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集聚第一资源构建人才高地

发布时间:2017-12-07 编辑:晓玲

  毋庸置疑,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但是由于不同的人才管理认知和管理模式导致了不同的结果。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企业制定人才战略必须要适应目前的变化。如何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才能集聚第一资源构建人才高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相关资讯,欢迎大家阅读!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 集聚第一资源构建人才高地

  XXX总书记视察安徽时对人才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安徽“培养了这么多优秀人才,是一片创新的天地”,强调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要求在人才培养和创新领域取得更加骄人的成绩,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深入贯彻XXX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需要我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工程。

  创新柔性引才理念,营造留才用才环境——

  培育活力迸发的人才新热土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充分信任知识分子,加快形成有利于知识分子干事创业的体制机制,放手让广大知识分子把才华和能量充分释放出来。”这是今年4月26日,XXX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的殷殷重托。

  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完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和服务保障体系,营造有利于人人皆可成才的社会环境,健全有利于人才向基层、皖北地区和革命老区流动的政策激励体系。到2020年,努力建成全国人才集聚度高、人才素质优和人才效益好的省份。

  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人才环境的竞争。安徽作为中部省份,与发达地区相比,在人才资金、项目、待遇上有着现实的差距,面临着刚性引才难的实际困难。这就更加需要积极创新引才理念,大力推进柔性引才工作,破除制约人才流动、使用和发挥作用的思想束缚和制度藩篱,着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实干兴皖的事业中来,为加快转型升级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发挥省内国家级科研院所众多的科教优势,先后出台22项具体措施,促进省内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间人才相互柔性流动,鼓励各地和各类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发挥主体作用,创新方式做好柔性引才工作。

  借助国家对合芜蚌试验区综合改革扶持政策,我省积极建设合芜蚌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大力开展柔性引才相关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先行先试,重点探索无编制、无预算、无级别“三无”机制,着力解决现有体制下产学研用“各拉各车”、原始创新转化遭遇“瓶颈”问题。与中科院积极探索合作共建方式,在试验区内设立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3年多来柔性引进包括两院院士、中科大海外校友在内的120多名高层次人才,集聚了微软、阿里巴巴等各类创新单元200多个。

  大力营造识才用才的工作环境、引才聚才的政策环境、优才留才的生活环境,才能最大限度地释放人才的创新动力和创造活力。省委组织部正厅级组织员、省人才办主任王益灵表示,要充分发挥我省科技资源优势,以人才工作为总钥匙和总抓手,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人才高地建设工程,满腔热情地关心人才,千方百计为他们排忧解难,针对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把人才关心的一件件小事、具体的事办好,让各类优秀人才在安徽工作有优越感、有成就感,舒心地、心无旁骛地为安徽发展献智出力,努力使安徽成为最“养人”的地方,为实现“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提供有力人才支撑、智力支撑和创新支撑。

  以“人才引擎”驱动创新发展,以国际化视野广择天下英才——

  抢占创新创业的科技制高点

  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关键要靠人才支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集聚,按照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要求,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努力造就一支富有创新精神、敢于担当、专业素质高、创新能力强、人才结构优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当今时代,谁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谁就拥有了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没有人才优势,就不可能有创新优势、科技优势、产业优势,更不可能有竞争优势。引进一批人才,有时就能盘活一个企业,甚至撬动一个产业。我省围绕全省主导产业组织实施“115”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以项目为纽带,面向海内外柔性选聘重点项目带头人,明确带头人可带团队柔性来皖工作,目前已示范带动全省各地建立800多个创新团队,集聚2万多名优秀人才参与创新项目研发、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取得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700多项。

  作为世界各国竞相研发的新一代信息安全技术,量子通信有着传统通信方式无法比拟的安全特性,是目前唯一得到严格证明、能从原理上确保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技术,可真正实现“密钥分发不可窃听,信息加密不可破译”,在国防、政务、金融等信息安全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用价值和战略意义。XXX总书记在视察安徽期间,对我省量子通信研发工作给予肯定,认为“很有前途、非常重要”。这让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80后”总裁、总工程师赵勇博士倍感振奋。

  作为全省首批“百人计划”引进人才,赵勇带领企业团队,从中国第一家从事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创新型企业,成长为中国最大的量子通信设备制造商和量子信息系统服务提供商。在他看来,正是得益于有效的人才政策引导和支持,安徽企业的创新力不断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日益突出,大大带动了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这里正逐步成为中部地区名副其实的创新高地和热土。”

