台,大学校园生活已经被这种无形的网全面覆盖。学生不仅在校园内使用移动网络,很多学生在与家人朋友聚会、外出游玩等各种场合都有玩手机的习惯。根据我们的个案调查啊,很多学生对于聚会或者现实活动不感兴趣但又不得不在场的情况下往往会以手机网络来打发时间,尤其是利用手机登陆社交网络,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交友话题。更多的闲暇时间用于登录社交网络,是否意味着大学生会花越来越少的时间去阅读书籍、去户外运动,即便有心要安静的复习考试,坐在教室里自习随时都会被弹出来的一条讯息打断,这张无形的关系网可以在任何时候找到你,在给大家带来便捷的同时也无时不刻的不在牵动着大家。

  3.移动上网的心理认知倾向性。高频率的使用移动网络登录社交网站的大学生普遍都有一个心理认识共性,他们认为微博、人人以及QQ等网络社交工具已经是同学们相互联系的必备通讯方式之一,如果一天不登录QQ或者人人也许会错过很多信息,跟不上大家的节奏;也有一种心理倾向认为这是一种时尚潮流,大家都在玩,自己也跟着玩,打发所谓空虚的时间;另一种心理是期望通过这庞大的无形的社交网络给自己找到更多的朋友,扩大交际圈,展示自我。基于以上三种心理倾向,大学生对社交网络存在一种心理依赖,除了正常的信息交流需求之外,即便没有需要每天也要登录网站浏览,或是发布个人状态,并且期待有人回复。在调查中,有近一半的学生在发布新鲜事之后有等待回复的习惯,甚至有5%的学生如果等不到回复会很失落,会想办法找人关注自己。从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讲,这种在社交网站期待被关注的心理是基于大学生渴望得到被尊重的心理需求,在社交网站通过展示个人能力和分享新鲜事得到更多关注,在某种程度上是大学生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

  三、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模式的影响评价

  (一) 社交网站对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影响

  主体意识是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人之所以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根据。自主意识和自由意识是主体意识的重要内容。自主意识是指,人意识到自己是世界的主人,在同客观世界的关系中,人居于主导和主动方面;同时,人意识到自己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有独立自主的人格。自由意识是指主体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的就是要克服主客体的对立,实现主体的自由。由此我们可以理解大学生主体意识即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以及各类社会活动中对自身处于主导和主动地位的自觉认识,要求独立的人格自主权以及被尊重的强烈需求。大学生通过社交网站扩大交际圈且加强与他人关联性,这种网络式的社交圈使得他们在心理上有一种更加强烈的被需要和被尊重的满足,尤其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主导作用,在社交网络中往往可以被满足,他们对于把握自己命运,寻求独立生活和自主权的意识更加强烈,从这个角度讲社交网络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但包罗万象的网络信息中也充斥着腐化堕落、反动迷信、色情暴力等消极内容,这会导致主体意识尚处成长趋稳期的大学生在心理判断和认知上出现“多元异化”的迷惘,因此引导和提高青年学生实践中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培养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使其具有马斯洛需求理论金字塔的最高层次的自我发展需要,是当下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二)社交网站改变传统交往模式

  美国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于1967年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理论称,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这一理论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证实并实践着。除了与现实中的同学、朋友、老师、家人接触之外,广大青年学生越来越不满足身边的社交关系,希望通过社交网站结实更多新朋友,尝试更多新鲜事物,也许只是一个图片分享就发现了彼此志趣相投,只需点击一下头像或者私信,即可实现语音、视频沟通聊天,这种通过网络建立社会关系的模式,对于90后大学生来说即快捷又方便,关键是不受传统的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被调查的学生中基本上都有通过网络结识新朋友的经历,青年学生越来越倾向于采用社交网络交流,QQ、飞信、微博、人人网等平台为他们搭建了随时随地交流分享的渠道,这正好满足了青年学生对自由无限传播信息的渴望,就像在一个有限的空间里存在两个气球一样,这个无形的社交网络正在与现实生活中的社交网相互挤占空间,且前者越来越大。

  (三)网络社交的虚拟性带来心理问题

  社交网站除了上述快捷方便的优点之外,它自身存在一个不可避免的缺陷就是带有一定的虚拟性。网络社交区别于传统交往模式根本点就是它的虚拟空间,也正是基于此种虚拟性,现实生活中的一些不美好可以在网络交往中被掩盖,大家呈现的往往都是好的一面,一些言行真实性无法得到验证、传统的道德约束力也被弱化。部分学生采用匿名或者化名的方式参与信息传播,若长时期不能自拔,反而会加大其孤独、苦闷、焦虑和压抑等心理问题发生的概率,出现孤僻、人际关系淡漠等心理异化现象,形成心理困境“恶性循环”。同时,由于交往角色的虚拟和心理交流的间接性使得大学生不需要承担太多的责任,因而他们青睐于这种摆脱熟人目光和舆论监督的交际方式,在短时间内实现社会交往的内涵与外延的膨胀。然而,一旦在此平台上遭遇与现实差异很大的交际挫折时,一些学生就容易出现个体的人格障碍,造成大学生心理困境。

  (四)传统道德约束力受到冲击

  社交网络的虚拟性不仅给大学生的心理带来问题,而且对传统的道德约束力也产生一定影响。在我们从小到大的教育环境和过程中,公众监督力量和传统道德约束力在某种程度上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也正是基于这些无形的力量我们的日常行为才得以更加规范合理。而网络社交中,一方面信息来源渠道更加多元复杂,另一方面信息传播和发布更加自由便利,这使得一些落后腐朽的思想,甚至各种反党反社会反马克思主义的论调、资产阶级消极的思想文化以及违反社会公德的信息等大肆传播。在缺乏公众监督和制度约束的网络世界,大学生在面对爆炸式的信息量时往往表现出不确定性和难以抉择,思想观念和道德认知上呈现消极的一面,较容易轻易接受一些不良思潮,长期作用下大学生中难免出现一些非主流的价值观,面对这些情况时我们传统的道德约束力就失去原有的效力了。

【移动网络和社交网站对大学生思想行为模式的影响分析】相关文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下网络文学的影响分析06-10

企业间关系模式对企业适应性影响分析04-28

社交网络时代市场营销模式浅议论文05-07

视唱练耳对声乐技巧的作用和影响分析01-08

会计网络教学模式分析论文10-15

影响大学生职业价值评价的因素分析04-17

浅论刺激性购买模式分析04-29

网红经济营销模式分析论文04-12

内部审计外包影响因素分析06-06

网络传播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影响及对策分析论文(通用5篇)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