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需建立“世界大国”型的人才战略是如何的?

发布时间:2017-12-16 编辑:晓玲

  “世界大国”型的人才战略是什么?中国需怎么样建立?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需建立“世界大国”型的人才战略是如何的?

  (一)大学生就业难背后是人才紧缺

  中国的大学生目前正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2007年495万大学毕业生有100万未就业;2008年560万大学毕业生约150万未就业;2009年610万大学毕业生又遇上百年一遇金融危机,不能如期就业的人数更多。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却苦于“无人可用”,纷纷热于海外“人才抄底”。

  这似乎形成一个鲜明的矛盾,有些学者就称中国本土人才都已经过剩,为什么还要去海外引进人才。但实际上这两者并不构成矛盾。中国过剩的是需要国家和社会去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受过高等教育的一般性人才,但能够自己创造就业机会、以及具备国际竞争力能从海外吸引就业机会的创造性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却一直很短缺。

  麦肯锡公司调查报告称:中国大学毕业生大多数不具备国际竞争力,只有不到10%的人拥有为外企工作的国际化技能,相比之下印度达到25%;中国国每年新培养约60万名工程师,是美国9倍,然而在中国160万名年轻工程师中只有约16万名工程师具备为跨国公司工作所需的实用技能和语言技能;在企业领域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上,今后10年,中国将需要7.5万名具备国际化素质的经理人,但目前却仅有约5000名此类管理人才。这也是中国无法在全球市场吸引足够多的知识产业外包机会、进而形成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重要原因。

  目前,中国教育体系还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培养“适应就业岗位需要”的时代,不适应培养自己能创造就业机会的“创造型人才”。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缺少比尔·盖茨、拉里·埃里森、迈克尔·戴尔等大学没有毕业、却能建立微软、甲骨文、戴尔等高科技公司人才的原因。在瑞士洛桑管理学院2007年进行的全球竞争力评比,中国科研人员总量世界第1,科研开发经费总额世界第6,可见中国科研投入的经费与人力都是世界前列,然而,专利产出率却排在第23名,基础研究是否增强长期经济发展排名是17。这也生动地说明了中国科研实力之所以逊色于西方,不是政府财政投入以及相关人员不足,而是相关使用的人才有量无质。

  中国大学的学历注水和有量无质现象相当严重,因此也意味着大学产业化生产出来的未必是人才。中国每年培养博士总量世界第一,2004年全国共博士点1900多个,2005年高校却申报增设2700个博士点,一年申报量达到已有数量1.4倍。但即使以2004年的博士点来计算,我国平均每4.2个硕士能出1个博士,而美国是每10个硕士才能出1个博士。

  由于企业缺乏满足他们竞争需要的高级人才,很自然一旦海外人才降价,“人才抄底”热就难免出现。政府也很难强迫要求企业必须全部雇佣本国公民。新加坡人力部代部长颜金勇就曾在《联合时报》举例说明,如果一家跨国公司的项目需要聘用200名工程师,但只有100名本地工程师称得上优秀,因此必须聘用100名海外工程师;如果政府不允许它雇用海外工程师,以为这家公司别无选择只能再雇用100个本地人,但事实上它还有另外一个选择:那就是把业务、项目外包到有200名优秀工程师的国家,到时,不但没得到100个就业机会,还白白失去100个职位。

  (二)已培养的人才大量流失

  培养人才的能力相对中国经济发展非常滞后,并且还有个严重的问题:已拥有的人才还大量流失。从1998年5月4日北大百年校庆开始,政府曾投入巨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这一计划被称为“985工程”,一期、二期先后近40所大学入围。国家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期望能培养“世界一流人才”。然而,颇为尴尬的是,巨额教育投入反而变成了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教育补贴,这也是中国实施“人才强国”等宏远战略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北大、清华是内地最著名、能入世界百强的两所大学,也是最早获得教育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拨款各18亿的两所高校。然而自1985年以来,清华大学高科技专业毕业生80%去了美国,北京大学这一比例则为76%。2006年,清华和北大还分别以571名与507名博士输送量,超过美国本土伯克利分校成为美国大学博士生来源最多的两所院校。留学生出国深造是好事,然而问题是近九成的中国科学与工程博士都会选择留在美国工作,孜孜不倦地走着“在美留学--找到工作--获得签证--申请绿卡--入籍成为美国人”的模式。因此,2008年7月美国《科学杂志》把清华、北大比作“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

  印度媒体曾把这种“培养阶段”由本国投入成本、“产出阶段”却去了外国贡献的情况称为“奶牛现象”:牛的嘴巴在印度,吃的是印度的草,挤奶的却是外国人。印度前钢铁与矿产联合部长K.C.潘特就总结说:“人才流失的实质是一个国家花费大量钱财培养人才,到头来却把教育收获奉送给别的国家……问题不仅是一个国家得不到本来该有的这种回报,还在于这些国家实际上担负不起这笔经费开支,却在帮助那些付得起更多教育经费的国家办教育,这真是一个具有讽刺意味的违背常理的问题。”

  英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HEPI)2007年发布《国际学生对英国经济产生的效应》,计算每个非欧盟国家留学生平均每年带来收益约2.44万英镑。目前,中国每年输送近20万留学生出国,在海外正进行学习留学生接近50万,按每名留学生每年为国外贡献2万美元估算,中国仅留学一项就每年为外国补贴100亿美元的教育外汇。而且不仅仅是教育、培养、培训、替代成本不可收回,最严重的是自身错过发展机遇。

  概括来说,“人才外流”、“人才环流”未必带来损失,但演变成“人才流失”就只会有损失,因为这些人才在海外创造的发明专利、知识产权以及物质财富,国外不可能免费转让给中国。截至2008年,中国留学人员总数大约139万,归国留学人员只有39万,回国总比例仅仅为28%。这一回归率在新兴发展中国家最低。而且留学人才学历越高、专业越热门,回归比例越低。国际经合组织有份统计,在1990至1999年,大约47%外国出生的博士选择留在美国,其中各国发展最急需的科学和工程领域,中国博士生滞留率是87%,不但超过台湾(57%)以及韩国(39%),还超过另一个人才流失严重的新兴发展中国家印度(82%)。因此据美国“全国科学理事会”统计,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科学家和工程师都来自外国,这些外国出生具有博士学历的科学家与高级工程师22%来自中国大陆,4%来自中国台湾,排在第2名的印度才只有14%。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