  欲成大业者,广择天下英才而用之。对于我省来说,复合型人才、具有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端人才当前仍然相对匮乏,更需要以国际化的视野抓好人才战略布局,面向海外广阔天地,大力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智力。“十二五”期间,我省累计实施引智项目2000余项,引进外国专家1.2万人次,选派人员出国(境)培训4300人次,建设国家、省级引智成果示范基地(单位)30个。

  在省外国专家局局长潘亚群看来,通过深入实施“外专百人计划”和引进海外人才智力工程,邀请高层次海外专家来皖指导交流,有效帮助我省企业和科研机构在较短时间内突破技术瓶颈、提升科研水平,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深入贯彻XXX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还要进一步围绕“调转促”行动计划,突出“高精尖缺”和优化结构导向,加快高端外国专家、高层次人才国际化培养,进一步加大市场化引智力度,提升开发利用国际资源能力,为我省在更多产业、区域和领域破解难题、科学发展提供有效智力支持。

  由“民工大省”向“技工大省”转变,把“人口红利”真正转化成为“技能红利”——

  造就“皖工徽匠”的展艺大舞台

  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产业发展的主力军。XXX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特别强调,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要不断提高综合素质,练就过硬本领,弘扬“工匠精神”。

  立足安徽实际,贯彻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如何实现由“民工大省”向“技工大省”转变,把“人口红利”真正转化成为“技能红利”,迫切需要我们加快培养一支门类齐全、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高技能人才队伍,造就更多适应安徽新型工业化发展要求的“皖工徽匠”。近年来,通过组织实施“安徽技能人才振兴计划”,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全省高技能人才队伍日益壮大,至2015年底,技能人才总量达407.6万人,比“十一五”末增加86.6万人。技能大师工作室和技师学院数量也实现稳步增长,为培养输送技能人才提供了坚实基础。

  淮北矿业集团的杨杰技能大师工作室,由全国劳动模范、国家十大高技能人才楷模、我省唯一一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杨杰领军设立,创建以来,围绕增收节支、节能减排,大力开展技术攻关、带徒传技、绝技绝活传承、技术改造、实训设备研制、教学创新、教材开发等,经过批量化、规模化培训,为淮北矿区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擅应用的职工队伍,提高了生产效率,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

  谈起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工大省建设,杨杰坦言,目前我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人才产业结构与主导产业发展还不够匹配,尤其是新兴行业高技能人才仍然紧缺,技能人才自身发展也面临诸多瓶颈,必须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企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创造、技艺传承作用,注重在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中培养锻炼技能人才,将“工作室”真正打造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微引擎”。

  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迫切要求,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省人社厅副厅长孙仁表示,要将技能人才工作作为人才培养中的突出矛盾加以解决,加快实施技能人才振兴项目,广泛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推动群众性岗位练兵活动蓬勃兴起,进一步创新技能人才激励政策,提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提升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荣誉感,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社会氛围,让更多“皖工徽匠”大展身手、大有作为,用勤劳和智慧共创美好生活。

 

  如何选择人才战略创新方向

  人才战略创新的方向至关重要,否则缘木求鱼,要坚持三个出发点:

  1、是否有利于吸引顶尖人才的“黑洞效应”

  一个企业必须要精心营造“人才黑洞效应”,要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否则将注定在人才竞争的战役中失败。“羊群效应”是局部的传播和放大,“黑洞效应”是更深层次的塑造和变革。为什么有的企业招聘一呼百应,为什么有的企业无人问津,为什么有的企业唯艰之时都能大侠云集,为什么有的企业风光之日还应者寥寥?

  2、是否有利于随时跨出边界

  永远不要想自己是谁,因为谁都不知道未来的模样。很多企业的人才招聘和任用,只是看重候选人过去的履历和经验,而很少考虑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对新业务的影响。所以人才的储备、人才的任用、人才的培训都必须打破“过去式”和“进行时”做法,必须建立“将来时”的思考系统。

  3、是否有利于激发个人灵感和集体创意

  创意精英时代的到来,亟需我们打破束缚的条条框框,少些规矩,多些自由,少些严苛,多些包容,少些自闭,多些开放。企业决策者要甘愿做培土师,培育好灵感创意诞生的土壤,不要像以前那样做园艺工。企业需要重新审视内部的机制、流程、制度和组织价格、办公方式,是否能最大限度地促进互动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四射?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