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薪酬管理 > 遏制高管过高薪酬路在何方

遏制高管过高薪酬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7-03-12编辑:凌伟安

遏制高管过高薪酬路在何方

  资本市场低迷,各大券商纷纷降薪、裁员的背景下,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券商——国泰君安证券却大幅提高薪酬及福利费用至32亿元,较年初预算数增长57%,按照国泰君安3000多员工计算,平均每个人的收入达到了让同行瞠目结舌的100万元。(相关报道详见本报今日A3版)

  面对媒体爆出的惊人猛料,国泰君安的回应同样显得耐人寻味。在稍早之前,一位国泰君安人士称,不应以人均收入看年薪。人均已经如此惊人,不人均又能怎样?该券商的普通员工反映自己的收入远远没有达到100万这个平均数,那么更为惊人的薪酬大头儿是不是被高管们笑纳了呢?到4日下午6时,国泰君安作出正式回应,称32亿元薪酬福利费用只是“计提”,而不是实际发放。不过,计算与提取之后,最终还是迈不过发放这一关的。如果没有媒体的曝光,是不是就不需要特别强调“计提”与“发放”的区别了呢?

  长松“企业操盘手”——用最实操的方式,促进企业最高层管理文化高度统一,进而强大企业;

  高管高薪一直被公众所诟病,比如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6600万的年薪,就引发了全国范围旷日持久的争论。马明哲是幸运的,因为他还能够以“靠业绩拿高薪”来抵挡一阵来自公众的愤怒。国泰君安似乎也没有忘记这一点,在声明中特意强调自己2008年的业务收入为预算的1.15倍。但是,按照相关报道披露的更为详细的表格,国泰君安2008各项目实际收入情况较年初预算的完成率普遍不高,其中主要的项目都低于年初预算数,特别是数额较大的业务,年初预算收入超过3亿元的业务均未完成。

  在大部分指标完成情况不足100%,甚至某些指标完成情况为负数的情况下,国泰君安的薪酬福利却完成了全年计划的157%。在这样的数据面前,“靠业绩拿高薪”的理由显得并不是特别理直气壮。在宏观经济持续上行的时候,马明哲们的天价高薪往往拿业绩来说事。如今,形势已经急转直下,公众准备拿业绩说事的时候,才发现“难看”的业绩也可能无法阻止“好看”的薪酬。对于高管薪酬如何监管,过去是一个问题,如今更成为一个问题。尤其是在市场低迷之际,不管不顾的利己行为,更是往社会的伤口上大把撒盐。

  央企和国企的高管薪酬问题似乎更容易解决,因为他们的“婆婆”手中握有直接起效的行政权力。甚至不用真正动刀,就已经有若干国企高管联名承诺降薪以彰显榜样的力量。但其他类型公司高管过高薪酬的问题如何解决,一直是一个语焉不详的话题。按照人们良善的想法,市场机制会自动解决一切问题。但在无止境的欲念面前,市场有时候是虚弱无力的,华尔街的海啸证明了这一点。我们需要市场,但不需要信奉市场原教旨主义。必须的监管应当与市场同行,在高管高薪的问题上同样如此。

  奥巴马怒斥华尔街高额分红“无耻”引来舆论一片喝彩,其实中国并不是不存在类似的愤怒,而且同样需要一个有效的监管机制。在公司内部,薪酬委员会这样的机构并不少见,但关于薪酬问题最后的决策结果是否符合股东利益,尤其是中小股东利益,却是一个无法把握的难题。在国资作为大股东的股份公司里,如何确保国有资产不因管理层的自肥而流失,也已经是一个很古老的话题。在这些问题真正得以解决之前,行政监管的及时介入未必不是一个选项。以自由市场标榜的美国可以大大方方地颁布“限薪令”,难道只有我们需要扭捏和羞涩?

热点排行
推荐阅读

hr频道©YJBY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